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整理在本研究中的發現與結論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幾點建議以供 參考。

首先,研究者建議數學科的教學應以實作評量融入課程,在設計好的情境 之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和生活中的連結,提升學習動機;並藉由面對各種實 際而複雜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策略的改變。

另外,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可以多加規畫讓學生有分組學習的機會,讓學生 藉由與同儕的討論增進學習;而時間安排上必須能靈活調整,例如活動時間能 視情況增減,學習內容也能視學生學習進度增刪等。

最後,在學校方應給予教師課程設計支持,如教師共同備課時間的安排、

教師設計課程之空間與設備需求的評估、教師專業成長管道的提供等。

研究限制

本研究對象為臨海高中數學重修班的學生,結論無法過度推估至其他年 級、科目或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另外,本研究對象樣本為 15 位學生,樣本較

91

少,因此可能造成的研究結果誤差也較大。最後,由於課程設計與研究規畫均 由研究者自身經驗與能力為中心進行,因此研究者本身經驗或能力的不足將影 響研究成效。

92

後記

這段研究過程帶給我很多收獲,讓我在教育的路上更加充滿信心。我看見 了學生回應了我在課程設計上的努力,開心地享受著課程,甚至在課程結束的 當下,表示不捨;我想起了自己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跌跌撞撞,有過找不到方 向的時候,但最終還是利用在研究所的所學,慢慢克服困難;我找到了對於未 來自己相信的教育,是什麼模樣,揉合了在師大所學到的一切,和我自己的教 學經驗,我知道以後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教育,面對即將出現在我的課堂中 的學生們。

回想我當時正是在滿腦子困惑,看不清未來在教育中我將身處何方的時 候,決定回到師大進修。過程中時常感到辛苦,週間的工作加上週末仍要上 課,每每讓我感到心力交瘁,但在研究所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與同學的辯證討 論,都讓我感到充實,覺得自己在教學上,又更朝自己的理想走了幾步。

在確定研究方向的時候,指導教授郝永崴老師幫了我很多,提醒我在教學 與研究上有哪些該注意的面向。老師也一直在研究的過程中鼓勵我,即使我有 些過程做得並不完美,老師仍說著相信我能做到。在研究過程中我一再想起郝 老師上課時所說的話,也記得老師對我的悉心指導:老師說,教師要保持敏銳 的觀察力,在學生出現狀況時迅速回應,讓出軌的學生回到課堂,讓認真的學 生得到肯定;老師也說,教師教學過程中帶給學生的是一輩子的事,即使當下 看似沒有結果,但可能已經在學生心中種下一個種子,他會改變的。還有很多 的話,都已形成我自己的教育理念,放在腦海中,可以說我在這段進修路與研 究過程的收獲,郝老師佔了一個很大的位置。

最後,在技術報告完成的當下,我知道這不是結束,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 起頭,我知道自己能夠完成什麼,知道自己未來在教育的路上該扮演什麼樣的 角色,我很感謝這段日子帶給我的,雖然很忙很累,但是很值得。

9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尤燕翎(2008)。以 Rasch 模式探討數學實作評量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能力及 數學問題解決態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 統。

王守玉(2012)。簡介紮根理論研究法。護理雜誌,59(1),91-95。

王秀琲(2003)。實作評量在國小數學科之應用-以五年級學童分數為例(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石千奇(2004)。國小六學童在數學實作評量中的小組解題歷程分析(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出版 社。

余民寧、林曉芳、蔡佳燕(2001)。國小學生數學知識結構認知診斷評量之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4,263-302。

吳德邦、吳順治 (1989)。解題導向的數學教學策略。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佳蓉(2007)。多元評量對國小五年級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林慧瑜(2004)。高雄市國中多元評量對數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林曉芳(1999)。數學低成就國中生在代數概念學習之評量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林麗芬(2010)。提昇國中數學學習成效——數學學習策略之探討。科學教育 月刊,328,19-28。

94

桂怡芬、吳毓瑩(1997)。自然科實作評量的效度探討。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 院舉辦之:「教育測驗新近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29-50),臺 南市。

高毓婷(2001)。多元評量對國中數學學習的影響與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張建好、柯華葳(2014)。數學成就表現與閱讀理解的關係—以 TIMSS 2003 數學試題與 PIRLS 2006 閱讀成就測驗為工具。教育心理學報,44(1),

95-116。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麗麗(2001a)。數學實作評量與檔案評量工作坊手冊。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計畫未出版手冊。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麗麗(2001b)。真實評量。未出版講義。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屏 東縣。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9/pta_17220_2245818_14826.pd f。

許國輝(譯)(1989)。Skemp, R. R.著。智性學習。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出版 社。

陳華傑(2000)。不同評量模式的評量效果(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 文加值系統。

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銀興(2000)。傳統評量與新式評量之比較及國小教師對實施新式評量相關 問題覺知情形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5

詹元智(2002)。國小數學科實作評量之效度探討(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 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鄒慧英(1997)。實作評量的品管議題-兼談檔案評量之應用。教育測驗新近發 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3-84。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國中小學習動機量 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學刊,57(3),371-402。

劉晉宏(2011)。國中學生數學學習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 士論文加值系統。

盧雪梅(1998)。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和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20,1-5。

96

二、英文部份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2). 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llison, J. (1992). Us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mathematical dispositions. Arithmetic Teacher, 39(6), 40-47.

Covington, M.V. (1984).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 and implic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85, 5-20.

Flavell, J. H. (1981).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atrick Dickson.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Gangé, E. D.(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ronlund, N. E. (1993). How to make achievement tests and assessments (5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Hambleton, R. K. (2000). Advances i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4(4), 291-293.

Herman, J. L., Aschbacher, P. R., & Winter, L. (1992). A practice guide to alternative assessment.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ogan, K. (1999). Relating students’ personal frameworks for science learning to their cognition in collaborative contexts. Science education,83, 1-32.

Kilpatrick, J. (1967) Problem solving in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 523-534.

Kintsch, W., & Greeno, J. (1985).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difficulty of verbal arithmetic problem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 306-323.

97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cKeachie, W. J. (1961). Motiv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llege learning. In M.

R. Jones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p.111-142.

Midgley, C., Maehr, M. L., & Urdan, T. C. (1993). Patterns of adaptive learning surve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aul R. Pintrich and Elisabeth V. De Groot. (1990).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vol. 82, No. 1, 33-40.

Pintrich, P. R., Marx, R. W., & Boyle, R. A. (1993). Beyond cold conceptual change:

The role of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classroom contextu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3(2), 167-199.

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iley, M. S.、Greeno, J. G.、Heller, J. I. (1983).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arithmetic. In I. H. P. Ginsbu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Vol., pp.).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Robson, C.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Oxford, UK︰Blackwell.

Roeber E. D. (1990).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 national perspective. Policy Briefs Numbers 10 & 11. Special Double Issu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0 980)

Schoenfeld, A. H.(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98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5, 530-543.

Weiner, B. (1982). 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causal ascriptions. In M. S. Clark

& S. T. Fiske (Eds.), Affect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einer, B. (1986).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Weiner, B. (1992).Human motivation. Metaphors, theories,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Weiner, B. (2000). Attributional Thoughts about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 (3), pp. 382-387.

99

附錄

附錄一:研究參與同意書

研究參與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您好:

我是數學科的陳昭宏老師,目前正在師大就讀教育相關研究所,並預計在 貴子弟參加之高一下數學重修班進行課堂研究,期盼獲得您的支持。

此研究將針對參與課程的孩子們做專屬的課程設計,期望能藉由改變評量 的方式,帶給孩子不一樣的視野去看待數學這門課,並增進學習動機與策略,

進而提升學習成效。課程進行中將蒐集學生作業內容、學習單、問卷量表及訪 談紀錄,並為了反覆檢視我自己上課的過程是否真的對孩子有幫助,會進行課 堂錄影。期間所蒐集的任何資料都是為了找出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學方式,不 會對學生成績上造成影響,論文內容也不會出現孩子的個人資料。另外,若參 與研究學生欲得知研究結果,可以在論文完成後向我連絡。

此研究論文,題目為「高中數學科實作評量的實施及其對學生學習動機與 學習策略影響之行動研究—以高中一年級重修班為例」,課程實施期間為 107 年 10 月至 12 月之高一下數學重修班,在嚴謹的研究過程下,相信能為孩子的 學習帶來幫助,也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謝謝!

如果您對課程或研究內容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詢問。

敬祝 事事順心

數學教師 陳昭宏 謹致 107.10.02

—————————————————————————————————

班級:___ 座號:___ 學生姓名:_______

□同意參與研究 □不同意參與研究

對本研究疑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長簽名:_______(全名) 學生簽名:_______(全名)

101

附錄二:學習動機量表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關於你或妳:

1.有參加補習嗎?

□有,科目______ □沒有

2.在家有討論功課的對象嗎?

□兄/姐會教我 □爸/媽會教我 □爸/媽會關心我成績 □___會關心 我成績

□都沒有

3.什麼時候開始厭倦數學?

□不會厭倦 □小學___年級 □國中___年級 □高中____年級

□不會厭倦 □小學___年級 □國中___年級 □高中____年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