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團體討論與決策行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團體討論與決策行為

由於網路科技具有不同於傳統大眾傳媒的互動性與即時性,許多人開始關注網路與民主 參與,其中又可以區分為兩個陣營[12],一方樂觀地認為網路可以帶來民主新契機,另 一方則悲觀地認為網路將為民主帶來新的衝突及誤解。Rheingold[31]認為透過網路可以 傳遞思想、辯論議題,以及動員公眾。Dahlgren[3]認為網路允許新的溝通空間產生,發 展出一個另類的公共空間,也具有普遍性;Jason[19]也認同此一看法,認為網際網路就 是公民參與政府政策與決策的最好工具。相反的,Sunstein[37]在 2004 年的調查中分析 左派與右派政治部落格各 20 個,發現這兩類的部落格之間很少有連結,結果是讓政治 偏左的更左,偏右的更偏右,真相並沒有越辯越明,反而是越辯越對立;Sunstein[38]

的觀點指出,在網路新傳播科技下,意見相同的人彼此會進行討論,到最後他們的想法 和原先一樣,只是變得更極端;除此之外,Shenk[34]從網路使用者以及網路資訊的層面 提出批評,首先他認為網路雖然提供充足的資訊,但使用者如果不能找到適合、或是有 用的資訊,那麼討論可能會存在偏見,無法進行有效的討論。

一般的觀點很容易認為「群眾是盲目的」,群眾的智慧運作是複雜的,甚至容易受 到某些影響而走調,但 Surowiecki[39]的看法是,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讓群眾的智慧 發揮其效力。Surowiecki 舉了一些簡單的例子說明他的看法,其中一個例子是在 1906 年科學家 Galton 出席的一場「西英格蘭家畜及家禽展」,會場舉辦一場猜牛隻重量的活 動,在活動結束後,Galton 收集全部 787 人所猜測的重量加以平均後,發現竟然與牛隻 真實重量僅相差一磅,換句話說,群眾的判斷幾乎接近完美;另一個類似但極為困難的 例子:找出失蹤潛水艇的位置。1968 年,美國潛水艇天蠍號在北大西洋執行完勤務後失 蹤,海軍軍官 Craven 召集不同背景的人,包括數學家、潛艇專家以及海難救難人員等,

要求他們猜測潛艇可能的位置,他將所有猜測資料集中起來,利用貝氏定理(bay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heorem),評估潛艇下落,事後證實潛艇的位置距離克瑞文小組的評估地點,只有二百 二十碼九誤差。

雖然 Surowiecki 舉出了幾個發揮群眾智慧絕佳的例子,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卻存在 更多的反例,顯然群眾智慧並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運作的很好,有時其結果可能是相 反的,因此 Surowiecki 也從眾多正反面的例子中,歸納出發揮群眾智慧的四個要素,說 明如下:

1. 多樣性:單由菁英組成的團隊,由於成員間具備的能力太相似,反而不會勝過 由較多樣化成員組成的團隊。

2. 獨立性:由於人類皆有從眾心理,在團體中即便自己有異議,寧願改變自己的 意見也不願意破壞和諧,此一現象會與多樣性衝突[15]。獨立性對於群眾智慧 非常重要,因為它能使一群人的錯誤不致發生關連,而不至因此危害到群體的 判斷,獨立的個體也比較可能擁有新資訊。

3. 分權化:鼓勵多樣性獨立跟專業化以各司其職的方式運作,Linux 就是分權化 的好案例,每一個獨立的程式設計師都可以做出貢獻。

4. 統合性:分權的缺點是某處發現的有用資訊,不一定能流傳到別的地方,所以 這裡還需要一個能統合聚集的管道。

Surowiecki 分析一個團體會失敗,其可能的原因就是缺乏以上的四個要素,其中最 容易發生的又是團體間失去多樣性以及獨立的意見,缺乏異議份子,進而產生團體極化

(group polarization)或是團體迷思(groupthink)現象,以至於影響團體決策。尤其在 網際網路世界中,常因為更多人的參與,群體極化的現象更勝於面對面的群體討論[35, 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般認為團體迷思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Janis 首先提出,Janis[17]認為當一個 人處於凝聚力很強的團體中時,會由於過度追求維持團體間的和諧,而忽略團體決策的 最初目標,以至於不能客觀的評估最好的決策方案。Janis[15]更藉由探究美國政府歷年 外交決策事件,從各個事件的環境、決策過程、決策結果,歸納出八個團體迷思的模型,

八個模型的成因與徵兆如下。

 八項誘發團體迷思的前置因素:

1. 群體高度凝聚力

2. 群體隔絕外界資訊與分析 3. 命令式領導

4. 決策規範缺乏條理

5. 群體成員背景和價值觀的相似性 6. 來自外部威脅以及時間限制的壓力 7. 團體沒有信心挑戰領導所提出的方案 8. 成員自尊心低落:可能由於剛經歷失敗

 八項團體迷思的表現形式:

1. 無懈可擊之錯覺:群體過份的自信和盲目的樂觀,忽視潛在的危險及警 告,意識不到一種決策的危險性。

2. 集體合理化:群體通過集體將已經作出的決策合理化,忽視外來的挑戰。

一旦群體作出了某個決策後,更多的是將時間花在如何將決策合理化,而 不是對它們重新審視和評價。

3. 對群體道德深信不疑:成員相信群體所做出的決策是正義的,不存在倫理 道德問題,因此忽視道德上的挑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對外偏見:傾向認為任何反對他們的人或者群體都是邪惡和難以溝通協 調,故不屑與之爭論;或者認 爲這些人或者群體過於軟弱、愚蠢、不能夠 保護自己,認為自己群體既定的方案則會獲勝。

5. 對異議者施加壓力:群體不欣賞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於懷疑群體立場和 計劃的人,群體總是立即給予反擊,但常常不是以證據來反駁,取而代之 的是冷嘲熱諷。爲了獲得群體的認可,多數人在面對這種嘲弄時會變得沒 有主見而與群體保持一致。

6. 自我審查:成員對於議題有疑慮時總是保持沈默,忽視自己心中所產生的 疑慮,認為自己沒有權力可以去質疑多數人的決定或智慧。

7. 全體一致的錯覺:這是群衆壓力和自我壓抑的結果,是使群體的意見看起 來是一致的,並由此造成群體統一的錯覺。表面的一致性又會使群體決策 合理化,這種由於缺乏不同的意見而造成的統一錯覺,甚至可以使很多荒 謬、罪惡的行動合理化。

8. 心靈守衛(mindguards):某些成員會有意地扣留或者隱藏那些不利於群體 決策的資訊和資料,或者是限制成員提出不同的意見,以此來保護決策的 合法性和影響力。

 七項團體迷思對群體決策過程及結果的影響:

1. 不全面研究替代方案 2. 不全面研究決策目標 3. 不考慮既定選擇的風險 4. 資訊蒐集不良

5. 資訊處理過程有偏頗

6. 不重新評估當初放棄的選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未制定突發情況的備用方案

由於團體迷思的影響如此嚴重,Janis[16]也曾提出避免產生團體迷思的準則:

1. 讓團員瞭解團體迷思的原因以及可能導致的後果;

2. 領導者應該保持中立;

3. 領導者應該引導成員提出批判性意見,並鼓勵提出反對意見和懷疑;

4. 應該指定一位或多位成員充當反對者的角色,專門提出反對意見;

5. 將群體分成小組,並將他們分別聚會擬議,然後再全體交流分歧;

6. 如果問題涉及與對手群體的關係,則應花時間充分研究所有資訊,並確認對方 會採取的各種可能行動;

7. 預備決議後,應召開「第二次機會」會議,並要求每個成員提出自己的疑問;

8. 決議達成前,邀請群體之外的專家與會,並請他們對群體意見提出挑戰;

9. 每個群體成員都應當向可信賴的有關人士就群體意向交換意見,並將他們的反 應回饋至群體;

10. 幾個不同的獨立小組,分別同時就有關問題進行決議。

從以上觀點之中,可以得知要形成一個運作良好的團體,必須保持團體間的獨立 性、多樣性、分權化及統整性,並且在團體討論的過程中符合必須由中立的領導者,不 斷的鼓勵團員發表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彼此之間能夠交換意見,但又不會造成決策上的 干擾,這些觀點正是本系統需要支援的,因此,本系統從使用者對於新聞的評分中,推 論出新聞分歧度,並且應用於焦點新聞的推論之中,試圖將使用者看法較為分歧的新聞 提升為焦點新聞,達到鼓勵團員發表不同意見的目的;並且在系統中使用者對於新聞的 評分機制,是採取使用者必須在完成評分之後,才能夠看見其他使用者對於該篇新聞的 評分,確保使用者的評分不會被他人所影響,以達到團體間獨立性的要求;另外,系統 在推論的過程中,也採計了新聞被瀏覽的次數,作為新聞熱門度的依據,而新聞被瀏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次數,為一種隱性的使用者回饋,使用者不需明確的作出如評分或回應等動作,才能表 達自身的意見,換句話說,系統中在焦點新聞的推論過程中已經考量了每一位使用者所 作出的隱性回饋,這點對於保持團體間的多樣性有很大的助益;最後,本系統會統整使 用者的評分、瀏覽、回應等顯隱性回饋作出合適的推論,以完成最重要的統整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