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一心戲劇團組成背景與發展

第二節 孫榮輝與一心戲劇團的組成

一、孫榮輝家族系譜與臺灣歌仔戲

一心戲劇團創辦人孫榮輝,其父孫貴(1923 年─1989 年),又名孫春貴,本名 趙鎖會,出生於中國河北省吳橋縣,為中國天津著名京劇及雜耍團團員、歌仔戲 武生演員。1931 年,八歲的孫貴隨鄰村孫姓人家渡海來臺賣藝,以表演祖傳武術 及雜耍特技為主。其女孫翠鳳提及父親從趙姓改為孫姓之過程:

那個村落的小孩都要學雜耍、練功,一身技藝才能討生活。當年台灣錢淹 腳目,父親九歲多跟一票小孩,被賣藝的孫姓長輩半哄半騙搭船來台灣,

由於自己的小孩船票較便宜,為了省五毛錢船票,父親跟其他同行的小孩 全都改姓孫,並取名孫貴。為了感念兩家,我家裡後來就同時供奉趙、孫 兩家牌位。 56

來臺賣藝的孫貴,長年在歌仔戲圈演出,若歌仔戲班需要翻滾武生,其隨之 搭團演出。適逢當時嘉義朴子著名內臺戲班─登興社在地方上廣召團員,登興社歌 劇團班主陳誠看到孫貴之長才,聘請孫貴進入劇團,負責在歌仔戲中場或劇情需 要時加入特技、雜技表演並擔任武生角色。1940 年,娶班主陳誠二女兒陳玉桂為 妻,並以綁約七年之條件,將其留在臺灣。在此因緣際會下,孫貴和臺灣歌仔戲 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時許多來自中國戲班的外省人,來臺灣後與臺灣歌仔戲班維持密切的合作 關係。當時某些地區臺灣戲劇出現相當特殊表演文化,在一整天歌仔戲班表演中,

同時穿插、京劇、南管、雜技之表演內容,在廟方經費盈餘下,甚至有「加演戲」

56 郭石城、何榮幸訪問,〈角頭外公賣藝爹 孫翠鳳憶難忘〉(臺北:中時電子報,2009 年 3 月 1 日)2015.4.16 查詢。

28

的情況,57 可見臺灣社會的多元性與包容性,也顯現出歌仔戲對其他戲劇型態的 接納是寬廣的,透過與其他劇種交流與融合,進而呈現出更為多元以及符合時代 潮流的戲劇型態。

孫貴雖為外省人身分,但其歌仔戲唱腔演技、雜技動作、武術功夫均為當時 臺灣歌仔戲表演界所肯定。1959 年,三十七歲的孫貴攜其子孫榮輝,跟隨大振豐 歌劇團遠赴菲律賓演出,主要擔任說戲排戲之工作,並視演出需要上臺支援表演。

因當時國內歌仔戲界掀起一股出國公演風潮,1965 年,孫貴與兒子孫榮輝加入臺 南人陳飛山為出國公演組織之牡丹桂劇團,和當時知名歌仔戲要角,如銀雲龍、

何鳳珠、呂美鳳、喬財寶、愛哭瞇仔、廖瓊枝、阿銀仔生、呂福祿等人,至新加 坡等東南亞地區巡迴演出一年半,此為當時歌仔戲盛事。回臺後,長期在苗栗東 亞歌劇團演出民戲。1973 年,孫貴轉到林竹岸的民權歌劇團,主演老生與武生角 色。58 至 1989 年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孫貴在進入歌仔戲表演領域時,憑藉著武打功夫精實,雜技驚險刺激之演出,

在劇團中非常具有號召力。因孫貴能表演此特技藝術,故廣受大眾歡迎,現今明 華園表演往往以聲光效果、特技特效為號召,此實傳承至父輩之表演特色。孫貴 有八位子女,其中六位從事歌仔戲相關行業。

孫貴傳承歌仔戲技藝,栽培子女成為歌仔戲演員:孫阿娥致力於歌仔戲舞臺 表演,主演女武生、老生與淨角,在 1998 年全國地方戲劇比賽中榮獲最佳末角獎,

並有歌仔戲界女顏良之稱;孫翠鳳是明華園當家小生,其允文允武、亦生亦旦,

致力推廣臺灣歌仔戲表演,發展國際化歌仔戲;孫榮美為外臺戲班新櫻鳳的臺柱 武生,協興歌劇團團主;孫榮輝是京劇、歌仔戲演員,為一心戲劇團團主。59 孫 家子弟活耀於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界,並各發展出一片天。

57 孫富叡訪談,2015.6.11,臺北市。

58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傳藝中心,2004),頁 213。

59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頁 214。

29

表 2-1 孫家家族系譜表 父 -孫 貴 母-陳玉桂

孫炳煌 孫阿娥 孫榮輝 孫柑林 孫綉花 孫榮發 孫秋梅 孫翠鳳

大房-林素琴 二房-廖素娥 三房-何秀裡

孫富叡 孫麗惠 孫詩珮 孫詩詠 孫麗雅 孫詩雯 何媛溶 孫羽彤

資料來源: 筆者口訪資料整理

二、孫榮輝與一心戲劇團之成立

一心戲劇團團主孫榮輝,藝名孫榮吉,60 出生於 1947 年,熱愛歌仔戲戲劇表 演。跟隨父親孫貴學習京劇身段武功和歌仔戲說唱藝術,在武生父親嚴峻調教下,

身懷堅實功夫底子。孫翠鳳談起童年時二哥孫榮輝跟父親學功夫辛苦之狀況,往 往感到不捨:「大姊、二哥雖然從小跟爸爸練功,但爸爸不打女兒、只打兒子,所 以二哥每次練功都像是被虐待一樣,衣服脫下來全身是傷,後來連脊椎都是彎的。

媽媽只要看到二哥練功都會掉淚,爸爸實在把二哥打太慘了。」61 孫榮輝兒子孫 富叡受訪時,談到父親曾提及的童年訓練情況:「爸爸小時候要跟爺爺學戲,每天

60 孫榮輝在外台演出猴戲為名,因其身手矯健俐落,戲劇界封以「阿吉」封號,而有孫榮吉之藝 名。紀慧玲,〈國家政策下的外台歌仔戲班──以 1990 年代後期迄今之創作演出為觀察重心〉(臺 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頁 72。

61 何榮幸,〈父親嚴訓 二哥武狀元〉,《中國時報》A6 版(2009 年 3 月 1 日)。

30

http://www.taiwan368.com.tw/msg_detail.php?id=2062,2015.4.20 查詢。

64 汪宜儒專訪,〈孫榮輝上台 一心求最水最好〉(中時電子報,2011 年 12 月 14 日),2015.4.18 查詢。

65 汪宜儒專訪,〈孫榮輝上台 一心求最水最好〉,2015.4.18 查詢。

66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頁 219。

67 楊舒媚撰,〈戲狀元孫榮輝 70 載功力傳後輩〉,2015.4.20 查詢。

31

《薛剛》、《虎膽義魄》、《薛丁山與樊梨花》、《孫臏下山》等武打藝術精實之作品。

1968 年,孫與張文彬、洪連昭等合資組友聯歌劇團,兩度贏得地方戲劇比賽冠軍。68 以上各種戲劇表演經驗,皆是孫榮輝成立一心戲劇團表演歌仔戲,深獲好評之基 礎。

1989 年 9 月 9 日,孫榮輝承父親遺志,帶領家族老中青三代,創立歌仔戲團

「一心戲劇團」,以「一心」為團名,意義在於希望團結孫家一家人的力量,同時 吸收各方對歌仔戲有興趣的演員,一同為歌仔戲表演文化奉獻心力。69 其成立主 旨為:

從創立以來,秉持著傳承戲曲優美身段及唱腔,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及專業 編導人才,以現代藝術思維加快了傳統戲曲節奏、配合現代劇場的聲光效 果,增加傳統戲曲的戲劇張力,表現其藝術之美,讓傳統的歌仔戲,呈現 出活潑的生命新動力。70

一心戲劇團強調歌仔戲表演,應在創新中保留傳統元素,讓傳統歌仔戲表演 更加精進,透過現代劇場觀念與多媒體的畫面呈現技巧來呈表達傳統歌仔戲身段 唱腔之美,企圖融合各種表演要素展現歌仔戲嶄新的生命力。團長希望透過對舞 臺的尊敬、公平對待所有成員,匯聚全家的向心力,激發歌仔戲的創新力。將歌 仔戲吸收民俗武術技藝,讓一心戲劇團在保留傳統戲曲特色中亦能突顯武藝的元 素。相較於同時代的歌仔戲劇團,一心戲劇團得以在武場歌仔戲,佔有獨樹一幟 之特色。

綜觀當今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趨勢,目前能享譽盛名且歷久不墜的戲團,皆是 以家族式的組織經營,包括臺灣規模最大的明華園歌仔戲團和彰化新和興歌仔戲

68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頁 291。

69 李阿利訪問,〈三代之間-一心戲劇團一家的歌仔戲故事〉,2015.4.20 查詢。

70〈劇團介紹-一心戲劇團〉,《精采好戲─歌仔戲劇本集:刺客列傳之魚腸劍》(宜蘭:國立臺灣傳 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1),頁 22-23。

32

團皆是如此。透過科班出身團主的戲團經營與管理、家族成員擔任主要要角、有 期約性之團員等條件,家族性劇團相較於其他形式劇團,能夠在戲劇表演界保持 歷久不衰之地位。一心戲劇團亦為標準型家族性戲團,一心不僅在創作主題不斷 地更新與蛻變,從外臺表演方式進入到劇場歌仔戲演出,且在孫榮輝團長對歌仔 戲信念堅持以及對一心第三代團員們栽培下,培養出演員們的堅強實力。因為一 心耕耘付出,使現代歌仔戲能在臺灣傳統藝術領域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71

一心戲劇團自創團起,除了著力於臺灣本地傳統歌仔戲之表演外,同時兼重 臺灣與中國兩岸之間戲劇文化交流。兩岸歌仔戲劇團的交流,在 1992 年至 1994 年間仍屬於萌芽階段,全台歌仔戲團僅有明華園戲劇團以及一心戲劇團,前往中 國大陸進行演出。72 1993 年底福建省文化廳在福州主辦「1993 年海峽兩岸(閩臺)

戲劇節暨福建省第 19 屆戲劇會演」,邀請臺灣傳統戲曲團隊與會,此為臺灣歌仔 戲劇團首度到中國進行表演。其中一心戲劇團演出的歌仔戲劇目《戲看生死關》

深獲主辦單位肯定,讓中國大陸傳統戲曲學界以及廣大觀眾,重新認識臺灣歌仔 戲的表演文化。73 可見一心戲劇團在兩岸歌仔戲文化交流上扮演引領性地位,以 及對於歌仔戲文化之推展不遺餘力。

三、一心戲劇團發展過程與特色

在 2000 年前後,臺灣社會在受到政治開放與經濟發展的影響下,逐漸走向自 由而多元,對於不同文化的接受程度與傳統戲曲的發展也有所改變。傳統歌仔戲 因吸收不同的傳媒元素與時代性戲劇新主題,戲劇本身的變遷與突破性也隨之增 加。跟隨著歌仔戲變遷潮流的一心戲劇團,在劇團意識到本身所面臨的危機下,

也顯現出臺灣歌仔戲在面對種種衝擊,並不像其他劇種同樣走上滅絕與消失之

71 李阿利訪問,〈三代之間-一心戲劇團一家的歌仔戲故事〉,2015.4.20 查詢。

72 蔡欣欣,〈當代臺灣地區歌仔戲研究概述〉,《百年歌仔: 2001 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硏討會 論文集》(宜蘭:傳藝中心,2001),頁 684。

73 蔡欣欣,〈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史話(1949-2012)〉,《戲曲學報》第十一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73 蔡欣欣,〈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史話(1949-2012)〉,《戲曲學報》第十一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