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相關文獻內容分為四部分來探討,一、學習滿意度之定義;二、學習滿 意度之相關理論;三、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四、本節小結。茲分述如下:

一、學習滿意度之定義

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在國外有Knowles(1970)研究指出:『Satisfaction』是學 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有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是滿意,反之則為不滿 意。Tough(1982)認為學習滿意度是對學習活動的學習過程中,期望及需求獲得滿 足;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種感覺或態度,是由於學習者喜歡學習 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望及需求獲得滿足,所以學習滿意度可解是為學習 者參與學習的動機與結果。Domer Carswell與Martin(1988)認為學習滿意度是指 個人在獲得經驗的期望,以及個人本身所感受到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個 體本身感受到的結果等於或大於所期望的時候就是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在國內方面,馬芳婷(1989)指出學習滿意度是對學習活動的一種感覺或態度,

這種學習的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習者喜愛該學習活動,而其願望與需求獲 得可在學習過程中達成。蔡明砡(1991)認為學生學童對於學習活動的感覺與態度 的反應及喜愛程度,獲願望、需求得到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鄭田(1995)認為 學習滿意度是只接受教育或訓練時對學習活動的一種感覺或態度的反應。李慶泰 (2002)認為學習滿意度是個人所知覺之學習活動能滿足其學習需求,並對學習活 動產生充實的感受、與正向的態度。林志忠(2007)認為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經 由學習歷程所獲得知識、能力或成就表現,且對於這些知識、能力或成就表現能 滿足學習者期待或需求的程度。許民聖(2008) 認為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參與學 習活動後的一種感覺與態度,或學習需求的滿足,這種感覺來自於學習者對整體 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及感覺。王偉仁(2009) 認為學習滿意度指學生對於課程學習 過程中,對於整個學習的感覺和滿足,這種感覺和滿足是否能讓學習者感到滿意、

愉悅和愉快,以及是否能讓學習者感到需求獲得滿足的感受。施青珍(2010) 認為 學習滿意度是學習者經過學習歷程,需求得到滿足、願望獲得達成的程度;亦是 學習者期望或需求實現誠度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這種感覺可以激發學習者的學 習動力。李建霖(2010) 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受或態度,此感覺 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生喜歡該 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望及需求獲得滿 足。陳世雄(2011)認為學習者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對於該項活動的參與程度和 態度,並感受期待目標的達成程度。

綜合以上學者之研究,本研究所定義之學習滿意度是指國小學生在參與「樂 樂棒球運動」學習的過程中,對於過程中其內心接受這項運動的知識、技能、環 境、人際關係或身體適能的感受,與其學習前期望和學習後需求的滿足程度。感 受或態度若符合學習者的期望和需求者,是為「滿意」。不符合,則為「不滿意」。

二、學習滿意度的相關理論

張春興(2001)指出,學校教育是「在刻意設置的情境中有計畫地教導學生,

以達成教育的目的」。學校教師如果能掌握各種情境因素,學生就可以在舒適、溫 馨和安全的感受中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效果也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另外,教育 研究的目的是透過研究工作,進一步了解教育過程中的各項相關因素,以謀求教 育的改進,提高教育的成效,而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說明及解釋學生參 與的學習動機與結果 (林博文,1998) 。

關於學習滿意度的相關理論大致分為以下幾點分述之:期望理論、需求理論、

雙因子理論、學校氣氛論和差異理論。

(一)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期望理論又稱作「效價-手段-期望理論」

(Valence-Inctrumentality-Expectancy Theories),Vroom(1964)是指學習者的 行為是出自於有意識的選擇,而其選擇的標準在比較評估後,認為所選擇的行為 可能具有良好的結果。且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是兩個因素的結合,一是個人對行 為結果的期望(Expectancy):另一是該結果達成其他有價值結果的工具價值

(Instrumentality)。即表現一種行為的動機,是個人對該行為結果的「期望」,

與該行為對其它結果的「實用性」相結合而成的,如圖 2 表示之:

圖 2 期望理論中期望與工具價值的關係

資料來源:黃昆輝(譯) (1985)。教育行政原理 418 頁。臺北:三民書局。

期望理論強調期望的行為目的。理論認為人所以採用某種行為,乃是人的行 為可以使得目的達成而獲得報酬,理論注重報酬,並注意報酬的吸引力是大或小。

若將理論運用在學生學習上,只要給予適當報酬吸引力,即可鼓勵學生、吸引學 生重視其能力並提升能力來達預期的學習成果及成效。郭永順(2003)認為學生對 其到學校進修能達成學生的期望水準,使其產生滿足、愉悅和積極的態度,即表 示學習滿意度高;反之,即表示學習滿意度低。

(二)需求理論(Need Hierarchy Therory):Maslow(1943)提出需求層次理論 認為人類的需求是有層次之分的,因此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由下而上分 別是:

1.生理需求(physical need):人類賴以為生的基本需求。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人類避免恐懼,危險及恐懼的需求;要求環 境安全以維持生存的基本要求。

3.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期望能與自己週遭的 期待

行動 (Action)

其他結果 (Otheroutcom) 結果

(Outcome) Expectance

工作價值 Instrumentality

親朋好友能相互認同接納與關懷的需求。即所謂良好的人際關係或人 際互動。

4.自尊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獲得尊重、榮耀、讚賞與維 護自尊心所有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追求個人在技能與潛能之 完美實現的需求;亦是個人期望與理想完全實現的需求。

Argyris(1964)認為,學生本身之需求與學習環境之需求會產生交互之作用,

如果兩者間之需求相互配合,學生潛意識的需求則不被壓制,學生則會感到愉悅,

反之則產生不滿。鄭依佳(2008)認為教師若能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給予學生指導,

使其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肯定自我,進而追求自我實現,將能使學生達到學習 上的滿足。

(三)差異理論(Discrepancy Theory):本理論是 Locke(1969)提倡,其基本 假設在於個人對於工作滿意的程度,乃是由實際所得與預其所得的差距來判斷,

若差距越小,則感到滿意度越高,若差距愈大,則滿意度越低(周虹君,2002)。

Domer、Carswell 與 Spreckemeyer(1983)認為學生在學習的熱忱與動機、滿足是 因為:1.個人對期待報酬的評量。2.個人在努力後能夠確實獲得所期待報酬之機 率。所以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取決於個人的「期望水準」與「學習所得結果」相較 後的的差異程度,是相對的,非絕對的結果。如果期望與結果差異越小則滿意度 越高,反之兩者差距越大則滿意度越低。由以上論述得知,學校和老師必須重視 學生的學習期望為何,進而滿足其學習目標,設計出一套符合學生學習的課程教 材、教學方法與學習環境,以協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四)學校班級氣氛論:Walberg(1968)及 Moos(1976)分析學生不同的心理 特質,發現在不同的學校或教室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行為模式。關秉寅(2005)認 為學校氣氛指的是學校成員所感受到之學校的整體特性與情況,包括學校體系之 價值、態度、規範、儀式與習慣等學校文化;學校會透過其整體學習氣氛(learning climate)影響學生學習的成效。蘇佳純(2008)指出班級氣氛是由班級的各成員交 互作用而產生的,所以它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態度與價 值。Good(1973)認為班級氣氛是班級中的學習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情緒狀態。

Farrell 和 Kerry(1995)認為班級氣氛是靠教師在班級中產生的,而且與學校氣氛 有高度相關。Mangano,Corrado(1979)與 Majeed,Fraser and Aldridge(2002)認為 學習者之滿意度與學習環境有密切關聯。

(五)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Herzberg(1959) 認為人類的學習需 求可分為兩種因素:一是內在報酬即「激勵因素」(motivators factor),指該因 素存在會使人感到滿足,不存在時也不會造成不滿足,例如受讚美、受到賞識、

肯負責任、進步、成長、升遷或成就感等,亦稱為滿足因素;Domer(1983)針對學 生的學習滿意度來說如教師與同儕的認同、學習成就感及自我成長等內在因素;

另一是外在報償即「保健因素」指該因素不存在會使人感到不滿,但若存在也不

會造成滿足,例如薪資、工作環境、公司政策、人際關係等即屬此類等;針對此

表 8

表 8

表 8

表 9

表 9

表 9

表 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