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在區域中的角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大學在區域中的角色

影響區域發展的因素甚多,包括經貿、政治狀況的變化、工商、環境生 態、文教等,其中雖以經濟的影響潛力為最大,但文教上的推動力亦不容忽視 (范允安,2001)。根據民國 92 年所修正之大學法,對於大學的宗旨即有多面向 的概念。條文中提及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 發展為宗旨。由此可知,大演之角色已不僅限於傳遞知識,它更可能涉及文 化、社會、國家等任一環節,因此大學設立的位置、周圍環境、公共設施等規 劃,與都市或區域有密切的關係,大學是一具有機能之公共設施,在設置的區 域中能提供什麼功能,又扮演著何種角色?

我國王德生(1982)曾以中興大學台北校區為例,探討都市大學的校園規 劃。其研究先比較了都市大學(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台北校區)與鄉村大學(中原 大學)的優缺:都市大學擁有交通便利、文化水準高、校際交流頻繁、知識訊息 充足等優點,但相對地環境較吵雜、活動空間小、公害較嚴重等缺點;而鄉村 大學則有環境安靜、校風純樸、獨立性強、綠地多等優點,缺點則包含不易與 外校交流、文化氣息淡、知識訊息少等。再以校內學生的活動、校外社區居民 在大學所從事之活動來討論大學主要的系統規劃,指出了由於都市化的影響,

使得都市範圍擴張,原本在郊區的大學也逐漸被併入台北都會區並與之產生互 動的觀念。在大學與都市的互動變項中,無論是都市或鄉村大學,除提及提供 都市居民使用之設施規劃外,也提出了大學對於地區之經濟收入、提高地方學 術風氣、地方上的治安有所幫助。此研究較著重於學校人員在使用學校空間上

的意見,調查周圍居民之意見的比重不大,內容也偏向於居民在使用校園設施 方面;另外,雖然上述鄉村大學有資訊文化上的不足、與社會容易脫節,但皆 可靠資訊資源改善之。從另一角度觀之,大學設立於鄉村之中,不但可以提高 當地的教育文化水準、刺激成長,還能促進鄉村發展。

蔡金龍(1988)也以當時我國的 37 所大學為對象,做大學校園成長及都市化 過程的調查研究。其研究是以都市化過程來探討校園空間架構等問題。在校園 都市化環境方面,包含都市功能中心、景觀、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公害、活 動體系、社會環境等問題;而校內實質環境方面,則包含了校園整體性、骨架 性空間、校舍、中介空間、風格、景觀、場所等問題。校園實質環境的內容以 校園建築、設施為主;而校園都市化環境則包括大學與區域環境、校外人士、

土地、交通、都市計劃、文藝活動、社區互動等項目。顯示大學與外在環境的 互動影響有更多面向存在。

其研究顯示大學在社會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學的校園規劃也應隨著 大學教育的進步而改善,以達到大學的教育理念。大學是都市的文化體,是相 關人員交流的場所;都市可提供大學所需的環境、資源、文化活動及各類設 施。大學乃集合社會、人文、學術教育於一身之都市功能中心,因此大學領域 圈的規劃亦可配合區域內之都市計劃,二者成為互生共存的有機體。然而,此 研究的對象是 37 所大學院校,其問卷內容是由各大學自我評斷而顯示出的結 果,是否與大學周圍區域之居民實際意見相符則不得而知,僅能了解各大學本 身對都市環境狀況之單向意見。

劉醇璧(1994)以都市環境系統理論,探討都市大學對其周圍地區活動系統 及空間結構系統的影響。其活動系統的調查對象包括了大學學生及大學附近商 家、住家,項目則包含了服務生產活動、居住活動、公共活動、交通活動等。

其研究結果顯示都市大學周圍地區會出現以下情形:房地產價格上揚、居住人 口增加引發公共設施的配合建設、居住人口中外宿人口增加、校園周圍地區店 家增加、與社區互動增加,交通道路負荷量上升等。

此研究以學生、商家、住家三個主體為主要調查對象,並以活動系統為 主,較偏重三者與大學之間的互動頻率、目的等關係,呈現出調查當下的實際 情形。此外大學亦可視為一區域內的功能中心,也就是「中地」。每個中地在 有限的領域內有其競爭優勢的商機或服務活動,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活動的

種類或數量,也會隨著服務圈的大小而有層次上的差別。而大學通常是一個具 有文教功能的中心,倘若又能吸引周圍的商業性活動,大學就會轉變成為文 教、經濟複合性的功能中心。

鄭一良(1999)係以台灣師範大學為例,探討學生生活活動情形,以了解學 生日常生活型態、活動範圍與所及設施之對應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生活 時間上的運用及分配,平日以正規學習為主要活動模式,假日則以選擇性活動 為主;其日常生活所對應之場所是由校園使用者之需求而形成特殊地理環境;

而學生的生活範圍,以距離校園 500 公尺內類型最多、最頻繁。

此研究以學生為主體,探討學生與活動環境的互動關係及頻率,對於周圍 區域能提供的機能僅限於學生接觸之活動,如休閒、購物等消費行為,其他可 能機能則無多加討論。另外,此研究特殊之處在於將學生的活動範圍,劃分為 四個區間,由內而外分別為:校園內、校園周圍(500 公尺內)、地區環境(500 公 尺至 3 公里)、都市(3 公里以外),顯示大學與都市確實有主體上之交流且互相 影響。

日本國土廳(1995)曾針對其國內 260 所大學院校,做大學及大學所在之市 縣鄉的期望和評估。對於各大學選家設校之各市縣鄉,其問卷調查的評估指標 有當地子弟的升學機會增加、終身教育生涯教育體制的充實與完備、地區文化 環境的提昇、年輕人與大學相關人口的增加、吸引年輕人地區的活絡性、研究 機能的充實相關地區產業的振興、商業的振興、當地企業人才的供給、業務機 能的充實、都市景觀的提昇等 10 項。

而各大學自我評估指標則有學生招收、教員的確保和充實、學生就職單位 的確保、終身教育的保證、招收留學生的措施、產業與教育共同體制的措施、

上班上學的方便性、優惠的教育環境、都市基盤的充實、都市振興相關的機 遇 、吸引年經人地區活絡性的貢獻等 11 項。市縣鄉的期望以地區文化環境的 提昇、終身教育生涯教育體制的充實與完備、吸引年輕人地區的活絡性為最 高;但大學本身卻是以優惠的教育環境、學生招收、學生就職單位的確保為最 高,由此可知,大學本身的評價取向與市縣鄉的期望有所落差。

Lazzeretti 與 Tavoletti(2005)也提出大學的目的不止是在增加和傳遞知識,

更能在社經方面有力地帶動當地的就業及區域發展。他們以荷蘭的 Twente 大學 (University of Twente)為例,探討大學如何從傳遞知識的傳統大學成為能改變當

地經濟並跟隨國際脈動的企業型大學(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Twente 大學藉 由成為有力的領導核心(a strengthened steering core)、來拓充其發展周邊(an expanded developmental periphery)、並吸收多樣的資金來源(a diversified funding base)、以刺激學術發展的中心區域(a stimulated academic heartland)、和外圍文 化融合為一(an integrat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形成組織有如企業般之大學。

大學所培養之人才,透過自行創業及合作,在大學周圍漸建立成一企業聯盟,

由大學提供學術上的指導,政府在資金上的補助,而小企業或子公司來創新發 展。Twente 大學在區域中扮演著經濟知識發展的領導角色,大學培育出的人才 不流失至他處,在大學周邊就業也帶動區域的發展。大學在周邊區域中生產出 一有影響的行動,並與區域中的合作夥伴形成知識上的互動。

瑞典也以相似的方式帶動大學對地方的經濟發展(Evans & Klofsten, 1997)。

Linkoping 大學 (Linkoping Univeristy)的創育中心有鑑於高教人才的泛濫,而與 小型企業發展基金會(SMIL,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合作,

由大學提供高科技產業的應用知識來源及人才,並在各小企業中就業,形成產 學合作之關係。在充滿高科技氣氛的社會環境下,Linkoping 大學周邊企業之營 業額收入是高於瑞典其他大學周邊的地區;另外,由於大學生畢業後留置於當 地就業,也讓 Linkoping 大學周邊之就業率持續上升。知識的需求是需靠學術 機構與產業共同發展,Linkoping 大學聚集了產業,改善了原本收入低和就業率 下降的問題。

Mille(2004)則認為大學在區域上的貢獻最明顯的有二點:一是大學設立之 初的投資,二是人力資源的提供。所謂初期投資,是指大學在設立不久後影響 周邊經濟最顯而易見的部分:商店的形成與聚集。大學所需的設備及校內的人 員,無論是教師、學生都必須會有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些需求的提供就會造成 商店的產生,促進周邊人為活動的收入和就業,進而形成商店街或商圈。人力 的資源則貢獻在許多部分。首先,大學的教育和訓練活動能增進人力資源的程 度,而研究活動可提昇科技知識的範籌。大學所培育出的人才可分散至各地發 揮其所長,但若培養當地產業人才,便能帶動地方特色之發展。另外在文化方 面,人的語言及文化在大學中可組織成特殊的氣氛,很可能是影響周邊環境、

地方認同與共識之重要原因。由上述可知,大學在區域中的功能十分多元。大 學及其所在地有機結合,是何促成大學所在地之各項發展。

大學除提供本身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外(Smith, & Bath, 2004),在社會功能

大學除提供本身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外(Smith, & Bath, 2004),在社會功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