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探討運用同儕協助學習策略於社會領域教學中,是否有助於提升學生 的社會領域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本章針對所欲討論的變項與相關研究,共分三節進 行文獻探討,以期深入了解本研究變項主要涉及的各個層面。

第一節 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內涵

社會領域的目的是公民素質教育,即培養學生獲得主動參與社會所必需的知識、

技能和價值觀。本節就社會領域的定義、目標、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在社會領 域上所面臨的學習困難,分述之。

壹、社會領域的定義

人類過著群體的生活,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進而 改善環境的社會化歷程,而在所有領域的課程中,社會領域是一門探討有關人的學 科,此學習領域和人類的關係最為密切(Chapin & Messick, 1996),因此社會領域在教育 階段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美國社會科教育協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CSS)指出,透過社會科的教學可使兒童與青少年有知識、技能及信念,能參與社 會、政治、及經濟生活(NCSS, 1989),並定義學校社會科課程是將人類學、考古學、經 濟學、地理學、歷史學、法律學、哲學、政治學、心理學、宗教、社會學等學科的教 材,以及人文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中適當的內容,進行關聯性和系統性的研究,基 本目的在養成學生主動學習與自主判斷思考的能力,進而能做周全而合理的決定 (NCSS, 1994)。國內學者陳國彥(2001)認為社會領域是以社會科學為核心,並與人 文、藝術、自然科學、數學等適當內容進行動態的統整課程,其目的在培養學生適應 全球化及社會變遷的能力。

從社會領域目標的演變來看,社會領域教學通常被視為社會科學的教育、公民的 教育、反省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陳誼璟,2000)。因此,在社會領域教學上應 統整性的使用相關教學資源,配合運用多元的教學活動來說明廣泛的知識內容,期望

8

培養學生行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而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中指出社會領域是 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其中的互動環境包括自然 的物理環境、人造的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自我與超自然的精神環境。自然的物理環 境屬於人生的「生存」(survival)層面,與自然科學、地理學有關;人造的物質環境屬 於人生的「生計」(living)層面,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關,從「橫」的 方面來看,它與經濟學有關;社會環境屬於「生活」(life)層面主要與政治學、法律學 及社會學等學科(discipline)有關;而精神環境則屬於人生的「生命」(existence)層面,

涉及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與哲學、道德、宗教、藝術等處理精神層面的學科 有關。

社會領域正是整合此四大層面互動關係的一個統整性領域,其主要內涵包括歷史 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 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與實踐等方面。

貳、國小社會領域的目標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中指出國民中小學之課程應以 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的歷程,並尊重個性發展,達到激發個人潛能、

涵養民主素養與培養科學知能,以適應現代生活之需要。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訂定社會領域的學習目標為:

(一)了解本土與其他地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問題。

(二)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的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 發的重要性。

(三)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四)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與世界觀。

(五)培養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以及負責任的態度。

9

(六)培養了解自我與自我實現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的態度。

(七)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培養社會參與、作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

(九)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十)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其中第一至三條偏重於認知層面,培養學生獲得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等方面的基 本知識;第四至六條著重於價值態度層面,養成民主社會與多元文化所需的態度與價 值觀,並建立為社會貢獻心力的意願;而第七至十條則為技能與社會參與層面,使學 生獲得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群體的行動,進而擁有改善社 會的能力。所以我國期望透過社會領域的教學課程,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具有知識、情 感與實踐能力的全人。

本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為了設計應達到本階段基本能力之教學,

參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領域》(教育部,2008)所列之第二學習階段 能力指標,以及相對應之十大基本能力,如表 2-1 所示:

10

11

根據表 2-1,可知國小四年級所屬的社會領域第二學習階段所應達到的基本能 力,在認知方面,以瞭解地方區域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社區事務為主要知識內容;

在情意方面,希望培養學生具有關懷地方區域的人文情操;在實踐方面,提供機會發 展學生參與群體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思考、批判與改善社會問題的能力。

参、國小社會領域的內容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中指出人類所熟知的世界是 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而時間可以被視為生活世界的第四個向度,故第一軸「人與空 間」與第二軸「人與時間」構成了人類的座標系統。宇宙萬物的變化皆發生在此一座 標系統中,但變化之中又有其穩定與規律之處,因此,第三軸「演化與不變」構成了 基本的宇宙觀,此一宇宙觀自然會影響人類對自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整 體生活世界的看法。當座標系統和宇宙觀定位之後,我們再從人類的主體性出發,首 先探索「意義與價值」(第四軸),然後踏出自我,進入一般社會生活層面思考「自我、

人際與群己」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軸),跟著就進入政治與法律等生活層面,探討「權 力、規則與人權」(第六軸),進入經濟與商業等生活層面,探討「生產、分配與消費」

(第七軸),進入當代文化生活的重要層面,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第八軸),最 後,所有的生活都關連在一起,彙整成地球村的生活,歸結到第九軸「全球關連」。

社會領域以此九大主題軸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據第一軸「人與空間」所發展的 相關內涵,與人類生存的空間有關,因此與此地理環境相關的自然、人文與社會現象 皆為課程內容;第二軸「人與時間」所發展的相關內涵,是與人類於生存時間中所創 造的歷史有關,舉凡在此時間洪流中,人類所形成的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經濟活動 以及隨著時代的變遷其演化與革命皆為課程內容;第三軸「演化與不變」所發展的相 關內涵,針對自然、人文與社會的異同點與變化現象納入課程內容;第四軸「意義與 價值」所發展的相關內涵,就人類本身、自然與超自然現象,如道德、藝術與宗教加 以思考、反省與欣賞。第五軸「自我、人際與群己」所發展的相關內涵,包括自我的

12

身心發展以及在民主社會中學會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人際相處之道;第 六軸「權力、規則與人權」所發展的相關內涵,為認識國家制度中的規則與延伸的相 關權力;第七軸「生產、分配與消費」所發展的相關內涵,即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主所 涵蓋的各種人事物;第八軸「科學、技術與社會」所發展的相關內涵,為人類社會進 步所發展的新科學與技術;第九軸「全球關連」所發展的相關內涵,即針對全球間網 路關係與議題進行了解。

因此,社會領域的主要內涵包括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 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與實踐等 方面的學習。

為配合本研究之教學範圍,以下探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社會領域第二學習階段 的課程內涵。社會領域第二學習階段的課程重點,在引導學生漸進的學習有關家庭、

學校、社會、家鄉、臺灣的人文和自然環境。課程內容取材以學生生活環境中的人、

事、物為基礎,採「統整」的組織方式,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相互作 用所產生的知識。傅潔琳與薛慶友(2004)分析社會領域第二學習階段的課程內涵與 相對應之九大主題軸,經研究者依據康軒版四上社會領域教科書之內容,整理如表2-2:

13

表2-2

康軒版四上社會領域教科書對應九大主題軸之課程內涵 主題軸 課程內涵

1.人與空間 位置、地形、地名、景觀、河川、氣候、生活型態、不同 地區的居住型態、傳統建築、祖先的居住地、老街、家鄉 的形成原因、池塘與水圳、祖先的生活方式、繪製路線、

閱讀地圖

2.人與時間 傳統產業的轉變、家鄉生活型態的改變、家鄉的發展、老 街的發展、廟宇與生活

3.演化與不變 維護居家生活的安全、家庭類型的改變、倫理關係、三合 院的生活方式、農具變遷與生活的關係、生活變遷對環境 的影響

4.意義與價值 民間信仰、節慶活動、原住民祭典活動、傳統生活與自然 界的關係

5.自我人際與群 己

規劃家庭活動、兩性的差異

6.權力、規則與 人權

地方行政單位的組織與功能、三合院的構造與形式

7.生產、分配與 消費

堆肥與化肥

8.科學、技術和 社會

池塘與水圳興築的目的、農漁工商的發展、現代農漁工商 發展對生活的影響

9.全球關聯 認識全球化的關係網路、網路全球化對生活的影響、現代 各種節日的意義、源自國外的節日

9.全球關聯 認識全球化的關係網路、網路全球化對生活的影響、現代 各種節日的意義、源自國外的節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