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孩童網路使用情形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探討,了解目前學童家長對子女使用 網路管教相關研究的趨勢與概況。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孩童網 路使用情形,第二節為家長對子女使用網路管教行為,第三節為影響 家長對子女使用網路管教的因素,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孩童網路使用情形 一、 國外孩童網路使用情形

歐盟 2014 年 25 個國家跨國性孩童上網調查報告(EU Kids Online)

智慧型手機是孩童每日上網最常使用的網路裝置,如區分年齡層的話,

9-12 歲孩童使用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的時間或頻率多於智慧型手 機,而 13-16 歲孩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和頻率則和筆記型電腦差不 多。就用途或使用功能而言,孩童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功能依序為聽音樂、看影片、逛社群網站、傳訊息、查自己好奇的資 訊、玩遊戲等。68%以上孩童擁有超過一個社群網站帳號,男童比較喜 歡用 Youtube 線上影音分享網站(70%),女童比較喜歡用 Instagram 照 片上傳分享網站(51%)(Mascheroni and Ó lafsson, 2014)。

英國通訊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Ofcom),2016 年孩童 與家長媒體使用與態度調查報告發現,網路影音網站 Youtube 是年齡較

10

大的兒童最喜歡的網路內容,看電視是最主要的家庭活動,孩童看電 視的時間比 2015 年增加,3 至 4 歲與 5-15 歲的年齡層上網時間都增加,

3 至 4 歲從 6 小時 48 分增加到 8 小時 18 分,5-15 歲從 13 小時 42 分增 加到 15 小時,和往年相比較,有更多孩童在手機或平板上看電視節目 或玩遊戲,擁有平板電腦的孩童也比往年增加,使用平板(39%)及智 慧型手機(28%)上網成為最主流的方式,從 2015 年開始即有四成(41%)

的孩童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8 至 11 歲(11%)及 12-15 歲(28%)說 他們一天會上社交媒體(social media)超過 10 次以上,15%的 11-15 歲兒童青少年晚上 9 點仍在使用社交媒體,2%兒童青少年則是半夜仍 在傳訊息,8 至 11 歲(43%)及 12-15 歲(52%)表示 Facebook 是他 們主要的社交媒體,其次則是 Twitter、Snapchat、WhatsApp 及

Instagram。

二、 國內孩童網路使用情形

研究發現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階段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之學童比率 以女生較高,將近五成的學童其學業成就在班級排名為中間三分之一,

大多數學童是從高年級時開始擁有手機,最主要聯絡對象有四分之三 為家長,最常使用的地點為家裡,最常使用的功能為通話,其次是聽 音樂(陳凱葦,2014)。以及有研究抽樣 450 位國小學童發現,受測學

11

童之使用網路期間以六年以上最多,以每週上網時問而言,受測學童 每週上網 1 小時以內最多,其次為 1 小時至 3 小時居次,以上網主要 目的而言,受測學童以玩遊戲最多,另外該研究發現單親家庭的學童 在時間管理上的問題,明顯高於雙親家庭的學童、使用網路期間對於 網路成癮具有顯著差異,尤其是使用網路期間介於「三年至四年」的 學童最易網路成癮、以「玩遊戲」為主要上網目的的學童較易網路成 癮、越依賴網路人際關係的學童,越容易網路成癮(陳至安、陳秀莉,

2014)。

三、 孩童上網的風險

根據歐盟孩童上網(EU Kids Online)的上網風險分類(如表 2-1),

隨孩童是行為接受者、參與者或主動者不同,可區分為內容、接觸與 行為風險等 3 類型上網風險。舉內容風險而言,則有侵略性的暴力/血 腥內容、性方面的色情內容、價值觀方面的種族主義、厭惡性內容及 商業性的置入性行銷等等。網路風險經驗與危害並不相等,網路風險 經驗不一定導致危害。網路的風險經驗諸如霸凌、性訊息、接觸陌生 人、色情影像、其他不適合的內容等(Livingstone, 2011;Livingstone et al., 2015)。

12

歐盟孩童上網(EU Kids Online)調查報告發現在霸凌方面,有些 孩童認為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容易遇到網路霸凌,因為這些裝 課業分心(Hasson and Vincent, 2014)。

2014 年歐盟兒童行動上網報告書(Net Children Go Mobile)中發現,

約 17%的孩童曾有在網路上與到困擾的經驗,女生(21%)和年紀較 大的青少年(23%)有較多上網困擾。接觸未曾見面的網友方面的風險 比例較高(29%),其次是看到網路色情訊息(20%)和網路上的仇恨

13

性言論(20%)。霸凌方面,女生回報曾被霸凌的比率較高(26%),13 至 14 歲的青少年回報曾被霸凌的比率較高(26%),但較年幼的 9 至 10 歲孩童回報受傷害的比率較高(21%),網路霸凌及透過行動裝置的 霸凌比率(12%),已開始高於面對面的霸凌(10%),孩童認為使用行 動裝置更有可能遇到霸凌,因為行動裝置讓他們可以一直持續上網。

在個人隱私方面上,約 5%的人表示有智慧型手機個人隱私風險(如被 讀取個人基本資料或假冒身分)。在色情內容方面,28%的孩童有看過 色情內容,而有 17%是在網路上看到的。對較年輕的人來說,網路上 成為瀏覽或分享色情內容的新選擇方式。在過度使用上,許多孩童用 了過多的時間在網路或智慧型手機上,想減少上網時間但失敗的有 16%,因為上網經常沒吃飯或睡覺的比率則有 8%,經常因為上網而用 減少陪伴家人和做學校功課時間的有 18%,經常沒特別目的但是持續 上網的有 20%,經常因不能上網而感到困擾的有 15%,經常因為不能 滑手機而感到困擾的有 38%,經常有強烈需要去滑手機來看新訊息的 則有 50%(Mascheroni et al., 2014)。

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2016 年媒體使用和態度調查報告中發現,

關於負面的上網體驗,有 10%的 8-11 歲兒童和 19%的 12-15 歲青少年 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看到的東西是令人擔憂或討厭的,8%的 12-15 歲

14

青少年和不認識的人上網聯繫,4%的 12-15 歲青少年表示在過去一年 裡在網路上或手機上看到了性相關的內容。34%的 12-15 歲青少年表示 他們在過去一年裡看到過仇恨性言論,7%則表示他們經常看到,27%

表示有時會看到。8-11 和 12-15 歲的人中有 2%表示他們在網路遊戲中 被欺負,且使用網路群組聊天將可能導致新的霸凌形式,因為兒童正 在利用從這些群組中增加或刪除人來排擠或傷害人(Ofcom,2016)。

Benrazavi 等人(2015)發現孩童在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上花 費很長時間,以及玩線上遊戲增加了接觸網路遊戲負面結果的風險;

Navarro 等人(2013)研究結果顯示,上網使用,特別是上網通訊,增 加了網路霸凌受害的可能性。

Mesch(2009)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在社交網站上經常更新個人 資料,並且參與聊天室,但是沒有上網玩遊戲的青少年,其被霸凌的 風險更高。國內兒童福利聯盟 2016 年台灣兒童少年網路霸凌經驗調查 報告發現高達七成四的兒童青少年認為網路霸凌情形嚴重,七成六兒 童青少年有網路霸凌經驗,其中九成三在社群網站發生。有超過一半 兒少網路霸凌受害者是被朋友欺負,其次才是陌生人(兒童福利聯盟,

2016)。另有研究發現小學男學童在網路成癮的與校園霸凌行為的傾向 比小學女學童高,小學高年級學童玩線上遊戲的情況,與網路成癮及

15

校園霸凌行為傾向具有顯著正相關,學童網路成癮傾向與校園霸凌行 為有顯著正相關(李德治、林思行、吳德邦、謝正煌,2014)。

第二節 家長對子女使用網路管教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