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劇團於 2000 年至今的表演與發展狀況,接著針對主題內容、編導風格、音樂念白、

演員表演方式和舞臺美術設計等各層面進行分析,並注意劇團表演中,何者沿用 傳統歌仔戲表演元素?何者是採擷中國戲劇元素?何者是引進西方文化表演藝術 題材?如何透過結合新興傳媒技術與現代劇場表演方式進行改編?最後,再透過 綜合整理後,進一步對傳統歌仔戲藝術與其他戲劇文化之接觸與交融狀況進行總 結。希望本文在對於不同戲劇文化的接觸、融合以及文化變遷機制方面之理解,

能有所裨益。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前人研究成果

在本文研究回顧中,除討論研究對象一心戲劇團的先行研究外,並針對與本 論文研究相關的主題:探討歌仔戲歷史變遷、表演型態轉型、現代劇場歌仔戲、

當代劇場跨文化改編、一心本身劇團研究、文化接觸融合與傳承創新等主題等研 究方向,進行各層面回顧與討論。以期擷取前人研究經驗,作為本論文論述之基 石並發掘研究不足待補強之處。

(一)歌仔戲變遷研究

傳統戲曲歌仔戲表演的歷史變遷研究,備受學者關注。從歷史學、藝術領域、

語言學、人類學等角度出發,探討本土歌仔戲之歷史變遷、發展進程、人物角色、

音樂、劇本、劇團、跨領域文化等研究。這些研究專題,著重在內外臺歌仔戲表 演,藉以強調歌仔戲之音樂性、藝術性和文化性。

臺灣許多學者針對歌仔戲主題,皆出版專書以談論傳統歌仔戲的戲曲文化發 展與歷史變遷,如: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14 楊馥菱《臺灣歌仔戲

14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88)。

7

史》、15 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16 對於臺灣歌仔戲歷史文化與時 代變遷內容有相當描述介紹,有助於筆者在建構臺灣歌仔戲歷史發展變遷的理論 依據。

曾永義一書,以通論性角度討論歌仔戲的變遷,透過田野調查與文獻爬梳,

整理說明臺灣傳統戲曲和閩南地區歌樂戲曲間之關係。談論到臺灣歌仔戲與中國 地方戲曲的發展路徑和藝術表演方式極為相似,藉此證實臺灣歌仔戲源自於中國 錦歌表演,而車鼓戲表演結合宜蘭老歌仔形成歌仔陣文化,歌仔戲之初期雛形在 此情況下形成。此書談論臺灣歌仔戲的形塑過程、整體特色以及各時期發展狀況;

在社會西化和媒體發展影響下,傳統歌仔戲表演轉型成廣播歌仔戲、電視歌仔戲、

電影歌仔戲,讓歌仔戲表演藝術以不同型態出現於臺灣社會中;然歌仔戲因不敵 時代趨勢,曾經衰極一時,但在歌仔戲劇團努力轉型後,也於今日發展出其因應 之道。本書提供筆者了解歌仔戲起源,釐清許多歌仔戲發展初期的問題與癥結,

可做為筆者了解歌仔戲發展之基礎。

楊馥菱一書,以全面性及整體性角度進行臺灣歌仔戲介紹。首先談論歌仔戲 的起源,是由中國薌江一帶的「錦歌」、「採茶」和「車鼓」之民間藝術流傳至臺 灣,進而揉合形成的一種戲曲。其次介紹臺灣歌仔戲的發展,並從劇本劇目、音 樂唱腔、角色分類與扮相服飾來介紹歌仔戲的藝術特質。談論到歌仔戲原為鄉土 歌舞形成之地方小戲,再由地方小戲吸收其他大戲的表演成分,使本身發展成為 地方大戲。最後針對現今歌仔戲的發展狀況略做陳述,對現階段歌仔戲的生態進 行介紹。此書指出,臺灣歌仔戲歷經本地歌仔、野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影 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現代劇場歌仔戲等不同型態,且現今在劇團創新與表演人 員努力下,歌仔戲能走出屬於自身特有的表演藝術特色。此書有助於筆者建構以 時間軸為基準的歌仔戲整體性觀念。

15 楊馥菱,《臺灣歌仔戲史》(臺中:晨星,2002)。

16 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2005)。

8

9

許多內臺歌仔戲演員在大環境轉變下,紛紛進入廣播電臺,改變其表演模式。唱 腔好的賣藥團演員於電臺播出歌仔戲節目,同時各大電臺成立專屬廣播歌仔戲 團,進行各項藥品促銷活動。文中提到,廣播歌仔戲和賣藥團表演本質相似,皆 是以促銷藥品為表演目的。本文並介紹廣播歌仔戲的薪資計算、表演時間、表演 方式與過程、演出劇本,並與賣藥團表演性質作異同點比較,提供筆者作為廣播 歌仔戲時期,歌仔戲表演內容之參考與寫作方向。

施如芳一文,為首篇針對歌仔戲與臺語電影關係之專文。其以臺語電影為文 本,以全面性角度建構歌仔戲電影片目,並以影人的口述訪談記錄重建歷史,包 括歌仔戲的興起、發展以及轉型過程,進而建立歌仔戲電影之發展歷程。此篇論 文對於現存歌仔戲電影劇情內容大綱有相當程度整理,對吾人了解歌仔戲如何發 展成歌仔戲電影有莫大的幫助。此篇論文提供作者了解歌仔戲在臺語電影時代的 發展情況與扮演之角色,以及筆者思考比對現今劇場歌仔戲在使用電影拍攝手法 時,與歌仔戲臺語片之異同之處。

郭美芳一文,以電視歌仔戲歷史變遷和其觀眾群為研究主題,談論到傳統歌 仔戲的戲曲表演隨著時代變遷和大眾媒介的發展,先後轉型為廣播、電影和電視 節目形態。廣播歌仔戲與電影歌仔戲不敵時代潮流,至今已銷聲匿跡,但電視歌 仔戲在經歷媒介變遷與社會轉型下仍有播出機會。此篇論文從通俗文化的生產角 度,分析歌仔戲生產機制和文化地位的轉變;以文化資本分配為出發點,討論觀 眾在文化場域內的相對位置,並對底層觀眾進行深度研究。本文除討論歌仔戲在 電視媒材的發展,亦從觀眾角度來評析電視歌仔戲的歷史變遷,提供筆者以另一 種角度看變遷中的歌仔戲文化。文中指出,目前臺灣本土歌仔戲發展,已逐漸走 向精緻化路線,傳統歌仔戲表演藝術在政府對地方傳統藝術補助和重視之下,以 及歌仔戲劇團和傳媒技術的結合轉型,已搬上大螢幕和劇場舞臺,以劇場表演型 態呈現精緻化演出,而現今電視歌仔戲於有線電視臺以重播劇方式播出,此和郭 美芳2000 年撰寫論文之敘述已有所差異性。其中談到歌仔戲表演型態變遷之快速

10

11

12

劇場理論檢視跨文化改編作品之三種類型,並進行文本比較分析。作者認為一部 好的跨文化改編作品,除了保留原著創作主旨外,主題內容必須透過演員表演呈 現給觀眾,故任何跨文化改編作品都必須討論「原著」、「創作」和「觀眾」間的 三元關係。跨文化改編主題在臺灣當代劇場中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創作類型,故方 尹綸以臺灣當代劇場跨文化改編的文本背景、改編歷程、呈現作品三者出發,討 論跨文化改編在臺灣當代劇場中的定位與意義。在全球化、多元化的衝擊下,透 過跨文化改編的創作主題,來探討臺灣劇場創作的主體性與文化認同。此文提供 筆者思考在分析改編作品時,須以多方角度考慮原著文本、改編創作作品和觀賞 觀眾間之關係,充分分析跨文化改編作品之內涵。

黃千凌一文,主要討論戲曲跨文化改編之意涵,黃千凌將臺灣戲曲文化以分 期為主軸,討論當代傳奇劇場、豫劇與歌仔戲、兒童戲劇之跨文化改編創作內容 與內涵。文中並討論戲曲跨文化改編的創作手法,從劇本改編手法、身段化妝造 型、曲調節奏與音樂伴奏之闡述,藉以分析戲曲跨文化改編產生的意義與問題,

得以了解跨文化改編作品深受到當代社會文化影響。文中討論到戲曲改編與跨文 化劇本分析詮釋,以及說明與社會文化的連結性,提供筆者討論一心編劇跨文化 劇場之參考。

陳芳一文運用「三橢圓圖」理論,討論 2012 年臺灣豫劇團所推出的「豫莎劇」

《量.度》,以文化、語言、藝術、「互文性」等面向,所展現的「互文性」、「標 的文化」與「標的劇種」特質,形塑改編劇作的文化背景、藝術樣式、唱念語言 及表演手段。改編作品可以視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作品,其蘊含表演團隊的核心概 念、編劇的改編設計,以及觀眾審美習慣。此篇論文提到豫莎劇《量.度》之改 編分析,其中《量.度》之戲劇元素,與一心戲劇團 2012 年推出之《東方浮士德

─狂魂》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作為筆者在撰寫第三、四章時,與研究主題進行比 較與對照。

13

(五)一心戲劇團之研究

一心戲劇團為臺灣新成立的歌仔戲劇團,學術界對其研究較少,專論之碩博 士論文僅有賴慧如〈愉悅的追逐:一心劇團女戲迷觀看「夜戲」之研究〉27,期刊 論文有楊馥菱〈從西方浮士德到東方狂魂--跨文化編創之文本比較研究〉等 28,筆 者分就與本文較具相關性之研究進行論述。

賴慧如一文,探討戲迷著迷於觀看一心戲劇團夜戲的原因及現象。以夜戲的 特色為出發點,分別從活戲特質、演員演技、戲碼劇情、戲迷認同演員、與日常 生活關係進行討論。研究發現戲迷喜歡演員的靈活表演、服裝穿戴的創新、角色 口白對答、演員的武戲身段、文戲情感表達,這些都是演活劇情的必要條件。透 過親近演員、戲迷間情誼,皆為獲取愉悅的來源。此篇論文從社會科學角度,針 對戲迷的認同性分析,此文章以戲齡和年齡條件選十位戲迷進行訪談,其訪談得

賴慧如一文,探討戲迷著迷於觀看一心戲劇團夜戲的原因及現象。以夜戲的 特色為出發點,分別從活戲特質、演員演技、戲碼劇情、戲迷認同演員、與日常 生活關係進行討論。研究發現戲迷喜歡演員的靈活表演、服裝穿戴的創新、角色 口白對答、演員的武戲身段、文戲情感表達,這些都是演活劇情的必要條件。透 過親近演員、戲迷間情誼,皆為獲取愉悅的來源。此篇論文從社會科學角度,針 對戲迷的認同性分析,此文章以戲齡和年齡條件選十位戲迷進行訪談,其訪談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