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熟悉數學內容及計算工具的應用與操作之實作評量。

(二)以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應用融入闖關遊戲之實作評量。

(三)由學生自行設計情境再分析數據或繪製圖表之實作評量。

(四)讓學生自行尋找研究方向與探討數據關係之實作評量。

貳、 學習動機

本研究欲討論的學習動機,意指:學生學習時,內在及心理的調適狀況,

以及後續導引自身持續進行學習的外在行為。由於本研究採用 Pintrich 與 De Groot(1990)發展的學習動機量表(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來測量學生的學習動機,故探究的層面著重在學生的自我效能 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應用、考試焦慮與自我調節等五個面向。

參、 數學學習策略

本研究討論之學生數學學習策略中,主要重視的面向有四:

(一)學生如何閱讀並暸解數學問題。

(二)學生對於數學解題時的驗算、檢討與回顧如何進行。

(三)學生對自身數學能力與學習形態的自我認知為何。

(四)學生在學習時間與學習方式上如何調整。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節共分為四部分,分別說明研究情境與對象、研究架構與步驟、課程設 計及研究工具的使用。

壹、 研究情境與對象 一、研究場域

在新北市的臨海高中(化名),是一所公立高中,既為完全中學也是綜合 高中。近年來,臨海高中在創課課程與國際教育課程的發展已臻成熟,而隨著

6

108 課綱的推行,臨海高中目前也致力於彈性課程與共同選修課程的革新,發 展各式校本課程,以符應在地學生需求。

二、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來到臨海高中已五年餘,在校擔 任實驗研究組長一年期間,對於校內課程發展概況及各方面的需求或阻力均有 深入了解;之後擔任導師三年,也加深對校內學生學習概況及自我期望的認 識。研究者本身對於課程設計的想法是多元的,只要能讓學生學會,各種方法 都願意嘗試,在 108 課綱即將推行的當下,研究者也在校內首先開始嘗試跨領 域課程。另一方面,由於為數學科出身,研究者對於課程實施結果的反思與課 程設計的探討,都以嚴謹的態度對待,理性分析。

在為了實現自我教育理想與對學校課程發展的期望下,研究者自一年前重 返師大,就讀教育系研究所在職專班,期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更高的角 度看見能解決目前校內關於課程發展阻力與學生學習困境的一線曙光。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臨海高中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參與高中一年級下學期數學重 修班的學生,共 15 位。其中有 9 位為目前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另外 6 位則 為高中三年級學生。近年來,臨海高中每一屆高一學生中,平均約有百分之二 十以上在數學科需要進行重修以取得學分,有些學生由於需進行重修的科目太 多,於是到高三才有足夠的時間來重修高一數學。

四、協同研究者

協同研究者為校內同為數學科教師的小明老師,教學年資為 5 年。小明老 師平時就是研究者討論課程設計與教材運用的對象之一,教育理念與研究者相 仿,但對於同一狀況卻也可以提供與研究者不同角度的思考。小明老師身兼資 訊組長,除對於課程中需要資訊融入教學的部份提供專業協助,也願意協助在

7

課餘時間針對課堂上觀察到學生的狀況提出專業意見,作為研究者修正課程之 重要參考。

貳、 研究架構與步驟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流程依序為研究準備階段、行動實施階段及結果分 析階段,研究流程的架構圖如下:

圖 1-1. 研究流程架構圖 以下並就研究流程的各部份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一、研究準備階段

第一階段在 9 月底完成研究準備。首先根據教學現場所出現的各種困境,

進一步歸類形成研究問題;接著探討相關文獻資料來解釋教學現場發生的現 象、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建立研究的方向;最後在不斷的修正與聚焦之下,

確立研究主題及內容,並完成研究方案設計,產出研究計畫。

二、行動實施階段

此階段根據前一階段完成的研究計畫,實施行動。先從 10 月 2 日實施學習 動機量表前測開始,經過 10 月 23 日起至 11 月 20 日進行共五週的課程教學過 程之後,於 11 月 20 日實施學習動機量表的後測。而在課程教學活動進行時所 蒐集的資料,包含課堂影片觀察紀錄、學習回饋單和課堂中的學生實作評量成

8

9

10

11

肆、 研究工具

一、量化資料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測量學生學習動機方面的研究工具採用 Pintrich 與 De Groot

(1990)所發展的學習動機量表(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共 44 題。內容包含五個向度,分別為:自我效能感、內在價 值、考試焦慮、認知策略應用與自我調節。使用時機為進行課程前實施前測,

以測量學生對於數學學習動機的初始狀態;在本研究實際之課程全部結束後,

對學生實施後測,測量學生在本研究設計之下的課程體驗中,學習動機變化的 狀況。前、後測資料的分析採量化分析,比較每位學生的總分及五個不同向度 分數在前後測的差異程度,並使用相依樣本 t 檢定分析前測與後測在總分及五 個不同向度的差異,詳細分析學生在學習動機上的改變。

二、質性資料研究工具

除量化分析外,本研究另以質性資料分析在數學學習策略方面的改變。在 質性資料的蒐集上,整理的資料包括課堂影片觀察紀錄、學習回饋單、課堂中 的學生實作評量成果、課後的教學省思札記、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的協同討論 紀錄及學生個人訪談紀錄。資料分析採三角檢證法的模式進行整理。三角檢證 法係指以多種方式及資料來源來觀察同一現象,再做分析與整理的方式,是質 性研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Robson, 1993),此方式可降低由研究者單一角度詮 釋而造成的主觀偏見。研究者將自身對課堂所進行的觀察紀錄與課堂後的省思 札記設定為研究者方的資料;學生學習回饋單中開放問題的內容與學生個人訪 談紀錄則為學生方資料;而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進行討論的紀錄中協同研究者 的分享,與學生實作評量成果中能看見的學生狀態,為第三方資料,如下圖 1-2 所示。蒐集後的資料,由研究者對內容進行譯碼與分析,匯整之後做出結論。

12

圖 1-2. 三角檢證法資料來源

在本研究中所蒐集之質性資料包含「課堂影片觀察紀錄」、「學生實作評 量成果」、「學生學習回饋單」、「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學生個人訪談紀 錄」及「協同討論紀錄」。為了有效分類整理資料及事後的分析與檢索,研究 者將上述資料標明時間與類別做編碼。有關資料編碼之代號與說明詳如下表:

表 1-2

資料編碼對照表

資料來源 編碼代號 說明

課堂影片觀 察紀錄

課堂錄影 1016 表示研究者在 10 月 16 日的課堂影片觀 察紀錄

學生實作評 量成果

實作評量一-S1S2S3 表示由編號 1、2、3 學生組成的小組所 完成的第一次實作評量成果

學生學習回 饋單

學生回饋單一-S1 表示由編號為 1 的學生所撰寫之第一張 學習回饋單

教師教學省 思札記

教學札記 1016 表示研究者於 10 月 16 日課後所撰寫之 教學省思札記

(續下頁)

13

資料來源 編碼代號 說明

學生個人訪 談紀錄

訪談紀錄 1016-S1 表示研究者於 10 月 16 日針對編號為 1 的學生所進行之個人訪談紀錄

協同討論紀 錄

討論紀錄 1016 表示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於 10 月 16 日 針對課堂觀察與課程設計等面向討論之 協同討論紀錄

14

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