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 、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不同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 不同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 不同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 不同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 、 、 、家庭內社會資 家庭內社會資 家庭內社會資 家庭內社會資 本

本 本

本、 、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與討論

本節主要探討不同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家庭內社會資本及學業 成就是否有顯著差異,其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聲望及個人學 習態度,而學業成就以學生100學年度上學期期中、期末國語和數學定期評量考 試成績為界定範圍,再將之轉換為T分數做為依據。在此節中,以卡方檢定、t考 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針對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聲望、個人學習態度分別與 補習情形、家庭內社會資本、學業成就之差異進行分析,其中,若變異數分析整 體考驗的F值達到顯著,則進一步以「Scheffé檢定法」進行事後比較,以得知是 哪些變項間之差異達到顯著,但由於此法是各種事後比較方法中最嚴格者,其事

後比較較為保守,有時會發生整體考驗的F值達到顯著,但事後比較均不顯著之

森和陳憶芬(2006)、關秉寅和李敦義(2008)分析中學生父母教育程度高會增

成績更加重視,因此提高參與補習之機會。

參加個別科目兩類居多;父親從事「事務工作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員」者以沒有參加補習為主;母親從事「事務工作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

(χ²=24.46,p=.000)。其中低學習態度者以沒有參加補習居多;中學習態 度和高學習態度者傾向於參加個別科目補習。另外,從沒有參加補習選項中發現 中學習態度者沒有參加補習比例最低,亦即該類學生參加補習比例最高。

其次,由表 4-12 中可知學習態度與補習時間無顯著的差異存在(χ²=.21,

p=.898)。表示不同的學習態度並不會對國小學生補習時間有影響。

綜合言之,父親教育程度愈高學生補習機會愈大;母親教育程度愈高學生補 習時間「8 小時以上」者愈多;父母親為失業或工作不固定者,子女參與補習機 會最低。顯示不同社經地位的家長在孩子的課業學習方面給予的支持和要求有所 差別,家長會發揮家庭中經濟的優勢讓孩子參與補習,做課後加深加廣的學習。

這與 Coleman(1988)的論述,父母會運用家庭中的財務資本營造適當物質學習 環境,以幫助子女學習相符。

貳 貳貳

貳、、、、不同不同不同背景之不同背景之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臺中市國小學生臺中市國小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家庭內社會資本家庭內社會資本家庭內社會資本之之之之差異情形差異情形差異情形差異情形

前述家庭內社會資本現況分析顯示「整體社會資本」屬於中等程度,而各層 面之「監督型社會資本」屬於中上程度、「規範型社會資本」屬於中等程度、「互 動型社會資本」屬於中下程度,茲就學生背景與家庭內社會資本四個層面之差異 做一分析。

假設 2-1: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國小學生其家庭內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有關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之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13 所 列。

表 4-13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進一步探究各分層面中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其家庭內社會資本之差異,經

其中在整體社會資本、監督型社會資本、互動型社會資本三層面,母親教育程度 為「高中職」、「專科」、「大學以上」者其得分顯著高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國 中以下」者,此結果與父親教育程度與家庭內社會資本之差異情形相較之下,母 親教育程度對家庭內社會資本之影響比父親教育程度更大。推究其原因可能是母 親通常是孩子在家中的主要照顧者,母親與孩子相處時間較長,致使親子關係比 父親更密切。

而在「規範型社會資本」層面,經事後比較發現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

「大學以上」的學生其得分顯著高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此結果與 父親教育程度和規範型社會資本關係相同。此外,上述結果顯示具備專科、大學 以上學歷的母親能給予孩子較多的引導和規範,重視孩子的活動和同儕關係,而 且親子互動較佳。

假設 2-3:不同父親職業聲望之國小學生其家庭內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有關不同父親職業聲望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之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15 所 列。

表 4-15 不同父親職業聲望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社會資本」層面,父親職業聲望為「民意代表、專業人員」者其得分顯著高於父

面,經事後比較發現母親職業聲望為「事務工作人員」者其得分顯著高於「非技

由表中資料得知不同學習態度之學生在「整體社會資本」、「規範型社會資 本」、「監督型社會資本」、「互動型社會資本」之差異達到顯著水準。其中「整 體社會資本」和「規範型社會資本」層面,不同學習態度之學生其家庭內社會資 本有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高學習態度」者其兩層面得分各顯著高於「低學習 態度」和「中學習態度」者;「中學習態度」者其兩層面得分各顯著高於「低學 習態度」者,顯示學生學習態度愈佳時整體和規範型社會資本愈高。

而在「監督型社會資本」層面,經事後比較發現「中學習態度」、「高學習 態度」者其得分顯著高於「低學習態度」者;在「互動型社會資本」層面,經事 後比較發現「高學習態度」者其得分顯著高於「低學習態度」和「中學習態度」

者。顯示當孩子的行蹤、交友情形以及和家人互動之間受到較少關注時,對學習 活動抱持較消極的態度。

綜合上述,父母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能賦予孩子較高的家庭內社會資本,

母親學歷對家庭內社會資本之影響比父親學歷更為緊密;父母職業聲望對家庭內 社會資本有所影響,而父母學歷與家庭內社會資本之關係比父母職業聲望更為密 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認知、教養態度、互動方式、投入程度愈佳,能建構良好 的家庭內社會資本,亦能培養孩子較佳的學習態度。

參參參

參、、、、不同不同不同背景之不同背景之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背景之臺中市國小學生臺中市國小學生臺中市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學業成就學業成就學業成就之之之之差異情形差異情形差異情形差異情形

本研究將學生期中和期末定期評量試卷之成績轉換成 T 分數,以做為學業成 就之依據,茲就學生背景與國語成就、數學成就兩個層面之差異做一分析。

假設 3-1: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國小學生其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有關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學業成就之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18 所列。

表 4-18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學業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假設 3-3:不同父親職業聲望之國小學生其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有關不同父親職業聲望學生學業成就之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20 所列。

表 4-20 不同父親職業聲望學生學業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描述性統計 變異數分析

父親職業聲望

N M SD SV SS DF MS F

Scheffé 事後比較 1失業或工作不固定 24 49.29 8.57 組間 197.40 5 39.48 0.40

2非技術工及農牧人員 63 48.80 11.11 組內 42616.28 435 97.97 3技術工、服務人員 159 49.93 10.51 總和 42813.68 440

4事務工作人員 68 50.21 10.22

5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43 51.40 7.60

6民意代表、專業人員 84 50.29 8.79

1失業或工作不固定 24 46.41 11.48 組間 1858.00 5 371.60 3.94** 6>3 2非技術工及農牧人員 63 49.31 8.94 組內 40945.84 434 94.35

3技術工、服務人員 158 48.84 10.53 總和 42803.84 439

4事務工作人員 68 51.87 8.50

5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43 48.63 10.72

6民意代表、專業人員 84 53.44 8.43

*p<.05,**p<.01

由表中資料得知不同父親職業聲望之學生在「數學成就」之差異達到顯著水 準。經事後比較發現父親職業聲望為「民意代表、專業人員」者其得分顯著高於

「技術工、服務人員」者。

假設 3-4:不同母親職業聲望之國小學生其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有關不同母親職業聲望學生學業成就之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21 所列。

表 4-21 不同母親職業聲望學生學業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經事後比較發現「高學習態度」的學生其得分顯著高於「低學習態度」和「中學 習態度」者;而「中學習態度」的學生其得分顯著又高於「低學習態度」者,顯 示學生學習態度愈高數學成就愈佳。本研究樣本雖與其他研究(余民寧等人,

2009;林俊瑩、黃毅志,2008;張芳全,2006a;薛錦彰,2004)樣本不同,但 此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指出學習習慣優良、對學習愈投入,學業成就愈高一致。

綜合上述,父母教育程度為專科、大學以上之學生其數學成就優於父母教育 程度為國中以下者,父母職業聲望為「民意代表、專業人員」者其數學成就優於 父母職業聲望為「技術工、服務人員」者,而學生學習態度愈佳數學成就愈高;

但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聲望、學生學習態度對提升國語成就並無關聯。可見,

學生數學的學習需要仰賴父母較多的指導或協助,而良好的學習態度也能擁有較 佳的數學成就。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與其學業成就之差異 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與其學業成就之差異 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與其學業成就之差異、 臺中市國小學生參與補習與其學業成就之差異 、 、 、家庭內 家庭內 家庭內 家庭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