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動機

動機(motivation)是一種促使個體進行各種行為的內在動力,是指引起個 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最後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作用;

而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能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

並道使該學生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而 McKeachie(1961)則認為當動機被活化後,個體選擇了能達成最大滿足與最 少後悔的策略;在個體將個人主觀喜好的預期和達成喜好的可能性結合後,就 組成了學習動機。

18

Pintrich、Marx 及 Boyle(1993)指出,在學生進行概念改變的過程,有著 四種動機構念的影響:目標、價值、自我效能及控制信念。Hogan(1999)也 提出學習動機的三個面向,分別為:

(一)與個人相關的覺知:包含自我效能、表現目標導向、成就目標與學習環 境誘因。

(二)與學習相關的覺知:指主動學習策略。

(三)與科學相關的覺知:指科學學習價值。

另外,由 Pintrich 與 De Groot(1990)發展的學習動機量表(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中,討論了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 策略應用、考試焦慮與自我調節等五個面向;而由 Midgley、Maehr 及 Urban

(1993)所發展的學習動機量表(Patterns of Adaptive Learning Survey)則探討 自我效能、表面策略、深層策略、價值、能力的自我概念。

綜上所述,本研究欲探討的學習動機,歸納為:學生學習時,內在及心理 的調適狀況,以及後續導引自身持續進行學習的外在行為。探討的層面包括自 我效能、內在價值、認知策略等面向。以下並就相關的學習動機理論整理之:

(一)需求層次理論:由Maslow(1970)提出,將人類的需求層次由低而高分 為七個部份,分別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自尊需求、

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前四層稱為匱乏性需求,這些 需求須待前一層滿足後,才會產生下一層的需求;後三層稱為存在性需 求,待匱乏性需求完全滿足後,個體會開始追求存在性需求。但存在性 需求不會有滿足的一天,上限將不斷提升,比如個體的求知慾隨著學習 與知識的增加,也會追求更高程度的滿足感。

(二)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個體根據自身具備的技能,

以及面對的環境,來判斷自己因應某種情境的程度(Bandura, 1977, 1986)。學生面對挑戰時的自我效能則分為四個部份(Bandura, 1982),

19

分別為個人歷史行為、替代經驗、言語的說服及生理狀況。

(三)自我歸因理論:Weiner(1979, 1982, 1986, 1992, 2000)認為大部份人對 於成功或失敗的歸因,都分為三向度,分別為制握(locus),指個人認 為成敗的因素是來自個人條件還是外在環境;穩定性(stability),指影 響成敗的因素可隨情境改變(如運氣或努力與否)亦或保持穩定不變;

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指導致成敗的因素受個體自身意願控制的程 度。此三向度對動機有極大的影響,因為與個體對自我的期望與價值感 有關,比如制握在個人或是外在將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自尊(weiner, 2000),將成功歸因在個人因素時,能提升個體的自信;將失敗歸因在個 人,自尊便會下降。如果學生將失敗歸因於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那麼對於一再的失敗,將感到失望與無助,最後造成所謂的「無動機」。

(四)自我價值理論: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Covington(1984)提出,主要從學 習動機的負面著眼。張春興(1996)歸納如下四部份:

1. 自我價值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

2. 個人視成功為能力展現而非努力的結果。

3. 成功難追求、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學生長期追求成功而不 得,為了逃避失敗帶來的痛苦,導致學習動機的下降。

4. 學生對能力與努力的歸因隨年級而轉移:年級上升後,逐漸認為能力 低的人才需要努力,學習動機因而降低。

由以上理論可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追求自我實現,並產生自我效能 感;對於自己在求學過程中所面對的成功與失敗,也會試著歸因,最後形成自 我價值。本研究以實作評量融入教學之中,並由教師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策略,能幫助學生建立成功經驗,減少獨自面對失敗的挫折感。過程中讓學生 因此提升自我效能感,並形成學生的自我價值認同,也會對學生學習動機產生 正面影響。

2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