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學童學習注音符號之相關研究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明確指出國語文領域注音符號能力須具備聽、說、讀、寫 四項能力,提倡學習注音符號可以讓學童提早寫作、閱讀附有注音文字的書籍(教 育部,2003)。而注音符號為一抽象符號,對於初學注音符號的學童而言,是需 要時間去記憶與熟悉的,又注音符號是幫助識字的輔助工具,故研究者針對注音 符號相關的研究,探討學童學習注音符號的難易度、錯誤型態,以及注音符號與 識字、閱讀的關係。

壹 壹壹

壹、、、注音符號學習之難易度、注音符號學習之難易度注音符號學習之難易度 注音符號學習之難易度

注音符號的內容包括聲母、韻母與聲調,以下針對一般學童注音符號學習之 難易度的研究進行統整。綜合三十七個注音符號的難易度,由易至難為一、ㄚ、

ㄨ、ㄅ、ㄆ、ㄒ、ㄐ、ㄇ、ㄍ、ㄌ、ㄋ、ㄠ、ㄩ、ㄏ、ㄎ、ㄞ、ㄈ、ㄊ、ㄉ、ㄢ、

ㄖ、ㄗ、ㄤ、ㄜ、ㄣ、ㄦ、ㄓ、ㄔ、ㄘ、ㄙ、ㄕ、ㄛ、ㄟ、ㄑ、ㄝ、ㄡ、ㄥ(趙 鎮洲,1988)。陳正治(1993)以文獻分析法指出容易發音的有ㄅ、ㄆ、ㄧ、ㄨ、

ㄚ,較難發音的有ㄓ、ㄔ、ㄕ、ㄖ、ㄢ、ㄣ、ㄤ、ㄥ、ㄞ、ㄟ、ㄠ、ㄡ。

吳明雄(1995)調查五、六年級普通班的學通指出注音符號難讀者依序為ㄣ、

ㄥ、ㄖ、ㄓ、ㄕ、ㄔ、ㄟ、ㄛ、ㄝ、ㄤ;易讀者依序為一、ㄨ、ㄅ、ㄆ、ㄩ、ㄚ、

ㄇ、ㄍ、ㄏ、ㄒ。鄭美芝(2002)以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施以自編的「注音 符號診斷測驗」,指出單音易認讀的有ㄅ、ㄧ、ㄨ、ㄚ、ㄆ、ㄩ、ㄍ、ㄎ、ㄇ、

ㄋ;較困難的有ㄥ、ㄝ、ㄗ、ㄡ、ㄙ、ㄘ、ㄛ、ㄕ、ㄞ。林純妙(2004)施以自 編的「注音符號能力測驗」,指出易認讀的單音為ㄚ、一、ㄨ、ㄅ、ㄆ、ㄇ;最 難認讀的單音為ㄓ、ㄘ、ㄙ、ㄛ、ㄝ、ㄟ、ㄡ、ㄥ、ㄣ、ㄦ。

就拼音與結合韻的難易度而言,鄭美芝(2002)指出易認讀的結合韻為ㄧㄚ、

ㄧㄝ、ㄧㄠ、ㄩㄝ、ㄧㄤ;困難的為ㄩㄥ、ㄧㄥ、ㄩㄢ、ㄨㄥ、ㄧㄣ。林純妙(2004)

指出容易認讀的拼音為ㄐㄧ、ㄇㄚ、ㄈㄟ、ㄏㄢ、ㄏㄞ;較困難的為ㄘㄥ、ㄎㄡ、

ㄖㄣ、ㄊㄡ、ㄑㄧㄤ。

綜上所述,注音符號聲母中最易唸讀的是雙唇音ㄅ、ㄆ、ㄇ,最難唸讀的是 舌尖後音ㄓ、ㄔ、ㄕ與舌尖前音ㄗ、ㄘ、ㄙ;韻母中最易念讀的為單韻母一、ㄨ、

ㄚ;最難唸讀的是聲隨韻母ㄥ、ㄣ以及複韻母ㄟ、ㄡ與ㄝ、ㄛ的混淆;拼音方面 易認讀的結合韻幾乎為齊齒呼,難認讀的是ㄧ、ㄨ、ㄩ與ㄥ、ㄣ、ㄢ的結合韻。

貳 貳貳

貳、、、注音符號學習常見之錯誤類型、注音符號學習常見之錯誤類型注音符號學習常見之錯誤類型 注音符號學習常見之錯誤類型

學童在學習注音符號常見的錯誤類型大致可分為聲調混淆、發音錯誤、形狀 相似、拼音困難、結合韻不純熟等。陸又新(1991)以師專、師院學生為對象,

探討語音錯誤的類型。針對調值錯誤的類型分為兩類,一為調值不準確,如第一 聲的高平調高度不夠,造成調值偏低,二聲上揚的音長不足,三聲常念成前半上,

而易與二聲混淆,第四聲則拍子不足,降幅不夠;另一錯誤類型為二、三聲相混,

兩個調值顛倒。而針對國小學童的研究也指出在聲調方面,二、三聲最容易混淆

(何翠華、林淑英,1992;吳明雄,1995;李佳宜,1999;張嘉津,2000;鄭美 芝,2002;吳佩芬,2002;張碧珊,2006;許珮儀,2008)

另外陸又新(1991)將聲韻錯誤的類型分為替代音、附加音、省略音、聲韻 多重錯誤,替代音常犯的錯誤為(1)ㄈ、ㄏ互相替代;(2)以ㄗ、ㄘ、ㄙ替代ㄓ、ㄔ、

ㄕ;(3)以ㄗ、ㄘ、ㄙ替代ㄐ、ㄑ、ㄒ;(4)ㄋ、ㄌ互相替代;(5)ㄢ、ㄤ互相替代;

(6)ㄝ代替ㄟ;(7)一替代ㄩ;(8)ㄣ代替ㄥ;(9)ㄌ替代ㄖ;(10)ㄨㄛ、ㄡ互相替代;

(11)ㄧㄝ、ㄟ互相替代;(12)ㄣ(ㄜ+ㄋ)用ㄝ替代ㄜ。附加音往往是在ㄓ、ㄔ、

ㄕ、ㄗ、ㄘ、ㄙ等聲母之後附加ㄨ韻,另外在ㄍ、ㄏ之後也會附加ㄨ韻。省略音 時常省略的就是介音ㄧ、ㄨ、ㄩ(張嘉津,2000)。

注音符號為一抽象符號,學童常遇到注音符號之間兩兩音近、形似的困擾。

聲母形似的有:「ㄇ:ㄈ」、「ㄉ:ㄌ」、「ㄏ:ㄟ」;音似的有:「ㄓ:ㄗ」、「ㄔ:

ㄘ」、「ㄕ:ㄙ」;韻母形似的有:「ㄣ:ㄥ」、「ㄛ:ㄜ」;音似的有:「ㄣ:ㄥ」、「ㄝ:

ㄟ」「ㄜ:ㄦ」、「ㄛ:ㄡ」、「ㄢ:ㄤ」、「ㄧ:ㄩ」(何翠華、林淑英,1992;胡建 雄,1992;吳明雄,1995;常雅珍,1998;李佳宜,1999;張嘉津,2000;吳佩 芬,2002;張碧珊,2006)。

一年級學童不僅要在十週內學會認讀、聽辨注音符號的聲符、韻符與聲調,

還要學會拼音。許珮儀(2008)指出學童因不熟悉結合韻,導致拼音太慢,或拼 不出來。鄭美芝(2002)指出學童在認讀結合韻時,發音部位不正確。李佳宜(1999)

指出學生在拼讀上,ㄅ、ㄆ、ㄇ、ㄈ常與ㄨㄛ相拼,又聲母與結合韻相拼之三拼 法最容易犯錯。

注音符號本身的特徵就是形似的符號多,音近的符號也多,學童若不仔細聽 辨,很容易混淆。另外,在拼讀注音符號的部份,對國小一年級學童來說較困難,

教師在這方面要給予較多的練習。而影響注音符號錯誤之產生,不僅是注音符號 本身的特徵,還有以下可能的因素,研究者接著探討之。

参 参参

参、、、注音符號常見錯誤之可能原因、注音符號常見錯誤之可能原因注音符號常見錯誤之可能原因 注音符號常見錯誤之可能原因

針對以上學童學習注音符號常見的錯誤型態,研究者歸納以下影響注音符號 學習的因素,大致可分成四個方面:

一 一一

一、、、、學童個人背景學童個人背景學童個人背景:學童個人背景:

注音符號的學習,牽涉到兒童的構音能力、語言發展、口語表達、閱讀與語 文理解。因此,年齡、智力、父母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家庭中主要使用語 言、兒童閱讀興趣與頻率、父母是否伴讀、學前教育經驗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學 童注音符號的學習(李佳宜,1999;張嘉津,2000)。

二 二二

二、、、、母語背景母語背景母語背景:母語背景:

學童發音困難的因素與母語背景有關。像「ㄈ:ㄏ」不分是因為閩南方言的 聲母中沒有脣齒音「ㄈ」;「ㄋ:ㄌ」與「ㄖ」的混讀也是受母語影響;閩南語中 無捲舌聲母「ㄓ、ㄔ、ㄕ」,所以常與「ㄗ、ㄘ、ㄙ」混讀;而閩南語有七個聲 調,但卻沒有一個類似國語第三聲先降後升的降升調,所以第三聲的調值錯誤也 是易錯類型之一(黃順益,1996)。

陸又新(1991)指出國語中的某些聲、韻是母語中沒有的,便以母語中類似 聲、韻代替,形成替代音,而這些替代音和被替代音之間往往有類似的發音條件。

附加音的發生和母語中原有的聲韻結合形式有關,有些附加音、替代音是直接用 母語聲韻的結果。四聲調值不正確也與母語的調類有關。關於原住民母語背景是 否影響注音符號習得的研究,為本研究嘗試探討的部份。

三 三三

三、、、、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

教師的教學方法、發音的準確與否,對學童在注音符號中的聲韻調覺識成績 有顯著影響(張嘉津,2000)。此外,研究者欲在此研究探討:原、漢兩族籍的 老師,對於原住民學童的態度、觀感,是否會間接影響原住民學習的表現。

四四四

四、、、、教材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教材的內容::

從注音符號本身的角度來探討學童學習注音符號的困難因素有:(1)注音符 號是一群抽象符號的組合,學童自然學習不易。(2)音素的掌握不易。注音符號 是利用語音來建立語意,又中文字同音異義字相當多,唸出字音後,還要與字義 比對,實屬一種困難的心理運作。(3)注音符號中,有許多形象相似,對兒童而 言,必須透過許多知覺動作以突破此瓶頸。(4)注音符號的學習,需要花相當的 時間,才能找出正確的音。(5)注音符號本身枯燥無味,足以影響注音符號學習 的效果(陳文枝,1984;沈淑美,1998)。

肆 肆肆

肆、、、注音符號的教學方法、注音符號的教學方法注音符號的教學方法 注音符號的教學方法

教育部(2003)公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綱要」明確規 定,注音符號應採綜合教學法教學。練習拼讀時則採「直接拼讀 法」,即看到 注音符號後,直接讀出字音,再用反拼法複習。

祁致賢(1973)將注音符號教學方法分為五種:分析法、綜合法、隨機教學 法、折中法、變通的分析法;陳弘昌(1991)依教學對象而異,將注音符號教學 模式分為分析法、綜合法、折中法三種;另外,常雅珍(1996)結合當代心理學、

語言學、教育哲學及課程理論為基礎,自創一套精緻化注音符號教學法,就以上 教學法,分別說明如下:

一 一一

一、、、、綜合法綜合法綜合法 綜合法

這是目前國小教學注音符號的方法。綜合法是從注音符號寫成的完整語句入 手,等到語句熟悉以後,在分析辨認各個符號的音和形,而後練習拼音(祁致賢,

1973)。利用「交替反射」定理、及「類化原則」教學,從學生能聽、能說的舊 經驗出發,引伸到能看、能念的新知識。所以,綜合法是先綜合,再分析,最後 又綜合的教學法。這種方法符合學習心理,具有趣味,最適合教兒童(陳弘昌,

1991)。

二 二二

二、、、、分析法分析法分析法 分析法

初學注音符號,由「ㄅ、ㄆ、ㄇ、ㄈ……」按順序先教聲符,後教韻符,學 完三十七個注音符號,然後教學拼音。這種方法叫做分析法(祁致賢,1973)。

這種方法系統分明、學習快速,適合於有知識的成人來學習,但只學無意義的符 號,刻板枯燥,不易引起學習興趣,對年齡小的學生或是初學中文的外國學生,

較不能接受(陳弘昌,1991)。

三三三

三、、、、折中法折中法折中法 折中法

折中法是一種半分析、半綜合的方法(祁致賢,1973;陳弘昌,1991)。以

「字音」為主,從有意義的單字或單詞教起,凡由一個或兩個注音符號拼成的單 字或單音詞都當作一個單位來教,不再分析,凡由三個注音符號拼成的字,則加 以分析。拼音練習 時亦強調「直接拼讀法」。這種方法所費的學習時間比綜合 法少,比分析法多,不如綜合法有趣, 但也不像分析法之枯燥乏味,用以教成 年的失學民眾最適宜(陳弘昌,1991)。

四 四四

四、、、、隨機教學法隨機教學法隨機教學法 隨機教學法

一年級新生入學就開始教國語課本,在教國語課本的同時,隨機認識注音符

號。這種方法叫做隨機教學法(祁致賢,1973)。

祁致賢(1973)提出隨機教學法必然發生的三種弊病:

(一)注音符號是學習國字的有利工具,未學會注音符號就先教國字,

採用「就字認字」的舊方法,國語教學的效果,必難擴大。

(二)隨課文來教注音符號,缺乏有計畫的教學,難收到應有的效果。

(三)在方言區教國語,一年級上學期就教國語課本,必然會引起極 大的困難。

五 五五

五、、、、變通的分析法變通的分析法變通的分析法 變通的分析法

在國語區教失學民眾,採用折中法很合適,在方言區用折中法便不適當,於

在國語區教失學民眾,採用折中法很合適,在方言區用折中法便不適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