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墾丁民宿的經營策略

一、認識墾丁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 (一)墾丁自然景觀:

關山夕照:關山位在距恆春西南郊約 5 公里處,由於地勢高亢,展望極佳,每當 夕陽西下海面上泛著亮麗 金光,襯以珊瑚礁與瓊麻的景觀。

南灣沙灘:海水湛藍故又名藍灣此地沙灘長約 600 公尺,弧線美,沙質柔軟潔 淨,為一郊遊、游泳、划船、駕駛帆船之勝地。

白 沙:本區擁有一片長約 500 公尺,寬 40 公尺的潔白砂島而得名。

佳 樂 水:佳樂水地屬滿州鄉,初名佳落水,係閩南語譯音而來,意即瀑布。

鵝鑾鼻公園:園內為一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形成之原因乃由於沿海日光強,海水 清澈,適於造礁珊瑚之成長。

船 帆 石:一巨石矗立於海中,遠望似艘即將啟碇的帆船,因而得名。

青 蛙 石:青蛙石高 61 公尺,從墾丁森林遊樂區的觀海樓遠望,宛如一隻正要 跳躍下海的大青蛙,栩栩如生,因而得名。

(二)墾丁生態資源:

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 96 年度在環境教育和候鳥保育上展現了新氣 象,生態旅遊的發展也成功的建立了社區夥伴關係及落實社區保育。墾丁國家公 園管理處除加派工作人員駐外服務以落實在地教育、候鳥保育及擴大社區合作 外,因應全球暖化現象,於 2008 國際珊瑚礁年,將與核三廠、國立海洋生物博物 館合作,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建立珊瑚礁早期預警系統 (Coral Reef Early Warning System),以期在珊瑚白化之前即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確保墾丁 海洋生態資源的永續,並預計成立第二處「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以加強海洋

資源保育。而在銀合歡議題上,墾管處也將持續結合學界、在地,甚至企業的力 量,進行原生植物復舊造林,共同防治此一強勢入侵種,維護本地生物多樣性。

國家公園共劃分陸域生態保護區 5 處: 分別為香蕉灣、南仁山、砂島、龍坑及社 頂高位珊瑚礁(編號自生一至生五),面積共計 6218.68 公頃,佔陸地面積 34.39

﹪。 海域生態保護區共 4 處:(編號自海生一 至海生四) 面積 474.72 公頃,

佔海域計畫總面積 3.13%,如圖 6-2-1 墾丁生態保護區。

(資料來源:ttp://www.ktnp.gov.tw/manager/pageeditor/stations/cp/10023/protect.aspx)

A 陸域生態保護區

生一 香蕉灣生態保護區

位於船帆石與香蕉灣間之海濱地帶,瀕臨南灣海域,全區均為國有林班地,面積 計 28.48 公頃。擁有珍貴之海岸林及大型高位珊瑚礁岩,富於學術研究及觀賞價 值。現有台 26 號省道從中穿越,分成東西兩部份,因交通便捷,附近又有船帆 石聚落,生態資源易遭人力破壞,應加強保護措施

生二 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位於計畫區之東北端,東以狹長之海岸地帶瀕臨太平洋,西側約以四十二、四十 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五十六等國有林班地範圍為界,南接佳樂水遊憩 區,北面以太平山及其附近之山脊、山溝為界,面積計 5587.05 公頃。全區之地 型地勢大體上以太平山、南仁山、萬里得山、出風山、滿州山、豬月勞束山間之 主山脊線向東西兩面傾斜,坡度陡峻,兼備丘陵、山谷、沼潭、溪流、山坡、草 原等變化多端之地型地勢。本區由於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罕見人跡,除南山路之窪 地南仁湖為管理處管有之外,其餘區域均屬國有林班地,區內有小部份區域已遭 濫墾或改植人造林外,多為濃密原始林所覆蓋,其間孕育著上千種植生與各類野 生動物,每年十月則有大批灰面鷲在此過境,景觀壯麗。完整之動物相及珍貴之 植群,除富於學術研究價值外,並可以供環境教育及景觀欣賞使用,是墾丁國家

公園之精華所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擁有國內少數僅存之低海拔原始天然熱帶季 風雨林,除擁有有丘陵、山谷、沼潭、溪流、山坡、草原等變化多端的地形地勢 外,並出現少見的『植被壓縮』現象;雖然南仁山海拔高度不高僅有 526 公尺,

卻擁有中海拔 1500 公尺左右的植物種類,孕育著 2000 多種植物及各類野生動 物,共計有 80 種鳥類、24 種蛇類、13 種蜥蜴守宮、12 種魚類、19 種蛙類、11 種哺乳類、5 種龜鱉、溪蟹等,而蝴蝶則有 7 科 65 種之多,在 10 月還可以看到 大批灰面鷲過境,景象十分壯觀。

生三 砂島生態保護區

砂島海灘,擁有極珍貴的『貝殼砂』,其組成沙粒甚為均勻,係海洋中之貝殼長 期受到海水侵蝕,被擊碎研磨而成晶瑩明亮之細沙,隨海流漂洋過海沖至砂島內 構成之自然景觀。面積有 3 公頃。

生四 龍坑生態保護區

位於台灣最南端的龍坑就在鵝鑾鼻北方一點兒,是一個珊瑚礁隆起地形,經 過百萬年海浪拍打侵蝕,形成奇偉險峻的崩崖地形景觀。龍坑海域有湧升流及黑 潮經過,海流強勁,即使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海況良好的天氣下,龍坑的海浪也 不是很穩定。冬季加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拂,更是波濤洶湧。龍坑有相當典型的 珊瑚礁潮間帶,陡峭的海岸形成許多潮溝和潮池,海洋生物十分豐富。鑑於其海 洋生物相、海岸林相及寶貴的地質地形,被劃設為生態保護區。

龍坑地區為綿延之群狀珊瑚礁,隔著狹窄的陡坡及懸崖,為隆起之高位珊瑚 礁,由於重力及海浪之衝擊,台地崖之珊瑚石灰岩逐步破裂,向下崩落,形成絕 佳的崖崩景觀。面積計 61.67 公頃。

生五 社頂高位珊瑚礁生態保護區

本區環繞著現有之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部份區域為林業試驗所之試驗林

地,小部份為國有林班地,面積計有 538.48 公頃,其地形係由中央高地向四周 傾斜之丘陵台地,南面較陡,北面稍緩。全區遍佈古老之高位珊瑚礁岩,生長其 上之珊瑚礁植群,榕樹類植物之不定根、熱帶雨林、季風林植群及毛柿母樹林等 混合體之景觀,獨具特色,又是各種野生動物生存繁殖之場所。尤其鳥類、蝴蝶、

蜥蝪、昆蟲等資源極為豐富,並有罕見的台灣獼猴與黃鸝。因本區未開放參觀,

故尚能保持原始自然狀態。

B 海域生態保護區 海生一 生態保護區

位於大平頂台地崖西側,下水崛至萬里桐間之海域,海水清澈,海底地形富 於變化,巨大礁石林立,間有深溝及裂谷,形成懸崖絕壁、峽谷隧道等奇特景觀。

全區遍佈生長良好之各類石珊瑚、軟珊瑚、成叢的海扇、海柳及群游的珊瑚礁魚 類等,此外各種貝類及海百合、海藤、海鞭等分布亦多。本區適於潛水活動,東 北季風盛行時節,因位居避風地帶,對潛水活動之影響不大,面積計 149.06 公 頃。

海生二 生態保護區

位於關山高位珊瑚礁岩西側至白砂鼻間之海域,海底景觀雄偉,有石洞、隧 道、拱門、峽谷等各種海底地形,且水質清澈,各種石珊瑚、軟珊瑚生長甚密,

珊瑚礁魚類、貝類及海百合、海星等均相當豐富。本區適合海底攝影及冬季之潛 水活動。面積計 63 公頃。

海生三 生態保護區

即船帆石南側經香蕉灣至砂島間之海域,海底地形為狹長帶狀之裙礁而被浪 渠或沙溝分隔成許多塊狀珊瑚礁,礁石底質地段,石珊瑚、軟珊瑚之生長良好,

呈群聚型態尤其各種蕈狀珊瑚之分布甚多,珊瑚礁魚類、貝類亦很豐富。面積計

87.12 公頃。

海生四 生態保護區

即風吹砂以南至龍坑間之海域,海底多大塊礁石、地形富於變化,石珊瑚及 軟珊瑚在礁石表面生長,甚為密集,而以軟珊瑚類為主,尤其獨立礁附近,多大 型魚類,景觀至為出色,面積計 177.91 公頃。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除對外開放展示館外,另有研究人員從事海洋生物相關 之調查、典藏、養殖、保育,以及海洋生物科技等學術研究工作。現階段設有兩 幢專業的研究大樓及先進完整的實驗儀器設備以進行相關研究及典藏,以及一座 臨海水族實驗站,進行各種海洋生物的養殖、繁衍及培育工作。隨著世界水域館 的開幕,海生館運用虛擬實境的呈現方式已經成為新水族館的標竿。現在更首創 了全世界第一個涵蓋四大主題的 3D 海洋生物網站,包括古代海洋、巨藻森林、

深海水域和極地水域等,提供您探索式的學習環境。提醒您瀏覽時得小心,因為 令人驚異的海洋生物將會躍出您的視窗。並於 1997 年成立「水生生物收容中 心」,協助政府相關單位處理或照護保育類水生生物,及鯨豚擱淺救援工作。是 台灣迄今最大的專業海洋生物學術研究機構,並同時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及研究機 構有交流合作計畫。2005 年與國立東華大學聯合成立「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

及「海洋生物科技」二個研究所,以落實國家海洋政策,培育相關科技及研究人 才。2006 年成立「創新育成中心」,更進一步向國際海洋生物科技界延伸,為未 來海洋生物科技發展增加開發潛力外,也希望帶來經濟成長與更多邊際效益的遠 景。

南仁湖的生態資源:

南仁湖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東北角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內有中央水域、獨立南仁湖及宜蘭潭(或稱南仁古湖)三個終年不枯的湖泊,其中

以『南仁湖』最為出名,匯聚了山上的雨水和山泉水,是一個天然淡水湖,更是 南仁水域中最大的靜水生態系統。

南仁湖面積廣大,湖水靜謐迎人,湖畔草木青翠,南仁湖畔以水生植物為主,

較為常見的植物有螢蘭、水毛花、野荸薺、銀蓮花等;因有大量的水生及生濕生 植物,所以南仁湖也提供了雁鴉科或鷺科的棲息地及最佳的食物來源;南仁湖原 只是數個小沼地而已,但經常年的雨水匯集及人工築堤堵塞,而形成了現今的 150 公頃的面積,南仁湖四周的低矮丘陵地經植物學者研究,是相當典型的季風

較為常見的植物有螢蘭、水毛花、野荸薺、銀蓮花等;因有大量的水生及生濕生 植物,所以南仁湖也提供了雁鴉科或鷺科的棲息地及最佳的食物來源;南仁湖原 只是數個小沼地而已,但經常年的雨水匯集及人工築堤堵塞,而形成了現今的 150 公頃的面積,南仁湖四周的低矮丘陵地經植物學者研究,是相當典型的季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