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鵝之歌》(Schwanengesang, D957)是舒伯特過世後才被集結出版的歌曲集,出版 商哈斯林格(Tobias Haslinger, 1787~1842)在 1829 年 4 月出版這部歌曲集時以此為名。

傳說天鵝在即將死去前,會用盡全身的力氣哀鳴,啼聲淒美無比。所以後來習慣稱一位 藝術家一生中最後的作品為「天鵝之歌」,意即最後的絕響。哈斯林格收錄了舒伯特在

1828 年 8 月間所寫的七首瑞爾斯塔的歌曲和六首海涅的歌曲55,加上舒伯特在 10 月間

所譜寫的最後一首歌曲—〈信鴿〉(Die Taubenpost),共十四首作品如下表:

編號編號編號

編號 歌曲名稱歌曲名稱歌曲名稱歌曲名稱 調性調性調性調性 詩人詩人 詩人詩人 備註備註備註備註 1 愛的訊息(Liebesbotschaft) G 大調

瑞爾斯塔

8 月 2 戰士的預感(Kriegers Ahnung) C 小調

3 春之渴望(Frühlingssehnsucht) 降 B 大調 4 小夜曲(Ständchen) D 小調 5 居所(Aufenthalt) E 小調 6 在遠方(In der Ferne) B 小調 7 告別(Abschied) 降 E 大調 8 阿特拉斯(Der Atlas) G 小調

海涅 9 她的畫像(Ihr Bild) 降 b 小調

10 漁家姑娘(Das Fischermädchen) 降 A 大調 11 城市(Die Stadt) C 小調 12 海邊(Am Meer) C 大調 13 化身(Der Doppelgänger) B 大調

14 信鴿(Die Taubenpost) G 大調 塞德爾 10 月

55 海涅的六首歌曲歌詞出自於詩集《歌之卷—歸鄉》(Buch der Lieder–Die Heimkehr)

長久以來《天鵝之歌》習慣上被列入舒伯特的「三大聯篇歌曲」,與《美麗的磨坊 少女》、《冬之旅》齊名,不過嚴格上來說,《天鵝之歌》並不能算是一部聯篇歌曲,因 為所謂的「聯篇歌曲」(德文是 Lieder Zyklus 或是 Lieder kreis),意思是一部由許多首歌 曲所組成的歌曲集,這些歌曲必須具有關聯性,通常為同一詩人的歌詞,內容則是關於 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共同的主題。《天鵝之歌》正因缺乏這樣的條件,所以僅以「歌曲集」

來看待是比較恰當的。雖然如此,在許多文獻當中都提到,舒伯特的確有計劃將瑞爾斯 塔以及海涅的這些作品分別發展成兩組獨立的聯篇歌曲,只可惜他沒能完成這個構想。

《天鵝之歌》中的三位詩人皆與舒伯特同一個世代:海涅出生於 1797 年,與舒伯 特相同;瑞爾斯塔出生於 1799 年;賽德爾則出生於 1804 年。他們較有名的詩篇皆是寫 於 1820 年代。舒伯特雖然只認識塞德爾,但是與這三位詩人皆屬於浪漫思潮下的青年 人,有著感性、崇尚自然的特質,就像「舒伯特黨」裡頭的許多好朋友一樣,文字氣息 自然更能引起共鳴。舒伯特以海涅之詩譜寫的歌曲十分精簡,性格內斂但又充滿了張力,

和聲運用上更加大膽,樂曲形式則以三段式最多。而瑞爾斯塔的歌曲則豐富多樣,可以 說是舒伯特過去歌曲風格的回顧,有的輕快活潑、有的抒情浪漫、有的寬廣深沉,也有 的是憂鬱悲痛;樂曲的形式上也呈現非常多樣,多段反覆式、變化多段反覆式、通作式、

迴旋式、巴爾式、三段式等皆有。至於曲集中的最後一首歌曲是塞德爾的〈信鴿〉,也 是真正的「天鵝之歌」,雖然舒伯特即將一病不起,但是整首曲子卻溫暖可愛、簡單而 又純樸。

第 第 第

第五 五 五 五章 章 章 章、 、 、 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 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德國藝術歌曲是詩與音樂的結合,演唱者在詮釋歌曲時必須先試著了解作曲家的思 維,從詩詞本身、歌曲旋律以及鋼琴伴奏上多加琢磨,才能表現出德國藝術歌曲的精緻 特色。本章的歌曲分析先從對詩詞的了解開始,將詩的內涵作概略性的描述,再進行音 樂的分析與詮釋,並在附錄中提供原詩文與舒伯特編排後歌詞的差異作為參考。

第一節、 愛的信息(Liebesbotschaft)

調性:G 大調

拍號:2/4 拍

速度表情記號:Ziemlich langsam 很慢的緩板

音域:e¹—g²

曲式:迴旋式(ABCA)

結構:

段落 小節號 調性變化

前奏 1-5 G 大調

A 6-16 G 大調 e 小調

B 18-29 C 大調

間奏 30-31 C 大調

C 32-48 a 小調 B 大調

間奏 49-51 G 大調

A¹ 52-68 G 大調

後奏 69-75 G 大調

一、 歌詞翻譯

Rauschendes Bächlein, so silbern und hell, Eilst zur Geliebten so munter und schnell?

Ach, trautes Bächlein, mein Bote sei du;

Bringe die Grüße des Fernen ihr zu.

All ihre Blumen im Garten gepflegt, Die sie so lieblich am Busen trägt, Und ihre Rosen in purpurner Glut, Bächlein, erquikke mit kühlender Flut.

Wenn sie am Ufer, in Träume versenkt, Meiner gedenkend, das Köpfchen hängt, Tröste die Süße mit freundlichem Blick, Denn der Geliebte kehrt bald zurück.

Neigt sich die Sonne mit rötlichem Schein, Wiege das Liebchen in Schlummer ein.

Rausche sie murmelnd in süße Ruh, Flüstre ihr Träume der Liebe zu.

二、 詩詞內涵

中除了本曲第一首以外,最後一首歌曲〈信鴿〉也是 G 大調。舒伯特在配詞上面則重複 了第二詩節與第三詩節的三、四兩句,以及全詩的最後一句,用以加強語氣。56 大致上,

舒伯特是以四小節旋律編排一句詩詞,但是第三詩節的第一句卻用了八小節的旋律去編 排,有和緩樂曲節奏的用意。最後一行詩更延展為五個小節,讓歌曲可以從容的結束。

這首曲子如同舒伯特的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中的那些描寫小溪的歌曲一 樣,鋼琴伴奏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音群,生動地描繪出小溪潺潺流水的景象,是 舒伯特許多「小溪音樂」的最後一首。全曲都要用愉悅的心情輕聲歌唱。15、16 小節這 句「帶給她遠方的問候。」(Bringe die Grüße des Fernen ihr zu)有一個大跳音程,但是高 音處的音量不能太強,才能表現出親切的問候。61 小節的「美夢」(Träume)也是一樣的 情形,演唱大跳音程時,必須保持氣息的支持以及喉頭的穩定。

譜例(一):15、16 小節

B 段開始要用較開朗的心情,到了 22 至 29 小節的兩句歌詞—「還有那些火紅的玫 瑰」(Und ihre Rosen in purpurner Glut)、「小溪,用清涼的水灌溉它們」(Bächlein, erquikke mit kühlender Flut),是一熱一冷的對比描述,演唱時應該盡量表現出熱烈與冷靜的不同 心情。

56 關於原詩與舒伯特的編排上差異,參見附錄二。

譜例(二):22~29 小節

32 小節 C 段開始是平靜的 歸返了。

譜例(三):32~43 小節

52 小節後旋律回到 A 段 因此演唱時最好比前一次 A

段開始是平靜的,到了 40 小節逐漸轉為興奮,因為愛人

段,歌詞是描寫黃昏到夜晚的時間,愛人進入甜蜜的夢鄉 A 段更加柔和。

因為愛人(指自己)就快要

愛人進入甜蜜的夢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