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鄉發展類型之研究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1-5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城鄉發展類型之研究

而發生經濟與社會問題,同時也可以使偏遠落後地區有足夠之人 力資源來開發建設,以促進各鄉鎮均衡發展,使全國民眾均能享 受安康富足之生活品質。

因此在過去幾年便有許多對於台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其 中在1993年蔡宏進【25】在依鄉村產業特性將台灣鄉村社區分為 平地農村、山地農村、漁村及鹽村及礦村五類;但隨著台灣鄉村 的發展分化、從農人口減少、農業發展式微及工商業發展掛帥的 情況下,這類以初級產業特徵為依據的分類已無法表現台灣鄉村 社會的特質。因此在1996年蔡宏進【26】「台灣鄉村社區產業分 化與類型之研究」中再度以產業結構為依據將台灣所有鄉村社區 分為農業社區、農工社區、農商服務業社區、工業社區、工商服 務業社區及商業服務社區等六類。這種分類最大的意義在表現出 台灣鄉村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化與特徵,他的分類表現出台灣鄉村 地區產業結構的特色。另外在1992年羅啟宏【29】以各鄉鎮統計 得點,利用統計分析將全省鄉鎮分成七個組群為:新興鄉鎮、山 地鄉鎮、工商市鎮、綜合性市鎮、坡地鄉鎮、偏遠鄉鎮、服務性 鄉鎮。

隨 著 工 商 業 與 科 技 的 發 達 , 鄉 村 產 業 結 構 與 都 市 日 漸 趨 同,農業不再是指涉鄉村地區的重 要 特 性 , 鄉 村 發 展 類 型 不 再 以產業為重要依據,取而代之的是 其 他 的 社 會 關 係 。 英 國 學 者 Murdoch & Marsden【32】以行動者與社會結構的互動關係為依 據 , 提 出 四 種 重 構 鄉 村 性 的 鄉 村 理 想 類 型 (ideal type); 保 存

型 鄉 村 (preserved untryside) ; 衝 突 型 鄉 村 (contested countryside) ;父權型鄉村(paternaliistic countryside);

侍從的鄉村(clientelist countryside)。他們的分類顯示行動 者(鄉村居民)在鄉村發展上的 主動性, 以解釋內 部行動 的本質 來分析鄉村再結構的過程是許多資 本 開 發 國 家 鄉 村 發 展 的 現 實 與特質之一。

在2001年莊淑姿【9】「台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博士論 文中,以選取可表現鄉村發展特性之地方發展指標類型,包括 人口特性、產業發展、地方財政、土地利用結構、公共設施及 社會福利等五類,共36 個指標,將當前台灣鄉村發展之類型分 為下列三類型:

1.生活機能型鄉村:是發展較早,以商品化農業及良好的交通 位置形塑而之服務功能中心。包括99個鄉鎮,這類型鄉村發 展較早,在日據時期已是鄉村功能中心,主要特性為生活機 能完全,地方基礎建設、公共服務資源及地方發展規劃均有 良好發展,可獨立成為一生活系統,也可當為鄰近都市、鄉 村之間橋樑。以三級產業為主,農業與工業為輔,產業結構 分配平均;固定的農業生產比例維持優美自然環境,擁有豐 富歷史文化資源,是穩定而和諧的良性鄉村發展方向,可謂 理想的居住地點。

2.工業發展型鄉村:以工業生產為主要特性,包括 26 個 鄉 鎮 , 主要特徵為工業發展快速,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大量外來人

口遷入、人口快速增加,基礎設施充足,但公共服務資源稍 嫌不足。此類鄉村多鄰近都會地區,公共服務資源由都會地 區提供,地方建設腳步不及人口增長速度,影響居民生活品 質。鄉村經濟發展良好,但在生活機能上無法自給,並且面 臨因工業所帶來的空氣、水源,噪音等環境污染問題,造成 居民生活品質的威脅。

3.發展停滯型鄉村:包括 154 個鄉鎮,其中 20 個山地鄉與 134 個平地鄉,這類型鄉村囿於地方資源及區位條件限制,難以 發展工業,而在農業的表現則因為環境條件限制及台灣農業 的萎縮,造成地方發展的停滯現象。人口外流嚴重、地方基 礎建設、公共服務資源不足、就業機會不足是這類鄉村最大 的困境。

由上述學者之研究可發現,城鄉發展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

式,而大體而言,不外乎以工業發展、農業發展、兩者綜合發展 與發展停滯型為主。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1-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