•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針對前一節之結論提出幾項具體研究建議,期望作為未來積木相關研究 的參考方向,如以下幾點說明。

壹、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本研究在問題解決能力中,屬於「規劃組織活動」、「考量關鍵性問題」

等表現成長較少。張景媛與陳萩卿(2003)提到,要獲致解決問題的規則並選 擇適當策略,有必要透過教學活動來發展推理思考等高層認知能力。建議可 在課程中對於關卡的規劃組織、小組的專業分工,以及遇到關卡製作狀況時,

關鍵的問題掌握等問題解決能力,進行更進一步的深究,對學生問題解決能 力的培養會有很大助益。

貳、積木課程教學的設計原則

經過本研究的教學省思與修正之後,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生的積木實作課 程教學的設計上,提供幾點作為研究參考。

一、提供積木製作輔助教材

進行積木實作教學,提供學生具體參考物觀察、操作。另在學生的積木 輔助教材上,運用多媒體影音資料與關卡教學說明書,輔助學生多元學習。

二、採用小組競賽方式,相互觀摩分享

學生實作透過小組競賽方式,呈現關卡作品並相互觀摩解說,提出問題 與關卡製作建議,透過小組作品的發表,觀摩機關的設計。

三、搭配多種簡易套件製作,增加學習效能

剛開始進行積木教學,可從基礎的初階套件製作開始,一方面學生建構 積木操作的知識與技巧,另一方面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並可將初階套件作品

120

依據各組所需,加入課程後段的關卡設計之中。

參、研究方向之建議

一、設計主題式的積木創意競賽

本研究中是以機關王競賽方式進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探討,對於主題 式的積木創意競賽沒有著墨,建議有興趣從事相關研究者,可以探討主題式 的積木創意競賽(如積木投石器、積木高空纜車系統等),學生在問題解決能 力的表現與變化。

二、探討實作積木課程與學生創造力的關係

積木課程中,教師提供大量資料與積木書籍,讓小組學生仿作與關卡設 計,對於學生在關卡製作的創造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相關。在本研究中探究實 作積木課程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未針對學生創造力進行探討,建議 日後相關研究者可將積木課程中創造力的影響納入研究範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民 98 年 11 月 20 日)。上網賣益智積木,當起世界孩 子王【新聞群組】。取自

http://eblog.cisanet.org.tw/other/Preview.aspx?ArticleID=446

王萬清(1987)。電腦輔助問題解決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程序思考能力的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景祥(1999)。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問題解決教學策略之實驗研究-以製造科技 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貞惠(2001)。改善學生遺傳概念學習之研究-應用「巨觀」-「微觀」-「符 號表徵」導向之概念改變教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鴻儒(2005)。在設計製作歷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並持續學習動機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方德隆(2001)。行動研究的行動研究:研究歷程的反思。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 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39-172 頁)。台北市:揚智 文化。

世界機關王推動聯盟(2012)。2012 GreenMech 世界機關王大賽活動簡章。取 自 http://www.gogreenmech.org/files/44.pdf

田培林(1956)。福祿貝爾與孟特梭里的教育學說。台北市:復興書局。

台灣玉山機器人協會(民 100 年 12 月 22 日)。FLL 競賽介紹【部落格文字資料】。 取自 http://www.era.org.tw/activities_1.php

122

朱榮富(2006)。WebQuest 學習管理系統設計及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學 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耀明(2011)。「動手做」的學習意涵分析-杜威的經驗學習觀點。生活科技 教育月刊,44(2),32-43。

李震甌(2002)。高低學習成就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曉菁(2003)。「問題探討式」班會模式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李謀正(2005)。國小學學童創造力的研究-以電腦樂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文惠(2006)。自我調節理論模式及其在問題解決能力上的啟示。教育研究,

14,191-202。

周崇儒(2000)。談建構主義的教學。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3,5-8。

吳佳玲、張俊彥(2002)。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先備知識及推理 能力關係的初探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35-156。

吳志緯(2002)。國小學生以電腦樂高進行科學學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吳志緯、黃萬居(2003)。以電腦樂高進行國小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之研究。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2003【專刊】,53-87。

吳承瑋(2009)。運用問題導向學習來提升學生研究發展能力。生活科技教育月 刊,42(4),78-86。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0(1),35-54。

吳挺鋒(民 99 年 11 月 17 日)。台灣孩子八成不想當科學家。天下雜誌。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1939

何福田(2001)。九年一貫 Smart 教師增能自修手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 籌備處。

宗欣儀(2007)。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班會活動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Mayer, R. E.)。台北市:

遠流。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3,1-14。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載於中華 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51-74 頁)。台北市:

揚智文化。

林佩蔘(2002)。教師創意微型教學之設計研究-微型木材乾餾有機實驗(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珮珍(2003)。生活化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在問題解決能力方面的評鑑 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坤誼、游光昭(2004)。透過中小學科技素養課程以培育學生創造力之探討。

南大學報,38(2),15-30。

林進材(2005)。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31,5-15。

林生傳(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林智皓(2007)。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巨流。

洪榮昭(1998)。創意領先。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124

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

11(4),407-430。

洪榮昭、林展立和林雅玲(2005)。改造建構式教學策略提昇學生問題解決思考 能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53-174。

洪榮昭、康鳳梅和林展立(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造特質分析-以機器人 競賽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2),239-254。

洪春生(2010)。電腦樂高教學課程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范麗玉(1999)。國中物理建構式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潘姿吟(民 101 年 7 月 6 日)。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20706/34347869/

施能木(2007)。應用機器人於國小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創意學習之課 程設計與實施。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2),18-31。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 研究(原作者:Altricgter, H., Posch, P., & Somekh, B.)。台北市,遠流。

陳杭生(1993)。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視聽教育雙月刊,3,1-10。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市:心理。

陳辰洧(2005)。創意、設計與科技。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57-72。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靜嚳 (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15-18。

張俊彥、翁玉華(2000)。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學過程技能之相 關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性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從汝(2003)。杜威民主教育理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 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文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風格與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玉山(2006)。創造力導向的網路化問題解決活動設計-國小生活科技課程實 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5),48-64。

張玉山、許雅婷(2008)。以問題解決為基礎的科技教學活動設計-以創意機器 人研習為例。研習資訊,25(3),61-70。

張育禎(2008)。國中生之經驗學習歷程與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玉山(2010)。國小生活科技教學的理念。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3(5),1-8。

張景媛、陳萩卿(2003)。促進推理思考的認知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6(2),

79-108。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260,2-9。

教育部(200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郭伯銓(2001)。應用全球資訊網培養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實驗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光雄(1996)。福祿貝爾教育思想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8,185-280。

黃政傑(2001)。課程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 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225-239 頁)。台北市:揚智文化。

126

黃期璟(2003)。幼兒操作建構性玩具之創造力表現~以「樂高」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黃春金(2010)。探索教育活動對高年級學童之問題解決能力與態度的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游光昭、林坤誼(2005)。設計與製作的能力。載於陳文典主編,科學素養的內 涵與解析(201-218 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曾志朗(民 90 年 9 月)。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取自 http://www.tw.org/newwaves/63/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詹秀美、吳武典(2007)。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市:心理。

楊文金、熊召弟(1996)。問題解決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多元化的教學方 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鎮宇(民 101 年 6 月)。六成家長沒信心帶孩子學科學。親子天下。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95015

廖世奇(2011)。國小中年級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臺中市

廖世奇(2011)。國小中年級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