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與《文昌化書》

何楷([明]天啟 5 年[1625]進士,約 1600―1646 前後在世),明朝福建 鎮海衛(今福建省漳州市龍海縣東南)人,字玄子,號黃如,《明史》稱其

「博綜羣書」、「尤遂於經學」;並錄其《古周易訂詁》、《毛詩世本古義》(下 稱《古義》)、《孝經集解》等三本著作,62《古義》一書成於崇禎十四年

62 根據日本東京大學內「東洋文化研究所」典藏的日本寬政戊午年(1798)翻刻 本《何氏詩經世本古義》的紀錄,參與該書「校正」工作的有何 楷之 兄名九雲 , 字舅悌;大弟名九說,字鏡子;二弟名模,字侗子;三弟名樅,字聲子;四弟 名櫆,字平子;五弟名楞,字佛子。還有大侄子名 家駒,字如飛;二 姪子名燁 , 字光文;小姪子名際盛,字玄如;子壻趙永等人。〈原引〉之〈注〉,則為何楷 之 子 何 燾 所 為 。 如 果 何 楷 所 宣 稱 此 書 注 解 的 指 導 原 則 , 係 來 自 其 父 的 構 思 無 誤,則《詩經世本古義》簡直就是何楷一家詩經學的實際呈現了;另外四弟何 櫆亦著有《禹貢解》一書,見[清]錢謙益著,錢仲聯點校:《初學集˙題何平子 禹貢解》(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 年),第 4 冊,卷 83,頁 1754。由此可見 何楷一家確有經學的家學淵源,這種凝聚幾代家族學問或幾代合作而成書的狀 況, 在 傳統 中 國實 在 是一 個 相當 值 得探 討 的問 題。 根 據 何燾 之〈 注〉, 知 何 楷 之父 為 何湛 , 字印 海 ;祖 父 名良 紹 ,字 志 齋。 何 楷有 「 黃如 」 之號 , 見[清]顧 鎮:《虞東學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同註 25,第 89 冊,〈譜說〉,頁 6a,總頁 377、卷 2,頁 62a,總頁 435 等處。何楷生卒年,錢保塘謂「順治二 年(1645)卒,年當四十餘」,見《歷代名人生卒錄》(臺北:廣文書局,1978 年影印海寧錢氏清風室1936 年刊本),下冊,卷 7,頁 27b,總頁 688。再者清 人因 避 康熙 帝 玄燁 之 諱, 改 「玄 子 」為 「 元子」,今 當 復其 「玄 子 」 之字 。何 楷的著作與生平,又參[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同註 38,第 4 冊,卷 96,頁 2351、頁 2357、頁 2367;第 10 冊,卷 276,頁 7077 等處。另外根據「漢華知 識庫網站」內《臺灣文獻叢刊》一欄,以「何楷」一詞檢索,可得152 筆資料,

見http://www.sino21.com/,這 些紀 錄何 楷生 平活 動的 資料 ,亦 有助 於對 何楷 生平之瞭解。又案:《明史》稱是書為《毛詩世本古義》,疑有誤,蓋無論崇禎 原刊本,或《四庫全書》的相關紀錄及各家目錄學諸作,皆作《何氏詩經世本

(1641),是明末比較值得注意的《詩經》詮釋著作,這本書最明顯的特色 有三:一則打破〈風〉〈雅〉〈頌〉的分類與次序,完全依照何楷自定的詩 作時代重新排列,上至「夏少康之世」,下至「周敬王之世」,並以二十八 星宿配合分部,63即「角部:夏少康之世」、「軫部:周敬王之世」等;再 則重訂每首詩的詩旨;三則解說引錄資料相當龐雜。《古義》成書後,讀者 多肯定其蒐羅材料之富、名物訓詁等考證之精詳;但也不滿其援引過分駁 雜、混〈風〉〈雅〉〈頌〉為一、重訂時代與作者之舉。由於《古義》瑕瑜 並呈的特色,幾百年來一直受到相關研究者激烈的批評,這種爭議性同時 也顯現其在詩經學上的影響力與值得重視的地位,否則也就不至於一再受 到批評了。64其他姑且不論,即以清代官方編纂的《詩經傳說彙纂》為例,

明言稱引《古義》之說者,即達一百七十條之多,居《詩經傳說彙纂》全 書注解中出現總人數二六九位中,引錄數量最多的前第十六位;居該書新 採錄的明代《詩經》注解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黃佐,錄入185 條),可見 何楷在《詩經傳說彙纂》編纂群心目中的重要地位。65其名號與解說透過 官書的傳播,影響力當不容小覷。

古義》,未見有作《毛詩世本古義》者。崇禎原刊本見國家圖書館編:《國家圖 書館善本書志初稿˙經部》(臺北:國家圖書館,1996 年),頁 84。下文皆以

「《古義》」稱之。

63 按:國家圖書館藏《古義》崇禎原刊本之〈目錄〉,頁碼錯亂,當依 19a、19b、

20a、20b、21a、22b、22a、23b、23a、21b、24a、24b、25a、25b之次序排列 方為正確。

64 有關《古義》成書後,幾百年來的批評與研究狀況,可參見拙著:〈 何楷《詩 經世本古義》引用《化書》及其相關問題探究〉,同註 8 一文之相關討論。

65 參見拙著:《明代詩經學研究》,同註 9,頁 273;伍純嫻:《《詩傳大全》與《詩 經傳說彙纂》比較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之統計。伍文頁76 及頁 118 共 160 條之統計,當是筆誤。

《古義》一書引錄的資料,據粗略的初步統計,出現的人名共有五六 九位、書籍共有五一九種,66毋怪稱譽者強調其「博」而贊其「引據詳明」;

貶抑者論其「雜」而責其「過于冗繁」。本小節並無意處理此書雜引資料,

引發的所有相關問題,主要是探討何楷將民間通俗勸善書《文昌化書》,引 入《詩經》詮釋系統的意義。研究資料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主,67 透過必要的分析論述,以探討此種引錄在詩經學史與宗教學史的價值。《文 昌化書》的內容,主要在敘述文昌帝君歷世顯化、降生人間的種種事蹟,《道 藏提要》紹介其書云:

係自傳體,……全書分九十七化,每化一節,每節各有品題,先列 七言詩一首,次用散文敘事,亦可視為詩話體之傳記。傳文始自周 初,歷經秦、漢、晉、唐、宋,訖於元初。……皆為編造之神話。

然所敘之事,部分依據歷史資料加以敷衍編纂而成。其內容大抵是 孝親、敦宗、盡忠、薦賢、恤孤、憫世、明經、獲聖以至餌丹、顯 靈等,而以宣揚賞善罰惡、善惡報應。融合儒、釋、道之說,而以

66 此據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古義》所做的統計,由於有些人即書的作者,

因此頗有重複之處,故曰粗略的初步統計。相關的研究,筆者將另文論之。

67 見《四庫全書˙經部》,同註 25,第 81 冊,頁 1-865。又《四庫》本刪去〈原 引〉「子燾注」三字,容易造成誤解;另外在〈小雅˙鹿鳴〉下錄有何燾之〈注〉 見卷6,頁 16a,總頁 107、頁 17b,總頁 108、頁 18a,總頁 108 等三處,顯見 何燾在《古義》的成書上,當有一定的貢獻。再則何楷於書中稱蔡毅中(1548

-1631)為「先生」、為「吾師」;稱李材(1562 年進士)為「李見羅先生」;

稱 湛 若 水 (1466-1560)為「甘泉先生」;稱黃道周(1585-1646)為「黃子 道周」,見卷 10 之上,頁 80a,總頁 262;卷 10 之中,頁 47a,總頁 299;卷 24 之下,頁 34a,總頁 819;卷 24 之下,頁 43a,總頁 823 等處,這些特殊稱 呼,似當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意涵。

道為主。68

由於此書所敘之事,始自周初,且「部分依據歷史資料加以敷衍編纂而成」, 文中敘述之「史實」,有一部分與《詩經》所敘之事相關,比較明顯的如前 述所舉的〈格非化〉謂周公受「四國流言」中傷之事、〈榮歸化〉提及周公 作「〈鴟鴞〉之什」、〈沔水化〉言張仲「歌〈沔水〉之什」、〈白駒化〉說張 仲「作〈白駒〉之詩」等。其中有兩條資料的說法,與何楷所訂《詩》旨 不符,何楷因而在《古義》中引錄而駁斥之,今迻錄析論於下:

〈牛部‧ 白駒〉 :「〈白駒〉,四章,章六句。」(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