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永續經營與發展

第二節 城市競爭力

維也納的音樂代表形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定後,並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 憂,不會被取代。除了了解自身的競爭力,分析環境內外的競爭者也是非常重要 的。筆者將維也納的音樂城市形象分為歐洲內的相似性競爭,以及奧地利國內各 城市間的互相競爭。前面提過,在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以後古典音樂的發展在幾 個歐洲國家中競爭激烈:德國、法國、奧地利和義大利。其中以德國的形象和奧 地利的維也納最相似(陳冠穎, 2011),也最難分軒輊,同時音樂的風格也最有脈 絡相承。以下分別者由(一)歷史脈絡、(二)音樂家、(三)音樂建築、(四)音 樂學院、和(五)音樂活動來比較分析維也納在歐洲國際間與國內的競爭力。

(一)、 歐洲音樂歷史上的競爭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十八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奧地利和比利時結 束之後,德奧之間仍以日耳曼民族的血緣相連,語言也共用。從巴洛克風格末期:

巴哈、韓德爾演進到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哲: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到此,古典 時期的音樂在德奧的發展,終於超過了法國與義大利而成為主流。一直到今天,

對德國和奧地利維也納人民而言,音樂不但是生活習慣,同時也是種生活態度、

文化遺產與榮耀(Gibson & Connell, 2005)。

以音樂家來看,貝多芬本身是德國人,但他一生在維也納創作的時間很長,

作品也受到維也納的音樂家風格如:海頓、莫札特等人影響甚鉅(Kinderman, 1995)。貝多芬以後衍生出的浪漫樂派在德國、奧地利興起另一段音樂歷史的高 潮,如:孟德爾頌、舒曼以及維也納的史特勞斯家族(Pernon, 1998)。在此期間,

有許多音樂家在德奧之間遊走頻繁,或者出生地和發展地點都出自這兩個地點,

難以區分,音樂歷史的發展和音樂的風格也互相承襲或互相競爭(例如:舒曼、

舒伯特)(Dieskau, 1979)。再加上德國與奧國在歷史上的淵源較其他國家更深,無 論是文化、傳統、語言甚至是地理連結上不但關係密切,同時也競爭激烈。

音樂建築中,德國的柏林歌劇院、慕尼黑歌劇院,與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人 民歌劇院,在歐洲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外,同時也具備了演出各種大型歌劇及交 響樂的一流音響設備與空間設計。這些著名的歌劇院裡有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 等定期表演,也是樂團運作和演練的場所。柏林愛樂廳與維也納的金色大廳除了 是音樂會的表演場所,也以建築的美學揚名世界,而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每 年也都有全球同步轉播的大型演出(Kleinert, 2009)。

以音樂活動與音樂表演團體來看,由於歌劇和大型音樂會因應時代與觀眾的 需求而興起,德國與奧地利的維也納都發展出優秀的交響樂團,例如:德國的柏 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在國際知名可說是旗鼓相當,而風迷全球的卡拉揚更都曾經 擔任過這兩個交響樂團的指揮(Kleinert, 2009)。德國和維也納每年都有著名的大 型歌劇和音樂會的演出,共同活絡了古典音樂的發展與流傳,成了歐洲最主要的 古典音樂傳承者和發揚地。

音樂教育而言,德國與奧地利的維也納同是全世界音樂學生競相湧入深造的 熱門地點,也是許多各國音樂家進修和磨練的地方,而兩國的政府似乎對於音樂 教育制度都非常重視,並且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嚴格的訓練,而音樂級數的考 試和鑑定,在國際間幾乎代表相似的公信力和權威。因此德國與奧地利的維也納 在古典音樂的形象與發展可以說是難分高下。但是,由於德國在古典音樂的發展 分散至許多城市:柏林、慕尼黑、漢堡、科隆等等。而柏林雖然在各種形式的競 爭下與維也納最接近,但是由於二戰之後東西德分裂,「柏林圍牆」成了歷史上黑 暗冷酷的代表。經歷戰爭後的德國歷經了許多努力才擺脫戰爭的陰影和負面的評 價,同時也將德國好戰的強硬政治影響力轉成了柔性的外交政策(嚴淳甄, 2007; 陳 冠穎, 2011)。因此,即便德國仍是古典音樂起源與發展的大國,但仍無法將任何 一個城市包括柏林,成功地形塑成歐洲的古典音樂之都。

以法國在歐洲音樂歷史上的角色來看,巴黎在歐洲古典音樂史上一向佔有很 重要的地位,與德、奧、義在音樂史上的發展難分軒輊,許多音樂家都曾在巴黎 表演、或者創作(Vila, 1991)。海頓曾受巴黎樂團之邀譜寫了十一首「巴黎交響曲」

(Geiringer, 1982)。維也納的莫札特、德國的作曲家法朗茲.貝克(Franz Beck, 1717-1757)都曾經活躍於巴黎(Mondot & Larrère, 2004; Vila, 1991)。十八世紀以 前,音樂的創作品無法自由出版,也沒有具規模的出版商(許鐘榮, 2001)。許多 音樂創作成了貴族的私藏,音樂家本身無法自行出版,音樂創作也就無法普及,

音樂家也較難以謀生。而後由於巴黎出版業的興盛,音樂家們終於能自由出本期 作品,也使得原本被貴族私藏的樂譜得以由有規模的出版公司出版,如海頓的作 品於1764 年得以在巴黎出版發行(Vignal, 1988)。

從音樂家來看,法國從路易十四開始就有皇室御用的音樂演奏和歌劇院,到 路易十五時期不但有公開的音樂演奏,還有許多音樂的出版商和樂器行,吸引許 多音樂家前往,同時法語也流通在當時的上流社會,蔚為風尚(Vila, 1991)。儘管 巴黎當時有不少音樂家:巴洛克時期的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拉 摩(Jean Philippe Rameau, 1683-1764)。隨後有裴歌雷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1710- 1736)、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 1787)等創作了不少風迷歐 洲的歌劇(Buelow, 2004; P. Howard, 2003)。浪漫派音樂家有歐貝爾(Daniel-Francois Esprit Auber, 1782~1871)、艾羅爾(Louis Joseph Ferinand Herold, 1791~1833)、白 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古諾(Charles Francois Gounod, 1818~1893)、

陶瑪(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1811~1896)、拉羅(Victor Antoine Edouard Lalo, 1823~1892)等等不少貢獻良多的音樂家(Kirby, 1986)。但當時法國在音樂 史上的成就並非像德奧一般集中在特定音樂家或樂派身上形成偶像風格,而是以 許多愛樂者和組織一起從事音樂的創作和演奏,自然不比德奧音樂家的光環和名 聲(劉志明, 2005)。

法國音樂的發展的確像奧地利的維也納一樣多半集中在巴黎,但從德國的巴

洛克到維也納的古典樂派,貝多芬所引領的浪漫樂派這些時期,還是讓德奧兩國 搶盡了鋒頭。而正當德奧兩國的音樂家鋒芒萬丈地將音樂史不斷地刷新,法國的 啟蒙運動則帶領人類的思想生活前往另一個高峰,接而衍生的法國大革命繼而到 拿破崙的南征北討,法國的一舉一動影響了歐洲古典音樂的創作,但此時法國的 光環卻是圍繞在戰爭和科技與哲學上。一直到後浪漫時期的聖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以及近十九世紀末到二 十世紀,巴黎才又逐漸搶回了歐洲音樂龍頭的頭香。

從法國的音樂活動與音樂表演團體來看,巴黎劇院樂團在十七世紀時就產 生,約莫是維也納的第一支宮廷樂團的五十年後(劉志明, 2005)。而真正到十九 世紀巴黎交響樂團的誕生,與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可稱得上是歐洲的三大知名 樂團。而代表性音樂建築如巴黎歌劇院,除了是歷史性建築遺產和巴黎交響樂團 的表演場地,同時也是歐洲古典音樂的表演中心。

而音樂教育而言,巴黎高等音樂學院,至今仍是歐洲重要的音樂教育重心,

所培育的音樂家與所享譽的名聲,與維也納音樂學院、柏林音樂學院並駕齊驅。

雖然看起來巴黎想要競爭歐洲「音樂之都」的頭銜也未必不可能,但如同柏林,

它的藝術、法律、科學、醫學和哲學在啟蒙時代後稱霸了歐洲,巴黎在多元發展 下,就也悄悄地把這個封號讓給了維也納。現在世人對於巴黎的城市印象,是「浪 漫之都」或「藝術之都」的代表(Bell & de-Shalit, 2011),似乎也沒有別的城市可 以取代。

義大利在文藝復興之前就有宗教音樂,影響歐洲甚深,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更 成為歐洲文化與藝術的發源地,無數優美的歌劇一直被傳頌至今。拿坡里曾經是 義大利的音樂重鎮,音樂學院也享譽盛名。佛羅倫斯常有大型歌劇的表演。米蘭 當時是奧國的一省,音樂相關活動常與維也納有關,而著名的公爵皇家劇院(Teatro Regio Ducale)就是在米蘭。義大利在歐洲音樂史上受宗教的影響發展的很早,多 半都是宗教音樂,演出的地點也都是在教堂。

從代表性音樂家來看,約在十八世紀時隨著器樂的發展,義大利開始有了更 多著名的音樂家及創作:從巴洛克早期的柯賴利以奏鳴曲著名(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Buelow, 2004)、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5~1741)是當時最有名 的協奏曲及宗教音樂的作曲家之一,「四季」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交響曲曾風 行於巴黎與維也納的桑馬替尼(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 1700-1775)、史卡拉 第(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古典 時期有鮑凱利尼(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Guin, 2005)。浪漫派早期有帕格 尼尼(Nicolo Paganini, 1782~1840)與曾擔任波隆那名譽學院的校長的羅西尼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82~1868)(Kawabata, 2013)。到浪漫派全盛時期,

歐洲都還有許多音樂家相繼前往義大利取經,學習創作歌劇,但此時歌劇的發展 卻已經逐漸地移到德奧兩國為中心發展。即便如此,此時期還有威爾第(Fortunio Giuseppe Francesco Verdi, 1813~1901)及後浪漫的托斯第(Francesco Paolo Tosti, 1846~1916)(Kirby, 1986)。

由於義大利當時曾經有部分是在奧國的統治下,因此音樂活動和大教堂與歌 劇院都和當時的維也納有密切的關係。到了十九世紀,義大利的威爾第與德國的 華格納,創作並改革了歌劇,使此時期的歌劇呈現更多元的面貌,也是當時歐洲 最具影響力的歌劇作家(Kimbell, 1994)。因此當時歐洲的歌劇,幾乎都以德語和

由於義大利當時曾經有部分是在奧國的統治下,因此音樂活動和大教堂與歌 劇院都和當時的維也納有密切的關係。到了十九世紀,義大利的威爾第與德國的 華格納,創作並改革了歌劇,使此時期的歌劇呈現更多元的面貌,也是當時歐洲 最具影響力的歌劇作家(Kimbell, 1994)。因此當時歐洲的歌劇,幾乎都以德語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