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資訊與機構投資人之買賣行為

Barber and Odean(2008)認為機構投資人可以運用的資源較多,而個別投資 人收集買賣股票之資訊所必須花費的時間成本與資訊成本比機構投資人高出許 多,因此,一般散戶投資人往往會選擇跟隨機構投資人的交易策略,或者購買市 場上出現異常交易量或異常報酬之熱門股票,甚至會根據分析師所提供的推薦資 訊做選擇。如前小節所述,部分學者主張機構投資人所掌握的資訊應比一般散戶 投資人來得多,故面對新聞報導或是分析師所提供的資訊時,機構投資人所採行 的交易策略也應有所不同。Cohen et al.(2002)提出,機構投資人之交易量的增 加,通常會伴隨公司未來現金流入成長的新聞報導,但散戶投資人的交易量卻無 法透過新聞報導所捕捉。Chen and Cheng(2006)則發現新聞報導的內容會使機構 投資人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有所變動,出現正面推薦之新聞報導的公司,會使機 構投資人平均每季持股比例增加 0.9%,且經由推薦資訊而增加持股比例的公司,

未來平均每年會有 4.2%的超額報酬。此外,Chen and Cheng(2006)更以日內資 料(intraday)實證發現,股票推薦資訊內容與股票報酬、機構投資人買賣量皆呈

現正相關,其中又以負面推薦資訊對買賣量、股票報酬的影響最為顯著。Chuang and Lee(2011)也主張負面新聞報導傳遞速度比正面新聞來得快,且針對推薦資 訊內容與股票報酬之關聯亦支持 Chen and Cheng(2006)之研究結果,認為機構 投資人持股比例高、分析師積極分析之股票,其股票報酬會較高。Yan and Zhang(2009)研究結果與 Amil et al.(2011)相似,認為短期之股票報酬與機構 投資人持股比例呈正相關,但長期報酬並沒有反轉之現象;與 Cohen et al.(2002) 看法不同,Yan and Zhang(2009)發現機構投資人的交易量只有在短期會受未來 盈餘之報導影響,但長期而言,股票報酬與交易量皆不受盈餘報導之影響;此外,

研究結果亦支持短期內機構投資人握有的資訊較多,故機構投資人可以從規模較 小、成長性較高的股票中獲得超額報酬。

過去文獻已經證實新聞資訊內涵與市場參與者之交易行為都會影響股票報 酬,而近來研究更致力於探討分析師所提供推薦買賣股票的資訊與實際上交易情 況是否一致。根據 Fama and French(1970)主張的效率市場假說,即使是弱式效 率市場,一旦資訊公佈之後,便不能獲得超額報酬。由此可知,在分析師公開股 票推薦資訊之前,甚至是公開資訊當天,應該可以觀察到超額的交易量,而 Chan et al.(2009)實證發現,機構投資人不僅會依循自家分析師所提供的推薦資訊做 交易,更會在推薦資訊公開前就進場買進股票,甚至當推薦資訊公佈後,機構投 資人仍然會根據推薦資訊作買賣,暗示著機構投資人並不相信市場是有效率的。

Shen and Chih(2009)是以臺灣股票市場為研究對象,提出了經紀商與自營部門 的利益衝突(conflicts of interest)之說,意即,證券商分析師提出買進推薦 報告之前,該證券商會早一步進場買股票,當推薦資訊公佈之後,則反向操作賣 出股票。此外,該篇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在推薦資訊公佈前 16 天會有顯著為正 的超額報酬,但在資訊公佈之後 4 天反轉為負報酬,再次證實利益衝突的確存在,

美中不足的是,Shen and Chih(2009)只針對臺灣本國的證券商,且推薦評等的 類別只有一種,因此可能會造成實證結果某種程度的失真。而池祥萱及沈中華

(2010)不僅將推薦評等等級分為五種,同時也採用 Shen and Chih(2009)等人的 方法,結果發現不論是本國證券商或外國證券商同樣都有利益衝突的現象,而分 析師所提供之推薦資訊,不論是調升評等或調降評等,兩種情況之下券商都會早 一步進場佈局,此外,若券商推薦買進(賣出)之前,該券商自行先買進(賣出);

推薦買進(賣出)之後,該券商卻賣出(買進),這兩種情況下本國券商與外國券商 之利益衝突特別容易出現。另外,從散戶投資人的角度而言,券商的推薦股票資 訊可以實際獲利嗎?黃旭輝及許惠婷(2006)以臺灣當時發行量最大的聯合晚報 實證該報每週所提供的股票推薦資訊是否具有參考價值,並將每週券商所提供的 股票名單建立投資組合,同時依照分析師推薦強度做分類,結果發現,依照推薦 訊所建構的投資組合,即使考量了交易成本,仍享有顯著的超額報酬,而此現象 於推薦強度高、規模較小、週轉率低及前期報酬高之公司最為明顯,代表券商推 薦之股票確實具有投資價值。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資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