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入 侵 糧 食 害 蟲 種 類 之 風 險 評 估 及 標 準 化 監 測 方法研究 為 評估進口之糙 米及雜糧可能 之入 侵

M OC TK TC TU OL Neg

bp

500 1000

M OC TK TC TU OL Neg

bp

500 1000

圖 78 結合一般性引子 ITS5 與下游具種專一性引子 OC1/TC3/TU9/OC1/OL1 進行複合式 PCR,以同時檢測茶葉蟎(OC)、

神澤氏葉(TK)、赤葉(TC)、二點葉(TU)及荔枝葉(OL)之電泳圖。Neg 為對照組。M 為 100bp DNA ladder marker。

害蟲狀況,分別與農糧署及防檢局共同合作,建構 害蟲監測網,由調查結果顯示所監測到之害蟲均無 檢疫害蟲,但樣品含活蟲之比率達 21.2%以上,其 中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與米 象(Sitophilus oryzae L.)發現比率最高。另每月提 供調查及鑑定結果供兩單位參考。針對害蟲之快速 鑑定技術,已 完成主要鱗翅 目害蟲麥蛾、 粉斑螟 蛾、外米綴蛾 及印度穀蛾各 兩組之專一性 引子設 計,並逐步開發鞘翅目主要害蟲之專一性引子,以 提供防檢單位分析害蟲種類之快速鑑定用。

水 稻 飛 蝨 類 害 蟲 發 生 生 態 及 擬 訂 適 當 防 治 策 略 嘉 義 分 所 研 究 三 種 水 稻 飛 蝨 ( 褐 飛 蝨

(Nilaparvata lugens(Stål))、白背飛蝨(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及斑飛蝨(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之空間分布,無論採用 s2/m, Lloyd’s mean crowding ( x* ) 或 Index of patchiness

(x*/Mean)等分析方式均呈現聚集型分布,但進 一步利用 Iwao’s m*-m regression 分析,除白背飛蝨 呈現逢機分布外,其餘兩種仍呈現聚集型分布。依 Taylor’s power law 分析單一種群及以 feeding guild 之方式將三種飛蝨視為一複合群,估計每一叢上平

均密度在 5-200 之取樣數。結果顯示在二期作水稻 上,褐飛蝨、白背飛蝨及斑飛蝨之平均密度各達每 叢稻 10 隻時,所需取樣數分別為 154、55 及 380 叢;若以 feeding guild 方式分析,估算三種飛蝨合 計之密度達每叢稻 10 隻時,最適取樣數降為 111 叢。

重 要 果 樹 檢 疫 害 蟲 偵 察 台 灣 地 區 由 於 氣 候 適宜而且農作物栽培種類繁多,新入侵的害蟲很容 易立足,繁衍蔓延也較快。對於新侵入害蟲,由於 尚未有防治經驗,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比較大。多年 前 福 壽 螺 的 傳 入 及 擴 大 為 害 就 是 一 個 明 顯 的 例 子。因此,農業試驗所自民國七十八年起,在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督導下,開始 建構台、澎、金、馬地區檢疫害蟲偵測網並執行偵 測工作。98 年本所於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南 投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共設置 104 偵測點,懸掛誘 蟲器,每隔 2 星期檢查是否有蘋果蠹蛾、桃蛀果蛾、

昆士蘭果實蠅、南美果實蠅、墨西哥果實蠅、西印 度果實蠅、地中海果實蠅、蘋果果實蠅、番石榴果 實蠅、甜瓜果實蠅、桃果實蠅,柑桔大實蠅等外來 標的害蟲入侵。98 年調查期間,並未發現上述害蟲

入侵,資料已回報植疫情管理資訊網,作為台灣非

表 7-1 不同藥劑對小菜蛾、甜菜夜蛾幼蟲致死率測試結果

43%佈飛松 1,000x/500x 56/67

50%賽達松 1,000x/500x 10/40 1B 10%百滅寧 2,000-3,000x/

1,000-1,500x

2.15%因滅汀 1,500x/750x 77/96 23/55 100/100

6 活化氯離子通道

16000IU/mg蘇力菌 1,000x/500x 76/98 82/98 58/71 50%培丹 1,000x/500x 11/44

14

10%克凡派 1,000x/500x 58/89 100/100

5%克福隆 2,000x/1,000x 10/28 14/18 70/92

15%脫芬瑞 2,000x/1,000x 94/100

22A 14.5%因得克 2,500x/1,250x 21/59 82/88 41/96 22B

特效藥劑之「一加一」方式簡化用藥外,針對抗藥 var. communis Aeschers)浸漬法(dipping method)

測試歐殺滅(oxamyl S)、阿巴汀(abamectin EC)

及賽滅淨(cyromazine SL, WP)等藥劑對蔬菜斑潛 蠅(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未成熟期與成蟲 期之影響。結果得知上述三種藥劑均對蔬菜斑潛蠅 50.3~62.9、95.5~98.9 及 89.3~99.9% 之抑制。賽 滅淨兩種劑型 對蔬菜斑潛蠅 各蟲期之防治 效能一 致,則以幼蟲期最高,致死率達 100%;卵期次之,

對孵化率雖無影響,但對其後第一、二及三齡幼蟲 之致死率,各為 60.6~64.0、94.2~98.2 及 100%;

成蟲期受藥劑影響較低,雌蟲接觸此藥劑不同劑型

(Myzus persicae)、南黃薊馬(Thrips palmi)、花

薊 馬 ( Thrips hawaiiensis ) 、 柑 桔 粉 介 殼 蟲

( Planococcus citri ) 、 絲 粉 介 殼 蟲 ( Ferrisia virgata)、細蟎(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神 澤 氏 葉 蟎 ( Tetranychus kanzawai ) 及 一 種 銹 蜱 Tomato russet mite(Aculops lycopersici(Massee))

為害(表 7-2)。網室旁另種植一區露天栽培之甜 椒,除了上述細蟎、薊馬類、粉介殼蟲類、葉蟎外,

另有螺旋粉蝨(Aleurodicus disperses)、番茄斑潛 蠅(Liriomyza bryoniae)、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及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等大型害

驗結果以窄域油的防治效果較好達 60.0%,葵花油 加無患子 49.4%及木醋液加無患子 48.7%次之。

雲 嘉 南 地 區 斜 紋 夜 蛾 密 度 監 測 夜 蛾 類 害 蟲 在本省之發生隨著特定作物的大面積栽培、稻田轉 作雜糧及綠肥等原因起伏變化,在過去 20 多年裡 曾多次傳出疫情。為精確掌控其發生動態,自 95 年開始針對國 內主要旱作及 綠肥種植地區 規劃密 度監測體系,96 年起整合雲嘉南地區 49 鄉鎮市農 會參與。98 年度雲嘉南地區夜蛾密度監測工作期間 為 6-12 月,為期 7 個月,共計完成 21 次密度調查 並彙整資料及發行旬報。依據監測結果(圖 79),

98 年 6 月至 8 月中旬夜蛾族群發生趨勢與 97 年相 似(自一期作收穫後,持續緩慢下降),惟平均密 度約提高五成。88 風災過後密度降至最低點,且低 於前一年之密度,後期氣候穩定整體雨量稀少,斜 紋夜蛾密度呈穩定上升趨勢發展,於 11 月初達高

峰,高峰值與前 2 年相近。10 月下旬,台南縣部份 鄉鎮幼蟲密度增高,經緊急加強防治後,未傳出後 續災情。

綠 肥 田 翻 埋 作 業 對 斜 紋 夜 蛾 幼 期 之 影 響 在 未善加管理的田區,夜蛾類害蟲因食物量充足得以 大量繁殖,近年在休耕綠肥田的蟲害調查中發現,

遭斜紋夜蛾幼 蟲嚴重受害的 田菁田,每公 頃幼蟲

(含蛹)數高達 100 萬隻以上,由於高密度危害導 致食物缺乏,幼蟲因飢餓向外遷移覓食而危害鄰近 作物田。栽種綠肥作物必須在適當時期將之翻埋以 達到提升土地肥力為目的,從蟲害管理的角度來看,

透過翻埋操作消除害蟲的食物來源及棲所,亦是可行 的防治措施。為瞭解翻埋作業對斜紋夜蛾幼期(幼蟲 及蛹)的影響,選定屆翻埋期的田菁田進行連續調 查,調查結果以翻埋作業前的密度為基準進行資料轉 換及分析,彙整田間蟲密度的變化曲線(如圖 80),

表 7-3 非農藥物質防治甜椒細的防治效果 第一次噴藥後7天 第二次噴藥後7天

處理 噴藥前

蟎數 z 蟎 數 防治率 蟎 數 防治率

平均 防治率 木醋液+無患子 309.5 439.0 47.5 511.5 49.9 48.7

窄域油 358.3 363.0 62.5 510.8 56.8 59.7

葵花油+無患子 217.8 321.8 45.3 334.8 53.4 49.4 矽藻粉+無患子 302.8 763.5 6.7 467.5 53.2 30.0

無患子 295.3 713.5 10.6 636.0 34.7 22.7

C K 210.3 568.3 ─ 693.8 ─ ─

z 蟎數(隻)/20 葉。

0 100 200 300 400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誘 蟲數/ 陷 阱/ 10 天

97年 98年

圖 79 雲嘉南地區斜紋夜蛾密度消長。

發現翻埋完成後 1 日蟲數下降為 48%,第 2 日後均 維持於 10%以下。造成幼蟲期數量下降的原因包含 機械傷害、天敵捕食及遷徙,其中以初齡幼蟲與蛹 期之死亡率較高,若掌握族群齡期結構資訊,適當 時期完成翻埋,可大幅提高防治效果。

東 方 果 實 蠅 在 四 種 寄 主 水 果 上 之 族 群 介 量 四種東方果實蠅寄主水果印度棗、番石榴、蓮霧及 柚子之生命表資料,由於飼養的條件屬最適發育溫 度與存活,大部分飼育於此四種鮮果均能有效發育 至成蟲,發育期間並無明顯差異,飼養於印度棗之 存活率較其他寄主高。以不同鮮果飼育之發育及壽 命之比較,顯示大部分成蟲產卵前期需 11~12 天,

從卵期至產卵前期需 31~34 天。雌蟲平均產出 346

~1132 個子代,其中飼養於印度棗成蟲產卵量最 高。雌蟲平均壽命最短 81 天,最長 138 天,雄蟲 平均壽命最短為 68 天,最長 131 天,都以印度棗 飼養東方果實蠅之平均壽命最長。顯示每日齡存活 率及每日產卵量,其中飼養於蓮霧之東方果實蠅產

卵量較其他寄 主水果少,但 部分個體存活 時間較 長。雖然飼養於番石榴之東方果實蠅雌蟲於後期出 現高峰,然後期存活率低,導致對淨生殖率的影響 很小。另飼養於柚子及印度棗之東方果實蠅雌蟲產 卵量隨日齡增加而漸減少,高峰均出現於早期。以 TWOSEX-MsChart 電腦程式估算不同寄主水果之 族群介量如表 7-4,除於印度棗之淨生殖率有顯著 差異外,其餘族群介量數值均無顯著差異,顯見東 方果實蠅在此 四種寄主水果 之生態潛能上 之表現 相當一致,惟在印度棗上之淨生殖率反映出實際存 活率及繁殖率 ,田間危害可 能較嚴重。依 據繁殖

(reproductive value)定義為個體對未來族群發展 的貢獻,看出不同寄主水果飼育的東方果實蠅隨日 齡及齡期對族群的貢獻,大部分飼育於寄主水果從 卵期至成蟲羽化交尾共約 40 餘日,對於族群貢獻 最高。同時顯示出每種寄主水果上東方果實蠅雌蟲 均具高繁殖值,這也就是為何此蠅類被歸類為具高 值風險生態繁殖潛能之重要害蟲。

0 % 2 0 % 4 0 % 6 0 % 8 0 % 1 0 0 %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幼蟲密度( % )

圖 80 綠肥田翻埋作業後斜紋夜蛾幼蟲密度(含蛹)變化曲線。

表 7-4 東方果實蠅在四種寄主水果上之族群介量

樣品數 粗繁殖率 淨繁殖率 平均世代時間 內在增殖率 極限增殖率 寄主水果

(GRR) (R0) (T) (rm) (λ)

印度棗 40 689.9 az (127.88)y 622.8 a (58.46) 55.2 a (1.5) 0.1168 a (0.0047) 1.1239 a (0.0053) 蓮霧 37 303.8 a (88.23) 168.4 b (60.57) 48.7 a (1.08) 0.1058 a (0.0087) 1.1115 a (0.0097) 番石榴 37 453.7 a (168.51) 207.3 b (60.57) 53.8 a (1.08) 0.1311 a (0.0055) 1.1401 a (0.0061) 柚子 37 408.5 a (138.45) 280.6 b (90.39) 48.7 a (1.08) 0.1168 a (0.0091) 1.1239 a (0.01021)

z Means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s with each column are significantly at P<0.05 by Fisher’s protected LSD test.

y Estimated standard error using by Jackknife method.

果 實 蠅 類 發 生 消 長 與 氣 候 因 子 關 係 研 究 利 Spodoptera litura (Fabr.)、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 Planococcus minor (Maskell)、扁蝸牛 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之發生情形。98 年度僅零星 sp.)為最常見種類。病原菌 Fusarium solani(有性 世代 Nectria haematococca)可危害蝴蝶蘭造成蝴蝶 蘭黃葉病,在某些品種發病率可達 30%-60%。將蝴 蝶蘭栽培用水苔分別處理以(一)高溫高壓滅菌消 毒 20min、(二)80℃水浴槽浸泡 30min 與(三)

室溫(20-23℃)自來水浸泡 30min,在分別種植蝴 斑潛蠅(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寄主幼蟲 一被該蜂取食即死亡,若被產卵則經 2.8~10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