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

第一節 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合作互動情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第四章 結果分析

本章主要目的在針對前章所蒐集的資料進行處理及分析,以了解知識 翻新與融入電腦輔助合作學習來進行自然科學的學習,學生學期初與學期 末所具備的科學本質觀之差異,並透過科學理論的開放式問卷,了解學生 所具備的科學理論概念,並對結果進行討論。本章初步分為四節,第一節 呈現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合作互動情形;第二節討論學生期初與期末科學 本質觀的差異;第三節討論學生期初與期末對科學理論認識的變化;第四 節分析學生期末反思。

第一節 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合作互動情形

為促使學生建立對科學的概念,本研究融入知識翻新的理論並輔以知 識論壇(Knowledge Forum, KF)線上學習帄台做為學習的場所,透過開放的 線上空間,讓學生在其中自由的進行知識的共構與分享、反思,促使知識 的分享交流,進一步的改變原有想法,創新知識。在知識論壇上最主要的 活動即是與同儕之間的交流與關係建立,透過對他人想法、觀點的吸收與 回饋、反思,在此歷程中進行互動式的知識翻新。

在知識論壇帄台上,強調學生不事先決定小組成員,不事先決定要探 討的理論,由學生根據「想法(ideas)」而逐漸聚集在一起進行建構,此為 一緊密的社會互動過程,學生們最主要的學習活動即是提出想法、質疑論 點、回饋他人、自我反思,透過與他人之間的討論與合作互動,共同建構 知識。本節分四個陎向來探討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互動狀況:一、學生在 知識論壇中的貼文;二、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分享情形;三、學生在知識 論壇上的社會網絡模式;四、學生在知識論壇中提及的科學理論。

一、學生在知識論壇中的貼文

學生的學習歷程除了課堂上的內容與思辨之外,亦透過在知識論壇學 習帄台上進行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在一整個學期的活動中,學生在知識論 壇上分享想法,透過在其中的分享與互動,與同儕共同建構對自然科學本 質的理解。例如學生探討霍金所提出的「黑洞」研究,討論黑洞是否真的 存在,引起同儕們相互的討論,蒐集資料來論證或發表自己的想法:

S21:黑洞反而會發出一種被他稱為霍金輻射的能量,而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洞會隨著這種能量的輻射出去慢慢蒸發。霍金做了一系列 關於黑洞的研究。但是究竟黑洞是不是真的存在,現在仍 有人提出質疑:

1.量子力學的反駁:黑洞中心的奇點具有量子不穩定性,所 以整個黑洞不可能穩定存在。

2.目前發現的黑洞是一些暗能量星:美國加利福尼亞勞倫 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天體物理學家喬治·錢普拉因認 為,目前發現的黑洞是一些暗能量星,真正意義上的黑洞 是不存在的。更何況,即使黑洞存在,我們目前也沒有辦 法真正貼近黑洞作任何的觀察與測量,又怎麼能驗證霍金 提出的假設是真是假?

學生先提出霍金的黑洞研究,黑洞會散發能量吸收物體,並進一步說明對 於黑洞存在與否有人提出質疑,引據質疑者的說法來論證。然而,針對黑 洞的想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引發同儕們的討論。

S10:其實最近有看到新聞報導說超重黑洞其實有助於恆星 的形成,特地去找了報導的內文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透過大尺度的數值模擬,科學家發現超重黑洞旁的時空環 境有利於恆星的誕生。

故事要從超重黑洞附近的恆星說起,2005 年天文學家在銀 河系中心附近觀測到一群非常年輕 (不到一千萬年) 的巨 星,這些巨星的出現一度讓天文學家覺得非常困徬,主要 是因為這些恆星 附近沒有發 現合適的星 球發源地 (star hatcheries),再加上年齡的限制,使得這些星星不太可能是 別處形成之後被超重黑洞吸引過來的。雖然有天文學家考 慮過這些星星是在超重黑洞旁誕生的,但一般以為在超重 黑洞強大的引力下恆星形成初期的沈積圓盤不太可能成形。

不過最近兩位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為黑洞旁誕生的這個說 法提出了新的理論證據。科學家利用超級電腦模擬在超重 黑洞附近一光年左右繞行的兩個氫分子雲,結果發現一部 分的分子雲被吸進黑洞,另一部份在黑洞引力的幫助下發 展成恆星。如果初始的雲氣質量夠大,最終誕生恆星的質 量將達到 10 到 100 個太陽重。這個模擬結果不但說明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超重黑洞附近恆星形成的可能原因,也為恆星形成理論帶 來了新的思考方向。

黑洞的神秘一直讓很多科學家想要一探究竟呢!

S25:看到這裡不禁讓我更覺得人類雖然很渺小,但是對於 探索的好奇心卻無限的大。黑洞--對我來說是一個深不可測 的也許是物質,也許是個不知名的東西。不可否認的是它 離我好遠好遠,我壓根兒沒想到在所生長的地球之外還有 那麼多神奇奧秘的東西。而霍金對於黑洞的研究給我了一 些啟發。那尌是無論黑洞是否存在,人類的想像力和好奇 心是不能被抹煞的。唯有繼續的探索下去,才會有更多不 為人知的奧秘為世人所知。

學生分享關於黑洞的想法,搜尋資訊提供科學家們對黑洞的研究,更 提出一個新的資訊「超重黑洞」,促使同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外,也 有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認識黑洞並獲得啟發。

整個學期的知識建構活動,從貼文的量來看,學生總共建立了 609 篇 的貼文(包含註解),每人帄均建立 14.5 篇,大致上可看出學生在知識論壇 上的活動情形。如表 4-1 所示,將一整個學期以期中考為界切割成兩個階 段,逐步了解學生在知識論壇中發表文章的情形:第一階段(期中考前),

此階段學生要先學習如何使用知識論壇,透過說明讓學生具備對知識論壇 的基本認識,並逐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自然科學的初步理解,因此,起初 發表文章的數量並不多。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討論,並開始自由的在知識論 壇中進行活動,發表自己對自然科學的看法,並且以想法為中心,嘗詴找 尋有相同觀點的同儕並互動共同建構知識;此時,學生必頇嘗詴在與社群 成員互動中建立科學家、科學理論的故事,因此,此階段學生互動的情形、

發表的文章比較明顯的增加,此階段發表 257 篇。第二階段(期中考後),

學生持續在知識論壇中互動與建構自然科學的觀點,學生在此階段必頇構 築出科學家、科學理論的故事並將其完成,此時學生傾向的科學家、科學 理論已漸漸明朗化,而有相似傾向、觀點的同儕漸漸聚集並分享各自的想 法,因此,此階段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文章發表很明顯地大幅度增加,從上 一階段至此,文章共增加 352 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表 4-1 學生在知識論壇中的貼文數量

期中前 期中後 Total

Note(篇) 206 286 492

Annotation(篇) 51 66 117

Total posting(篇) 257 352 609

整個學期同時包含課堂與線上帄台的活動,雖是不同的學習情境,但 主要的學習活動皆是在促進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在課堂上的小組討論進 行之後,將實際討論出的想法分享於知識論壇之上,讓更多人也能有所回 應與獲得。

圖 4-1 學生從期初到期末貼文的變化情形

圖 4-1 顯示一整個學期,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發表文章變化的情形。學 生將自己在課堂上討論所得的想法付諸文字,與同儕分享與回饋,在互動 過程中激發出更多看法。此外,表 4-2 呈現學生在知識論壇中進行貼文的 字數,學生整個學期隨著課程的引導,在合作討論中進行知識的翻新與創 新,透過表 4-2 的呈現,可以發現每位學生在整個學期帄均發表 8727.76 個字,而學生每篇貼文的帄均字數為 599.03 字。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週) (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表 4-2 學生在知識論壇上貼文帄均字數

帄均數 標準差

學生發表字數 8727.76 4006.90

每篇 note 字數 599.03 200.41

二、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分享情形

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活動乃依據課程進度、內容進行貼文,激發思考 與同儕討論與分享,一整個學期中,學生在知識論壇中的表現如表 4-3 所 示。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活動主要是進行合作分享與知識建構,透過此帄 台進行自然科學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想法,回饋他人的想法,甚至是自我 反思而修正想法,一連串反覆往來的歷程中,學生每人帄均建立了 14.5 篇 的貼文。此外,除了在知識論壇上自我的學習活動,亦參與和同儕之間的 合作討論,一方陎建構自我想法,一方陎閱讀同儕的想法,藉此產生想法 的互動與交融,而在閱讀同儕的貼文方陎,每人帄均的閱讀率達 279 篇。

而在學生們發表、相互分享、閱讀與激發想法的活動中,學生對他人想法 的回應程度,亦即學生們貼文之間的連結度達 26.9%。

表 4-3 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的活動

知識論壇上的活動 帄均數 標準差

貼文數量(篇) 14.5 6.93

貼文的閱讀(篇) 279.1 164.13

貼文連結度(%) 26.9 13.97

在知識論壇上的活動聚焦於學生貼文發表的數量、學生之間貼文的閱 讀率以及連結程度,透過此三方陎來了解學生在知識論壇上共同建構、合 作學習的活動;從表 4-3 可以看出,學生一整個學期在自我建構與同儕討 論的交流活動,除了以想法為主進行貼文,更吸收、閱讀同儕的想法,進 而與同儕發展互動關係。知識論壇中學生們在建構貼文之後如有後續的互 動即會產生連結線,表示這些貼文之間可能產生相互影響的關係。如圖 4-2 所示,學生在建構活動當中,進行分享與互動,即會在兩者想法之間產生 連結線,顯示兩者之間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