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歷史科之發展

第三章 英國、臺灣中學歷史課程之發展

第二節 臺灣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歷史科之發展

壹、九年一貫課程理論

關於九年一貫課程理論的基礎,教育部於2001 年出版「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 答」中第一題「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政策,基於何種教育思潮?」,即明確地說明九 年一貫課程設計的思維觀點:86

一、人文主義

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主張中,人文主義的色彩是相當濃厚的。例如以「學習權」

取代「教育權」,認定學習權為基本人權,學習應以學生當主體。其次,以「帶好每 位學生」為要務,提供每個人適性教育、不放棄任何學生。再則對弱勢族群學習機 會,教育優先區的照顧,都可反映人文主義的訴求。新課程提供「彈性課程」進行 補救教學,充實教學及其他個別化輔導活動,進而落實「適性化教育」。這些措施均 以尊重學生,提供自我學習及自我實現的機會。

二、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的解構圖像,大力主張「教育鬆綁」、「教師自主」、「解放童年」等,

因此從「中央集權式」的課程發展模式,以及以「國立編譯館」主導的「統編本」,

改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以及尊重自由市場機制的「審定本」。

換言之,教育部對課程僅設定「基礎性、綱要性、引導性」的規範;基於「授 權賦能」的原則,兼顧專業自主的時代趨勢,提供學校、教師與家長共同進行課程 發展與操作的空間,以實現開放性、豐富性、多元化的課程理想。

三、知識社會論

知識成為課程中的主要內涵,不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權力的結

85 林慈淑,〈歷史要教甚麼「能力」?-試論香港、台灣、英國的三份課綱〉,8-9。

86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硏究所主編,《教學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編修版)》,臺 北:教育部,2003,5-6。

構與分配。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就指出知識的分類、分配和傳遞就與社會中的權力結 構和分配有關。在民主開放的社會中,知識的分配有走向世俗化和多元化的可能,

而知識的結構顯然有「統整」的傾向,學科疆域的界限就不那樣固定。因此「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與現行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來相較之下,則可看出其中差異,同時 這也反映在教學及評鑑上。

四、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是一種理論性的見解,它主張「知識是由個人與文化的建構」,個人的 經驗受到基模組的調和,而基模組是由個人的心理及背景特徵,以及文化的常規與 價值觀構成。原則上,知識建構過程沒有止境,所有的知識都跟情境有關,而且會 隨著情境改變。其在課程的實務上,強調「學」為主「教」為輔,把學習看成是一 個過程,承認「經驗」在學習中的重要,培養學習者自然的好奇心,強調學習者所 處的情境,鼓勵並接受學習者的自主性跟進取心,鼓勵學習者跟同儕以及老師對話,

並以真實生活讓學習者產生身歷其境的感受,提供學習者在真實的經驗中建構新知 識,以及得到新理解的機會。所以,學校本位的場域課程概念,也列入新課程的重 要一環。

貳、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理論

「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研訂除了受到上述理論思潮影響外,亦 與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有關聯,茲敘述如下:

一、教育學

(一)課程統整理論

教育部在「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所揭示的「基本理念」之中,

指出統整能力是九年一貫課程的五大基本內涵之一,包括「理性與感性之調和、知 與行之合一,人文與科技之整合等」。由此可知,九年一貫課程特色之一即是強調「課 程統整」。社會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召集人黃炳煌認為「『統整』(integration)就 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看起來不相同但卻相關的概念、事物或現象組成一個有意義 的整體」。87為了力求課程的統整,九年一貫課程在課程設計上摒棄了傳統課程所採 用的「學科本位課程設計」,取而代之以「領域本位課程設計」,因此七至九年級的

87 黃炳煌,〈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 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9,49-52。

歷史、地理、公民與道德,和「認識臺灣」的三篇(歷史、地理、社會)合併為「社 會」領域。88社會學習領域成為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 一門「跨學科」領域,其主要內涵包含了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 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 與實踐等方面的學習。89

此外,社會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於研訂課程綱要之際,透過蒐集書面資料與 邀請對各國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口頭報告以及實地參訪臺灣地區的外國學校 方式,對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英國、日本、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進行 社會科課程比較分析,90其中最對臺灣社會科課程改革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社會科課 程標準。1994 年美國「國家社會科協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簡 稱 NCSS)完成社會科課程標準之制定,將社會科學、行為科學、及人文科學三大 領域加以統整,突破傳統以學科為課程架構的模式,改以十大主題為課程內涵,其 中十大主題分別為:(1)時間、永續(continuity)與變遷,(2)公民理念與實踐,(3)

權力、權威與管制(governance),(4)全球關連(global connections),(5)人民、地方 與環境,(6)生產、分配與消費,(7)個體發展與認同,(8)個人、群體與機構 (institutions),(9)文化,以及(10)科學、技術與社會等。

由上述可知,社會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仿效了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的課程內 涵而設計出九年一貫社會領域的九個主題軸:即(1)人與空間,(2)人與時間,(3)演化 與不變,(4)意義與價值,(5)自我、人際與群己,(6)權力、規則與人權,(7)生產、

分配與消費,(8)科學、技術與社會,以及(9)全球關連等,然後再根據主題軸發展出 分段能力指標。研修小組欲去除原有學科名稱,使九大主題軸成為社會領域的課程 組織核心,並用來組織社會科課程內容,以進行統整教學。

(二)同心圓課程

社會領域課程以同心圓模式發展,強調學習者為設計中心,由自我、人際群己、

家庭、學校、社區、臺灣、中國、亞洲、世界而擴及於宇宙;由個體生命而及於死 亡、自然、宗教等意義與價值,採取由小見大、由近及遠的方式,其目的在引導學

88 黃炳煌,〈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50。

89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2001。

90 詹志禹,〈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發展〉,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 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2002,4。

習者逐步拓展視野,提供學習者多元的思考,以適應新時代的整體思考。91因此,「人 與時間」的內容編排規劃,即依照同心圓課程設計的方式,從瞭解自我出發,擴及 家庭、學校、鄉土史,然後再擴展認識臺灣歷史、中國歷史以及世界歷史。92

(三)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

布魯姆(B. S. Bloom)等人於將教育目標區分為認知領域、動作技能領域、情 意領域,其中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由最簡單到最複雜的六個層次,依序為知識 (Knowledge) 、 理 解 (Comprehension) 、 應 用 (Application) 、 分 析 (Analysis) 、 綜 合 (Synthesis)、評鑑(Evaluation)。布魯姆等人提出三大教育目標與認知目標的層次,是 我國研究教學活動、課程發展、教育評鑑等最常採用的分類方式;社會領域的課程 目標即依照認知、情意、技能三大教育目標的分類,其中第1 至 3 條目標偏重認知 層面,第4 至 6 條目標偏重情意層面,第 7 至 10 條目標偏重技能層面,如下所列:

1. 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2. 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 的重要性。

3. 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4. 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5. 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

6. 培養了解自我與自我實現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的態度。

7. 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8. 培養社會參與、做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

9. 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10. 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二、史學理論

臺灣的歷史研究者多從事於研究,對史學理論與方法不太注意,故臺灣史學理 論鮮少有「範式」創新,也造成臺灣的史學理論和方法論遠落後於歐美史學;臺灣 在過去學習西方史學所形成的某些支配性理論,是造成史學發展陷入瓶頸的結果

93,因此史學研究亦往往援引西方史學理論。過去臺灣的歷史教育課程鮮少以史學

91 彭明輝,〈以歷史教材為主軸的社會領域教學〉,《菁莪季刊》,第16 卷第 2 期,2004 年 6 月,26-28。

92 彭明輝,〈以歷史教材為主軸的社會領域教學〉,24。

93 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1950-2000〉,《漢學研究通訊》,第 20 卷 4

理論為根據,直至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引入年鑑學派之觀念,94將歷史視為時間與 空間整合之學科,主張整體史與跨學科的研究,透過科技整合的方法,以運用多元 史料來討論、解釋歷史議題的多重面向,最後達成課程統整的目標。

參、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科的發展 一、90 暫綱

1998 年 9 月,教育部首先公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其內容包 括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十大基本能力、七大學習領域與多元評量等課程總綱。2000 年3 月又公布第一學習階段「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國小自 90 學年 度第一學期(90 年 8 月)起實施;其餘的學習階段於 9 月公布,國小四年級、國中 一年級自91 學年度第一學期(91 年 8 月)起實施。95

社會學習領域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為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三至四年級、

社會學習領域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為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三至四年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