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內 家庭內 家庭內社會資本 家庭內 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 社會資本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庭內 家庭內 家庭內社會資本 家庭內 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 社會資本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家庭內 家庭內 家庭內社會資本 家庭內 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 社會資本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與學業成就

在探討補習的意義與動機以及補習活動的趨勢之後,接著介紹本研究相關理 論。本節共有四部分,分別為:社會資本的源起與意義、社會資本的形式內涵、

家庭社會資本、家庭內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

壹 壹壹

壹、、、、 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源起與意義社會資本的源起與意義的源起與意義 的源起與意義

「社會資本」是社會科學近幾十年來所出現最關鍵且引人注目的概念;

Freitag(2003)統計 1995 年到 2000 年之間,以社會資本為題的論文超過一千 篇(引自周新富,2006),自 1995 年大量湧現的文章和研究調查,可看出社會資 本這個概念在現今社會所受到的重視。

現今,大多數的人在社會上都隸屬於許多不同群體,舉例來說,我們平日和 家人、親友、同事、同好有所互動,是某個家庭、家族、鄰里、族群的一份子,

同時也是工作單位、職業工會或團體、休閒社團、環保社團、宗教社團諸類社群 的成員之一,這些日常生活的網絡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另外還包括許多有助於 界定、維繫網絡的社會習俗與連繫。換言之,人們透過相關的社會結構相互連結,

包括我們互動及合作的對象、方式,以及各種聯合交織的網絡與共同的行為規 範,正是社會資本概念涵蓋的範圍。

根據 L.Sun 與 Jiang(2000)的說法,社會資本理論的雛型,早自如《易經》

這種古老的文獻、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以及亞當斯密、托克維爾與涂爾幹的研究

裡都可發現這個概念;Bruni 與 Sugden(2000)指出 18 世紀亞當斯密即提出市 場的優點,並重視在維繫此市場的過程中,相互共感(mutual sympathy)、網絡 與價值觀的重要性;而托克維爾在 170 年前於《民主與美國》一書中,認為美國 的知識團體、道德社團值得被注意,社團強而有力的指引人們一個清楚明確的目 標,這促成了社會合作,藉由與他人的互動,觀念和見識有所提升;另外,涂爾 幹觀察到在國家之內,政府借助許多次級團體的作用來引領大眾進入社會生活的 潮流裡,使個人的行為受到社群、人際關係的影響,他分析自殺行為在高度融合 且連帶緊密的社會,個人可享有團體的能量和支援,能阻止個別成員走上絕路(引 自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早期的社會資本概念對網絡、社會合作、人際關 係已多所著墨,但尚未出現「社會資本」這個詞彙。

Putnam(1998)指出 Hanifan(1916)似乎是最早使用「社會資本」這個詞 彙的(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傅仰止(2005)認為「社會資本」的詞語使 用和具體論述,至少可追溯到 Homans(1961)的社會交換論,但此概念被學術圈 所注目是直到 1980 年代,Bourdieu、Coleman 與 Lin 等學者各自投入探究後,引 起廣泛討論(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首先使用此詞彙的 Hanifan 將社會資 本定位為人際交往和互動,非正式的社會規範;Bourdieu 轉而強調社會資本乃身 處社會網絡下的個人享有的物質優勢;Coleman 提出社會資本能協助個人達成某 種特定的目的;Lin 將社會資本視為階級(特權)財(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

普特南則將社會資本聚焦於社會網絡和促進合作等方向。

Bourdieu 提出資本應涵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他對社會資本的 定義為:「它是真實的及虛擬資源的總和,透過一個由制度化程度不一的人際關 係網絡所組成。」(引自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6)。Coleman(1990)分析社 會資本是把社會中成員的互動,即人與人、人與團體存在的社會關係視為一種資 源,成員可將所擁有的資源透過控制、交換以致於轉讓等方式,實現本身的利益 或目標,此種連結存在的社會關係,包括權威關係、信任關係及建立規範等等(引

自周新富,2006)。Putnam 則認為:「社會資本就是指社會連結,以及伴隨而生的 規範及信任。」(引自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1),他闡述社會資本讓行動者 能利用所擁有的社會網絡,以及行動者彼此之間具有的規範與信任等,使行動者 在追求預定的目標時,彼此方向更一致,更容易達成目標。社會資本是一種連結 的關係,透過與他人合作,發揮更大功能。林南也對社會資本做一界定:社會資 本鑲嵌於社會網絡,可分為資源的能量和資源的運用化(林南,2007),意即可 供擁有者運用或實際使用的資源,但社會網絡本身並非社會資本(林南,2004), 他認為資源是鑲嵌於社會關係而非個體,是個體對符合目標所需之人際關係的投 資;其次,個體必須知覺到這項資源存在於其擁有或獲得的網絡中(有時某些連 帶關係個體並未有所知覺),才能將其資本化。社會資本並非屬於個體的物品,

此資源的取得與使用是暫時的,行動者是借用,換言之,社會資本有互惠或補償 的義務。

另外,Fukuyama(1995)與 Bourdieu 都認為經濟學家普遍極度低估社會資 本的重要性及忽視信任的重要,他提出美國與日本經濟表現如此突出是因為兩國 人民同樣在陌生人之間仍擁有高度信任感;1995 年之後,「社會資本」這個詞彙 的被使用率呈現倍數成長,世界各國都有此方面的研究,Halpern 論及,社會資 本概念涵蓋的範圍從國家到家庭,從鉅觀、中觀到微觀(黃克先、黃惠茹譯,

2008),而各領域的研究者在使用社會資本這個詞彙時,也未留意彼此間的定義 差異頗大。王麗雲和張苙雲(2003)認為社會資本的定義過於鬆散,以致於社會 資本的概念無限擴張成為一把無所不包的大傘;傅仰止(2005)論及社會資本吸 引背景與取向異質多樣的研究者,但由於詞義廣、彈性大,造成模糊、難以捉摸 的概念。

社會資本的概念由來已久,學者對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在情感上、行為上以 及觀念上的交流和影響在不同時代和地域都各自有所闡述,社會資本在公私領域 方面相互產生連結,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支持並具有加成效果的一種關係、一種

力量,對現今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貳 貳貳

貳、、、、 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形式內涵社會資本的形式內涵的形式內涵 的形式內涵

針對社會資本的意義,學者分別提出許多論述,然而強調的重點有所差異,

舉凡道德情感的支持、互信行為與相近的價值觀、感覺和想法的交流提升、正式 和非正式的規範等不一而足。

Coleman(1990)論述社會資本的主要內容,由下列六種社會關係所構成(引 自周新富,2006):

(一)義務與期待

在社會上人們透過彼此的互動或付出而對對方產生某種期待,並將此期待視 為對方應盡的義務。此種形式的社會資本植基於對社會環境的信任程度以及義務 所涵括的範圍,在高信任度的環境中期待易於被實現,人們互助合作的行動力較 高。

(二)資訊的作用

人們經由社會關係所形成的網絡獲得需要且充足的資訊,作為個人行事的準 則和方向之參考,而獲取大量資訊最便利有效的途徑有賴於人際網絡之作用。

(三)規範和有效的箝制

團體成員所形成的共識與累積而成的規範亦是社會資本存在的一種形式,團 體規範能促使成員以整體利益為先,甚至捨棄個人利益。

(四)權威關係

當人們接收某人或多人所轉移的掌控權,其獲得的社會資本亦隨之提升,而 人們可利用所聚集的掌控權從事有目的性的活動,此種權力獲得可視為社會資 本。

(五)多功能的社會組織

團體成員因為彼此的共同信念而成立的自願性組織,並在相關問題獲得解決 後,仍然因為欲貫徹其他信念而繼續存在,並從事與目標相關的活動之組織。

(六)有目的的組織

人們希望經由資源的投入而能有所回報,為了實現某些目的所成立的組織。

例如:各學校家長組成的義工隊,除了希望幫助子女有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之外,

更可透過組織擴充自身的人際網絡,提升個人的社會資本。

由此可知,社會關係、人際網絡是社會資本的基礎要件,人們因為這些連結 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方式,發揮或接收經由互動所產生的影響力,完成個人或群 體的目標或利益。社會資本能對團體或個人產生助力,也可能會有所限制,此種 資源的行動者可為個人亦可為群體,甚至同時有多個行動者存在,經由義務與期 待、資訊吸取、規範與箝制、權威、組織等形式,對資源加以運用的一種社會關 係。

Halpern 指出社會資本的基本組成元素包括:「網絡(network);由群體內的 成員所共享的規範、價值觀及期待(norms,values and expectancies);有助於維持 規範及網絡運行的約束力量(sanctions)。」(引自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9)

他提出將每個觀點視為不同的縱向,再以三個橫斷面加以串聯,期能更完整的呈 現全貌,並希望透過這些檢視分析的程序建立一種研究類型。三個向度分別是:

一、 社會資本的組成元素(網絡、規範、約束力量)

二、 採用的分析層面(個人的、中觀的、鉅觀的)

三、 它的功能特性(黏著性、架接性、連結性)(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 舉例來說,本研究所欲探討學生參與補習的活動中,屬於個人層面的分析,

是給予支持的家人、同校、同班的有誰,其中的群組關係即為網絡;屬於中觀層 面的分析,則是補習班內許多學習活動的進行,有賴師生間、同學間粗具共識的 行為模式以及彼此分工合作的善意及責任來完成,此為共同的規範;補習班內偶 有個別成員未依共識處理事情,其評價可能受損或由其他成員告誡,甚至受到懲 處,此為約束力量。網絡、規範及約束力量同時兼具正式(明文規定)及非正式

是給予支持的家人、同校、同班的有誰,其中的群組關係即為網絡;屬於中觀層 面的分析,則是補習班內許多學習活動的進行,有賴師生間、同學間粗具共識的 行為模式以及彼此分工合作的善意及責任來完成,此為共同的規範;補習班內偶 有個別成員未依共識處理事情,其評價可能受損或由其他成員告誡,甚至受到懲 處,此為約束力量。網絡、規範及約束力量同時兼具正式(明文規定)及非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