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地產地消

「地產地消」意指食物在消費端與生產端之間的距離,相對現代主流食物供 應系統來的短。這個距離是以相對性概念來呈現,並未有一個絕對距離之界定(郭 乃文,2012)。地產地消在國外文獻上常用 local food、local food system 和(re)

localizaion 來表示。2007 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更將 Locavore 選為年度字(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其定義如下(Oxford Dictionaries):

‘A person whose diet consists only or principally of locally grown or produced food.’

意指一個人的飲食是以在地生長或生產的食物為主,鼓勵消費者自行耕種或購買 在地食材。且因為在地,食材會更新鮮、營養和美味,同時也減少長距離的運輸 對環境較友善,匯集了一種飲食和生態的新方式。Locavore 一字的出現源自於 2005 年舊金山的四位女性 Jen Maiser、Jessica Prentice、Sage Van Wing 和 DeDe Sampson,她們建議當地居民盡量嘗試只吃半徑 100 英哩內生長或生產的食物

(OIPBLOG,2007),在日、韓等鄰國也以「地產地消」、「身土不二」的詞彙推 廣之。

「地產地消」為另類食物網絡中的一項重要概念,吃在地成為一種解決全球 農業食物系統問題的途徑,在地食物也成為農業政策中重要的一環(Kimura &

Nishiyama, 2008)。許多地方興起了以「地產地消」為基礎的運動,如 1980 年代 Carlo Petrini 在義大利發起「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最初目的在對 抗麥當勞連鎖速食店在羅馬市中心 Spanish Steps 設立。而後成立慢食協會,其目 標是提供優質、乾淨和公平(Good, clean and fair)的食物,慢食結合了農業、食 物生產和美食三者,並基於下列三個概念:好的食物代表新鮮、美味的當令食物,

能滿足感官享受且是我們在地文化的一部份;好的食物代表在生產和消費的過程 中不傷害環境、動物福利和我們的健康;公平代表對消費者是合理的價格,對生 產者來說是能夠支持小規模的生產條件。最支持食物「再在地化」的強大民意來 自英國,因英國人將狂牛症和口蹄疫等毀滅性傳染病歸咎於食物全球化政策

(Freidberg,2011)。日本也在 1990 年代中期,因爆發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

如:保存期限遭修改、過期食品再加工(葉翀,2008),加上糧食自給率不斷下

17

降,使其食物系統出現危機,進而展開地產地消(Chisan-chisho)運動,即在推 行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此運動的推行者認為,在地的食物更安全、美味、對環 境友善和提升在地經濟(Kimura & Nishiyama,2008)。

身體和土地不可分離的概念在韓國以「身土不二」這個詞彙,在 1960 年代 由韓國農協推廣,鼓勵國民吃國內生產的農產品,在 WTO 的衝擊下也為國內農 民開拓一條新的道路。與日本地產地消運動類似,是一種社會運動的推行,塑造 國民愛用本土農產品的強烈意識,他們認為「農民是民族的根本,農業是國家的 根本,農村是人心的故鄉」以一種生命產業的方式在經營農業。2005 年在加拿大 溫哥華,Smith 和 Mackinnon,他們從《世界觀察》的數據發現,今日北美人的 每樣東西,都可能來自 1500 哩外,和 1980 年相比,本地食物的比例減少了 25%,

故發起「一百哩飲食運動」,讓自己日常飲食的食材來自於溫哥華周圍 100 哩(約 160 公里)所生產。這樣計畫遭遇到許多困難,例如超市裡的果醬、麵粉大多來 自外地,儘管如此,他們卻成功的吸引許多環保人士加入,這股潮流更影響了紐 約、芝加哥等城市,部分人們開始在自家屋頂、陽台種菜,或在後院養雞等。

「地產地消」藉由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食物合作社(Food Cooperative)和家庭或社區農園 等途徑實踐,以尋求更永續的食物系統(Metcalf & Widener,2011),其國外發展 經驗中最盛行的兩大類型為農民市集和社區支持型農業。在美國的農民市集因

18 碳排放,但其實不僅是在環境面向,在社會、經濟面向也具有實質貢獻。Zepeda

& Li(2006)認為消費者購買在地食材,可獲得較新鮮、品質較佳的食物,同時 幫助在地農民與在地經濟,且因減少運輸距離,對石化燃料需求降低而對環境較 友善。Stagl(2002)提出在地食材的幾項優勢:

一、減少運輸;降低食物里程、確保食物品質;

19 Village One Product Movement,OVOP),即是地產地銷的一個例子,強調或發掘 生產具有地方特色,值得該地區驕傲的產品,並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是一種活化 地方經濟的運動。一村一品運動與地方特色產業活動、地方休閒觀光資源和特色 業者結合共同行銷,其與地方特色產業結合,以當地農特產品辦理常態活動「農 林水產祭」做整體行銷,並與地方休閒觀光資源共同行銷,以由布院溫泉(Lufkin Ones)又稱湯布院溫泉為例,這個小鎮全體鎮民為維護當地的綠、寧靜和廣闊空 間傾注心血,不建設新穎的溫泉街,努力維護幽靜的面貌,旅館餐飲則提供在地 的食物與特產;與個別特色業者結合,以日田市「三和酒廠」利用在地優良水質 釀製出的各項酒品,搭配酒廠導覽,讓遊客認識且建立信任感,建立品牌形象,

由此案例可見發展在地農產品牌在鄉村旅遊中也是相重要的(Ohe, Yasuo &

Kurihara, Shinichi, 2013)。1989 年,臺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參考日本此一構想,

推動一鄉鎮一特產之 OPOT 計畫(One Town One Product,OTOP),如:鶯歌陶 瓷、新竹玻璃、大溪豆乾、魚池紅茶等特色產。但檢視臺灣 OPOT 計畫,與日本 OVOP 計畫發展方向有所不同,臺灣發展方向將各地區塑造出「區域專業化」生 產之路徑,使作物趨向單一化,喪失農業生產原本的多樣;另外日本 OVOP 發展 相當重要的是將遊客帶入各區域活絡地方經濟,相對而言臺灣 OPOT 計畫則較 缺少這項目標的達成。

過去大多數的研究多以在地食材(Local Food)為主題,Stanton 等人(2012)

首度以地產地消(Locavore)為主題發表於學術期刊,以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去探討消費者選擇在地食材背後的因素與商機。就「蘋 果」此單一商品去探討,消費者選擇在地蘋果因其品質、風味、成熟度質地和種 類五大因素,因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食物沒有長途運輸的問題,可以帶其在果 樹上自然成熟再摘下,不僅可收穫果實較碩大飽滿,其甜度、風味也在最佳狀態,

同時因為減少運輸距離和冷藏設備而降低對石化燃料、能源的需求。在熟悉的店 鋪購買在地食材也能降低搜尋食物的成本。並歸納出支持 Locavore 的消費者具

20

有以下特色:(一)家庭收入較高;(二)家戶人口數較多;(三)更瞭解食品,

重視食物品質和安全;(四)吃得較健康,且願意購買較多的蔬菜水果;(五)對 有機產品的願付價值較高。

國內研究有以「地產地銷」為主題之研究,陳秋燕(2012)透過花蓮縣政府 相關單位、有機農業業者及專家學者三個角色,發現花蓮現有機農業可結合觀光、

休閒體驗推行有機生態旅遊之體驗,但較針對產銷通路的面向論述,其中強調有 機農產品價格偏高,消費者購買意願較低。洪廷瑋(2013)探討高雄市的消費者 對之在地認同、在地農產購買涉入程度及行為意圖之關聯,以消費者最喜愛之在 地食材開發「特色創意料理」並建立標準食譜推廣之。另外詹勇雄(2008)和石 偉勳(2012)透過國中小營養午餐推廣在地食材之研究,提出實踐過程中之阻礙,

發現經常受限於「政府採購法」及「營養午餐經費」,學校午餐秘書認為地產地 消之農藥殘留檢驗、採購、作業程序繁雜、耗費時間與人力,且花費經額較傳統 供應商通路高,故雖然午餐秘書對營養午餐採購在地食材的抱持高度肯定的態度,

但實際的操作上仍大多由招標之食材供應商決定。

「地產地消」在鼓勵人們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過去藉由農民市集、社區支 持型農業、食物合作社等方式實踐這個理念。在面對主流食物系統問題漸漸浮現 的當代,利用另類食物系統中「地產地消」的方式來因應,使「吃在地」成為一 種解決全球農業食物系統問題的途徑。地產地消強調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接觸,

可讓消費者獲得最新鮮、過程透明的食物,更能藉此認識與信任產地,建構在地 的經濟與環境資本。休閒農業此一產業的特色-讓遊客「親身體驗」即是一條可 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間距離的管道,是一中介者和平台的角色,以下就國內休閒 農業發展歷程介紹之。

21

(林豐瑞,2004;李玉玲,2008)。

二、國內休閒農業之發展歷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