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內相關研究

壹、 英國歷史教育與英國歷史教科書研究成果

國內關於英國歷史教育的研究與著作有限,最早對於英國歷史教育有深入研究 是陳冠華的《英國近三十年中學歷史教育改革之探討》,27探討英國歷史教育在近三十 年以來變革的原因和發展過程,並引介了英國近三十年歷史教育的改革成果與教育 理念、課程、教法,呈現了英國歷史教育改革的新面貌。

中正大學教育系教授蔡清田所著的《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 據的課程決策》28主要針對英國國定課程歷史學科課程改革的「以中央政府教育改 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政策之規劃途徑」、「以國家文化認同為依據的課程政策變革」、

「由上而下以教導為依據的課程政策發展」、「由中央到邊陲系統為依據的課程政 策推廣」以及「以科層體制為依據的課程政策評鑑」等課程政策決定之相關議題進 行深入探討,描述分析探究課程政策決定過程之相關事項與影響因素,並加以討論 評議,從此專書中可瞭解自1988 年至 1995 年間,英國歷史課程綱要之制訂經過。

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教授吳翎君所著的《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29參照 英美學者有關歷史教學的新趨勢,轉化運用於國內小學高年級臺灣史教學。經由 兩年實驗課程的觀察,嘗試從歷史敘事的解釋和分析、歷史思維的引導和教學示 例,並援引社會科教學方法的策略來活化課程,經由上述的課堂運作,以培養學 童歷史學科的基本能力。

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慈淑是國內研究英國歷史教育改革著名的學者,其專

27 陳冠華,《英國近三十年中學歷史教育改革之探討》,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8 蔡清田,《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3。

29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書《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30以二十世紀後期,英國與美國 歷史教育論爭所引發的「歷史戰爭」、「文化戰爭」為起點,探討其中爭議的幾個 核心論題,以及環繞這些論題所浮現的兩種取向的歷史教育觀點──「政治、社會」

取向與「歷史學科」取向。作者分析這兩種觀點在「為什麼要教歷史?」、「歷史 要教什麼?」、「歷史要如何教?」等議題的爭辯與論戰,期望展現大西洋兩岸歷 史教育爭議的底蘊,也期待激發更多人的思考:教歷史和學歷史,究竟所為何來。

此外,林慈淑教授發表過多篇關於英國歷史教育的論文,例如:〈歷史與歷 史教育的目的──試析倫敦大學兩位學者的爭議〉、〈歷史教與學的鴻溝──英國兒 童歷史認知的探究〉、〈變遷概念與歷史教學〉、〈年齡、知識或觀念──試探兒童對 多元歷史記述的反應〉、〈英國歷史教育改革中的時序爭議〉、〈歷史要教甚麼「能 力」?-試論香港、台灣、英國的三份課綱〉、〈略論台英兒童歷史思維的研究與 發展〉,這些都是研究英國歷史教育重要的參考資料。林慈淑教授亦曾與成功大 學歷史系劉靜貞教授聯合撰寫〈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與理念試析〉31一文,

篩選了英國四個版本「中世紀領域」(1066~1500)教科書,分析四本教科書的 編纂方式之類同與差異,以及其內容是否切合國定歷史課程標準所訂定的學習方 案與成就目標。這篇論文研究堪稱國內第一次對英國中學的歷史教科書進行內容 分析。

劉靜貞教授的〈歷史書寫的可能途徑──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表現〉

32分析四個版本的英國國中歷史教科書,針對教科書中書寫歷史人物所採行的途 徑進行探討,發現各版本在國定課程綱要的推動下,都加強了如何經由歷史知識 進行歷史詮釋的活動,訓練學生對多重史料做判讀、比較、與檢選的功夫,並提 出歷史書寫──尤其是教科書寫作──的重心,不能再是以知識累積為主的重要事 件敘述,而應盡量著重於人在某種歷史情境中可能的表現。

《清華歷史教學》是國內研究英國歷史教育必定參考之刊物。這份期刊在張 元教授推動下,於82 年 6 月開始發行,由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暑期中學教師進

30 林慈淑,《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臺北:學生書局,2010。

31 林慈淑、劉靜貞,〈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及其理念試析〉,載於張元、周樑楷主編《方法論:

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頁311-335。

32 劉靜貞,〈歷史書寫的可能途徑──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表現〉,收入《史學與文獻》,台 北:學生書局,1998,27-56。

修班主辦,目的在於提倡並推動歷史教學的研究,探討歷史課的教學問題;其內 容包括歷史教材教法設計、教學設計、教學評量、試題評量分析、讀書心得分享、

鄉土教學之實施、影視史學、歷史教科書評析等,並且引介英國歷史教育學者艾 什比(Rosalyn Ashby)、狄更遜(Alaric Dickinson)、李彼得(Peter Lee)的專文,

例如:艾什比〈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第2 期,劉城譯)、李彼得〈兒童學習歷 史的進程〉(第3 期,周孟玲譯)、李彼得〈歷史的解釋與理解〉(第 6 期,葉小 兵譯)、狄更遜〈理性的理解歷史與歷史教學〉(第6 期,周孟玲譯)、李彼得〈為 什麼學習歷史〉(第8 期,周孟玲譯)、狄更遜〈評量、測驗與歷史理解〉(第 12 期,陳冠華譯)、狄更遜& A. Gard &李彼得〈史學證據與課堂〉(第 13 期,許全 義譯)、狄更遜&李彼得〈理解歷史〉(第 14 期,陳冠華譯)等等。此外,這份期 刊中亦有英國歷史教育及改革相關文章之介紹,例如:葉小兵〈簡介英國對學生 歷史意識的最新研究〉(第2 期)、周孟玲〈知識與實際:英國歷史教學改革的成 果與問題淺析〉(第5 期)、陳冠華〈英國歷史教育改革理念之歷史科的內容〉(第 9 期)、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學校委員會歷史科計畫13-16」〉

(第11 期)、蕭憶梅〈英國與臺灣歷史科考試之比較〉(第 14 期)等等。

透過上述的文章介紹,拓展了教師對英國歷史教育改革的認識,瞭解英國歷 史教育改革的理念及其目標。受到英國的歷史教育理念與理論之影響,有歷史教 師亦撰文探討在課堂上如何應用其理念進行教學實驗,例如:唐遠華〈史料教學 對歷史思維能力發展的嘗試--一個對「寄自疆場家書」作業設計之教學回應〉

(第9 期)、陳冠華〈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初論〉(第 16 期)、林永欽〈史料在 國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第16 期)、黃琇苓〈談歷史教學中的神入概念〉(第 17 期)、唐遠華&李巾賢〈運用史料發展神入能力的教學活動設計--那是一個什麼 樣的年代〉(第18 期)等等。

貳、「跨國」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成果

Michael Apple 強調教科書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活動、爭論和妥協的結 果,是具有真實的利益的真實人設計、發展出來的,在市場、資源和權力等政治 經濟的限制下出版的。33學校教科書裡的歷史知識,編輯者依自己對過去的理解,

33 扶志凌,《教科書內容多元化與意識型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為例》,嘉 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10。

選取構成重要意義的事件與人物編入教科書之中。透過對國外歷史教科書的研 究,分析其教科書編輯的優缺點,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不同國家的立場與觀點、文 化脈絡、意識型態、編輯理念等,理解國與國間的歷史意識、歷史解釋的差異,

以及作為檢討或修訂我國歷史教科書之參考依據。國內關於(跨國)歷史教科書 比較研究的論文碩、博士的論文中並不多,且研究大部分集中於海峽兩岸教科書之 比較,研究者從歷史教科書的內容之介紹,呈現兩岸的差異,解讀其隱含的政治意 識型態;故兩岸歷史教科書之比較,著重政治因素為探討重點,例如:顏慶祥《海 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探討教科書與政治意識型 態之關係,分析影響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的因素、臺灣與 大陸地區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所蘊涵之政治意識型態,運用「量的分析」、「質的 描述」比較臺灣與大陸地區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所蘊涵之政治意識型態。34

盛蕙珍《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現代史重大事件之比較分析》,探討兩岸國初中 歷史教學之目標、編纂情形,並比較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在現代史部分之重 大事件,臺灣國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敘述過於簡扼,現代史部分一切有損國民黨或政 府正面形象之事,以及有關共產黨人之部分均略而不提,無法看出史實的來龍去脈,

亦呈現不出歷史的真實面貌。而大陸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更是基於其「教育為政 治服務」之立場,充斥著濃厚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突顯國共兩黨的對立,使歷史 教科書成為中共黨宣傳和洗腦的工具。因此,兩岸的國初中歷史教科書均因審慎考 量編輯取材,與歷史學者相互聯係,以作最正確客觀的敘述,並排除意識形態的影 響,將歷史的歸歷史,還給史實真實的面貌。35

王如茵《海峽兩岸前期中等教育本國史教科書政治議題之比較研究》,探討海峽 兩岸本國史教科書中政治議題之敘述,以帝王的政績、朝代的興替或權力中心的轉 移、中央或民間對於當權者的反抗事件、變法圖強的措施、對外戰爭等五點比較之,

王如茵《海峽兩岸前期中等教育本國史教科書政治議題之比較研究》,探討海峽 兩岸本國史教科書中政治議題之敘述,以帝王的政績、朝代的興替或權力中心的轉 移、中央或民間對於當權者的反抗事件、變法圖強的措施、對外戰爭等五點比較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