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研究

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就國內而言,陳慧玲(1989)之「國民小學推展 學校公共關係之理論與實務研究」,是首開系統研究的先河。本節旨在探討學校 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研究者就有關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研究,經歸納整理論述 如下:

一、吳定哲( 2002 ) 探討國民小學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台 東縣為例,調查研究發現:

(一)國民小學在職人員知覺的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屬於中上程度,以溝通傳播層 面表現最佳。

(二)國民小學在職人員之性別、學歷、學校位置變項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上無 差異性。

(三)不同職務之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資源參與、溝通傳播層面上,校長的 表現比較好。

(四)不同服務年資之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上資深在職人員表現比好。

(五)不同學校規模之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上中型學校表現比較好。

(六)學校公共關係中校長是對外的主要代表,主任次之,教師是最直接的實際 執行者。

(七)無固定經費、校務工作負擔沉重、工作重點不明、態度和知能不足等為學 校推動學校公共關係之困境。

二、林進丁(2002)進行都會型國民中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為 例。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實際狀況的整體表現屬於「中上」的 程度。

(二)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個人期望狀況的整體表現屬於「中上以 上」的程度。

(三)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未能達到個人期望目標。

(四)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所面臨的困難嚴重程度以「學校缺乏 專門負責人員」為主,其次是「學校缺乏推展學校公共關係的經費」。

(五)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進行的方式以「教師與學生家 長相互積極聯繫共同配合」為第一優先期望方式

(六)國民小學學校人員知覺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聯繫的方式以「學生家庭聯絡 簿」為第一優先期望方式,其次是「電話聯絡」與「親師面談」,而以「透 過校長或行政人員」為最不理想的聯繫方式。

(七)不同性別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均有 顯著差異。

(八)不同年齡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均有 顯著差異。

(九)不同教育程度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 均有顯著差異。

(十)不同服務年資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 均有顯著差異。

(十一)不同職務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均 有顯著差異。

(十二)不同學校規模、不同學區特性、不同學校歷史之學校人員知覺學校公共 關係的實際狀況與個人期望狀況均顯著差異。

三、張明文(1998)進行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推展公共關係的現況研究。研究結果 如次:

(一)男性在公共關係整體得分與各層面平均數皆高於女性。

(二)國民小學在公共關係整體得分與各層面平均數皆高於國民中學。

(三)鄉鎮地區的學校對推展公共關係工作整體滿意的感受程度較高。

(四)服務年資長之教師與家長會人員對推展公關的滿意度較高。

(五)校長、家長會長對推展公共關係工作整體滿意的感受程度較高,主任、家 長委員次之。

由上述的研究得知,男性在公共關係方面的覺知高於女性,國民小學在公共 關係整體得分與各層面平均數皆高於國民中學。鄉鎮地區對公共關係的滿意 度也較高。

四、賴益進(2004)進行中部地區國民中小學推展公共關係調查之研究。研究結果 如下:

(一)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運作中,學校教育人員之個人期望狀況與 實學校際運作的狀況分別達「中上」與「中等」的程度。

(二)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中,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的實際現況未能 達到期望水準。

(三)學校教育人員的個人背景變項不同對學校公共關係的個人期望狀況與學

校實際現況知覺有顯著差異。

(四)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個人期望狀況知覺會因學校規模、校長性別 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實際狀況知覺會因學校規模、所在區域的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所述,研究者提出下列之說明:

首先,對國民小學推展學校公共關係大多是以學校教育人員之個人期望狀 況與學校實際狀況作分析;其次,在研究設計上,其自變項可分為個人背景變項 與學校背景變項;復次,其依變項為「學校公共關係」一個取向;最後,上述研 究有朝向地區性及單一縣市之趨勢。如:吳定哲( 2002 ) 探討國民小學在職人 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林進丁(2002)進行都會型國民中 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至於其後續發展為何,值得共同密 切注意。

五、王月汝(2001)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其研究結 果如下:

(一)國民小學校校長溝通行為、學校公共關係之現況大致良好。

(二)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有密切相關。

(三)教師對校長溝通行為的知覺,因教師之性別、教育程度、擔任職務、

服務年資、學校規模、校長性別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四)教師對學校公共關係的知覺,因教師之性別、擔任職務、校長性別 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五)背景變項中以教師性別、校長性別對整體學校公共關係有預測力。

(六)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以鼓勵發展、溝通氣氛、提供訊息對整體學校公共關 係有預測力。

(七)背景變項、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以鼓勵發展對學校公共關係最具有預測力。

(八)學校成員的人格特質差異,為校長溝通的障礙。

(九)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重視辦學績效。

(十)學校經費短絀人員不足,影響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

六、林振中(2001)進行探討國民小學推展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所 得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推展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現況頗為良好。

(二)學校推展公共關係成效愈好,學校效能也愈好。

(三)在推展學校公共關係知覺方面,以男性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越高 學歷、資深教師、小型學校等表現比一般教師為優。

(四)在學校效能知覺方面,以小型學校、越高學歷、資深教師、兼任行 政人員等表現比一般教師為優。

(五)背景變項中,以教師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兩層面,對發展學校效能 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六)推展公共關係各層面,對發展學校效能各層面均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得知,學校推展公共關係成效愈好,學校效能也愈好;而在推展學校公 共關係知覺方面,以男性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越高學歷、資深教師表現 比一般教師為優。學校推展公共關係各層面,對發展學校效能具有顯著的預 測作用。

七、洪啟昌(2000)進行台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其研究 結果如下:

(一)台北縣國民小學以「高」公共關係類型的學校為最多,約佔五成。

(二)台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皆屬「中高」程度的表現。

(三)台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因學校環境、人口變項不同而有差異。

(四)台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因學校環境、人口變項不同而有差異。

(五)不同程度的學校公共關係在學校效能的表現上不同,高公關學校相 對有高學校效能表現。

(六)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整體與各層面具有中高度正相關。

(七)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各層面有四個典型相關因素存在。

(八)學校公共關係各層面對整體學校效能具有高度解釋力,其中以「意 見互動程度」具有主要預測作用。

八、黃瓊慧( 2002 ) 進行探討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

(一)國小的學校公共關係與其學校效能有密切關係。

(二)學校公共關係愈好,或教師參與程度愈高,其學校效能也愈好。

(三)學校公共關係的實施,也因受調查者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差異。

(四)學校公共關係實施方式很多,但其實施歷程卻相當一致的。

(五)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對一所學校的形象相當重要;它不但會影響學校效 能、組織氣氛、工作士氣、教學動力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與參與,更關係 著教學目標的完成。

九、楊育絲(2002) 探討彰化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調查結果 發現:

(一)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現況良好。

(二)學校教育人員在整體學校公共關係知覺會因不同職務、服務年資與學校位 置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在整體與各層面具有中高程度 之正相關。

十、劉維奪( 2001 ) 進行探討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運作之調查,其研究結果 如下:

(一)國小學校公關之推展類皆良好,且校內公關高於校外公關。

(二)不同學經資歷、學校沿革之學校教職員,在學校公共關係推展的認知上,

有顯著差異。

(三)國民小學行政決定之運作尚可,但教職員支持度有待加強。

(四)不同學經資歷之學校教職員,在行政決定認知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學 校沿革者則無。

(五)學校校內、校外公關與整體行政決定皆為關係良好,但非各層面全相關。

(六)學校整體公關與行政決定彼此關係密切,且與行政決定效率性、行政決定 參與性兩層面之相關度較高。

(六)學校整體公關與行政決定彼此關係密切,且與行政決定效率性、行政決定 參與性兩層面之相關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