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家競爭力評比:IMD與WEF之比較

二、 文獻探討

2.4 國家競爭力評比:IMD與WEF之比較

3.European Union經濟體 4.Asian Manufacturing經濟體 5.Reforming Developing經濟體

共選取46個國家,分為兩類國家,

包含:

1.OECD之會員國

2.新興工業化國家及新經濟市場

資料來源:整理自1996-1997、1998-1999各年期之全球競爭力報告及世界競爭力年報。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薩克思﹙Jeffrey E. Sachs﹚教授曾於拉丁美洲、東歐、前蘇 聯、亞洲和非洲擔當政府之經濟顧問,對80年代的經濟改革有很重要的影響性,

因此WEF聘請薩克思為顧問,修正競爭力評估的體系,將指標大幅調整,其中評 比資料來源除了收集統計數據﹙Hard Data﹚外,增加若干問卷調查﹙Survey Data﹚

的主觀資料,於每年10月出版國家競爭力報告。而IMD的評比架構亦做了調整, 70%。﹙WEF, 2008﹚

主觀調查指標達37%,量化指標僅 占40%,不列入評比之觀察指標占 23%。﹙IMD, 2008﹚。

指標數與 權重

指標總數110個﹙WEF, 2008﹚,指標 的權重設定較嚴謹,依各國經濟發展

WEF所發佈之全球經爭力報告較符合本研究之研究主題,其強調競爭力是提 高經濟成長率,並持續增進人民生活水準的能力,注重國家未來5至8年的經濟成 長潛力,故以全球競爭力報告作為本研究之分析指標。以下本研究概述WEF國家 競爭力之評估模式、國家及使用指標。

2.5 WEF 國家競爭力報告

WEF為一非官方的國際組織,其前身是1971年由現任論壇主席、日內瓦商學 院教授克勞斯·施瓦布所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於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 名為“世界經濟論壇”,論壇的年會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達沃斯召開,故 也稱“達沃斯論壇”。在1980年,WEF便開始關注一國在全球競爭力的問題,於 1985年WEF率先提出了“國際競爭力”的概念,每年出版全球競爭力報告,提供 各國政府與企業在制定或規劃提升競爭力相關法規或策略的重要參考依據。

WEF因國際環境變化,每年採用之競爭力因素及指標並不全然相同,唯競爭 力得分及排名之計算方法相同。本研究以2008年世界經濟論壇所發佈的國家競爭 力年報為基礎,說明國家競爭力評估模式。

2.5.1 WEF全球競爭力年報評估指標

「2007-2008年全球競爭力年報」中競爭力指標分為兩部份,係由J.D. Sachs及 J.W. McArthur兩位學者所提出之衡量方法,第一部份為全球競爭力指標﹙The 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為彙總有助於一國中長期經濟成長的因素所 作之評比;第二部分為企業競爭力指標(The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Index, BCI﹚,主要以個體企業的觀點,來分析目前的產業營運環境及生產競爭力,以作 為GCI論述補充,兩者通常可以交互印證,反應國家之競爭力。

GCI將指標區分為大指標、中指標、小細項指標等三類,大指標為「基本需要

(basic requirement)」、「效率增強(efficiency enhancer)」與「創新因素(innovation factor)」等。「基本需要」指標項下又包含「制度」、「基礎建設」、「總體經 濟」、「衛生與初等教育」等四項中指標;「效率增強」指標項下又包含「高等 教育與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勞工市場效率」、「技術整備度」、「金

融市場成熟度」、「市場大小」等六項中指標;「創新與成熟度」指標項下又包

2.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 8

3.總體經濟﹙macroeconomic stability﹚ 5 4.衛生與基礎教育﹙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 10 二、效率提升 1.高等教育與訓練﹙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8

2.商品市場效率﹙goods market efficiency﹚ 15 3.勞工市場效率﹙labor market efficiency﹚ 10 4.金融市場成熟度﹙financial market sophistication﹚ 9 5.技術整備﹙technological readiness﹚ 8

6.市場大小﹙market size﹚ 2

三、創新與成熟度 1.企業純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 9

2.創新﹙innovation﹚ 7

大指標 中指標 小指標數目

「公司營運與策略」指標項下,依低收入所得國家、中收入所得國家、高收 階主管意見調查」(Executive Opinion Survey),以各國企業經理人為調查對象,

進一步瞭解該國的總體經濟面發展情形及一國之企業環境,該調查結果已成為

度、賽普勒斯、麻爾他、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俄國、巴拿馬、模里西斯、哈薩克、

哥斯大黎加、摩洛哥、希臘、亞塞拜然、薩爾瓦多、越南、哥倫比亞、斯里蘭卡、

菲律賓、巴西、烏克蘭、羅馬尼亞、烏拉圭、波紮那、埃及、牙買加、保加利亞、

敘利亞、阿爾及利亞、芒特尼格羅共和國、宏都拉斯、千里達托貝哥、阿根廷、

秘魯、瓜地馬拉、利比亞、那米比亞、喬治亞州、塞爾維亞、巴基斯坦、亞美尼 亞、馬其頓、奈及利亞、多明尼加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委內瑞拉、肯亞、塞內 加爾、蒙古、甘比亞、厄瓜多爾、坦尚尼亞、玻利維亞、波士尼亞、孟加拉共和 國、貝南、阿爾巴尼亞、柬埔寨、尼加拉瓜、布基那法索國、蘇利南莫河、尼泊 爾、馬利、喀麥隆、塔卲克、馬達加斯加、卲爾卲斯共和國、烏干達、巴拉圭、

尚比亞、衣索比亞、賴索托、茅利塔尼亞、蓋亞那、帝汶島、莫三比克、辛巴威、

蒲隆地、查德、斯洛伐克共和國、馬拉威、迦納、科特德瓦共和國、汶萊等。

2.5.3 WEF 競爭力評估模式之演進

WEF之研究團隊將成長競爭力用於描述總體經濟面的生產力,其為對動態或 未來成長性的描述;將商業競爭力描述個體經濟面的生產力,是屬國家生產力的 靜態或是經濟發展層次的描述。藉著這兩個指標來描繪國家的生產力,闡釋各個 國家競爭力的優劣狀況。

GCR之「成長競爭力指標(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及「當前競爭力 指標(Curr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分別由Jeffrey D. Sachs及Porter教授領導團 隊進行分析,發現運用原先之分類與層別方式無法準確描述目前競爭的態勢與現 況,造成排名優先的國家之表現與認知有所差距,因此2004年貣WEF聘請哥倫比 亞大學的經濟系教授薩拉-伊-馬丁(Xavier Sala-i-Martin)與哈佛大學的Elsa V.

Artadi 教授,發展另一個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標(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作為輔助的參考。因此引進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標,建立一套涵蓋範圍更廣、

評比內容更完整的競爭力衡量架構﹙WEF, 2004﹚。

歷年之全球競爭力報告對於描述「國家競爭力」的方式,經歷五次重大的改 版(2000、2001、2003、2006、2008),將層別架構改變,並加入符合時代意義

的指標,給予適當之權重,說明國家競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階段之國家競爭 力分析架構及模式如表2-8所示。

1996年 2000年 2001年 2006 年 2007年 2008年

2.5.4 科技競爭力與經濟成長之內涵特質

全球競爭力報告之建立,強調WEF著重於經濟成長之分類過程,但並未確切 指出其關聯性,本研究觀察可將指標區分為制度、市場、技術等三構面,互為趨 動力之關聯;BCI指標為評比產業面,但是否能觀察出企業創新經濟成長的作用,

令人深思;評比對象若由低收入國家逐漸提升成為高收入國家,其成長過程之經 驗亦無法從評比指標中了解;此外,一國無法從WEF之評比內容直接了解其可學 習之模範國等,上述原因造成只能由指標排名得知國家自身之優劣勢為何,無法 加快國家之經濟成長。

而WEF所建構之創新與成熟度指標,可將其歸類於M-I-T架構中之技術構面,

相互作用下,其餘兩構面可保護並擴張技術面之成熟度,提升於GCR中之排名,

進而提升經濟成長。

2.6 M-I-T理論架構

影響競爭力之因素眾多,除了Poter(1999)、Sala-i-Martin(2004)等學者所 提出之論述外,Cheng(2005)於國際科技管理期刊提出M-I-T理論,以市場、技 術、制度等三大構面用來分析競爭力及影響因素。不同於Porter所提出之鑽石理 論,只利用三大構面來表達整體國家生產力,市場理論架構如下圖所示,並分述 相關內容及相互依存的意義。

圖2-7 M-I-T理論架構圖

(一)市場

市場

(Market)

制度

(Institution)

技術

(Technology)

市場類型相當多樣化,包含商品市場、產品市場、金融市場等,市場 上存在供給與需求,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推動著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

市場通過資訊回饋,直接影響著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上市時間、

產品銷售狀況等,以此實現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各自的經濟利益,

固市場之存在極為重要。

(二)制度

制度是一種決策或行為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社會、政治、經濟行為。

制度的產生,可藉由政府、企業及個人來訂定,用以約束人類的互動行為,

最終在追求全體福利和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它提供相互影響的框 架,建立了一種經濟秩序的合作與競爭關係。

由於制度不斷的改革,現代化社會的來臨歷經工業革命及產業革命,

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發現採取計劃經濟制度的國家或地區,其經濟和社會 發展程度均遠超過採取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或地區,並有持續擴大的發展 趨勢,可知制度對一國之重要性。

(三)技術

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過程中扮演一重要的角色,如果一 國能夠在關鍵的科技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準,則會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 一個重要支撐。

技術不斷進步,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下,人才培育也是一重要課題,創 新的思維造就新技術的產生,因此技術構面的衡量亦涵蓋了產生技術之中 所帶來的所有經濟活動。

M-I-T架構中,市場、技術、制度等三大構面為相互依存且相互支持。技術商 品化後得以於市場呈現,而市場需求驅使技術不斷創新;制度使市場交易更加透 明化,有利於形成公帄有序的交易環境,而制度也利用市場反應不斷調整,使經 濟活動能加速進行;制度保護技術創新成果,進而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運用等,

三構面之相輔相成能加快經濟成長,增加每人GDP,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三者 關係詳細說明如下所述:

(一)制度與市場

制度強化市場,透過制度可得到更多的資訊,使人們能充分了解市場 風險及營運狀況,進而能理性投資及交易;亦可透過嚴格的制度,強化優 勝淘汰的機制,保持市場的整體素質。反之,制度亦可藉由市場反應加以 修改,降低交易成本,以促進經濟成長,可知市場與制度存在重要的關聯 性。

舉例而言,智慧財產權制度具有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商品化和市場化的

舉例而言,智慧財產權制度具有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商品化和市場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