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四小節:第一節陳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敘明研究目的與問 題,第三節進行本研究中重要名詞界定,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數學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國民教育推行的重點。從九年一貫走到十二年國 民教育,單以數學領域在各教育階段的時數配置,包括必修課程、加深加廣課 程及補救教學課程的安排,就足見國民教育的課程規劃之中,對培養學生數學 能力的重視。

在研究者所任職之臨海高中(化名)的學生們,在數學科基礎能力上,相 對於臺灣學生的平均值,就是有待加強的一群。臨海高中位於觀光區,學生家 長的職業多為農漁業相關或店鋪經營者,對學生學習期望普遍較低,甚至有一 部份家長認為學生毋需在課業上花上太多心力,只要準備接替家業就好。臨海 高中學生的打工情況也很常見,有些學生是因為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不重視 影響,認為把時間用來賺錢是比較實際的考量;另一部份學生則是因為家庭經 濟狀況需要而為之,而這樣時間的壓縮及體力的負荷對於學生的學習都帶有一 定程度的影響。

另外,以數學學科的內容而言,數學知識的本質是抽象的(教育部,

2018),因此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擁有先備知識所建構的學習基礎相當重 要。學生有了在過去學習數學時進行嘗試錯誤的經驗累積,才代表對即將要學 習的全新單元課程做好準備,包括計算能力的訓練帶來的思考習慣、性質證明 所強化的邏輯思維、為了推導公式而進行觀察規律的過程以及各式符號的背後 意義等。這樣的經驗累積,需要學生投入相當的學習時間;而要學生投入時間 學習,教師需要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並維持之,以及提供學生對於數學科 的學習策略並深化之。

2

臨海高中的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感到困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先 備知識的不足。試想:一位學生認為 5 的平方等於 10,對根號的意義也完全不 了解,他該如何開始高中一年級指數與對數課程的學習?而隨著對數學課程內 容的不了解,學生無力想像未來的生活中該如何應用到數學,如果學生就此對 數學放棄,也是可以預見的事。

近年來,由於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推行,出現了一波教育改革聲浪,以「自 發」、「互動」及「共好」為教育理念,「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 學習」為教育願景發展十二年國民教育。在數學領域,強調數學是一種語言,

透過實例操作與歸納統整成抽象概念之後,對學生的演算能力、邏輯訓練及抽 象思維均有幫助;而由於數學本質的精確性,可以彌補自然語言的不足之處,

提供更簡潔明快的理解。數學也是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被廣泛運用在自然探 究與社會科學之中,對於解讀問題、分析規律,數學均佔有相當大的地位。在 數學的教學之中,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數學工具的素養、提供不同的學生對數學 有感的學習機會,以及協助學生建立欣賞數學美感的思維,都是教師應該努力 的方向(教育部,2018)。

研究者身處這樣一個正在翻轉,尋求改變的時代,也不禁回頭想想自己心 中的教育是什麼?在這之間研究者做了不同的課程設計嘗試,包括在發展校本 選修課程時,遇上共備時間安排與經費籌措的困難,但也看到學生對於教師們 辛苦設計的課程興趣滿滿的樣子;為了增加教育方面的可用資源,研究者也回 到師大進修教育系研究所在職專班,向教授們取經,也和研究所同學們取暖。

最後,研究者在心中做的結論是,在教育上,我們不是非得求新求變,但也不 用過度排斥改變,重要的是回到學生身上,來思考所有一切在學校教育上的作 為。思考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來面對人生,我們又該如何帶給學生這樣的能 力,或許是在學校課程中經歷什麼樣的體驗,也或許是在學習中內化知識。

3

到師大走了一遭,研究者回頭看著臨海高中的學生,心地善良,熱情體 貼,只是在數學學習上未見起色。或許學生們在過去的數學學習過程體會到的 盡是失敗,或許沒有教師讓他們明白其實學會數學對自己的人生能夠有些幫 助,或許學生還沒有機會認識什麼是在數學的學習中真正重要的意義。研究者 憑藉著過去教學經驗與研究所修課過程所學,試圖找尋對於學生數學學習困難 的解決方法,最後,在「實作評量」的發展上找到了契機。

Roeber(1990)定義實作評量為展示學生特定技巧與能力的練習,並非傳 統只是選擇形式的練習。有別於傳統紙筆評量,教師能更多元地觀察學生的學 習表現,而學生所產出的成果,也不只是一張一張的考卷和上頭寫的分數。現 今教育部推行 108 課綱提到的「核心素養」,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 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教育部,2018),在實作評量強調真實 性、測量全面性、診斷性、建構性與幫助教學與學習等面向(詹元智,2002)

的前提下,恰好能針對除了傳統紙筆評量能測知的知識面外,對學生的能力與 態度做更細部的診斷,實作評量此種較為貼近生活與真實的評量方式,也能提 前讓學生嘗試適應生活及未來挑戰。

因此本研究的課程設計上,以實作評量融入作為課程主軸,用有別於傳統 紙筆評量帶來的壓力與倦怠感,試圖以實作評量設計的自由性,把數學結合生 活應用,讓臨海高中重修班的學生,能不再排斥數學,試著在課程之中體驗數 學如何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而重新走入數學。研究者也希望在此段實作評量融 入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蒐集資料來探討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會因 為這樣的課程,而產生什麼影響。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