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年報 (九十八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年報 (九十八年)"

Copied!
1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民國九十八年. (民國九十八年). 2009. Annual Report of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臺灣省. 台中縣. 霧峰鄉. 發行.

(2)

(3) 楊桃台農4號-金龍.

(4) 火鶴花台農4號-紅粉女孩.

(5) 金桔台農4號-黃水晶.

(6) 酪梨台農2號-綠金.

(7) 桃台農3號-春豐. 台農3號. 台農甜蜜.

(8) 長期農業生態系研究計畫計畫 在嘉義分所試驗區進行無線感測網路建置圖. 紫薯乳酸飲料與紫薯果凍. 蝴蝶蘭外銷海運技術開發.

(9) 花卉研究中心選育東亞蘭. 花卉研究中心選育孤挺花.

(10) 木瓜果園噴水可防除網室木瓜葉蟎危害. 鳳試U94芥菜品種. 台灣柳橙試吃調查場景.

(11) I. 序 現代農業是科技密集的產業,善用科技成果將有助於我國提升農業競爭優勢與滿足 國民對精神與物質的需求。為遵循政府農業政策,配合節能減碳策略,本所以「健康、 效率、永續經營」之全民農業為施政方針,發揮農業多元功能,兼顧經濟發展、人文建 設及自然保育,維護本土農業永續發展,打造一個紮根現在、關懷未來、佈局全球的現 代化農業。在經本所各領域研究人員不斷的研發與努力下,目前已有相當成果,茲將本 所九十八年重要研究成果擇要列述如下: 一、農藝作物:進行優質水稻與耐旱陸稻抗逆境能力之育種研究,同時為因應未來 水資源缺乏問題,有效維持限水地區良田之生產力,研究改良旱稻通氣性栽培方式。結 合區域內之氣象資料,進行水稻不同栽植期及栽植密度對生長行為與穀粒產量之試驗, 提供良質米生產專業區稻農更精確管理栽培之參考,並提昇良質米生產能力。完成以誘 變育種育成台農 76 號黃金米並取得品種權。食用及加工用落花生品種選育,包括新品 種之繁殖,培育雜交後裔以及品系產量等比較試驗。食用玉米品種改良,完成超甜玉米 及糯玉米產量試驗,若干新品系之表現皆優於對照品種。進行甘藷貯藏及加工特性研 究,以台農 57 號經癒傷處理再移入冷藏庫有較佳效果。完成建立國家級藥園,引進中 草藥種原共 110 種,建立中草藥資料庫 250 種及中草藥植物種植 120 種;進行三葉五加、 黃芩、甘草、白芷等優質生產技術與活性成分研究。利用植被高解析反射光譜,評估水 稻白葉枯病危害等級可行性;進行不同栽植期對水稻台農 71 號米質影響研究,顯示粒 長、粒寬、粒厚及千粒重等性狀隨不同栽植期改變;探討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表現蛋白 質之多白胺酸重複(LRR)的分布及胺基酸組成、及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之密碼子使用偏 性,有助水稻抗病分子機制之暸解。 二、園藝作物:育成平地水蜜桃新品種台農 3 號屬大型果,糖度高,酸度低,香氣 濃,需冷量 150CU,適合中部平地及淺山坡地區種植。改良李、柿、葡萄 梨、枇杷及 草莓果樹品種,其中梨果樹高接花穗生產方法專利於 98 年 3 月已專屬授權。枇杷台農 1 號金鑲白玉於 3 月已專屬授權。選拔醃漬加工桃品種並研究不同採收期果實的醃漬加工 品質。進行柑橘、鳳梨、荔枝、酪梨等常綠果樹之品種選拔與栽培技術改進研究,其中 柑桔雜交苗 300 株、金柑、四季桔 70 株後代初選;育成金柑台農 1 號黃水晶,已獲植 物品種權證書。育成酪梨台農 2 號綠金,已取得品種權。荔枝育種已建立台農 2 號「旺 荔」及台農 4 號「吉荔」母樹園繁殖推廣;荔枝台農 3 號玫瑰紅,完成日本地區境外授 權。育成楊桃台農 4 號金龍。進行榴槤蜜、少籽番石榴、大果蓮霧、印度棗、芒果、番 荔枝、紅龍果、石榴、龍眼等優良品系選拔。另外,木瓜園進行水霧頻度對葉蟎的防治.

(12) II. 試驗結果顯示,以 1 天 2 次或 1 天 1 次水霧噴灑對葉蟎具有良好之防治效果,其防治率 分別為 99.1%及 87.5%。 蔬菜方面,以 29 個西瓜自交系和 55 個雜交組合為試驗材料,進行高茄紅素西瓜品 種之選育;甜瓜抗病毒篩選,利用抗病育種來解決甜瓜病害問題。鳳山分所育成芥菜 ‘鳳 試 U94’具有耐熱抗炭疽病特性,已提出品種權申請。苦瓜篩選出抗萎凋病品系 3 個。 利用亞磷酸與氫氧化鉀非化學農藥處理防治洋香瓜白粉病,效果與農藥處理相當。苗菜 栽培以添加固體有機質肥料處理組生長最佳。芥藍與油菜種間雜交,胚培養效果以油菜 當母本成功率較高。 菇類研究:篩選耐熱香菇品種,開發杏鮑菇之液體菌種生產技術,改進食用菇類杏 鮑菇、舞菇、白靈菇、秀珍菇及黃金滑菇與保健菇類桑黃與北蟲草之栽培技術。開發舞 菇之環控生產技術。開發雪耳機能保健產品。 花卉育種方面:收集原生蘭花與主要花卉種原近千個品種系,選拔 2 個黃色及白色 花蝴蝶蘭優良單株;成功量化文心蘭 10 株優良單株,其中 Onc. Tariflor Ruby 準備申請 品種權;取得火鶴花’台農 4 號-紅粉女孩’品種權及申請’台農 5 號-琥珀’品種權;完成’ 台農 1 號-粉紅豹’等 2 個品種權技轉案。利用超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保存台灣原生蘭,以 抗凍劑處理紅花鶴頂蘭白變種種子,並置於液態氮中,73%種子可維持活力。花卉栽培 技術方面,於固定營養管理下,灌溉水及 5N-20P2O5-20K2O 處理對紅花朵麗蝶蘭植株初 期之花梗誘導率最高;石斛蘭經肥培遮陰處理發現於涼溫催花前 2 個月進行低光與高磷 鉀肥處理,可誘導轉變成生殖生長;以 RFID 協助提高蝴蝶蘭組織培養及溫室生產之管 理效率。邀請日籍專家與國內產官學界召開「蝴蝶蘭肥培管理研討會」;邀請日本與泰 國的專家參訪,辦理「火鶴花資訊網與建構國際花卉產業資訊平台」、「熱帶球根花卉 產業」、「溫度與光度對東亞蘭生育之影響」等座談會;舉辦火鶴花高品質切花肥培管 理與新品種展示觀摩會,與業者研商未來品種選育方向。 採後處理方面:改善蝴蝶蘭盆苗海運外銷貯運技術,使用通氣式紙箱或預冷方法, 對於高損耗之品種則可降低損耗率至 15%。研發印度棗、茭白筍、荔枝海運外銷處理貯 運技術之建立及改善;研究孤挺花及金花石蒜球開花之調控處理技術;研究酪梨及鮮食 小果番茄採後處理之貯藏技術,延長商品價值。 三、生物技術:丹參毛狀根培養基以反應曲面進行最適化研究,最佳濃度為 5.9 g/L 硝酸鉀及 48.3 g/L 蔗糖,毛狀根生質量之最佳預估值為 10.55 g/L。高氏柴胡利用癒合組 織,以 0.2 mg/l 2,4-D 之 1/2MS 液態培養基,於低光照與 100 rpm 轉速條件下,可建立 懸浮細胞培養。白芷以 MB1N4 與 MB1N8 培養 90 天之微塊莖平均鮮重可達 2.8 g。地黃 雜交授粉種子無菌播種後 3 週獲得實生苗,以 ELISA 進行菸草嵌紋病毒檢測, 90 單株 中有 2 株感染病毒。褐飛蝨抗性基因座初步估計在 RM551-RM16368 之間,可作為分子.

(13) III. 標誌輔助育種之應用。水稻米糠醇主要存在糠層,而維生素 E 以胚之含量較高,脂肪酶 活性在糠層有由外而內遞減的趨勢。利用 ISSR 分子標誌合併 matK、rbcL、trnL-trnF intergenic spacer、nad1 基因序列分析,可做為涵蓋 3 個品種權樣品的火鶴花 20 個品種 之鑑定,將有助於品種權之保護。轉殖 SAG12-ipt 基因在不影響矮牽牛原有之園藝性狀 下,對植株具有顯著延遲老化的效果。依據「基因轉殖植物田間試驗管理辦法」,以基 因轉殖水稻、青花菜及馬鈴薯為模式,進行基因轉殖植物隔離距離研究,轉殖 phytase 基因馬鈴薯 2-1 品系與對照品種克尼伯有相同生長勢,主莖長、葉片及莖乾重等亦無差 異,塊莖已提供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作成份、毒理及過敏性分析試驗。轉殖 ipt 基因青 花菜的外源基因在人工雜交和田間條件下向周圍非轉殖作物的基因流佈是存在的。以基 因轉殖植酸酵素水稻及台農糯 73 號進行花粉流佈檢定,建議至少要有 40 公尺的緩衝 區,以防範花粉污染。試驗截至目前顯示蝴蝶蘭 UFGT3 及 SOC1 基因轉殖對原本性狀 未有明顯不良的改變。白及屬植株與馴化實生苗其假球莖多醣與 militarine 顯著高於根 系與葉片。黑豆之異黃酮以 100%甲醇搭配酸化及加熱處理之萃取效果最佳。山藥植物 固醇以 β-sitosterol 含量較高,同一品系山藥皮植物固醇含量高於山藥肉。 四、作物種原:國家作物種原中心長期種子庫作物種類 397 種,共 35,430 份材料; 中期庫作物種類 639 種,共 70,111 份材料;各無性繁殖保存園計 4,875 份種原;組織培 養保存共 2,005 份;以上合計種原材料 76,991 份。國家作物種原資訊系統內已建置有 70,107 筆之種原基本資料,27,644 筆之種原特性資料,以及約 4,216 筆之種原影像資料, 共涵括了 192 科、783 屬、1,457 種(species)之種原。本年度引進之種子種苗來自 2 個國 家及地區,計 2 種作物,263 品種(系)。其中以水稻最多為 212 品種(系),由菲律賓 IRRI 引進。種原分贈共計 53 批、35 種作物、1,629 份種原材料。種原中心今年亦寄送 4,014 份台灣水稻種原到挪威全球種子庫(SGSV) 備份保存。 五、農業化學:提昇土壤圖品質,建立土地覆蓋資料庫,加強土壤資訊服務;建置台 北縣市、部分宜蘭縣北部區域之土壤資源資訊資料庫;利用航照與衛星影像分析技術與地 面調查繪製農田坵塊土地覆蓋圖,並偵測冬季大宗蔬菜栽植面積變化情形。研究長期不同 耕作制度及土壤管理對土壤肥力、生產力之影響,開發作物施肥新技術,建立『定址養分 管理』體系;進行地區重點作物之營養管理與生理障害的相關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研究, 提高良質米品質之關鍵性土壤管理與施肥調控技術。研發快速且大量土壤與植體營養診斷 技術在果園之應用,進行花卉作物、楊桃之灌溉與施肥技術研究,空心菜氮素肥灌與硝酸 根濃度比較。完成農友送驗土壤、植體、灌溉水及有機質肥料等共計約 10,264 件分析診斷 服務。進行游離非共生固氮菌之開發與應用,開發高固氮效率且兼具分泌促進植物生長物 質功能之菌株 如(Azotobacter sp.)。進行有機液肥對甜瓜肥效影響,游離固氮菌在甜瓜栽培 之應用和叢枝菌根菌在小胡瓜栽培應用等研究。研究氮、磷肥施量對叢枝菌根菌孢子發芽.

(14) IV. 影響。進行水稻對養豬廢水與化肥氮素利用效率之比較試驗及建置農業生態系長期研究場 址無線網路。進行米乳酸發酵技術研發,以米漿為基質接種菌株可順利發酵,利用庫存陳 米開發米機能胜肽之研究及利用紫薯開發富含花青素之產品,菇類多醣於便秘改善應用之 研究,提升保健功能效益。進行白芷香豆素生合成基因在種植期之表現調查,西瓜茄紅素 萃取技術之研究。坡地鳳梨園長期水土保持處理之效益研究,及坡地不同草類水土保持效 益及研究成果技術之應用。 六、植物病理:進行抗病冬瓜品系對 PRSV-W 免疫基因的分子標誌之 AFLP 分析。 調查高屏地區洋香瓜、西瓜以及胡瓜等病毒病害發生情形,以及田間複合感染比率。調 查萊豆病毒發生及病原種類鑑定。製備檢驗鳶尾花嵌紋病毒之鞘蛋白表現抗體。調查休 耕地雜草上病毒之發生等。調查中部地區水稻秧苗病害,並篩選拮抗微生物。針對危害 農作物的植物病原及病理學研究的結果,疫病菌 Phytophthora palmivora 在台灣的寄主 增加至 33 屬 45 種以上;番椒疫病菌 A2 配對型在台灣崛起,成為優勢族群;開發樹脂 薄膜以檢測甜瓜白粉病菌;土壤蒸氣消毒可降低東方型甜瓜黑點根腐病之發生。註冊 100 條疫病菌 ITS 基因序列。番石榴於夏日高溫時立枯病發生嚴重,進行藥劑篩選,為了解該 病菌之生態因而研發半選擇性培養基。造成檬果果腐病原因為 Botryosphaeria 屬的病原 菌。Fusarium solani 為造成蝴蝶蘭黃葉病之主因。發現 14 種花卉與觀賞植物疫病新紀 錄。完成台中縣市與彰化縣之褐根病調查,收集 95 菌株,篩選出 6 株拮抗木黴菌。利 用亞磷酸與氫氧化鉀非化學農藥處理防治洋香瓜白粉病,效果與農藥處理相當。進行抗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抗病篩選及防治技術研發。新記錄台灣地區根腐線蟲種及釘線蟲種。 七、應用動物:在昆蟲分類與鑑定方面,報告台灣金花蟲、花薊馬、葉蟬等昆蟲種 類以及寄主植物調查,分別依據成蟲與幼蟲外部形態特徵,進行分類系統修訂與整理, 發表新種與新紀錄,累積台灣以及周邊地區昆蟲相基礎資料;微小害蟲形態鑑定困難, 故發展數種重要葉蟎分生鑑定技術。在害蟲監測方面,持續進行重要果樹檢疫害蟲、進 口穀物害蟲、外銷蘭園害蟲,以及國內重大流行性害蟲監測,對外可確保我國非疫地位, 對內則根據調查資料進行族群消長與密度變化分析,以充分掌握疫情資訊。在藥劑防治 方面,進行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抗藥性監測及研擬防治對策;探討藥劑對蔬菜斑潛蠅及 小黃薊馬藥效,藉以篩選有效藥劑;研究東方果實蠅族群介量,據以研擬有效防治對策。 調查鳳山地區甜椒於網室內及外栽培時蟲害發生之差異,同時研發甜椒作物細蟎之生物 防治方法。 在益蟲研究方面,以室內試驗證實光週期對於草蛉捕食性影響,可藉以提升捕食率 並降低大量繁殖成本;以草莓園實際操作測試改進草蛉田間釋放技術;研究蚜蟲天敵生 態習性與田間保育技術;釉小蜂是蔬菜斑潛蠅重要寄生蜂,觀察其形態與生活史;測試 數種植物精油類防蟲效果;研發自製大豆油乳化溶液方法可用於防治葉蟎。並開發農皂.

(15) V. 防蟲資材,對於蚜蟲、介殼蟲、粉蝨、浮塵子、葉蟎等具有部份防除效果。評估鳳山地 區檬果園內果實蠅族群動態,確認檬果園內以東方果實蠅為主,並探討果實蠅發生與氣 候之相關性。 八、農業工程:完成 10 件新型農機性能測定報告,並研製完成酸橘剝皮機;完成 無線感測網路應用於農產品儲運環境監控之研究;研發農產品收穫後處理機械與技術, 已完成茶葉清洗機之雛型機並進行清洗效果試驗、擠壓機自適性控制系統之建構與機電 控制及自動混料系統之效能試驗;開發適合大面積栽培使用之旱田噴灌管理作業機;完 成微波萃取機之試驗機並進行機械性能之測試與改良,將可運用於作物保健成份之萃 取;研究高效率能源雙向利用系統應用於農產品精緻化調製,完成雙向熱泵系統設計及 進行冷凝乾燥雛型機組裝;建立以甜高粱為基質,進行厭氧產氫之評估與其生產系統之 建立。農業數位化計畫方面,應用 WSN 與 GSM 建構有害生物區域監測網(以東方果 實蠅為例),可有效且準確記錄蟲害發生時之生態環境參數資訊並即時回傳;研究生鮮 菇類運銷物流數位化管理系統,成功完成生鮮菇類運銷產業利用無線射頻技術結合數位 化管理之驗證,解決生鮮菇類業界目前面臨生產標準化瓶頸及產銷供需調控不易的問 題;建構玉荷包荔枝專家即時栽培指導格網監控機制,可透過種子專業農戶之實際栽培 管理與運作進行微精準模式生產。自動化計畫方面,完成外銷水果自動化管理儲運技術 之研發,以及食用菇栽培自動環控系統建立與最佳模式研究。農業氣象方面,完成本所 氣象站觀測資料共用分享機制,提供研究人員及農民使用,並開發完成農業氣象諮詢服 務體系及主動預警系統,使農民能掌握並充分運用天氣資訊,降低災害風險。估算不同 作物及耕作制度下農田所排放之溫室氣體總量,利用作物模式及大氣環流模式,評估未 來的氣候對於台灣農作物生產之影響情形。 九、農業經濟:進行主要農產品產銷經營之研究,包括柳橙、鳳梨、火鶴花與環控 栽培菇類等項目,其中柳橙與鳳梨利用 DEA 分析技術,測得總技術效率分別為 0.63 與 0.43,顯示個別農場之技術效率仍有提升之空間,而柳橙之技術效率又高於鳳梨,鳳梨 產銷研究指出因近年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種植時應避免栽種同一品種(如台農 17 號) 以免供過於求。環控菇類因應養生之潮流,消費者認知度提高且對新鮮度特別重視,惟 因供給量增加快速,生產者利潤逐年下滑,有意投入生產者須審慎評估。而在台灣茭白 筍消費者購買行為研究上,發現購買茭白筍最主要考慮因素是農藥安全(30.9%),其 次依序為耐貯性(30.0%)及營養價值(27.4%)等因素。火鶴花外銷日本集中於 4-6 月, 然日本消費高峰為 3 月、5 月、8 月與 12 月之節慶需求,未來調配產期以配合市場需求 應是研發重點。台灣柑橘開拓外銷市場之研究發現,歐洲市場消費者對我國柑橘產品滿 意度高,惟進口商利潤偏低,若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並妥適調整出口時間,可以獲得 較佳的市場機會。.

(16) VI. 十、農業技術服務:外賓蒞所參訪計 43 件,舉辦所內學術專題演講共 160 場,召 開國內外研討會計 8 場。為推廣本所研發品種與技術,辦理 102 場農業技術講習及示範 觀摩會。提升農民技術,辦理荔枝、柑桔、菇類、火鶴花等作物栽培管理訓練班、永續 農業經營管理-土壤環境與植物保護專班、及園丁進階班等共計 31 班次,計有 877 人 次完成訓練。為充實研究人員專業知識,蒐藏世界各國農業研究書刊,總計現有館藏圖 書 34,532 冊,期刊 817 種,購置 SDOS/SDOL、Springer Link、Agricola、CAB Abstracts 電子期刊全文與索引摘要資料庫,館際合作計所內對外單位申請 166 篇,外單位對本所 申請 177 篇,出版暨發行台灣農業研究第 58 卷、技術服務季刊第 20 卷(77-80 期)、 特刊 7 本。本所免費提供作物栽培管理與施肥技術及病蟲害診斷鑑定與防治對策服務, 計受理土壤樣本 5,606 件、有機質肥料樣本 164 件、灌溉水體樣本 197 件、葉片營養樣 本 4,297 件,共 10,264 件樣本。病害樣本診斷共 1,014 件;蟲害樣本診斷共 1,324 件。 提供農業資訊服務,建置農業試驗所網站、各類農作物資料庫與農業技術光碟、農業技 術視訊諮詢服務系統等,提供農民最即時、方便之諮詢服務。此外辦理 4 件農業研究成 果取得專利,21 件農業技術移轉,及取得 27 件 NCBI 基因註冊。 上述各項試驗研究成果,為全體研究同仁盡心盡力發揮專業所長與行政同仁鼎力協 助配合之結果,謹對全所同仁一年來之辛勞努力表示謝忱,並希望繼續打拼以創造更輝 煌之成就。. 所長. 劉. 大. 江. 謹識. 九十九年八月.

(17) 1. 農藝作物 稻作 優 質 水 稻 與 耐 旱 陸 稻 之 品 種 育 種 研 究 本年 度計進行雜交組合總計 385 個,育種目標為提高新 育品系的抗病、蟲性能力及稻穀產量。繁殖 F1 組合 419 個,繁殖 F2 集團 241 個組合,選出計 3,938 個 系統,F3 世代 148 個組合,計 2,529 個系統,F4 世 代 77 個組合,計 1,644 個系統,F5 世代 41 個組合, 計 552 個系統。進行高級產量比較試驗的品系計 62 個,初級產量比較試驗的品系計 96 個。參與初級 產量比較試驗之品系中稻穀產量優於對照品種,在 第一期作佔所有參試品系的 72%,第二期作佔所有 參試品系的 75%;參加高級產量比較試驗的品系, 經兩年四期作評估,選取稻穀產量、米粒外觀、抗 病及抗蟲性表現皆不錯的品系台農育 971001 號參 加稉稻 99 年組全國區域試驗。為因應沒有專屬農 機具下,避免在進行多樣品種採收時發生混種的問 題,有效維持 稻種繁殖的純 度,研發氣潔 式脫粒 機,並申請取得新型專利(M-363777 號),洽辦授 權中。針對全球暖化與灌溉水源不足問題,研發節 水栽培技術,以改良場所的研發基礎,針對逆境環 境下之抗性能力,開發外表形態性狀之評估技術與 系統,建立逆境環境下水稻抗性的調查依據,輔以 生物技術的工具,建立水稻抗逆境品種的選育,應 對環境劇變的需求。 優 質 水 稻 與 耐 旱 陸 稻 栽 培 技 術 之 研 究 為建 立優質水稻品種最高商品價值之栽培模式,本研究 由施用不同氮 肥對水稻品種 稻米品質與產 量之試 驗,以評估較適當之施肥處理方式。本年度採用台 農 71 號及台農 67 號等 2 品種,以 5 種氮素量 40、 80、120、160 與 200 公斤/公頃,於生育期分 4 次 施用,磷肥 60 公斤/公頃,鉀肥 72 公斤/公頃以基 肥施用與追肥補充。試驗期間調查株高、分蘗與抽 穗期等農藝性狀,取樣收穫進行穗數、稔實率及千 粒重等以估算理論產量,並調查碾糙率、青米率、 及腹白率等, 然後將糙米輾 成白米,以調 查碾白 率、完整米率、透明度及白米白度。以食味計 (AN-800)進行粗蛋白質含量、直鏈性澱粉含量及 糙米油脂含量等營養品質調查。 由所調查一期作結果,就 2 品種產量之表現, 台農 71 號為 3,932~7,709kg/ha,台農 67 號則是. 3,947~7,957kg/ha 之間,均以施肥量高者為高。在 白米之化學成分,如蛋白質與直鏈性澱粉含量等之 表現,台農 71 號蛋白質含量之分布介於 4.5~5.0% 間,直鏈澱粉為 18.4~19.1%間,游離脂肪酸 17.4 ~18.4 間,Q 值介 66.3~67.7,200kg 等級之 Q 值 為最低,蛋白質含量者為最高,台農 67 號亦呈相 似之情形,而比較直鏈性澱粉含量,在 2 品種間則 無差異,均在 18.9~19.2 之間。顯示考量兼顧產量 與品質,以 160kg/ha 為最適施肥量。 為改良旱稻通氣性栽培方式,進行可行化節水 栽培方法之研究,本年度採用台農選 1 號、南陸 1 號為材料,以台農 71 號為對照,以控制供給水分 為主要處理因子,施以通氣栽培及傳統湛水栽培方 式,一期作供水由二月插秧後開始至六月結束,通 氣栽培灌溉量平均為 566 公釐而湛水栽培則為 822 公釐,前者為後者之 68.9%。就不同灌溉方式對各 品種(系)產量之表現結果加以比較,依照通氣栽 培及傳統湛水栽培之前後順序與比值,分別如下: 台農選 1 號(4,379 及 6,096kg/ha, 77.8%)、南陸 1 號(4,617 及 5,822kg/ha, 79.3%)台農 71 號(4,646 及 5,990kg/ha, 77.6%),就供水量與所獲產量之結 果,若能適當控制供水及肥分使稻株在生長期獲得 足量之養分補充,應可獲得相當產量,並可節省稻 作之供水。 良質水稻育種 嘉義分所水稻品種改良以稻 米品質及病蟲 害扺抗性等逆 境之改進為主 要育種 目標。98 年第一期作雜交台稉 4 號/台稉 14 號等 154 組合,繁殖 F1 雜種 165 組合,種植 F2 世代集團 51 組合,並由 F2 集團選出 1,103 單株成立 F3 系統;以 譜系法選育之 F3 世代 71 組合,種植 1,571 系統, 共選得 930 系統;F4 世代有 74 組合,種植 1,182 系 統,共選得 654 個系統進入 F5 世代;F5 世代有 43 組合,計 322 系統,選出 213 系統進入初級產量比 較試驗;種植初級試驗品系 192 個,選出表現較優 之 26 個品系進入中級產量比較試驗;種植中級產 量比較試驗品系 94 個,選出表現較佳之 66 個品系 繼續試驗;高級試驗參試 19 個品系,其中 12 個品 系表現優於對照品種。第二期作雜交 131 組合,繁 殖 F1 世代 154 組合;種植 F2 世代 53 組合,其中 5 組合以集團種植本田,選出 309 單株;另 48 組合 以盆播方式種植於溫網室繁殖 F3 世代種子;以譜系 法選育之 F3 世代有 51 組合 1,103 系統共選得 905.

(18) 2. 系統;F4 世代有 61 組合 930 系統共選得 1,067 個系 統進入 F5 世代;F5 世代有 88 組合 654 系統計選出 237 個系統晉級 99 年一期作初級品系產量比較試 驗;種植初級試驗品系 213 個,選出表現較優之 96 個品系進入中級試驗;種植中級試驗品系 92 個, 選出表現較佳之 19 個品系晉級高級試驗,並保留 4 個品系繼續試驗;從高級試驗 19 個品系中擇優選 出嘉農育 971070 號參加 99 年組稉稻區域試驗。另 巨胚品種台農 80 號已完成對照品種審查,擬於 100 年度參加新品種植物性狀調查。 水稻品種(系)抗稻熱病檢定 嘉義分所設置 水田式及旱田式稻熱病圃,檢定國內各場所新育成 高級試驗以上品種(系)對稻熱病之抵抗性反應。 水田式病圃設置於第一期作,每品種(系)種植兩 行,每行 7 株,二重複,每隔兩個品種(系)種植 一行感染品種 Lomello,以傳播病菌胞子,並增施 氮肥,以促進發病。旱田式病圃第一、二期作均行 設置,參試材料採順序排列,條播,行長 50cm,行 距 10cm,每品種(系)播種一行 5g,二重複,每 隔 10 行加入兩行感染品種 Lomello 及一行抗病品種 台農 70 號,以資對照。為增加濕度,每日早、晚 噴水數次,以促進發病。 表 1-1 稻熱病. 葉. 穗 z y. 98 年第一期作水田式病圃稻熱病檢定結果. 品種系數. 感病 y 百分比%. 品種系數. 百分比%. 合計. 稉稻. 110. 66.7. 55. 33.3. 秈稻. 22. 95.7. 1. 4.3. 23. 合計. 132. 70.2. 56. 29.8. 188. 稉稻. 76. 46.1. 89. 53.9. 165. 秈稻. 21. 91.3. 2. 8.7. 23. 合計. 97. 51.6. 91. 48.4. 188. 165. 98 年第一、二期作旱田式病圃葉稻熱病檢定結果. 稻熱病. 稻型. 一期作. 稉稻 秈稻 合計. 二期作. y. 抗病 z. 稻型. 抗病者包括極抗、抗及中抗。 感病者包括中感、感及極感。. 表 1-2. z. 第一期作水田式病圃檢定結果列如表 1-1,參 試品種(系)中對葉及穗稻熱病均表現抗病者有南 糯育 19 號等 97 個,占參試品種(系)之 51.6%; 其中稉稻有 76 個,為參試稉稻之 46.1%;秈稻有 21 個,為參試秈稻之 91.3%。旱田式病圃第一、二 期 作 檢 定 結 果 列 如表 1-2, 對 葉 稻 熱 病表 現 抗性 者,第一期作有南糯育 19 號等 104 個,占參試品 種(系)之 55.3%;其中稉稻有 82 個,為參試稉稻 之 49.7%;秈稻有 22 個,占參試秈稻之 95.7%。第 二期作有南糯育 19 號等 115 個,占參試品種(系) 之 61.2%;其中稉稻有 93 個,為參試稉稻之 56.4%; 秈稻有 22 個,占參試秈稻之 95.7%。 水稻誘變育種之可行性 評估 EMS 誘變嘉農 育 911303 號之誘變品系在香味、耐鹽、蛋白質、 脂肪酸及食味上之表現。計畫已釐清一、誘變方式 可選育發生突 變之品質特性 、可選出發生 突變品 系,大部份的突變品系在品質特性具有穩定性,結 果顯示突變方 式可使栽培品 種材料的品質 特性及 逆境表現有提升,而大部份的突變基因遺傳控制機 制偏向單基因顯性或隱性的遺傳模式。其中水稻香 味遺傳控制機 制經解析發現 國外控制香味 之基因 偏向隱性。國內控制香味之基因偏向多基因;突變. 抗病 z 品種系數. 感病 y 品種系數. 82. 49.7. 83. 50.3. 22. 95.7. 1. 4.3. 23. 104. 55.3. 84. 44.7. 188. 稉稻. 93. 56.4. 72. 43.6. 165. 秈稻. 22. 95.7. 1. 4.3. 23. 合計. 115. 61.2. 73. 38.8. 188. 抗病者包括極抗、抗及中抗。 感病者包括中感、感及極感。. 百分比%. 合計. 百分比%. 165.

(19) 3. 品系為單一顯性基因控制,且選育 60 個高產又優 質香米突變系;二、計畫於本年度完成米香胚美容 皂二次技術移轉,授權 2 家國內廠商。三、完成黃 金米台農 76 號品種權申請(圖 1A),並進行技術 移轉及技術授權,授權 2 家國內廠商。四、完成巨 胚米台農 78 號(圖 1B)之品種權申請。五、完成 草本精華護膚手工皂(圖 1C)製造技術之技術移轉 申請。六、完成養生保健醋(圖 1D)製造技術之技 術移轉申請。預計 98 年 12 月簽約。 氣 候 變 遷 下 水 稻 栽 培 制 度 調 整 之 研 究 調查 台 中 霧 峰 地 區 之 本 所 育 成 重 要 栽 培 品 種 台 農 71 號、台農 75 號及台農秈 22 號等品種在不同栽植期 之生育動態及米質資料,結合區域內之氣象資料進 行分析,提供良質米生產專業區與專業稻農更精確 管理栽培之依據,提昇良質米生產能力。本年度初 步調查結果顯示,霧峰地區一期作延後插秧則各重 要生育階段之生育日數、積溫、累積日射量均有減. 圖1. 少情形(如表 1-3),統計結果顯示,不同插植期 處理的始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生理成熟期 所需之生育積溫均呈極顯著差異,隨著插植期之延 後其所需之積溫亦顯著減少,惟若欲提早插秧仍有 遭遇低溫寒害之風險。以 AN-800 食味計分析米質 結果如表 1-4,不同插植期處理的白米 Q 值、蛋白 質含量、直鏈性澱粉含量亦均呈極顯著差異。霧峰 地區二期作調查結果如表 1-5,顯示於二期作水稻 各重要生育階 段所需生育日 數隨著插植期 之延後 有減少趨勢,但延遲至 8 月 23 日插秧則反呈增加 情形。分析各重要生育階段所需積基溫與累積日照 量間之關係,不同插植期處理的幼穗分化期所需之 生育積溫及累 積日射量均隨 著插植期之延 後有減 少趨勢,但始穗期則以 8 月 10 日插植期處理之積 溫、累積日射量最低,若再延遲插秧則隨之有再增 加之趨勢。. 嘉義分所水稻研究室技術移轉及授權成果。A.左圖為台農 67 號、右圖為台農 76 號(黃金米);B.台農 78 號(巨胚米); C.草本精華護膚手工皂;D.養生保健醋。.

(20) 4. 表 1-3. 98 年一期作水稻參試品種在不同插秧時期處理之各重要生育階段所需之生育日數、積溫、累積日射量. 項目. 品種 z. 生育日數 (day). TNG 71. TNG 75. TNGS 22. y. 積溫 (℃). TNG 71. TNG 75. TNGS 22. 累積日射量(MJ/m2) TNG 71. TNG 75. TNGS 22. z y. 插秧日期. 分蘖始期. 幼穗分化期. 始穗期. 生理成熟期. 02/04. 14.7. 60.0. 83.0. 118.0. 02/19. 14.0. 59.3. 79.7. 116.0. 03/05. 14.7. 52.7. 72.3. 112.3. 02/04. 17.0. 63.7. 85.7. 125.0. 02/19. 16.0. 58.7. 81.3. 121.7. 03/05. 15.0. 57.0. 75.3. 120.3. 02/04. 17.0. 71.3. 95.3. 126.0. 02/19. 11.7. 65.7. 89.3. 124.0. 03/05. 14.3. 62.0. 85.3. 123.0. 02/04. 173.6. 687.7. 989.7. 1,545.0. 02/19. 174.1. 697.9. 979.7. 1,592.0. 03/05. 140.9. 618.4. 908.7. 1,604.9. 02/04. 200.6. 726.4. 1,026.3. 1,664.0. 02/19. 191.5. 687.4. 1,005.7. 1,696.4. 03/05. 145.7. 675.0. 960.4. 1,755.9. 02/04. 204.1. 830.9. 1,167.6. 1,682.4. 02/19. 150.1. 786.0. 1,138.8. 1,738.8. 03/05. 136.4. 748.0. 1,130.1. 1,805.0. 02/04. 164.0. 652.8. 906.9. 1,403.8. 02/19. 166.5. 650.3. 929.6. 1,405.0. 03/05. 139.1. 547.2. 857.2. 1,348.0. 02/04. 189.2. 691.5. 944.2. 1,502.8. 02/19. 178.9. 640.9. 956.5. 1,469.4. 03/05. 142.6. 609.5. 884.9. 1,452.9. 02/04. 190.5. 788.4. 1,109.4. 1,517.6. 02/19. 143.6. 712.8. 1,058.4. 1,490.7. 03/05. 136.1. 692.2. 1,012.8. 1,483.0. 生育日數係由插秧當天開始計算。 積溫係以基礎溫度 10℃計算。. 表 1-4 98 年一期作參試水稻品種不同插秧期處理對白米品質之影響 項目 z. 插植期. TNG 71. TNG 75. TNGS 21. Q值. 02/04. 71.00. 73.00. 70.67. 02/19. 68.33. 71.33. 64.67. 03/05. 65.00. 69.00. 61.67. 02/04. 6.40. 5.90. 6.43. 02/19. 6.77. 6.23. 7.53. 蛋白質(%). 直鏈性澱粉(%). z. 03/05. 7.30. 6.33. 8.10. 02/04. 18.67. 18.67. 18.87. 02/19. 18.63. 18.67. 19.07. 03/05. 18.47. 18.17. 19.03. 米質分析係以 KETT AN800 食味計分析。.

(21) 5. 表 1-5 98 年二期作水稻參試品種在不同插植期處理之各重要生育階段所需之生育日數、積溫、累積日射量 項目 生育日數 z(day). 品種. 插植期. 始蘖期. TNG71. 07/07. 13.00. 49.33. 65.67. 07/23. 10.33. 48.33. 64.67. 08/10. 11.33. 42.33. 59.67. 08/23. 12.67. 45.33. 67.00. 07/07. 14.33. 53.00. 69.33. 07/23. 11.33. 53.33. 67.33. 08/10. 13.00. 48.67. 64.33. 08/23. 12.67. 46.00. 70.67. 07/07. 11.67. 55.33. 73.00. 07/23. 9.00. 53.33. 70.67. 08/10. 10.67. 48.67. 67.67. TNG75. TNGS22. 積溫 y(℃). TNG71. TNG75. TNGS22. 2. 累積日射量(MJ/m ). TNG71. TNG75. TNGS22. z. 生育日數係由插秧當天開始計算。. y. 積溫係以基礎溫度 10℃計算。. 幼穗分化期. 始穗期. 08/23. 9.33. 45.67. 69.33. 07/07 07/23. 255.47 205.68. 956.08 939.15. 1,281.33 1,258.42. 08/10. 216.98. 832.05. 1,143.60. 08/23. 253.32. 882.30. 1,211.98. 07/07. 282.32. 1,029.25. 1,354.32. 07/23. 224.55. 1,038.75. 1,307.70. 08/10. 250.13. 952.08. 1,223.12. 08/23. 253.57. 882.30. 1,263.28. 07/07. 228.78. 1,075.42. 1,426.60. 07/23. 177.72. 1,038.75. 1,369.80. 08/10. 204.12. 952.08. 1,279.15. 08/23. 186.08. 877.28. 1,245.03. 07/07. 147.61. 587.74. 826.14. 07/23. 141.99. 617.83. 821.84. 08/10. 164.84. 591.97. 778.01. 08/23. 184.17. 575.49. 833.26. 07/07. 166.87. 641.60. 872.43. 07/23. 150.21. 681.78. 844.13. 08/10. 187.54. 658.36. 831.97. 08/23. 184.42. 585.19. 877.17. 07/07. 129.73. 672.22. 919.55. 07/23. 121.07. 681.78. 880.50. 08/10. 154.84. 658.35. 874.65. 08/23. 133.51. 580.25. 861.87. 雜糧 食用玉米品種改良 超甜玉米自交系培育:45 個品種自交分離至 S2 系統共選留 726 個系統。大 量生產 16 個三系種種子作為產量及品質評比用。A 組(溫帶×溫帶)單交種經第三次評比後選留 8 個. 組合,其去苞葉穗重介於 1.74~2.36 kg/10 ear,其 糖度之變異介於 14.3~15.1°Brix,對照種 Honey236 之去苞葉穗重為 1.83 kg/10 ear,糖度為 14.5°Brix。 B 組(溫帶×熱帶)單交種經第三次評比後選留 8 個組合,其去苞葉穗重介於 1.95~2.61 kg/10 ear, 其糖度之變異介於 13.9~15.8°Brix,對照種華珍之 去苞葉穗重為 1.88 kg/10 ear,糖度為 12.0°Brix。C.

(22) 6. 組(熱帶×熱帶)單交種經第三次評比後選留 4 個 組合,其去苞葉穗重介於 2.25~2.78 kg/10 ear,其 糖度之變異介於 10.9~13.2°Brix;對照種華珍之去 苞葉穗重為 2.69 kg/10 ear,糖度為 11.2°Brix。D 組 (熱帶×熱帶)組合力產量比較試驗,106 個組合根 據鮮果穗產量、外表性狀、穿刺力、及甜度等綜合 考量後,選留 18 個組合表現較佳者。E 組(熱帶× 熱帶)組合力比較試驗,104 個單交組合根據鮮果 穗產量、外表性狀、穿刺力、及甜度等綜合考量後, 選留 14 個組合表現較佳者。 完成二個地點超甜玉米產量試驗,春作崙背地 區新品系以 TASH97-01、TASH97-05、TASH97-06、 TASH97-08 表 現 較 對 照 種 華 珍 高 產 ; 霧 峰 試 區 SH97-01 及 SH97-08, 表 現 較 對 照 種 華 珍及彩珍 高。秋作通霄試區新品系之含苞葉果穗鮮重及去苞 葉果穗鮮重之表現介於 10,732~12,937 kg/ha,以新 品系 TASH98F-03 表現較對照種華珍高產,其餘 TASH98F-01、TASH98F-02、TASH98F-04 雖與對 照種華珍無明顯差異、但均較 Honey 236 及好滋味 高產。雲林崙背試區,含苞葉果穗鮮重之表現,新 品系 TASH98F-01、TASH98F-02 與 TASH98F-04 較對照種華珍、Honey 236 及好滋味高產。 完成二個地點糯玉米產量試驗,春作崙背及霧 峰地區新品系均以 TAWX97-01 及 TAWX97-02,表 現較對照種美珍高產。秋作霧峰試區新品系 TAWX97-01 之含苞葉果穗鮮重為 11,595 kg/ha,去 苞葉果穗鮮重之表現為 8,122 kg/ha,與美珍無明顯 差異,但低於玉美珍;TAWX97-02 含苞葉果穗鮮 重 為 15,454 kg/ha 及 去 苞 葉 果 穗 鮮 重 之 表 現 為 10,524 kg/ha,較玉美珍表現高產。崙背試區新品系 TAWX97-01 含苞葉果穗鮮重為 10,764 kg/ha 及去苞 葉果穗鮮重之表現為 7,104 kg/ha,較美珍表現高 產;TAWX97-02 含苞葉果穗鮮重為 13,208 kg/ha 及 去苞葉果穗鮮重之表現為 9,482 kg/ha,較美珍及玉 美珍表現高產。 甘藷品種改良 一、雜交育種及實生系選拔: 本年度多向雜交種子共採收種子約 20 萬粒,人工 雜交計有台農 73 號×台農 10 號等 4 組合,採收種 子 5,163,實生系選拔得秋裡作食用甘藷 87 品系, 春夏作食用甘藷 35 品系。食用甘藷其單株塊根鮮 重在 0.50~2.90 公斤之間,乾物率 25%以上,且其 中乾物率 35%以上者 65 品系,其餘均在 25-35%之 間,符合食用品系選拔標準,且選出品系中其塊根 產量等一般性狀均較對照種為佳。 二、產量比較試驗:(一)春夏作品系試驗:. 第一年組:供試 170 個品系中,以 CYY97-S87、 CYY97-S93 及 CYY97-S158 較佳,其塊根產量分別 較對照種台農 66 號增產 33.0%、31.2%及 73.1%。 第 二 年 組 : 參 試 10 品 系 中 以 CYY96-S29 及 CYY96-S31 較佳,其塊根產量分別較對照種台農 66 增產 20.0%及 14.3%。(二)秋作品系:1.第一 年一組:供試 45 品系中塊根產量在水源地農場試 驗結果,其中以 CYY97-21 及 CYY97-49 表現最佳, 其塊根產量較對照種增產 2.2%及 49.3%。2.第一年 二組:供試 58 品系中塊根產量在水源地農場試驗 結果,其中以 CYY97-49 及 CYY97-75 表現最佳, 其塊根產量較對照種增產 32.8%及 21.1%。3.第一年 三組:供試 65 品系中塊根產量在水源地農場試驗 結果,其中以 CYY97-155 表現最佳,其塊根產量較 對照種增產 5.4%。4.第二年組:供試 15 品系中, 以 CYY96-13、CYY96-37、CYY96-45 塊根產量最 高,較對照種台農 57 號增產 37.0%、55.1%、44.1%。 三、新品系區域試驗:茲將各主要試驗結果比 較如下:(一)岡山地區:試驗結果顯示供試品系 CYY93-S32 塊根產量最高,較對照種台農 57 號增 產 29.4%。(二)水林地區:試驗結果顯示供試品 系塊根產量以 CYY93-S90 較佳,唯低於對照種台 農 57 號。(三)嘉義地區:試驗結果顯示供試品 系 CYY94-C16 塊根產量較佳,較對照種台農 57 號 增產 30.0%。綜合三個地區 98 年試驗結果顯示 CYY93-S32 塊根產量表現最佳,唯低於對照種台農 57 號。 甘藷品種貯藏及加工特性之研究 甘藷加工 產品中以烤藷的經濟價值最高,台農 57 號為台灣 主要生產品種,但其塊根的貯藏性不佳。烤藷用甘 藷塊根除大小會影響烤藷品質及風味外,如何維持 鮮藷在貯藏期間塊根表皮美觀,具應用價值為本研 究目的。台灣甘藷栽培在中南部秋作占多數,在 7 ~8 月後無鮮藷供應,鮮藷塊根在貯藏後較難保有 烤藷外觀品質,而利用不同品種之顏色、澱粉特性 及保健成分,使甘藷的加工利用更多元化可提高經 濟價值。 甘藷塊根貯藏期間品質劣變調查及可能之改 善措施:以台農 57 號秋作之貯藏品質變化與貯藏 條件差異。實施方法:1.採收後處理對塊根貯藏品 質影響。2.貯藏溫度與濕度條件。3.貯藏期間病害 發生率及有效貯藏期之調查。4.溫湯處理。鮮藷貯 藏試驗:1.採後未經任何處理置於室溫中,約 10~ 14 天均已發芽。2.塊根採收後直接放入 15℃、60 ~70%RH 之冷藏庫處理,其鮮藷表皮傷口很快劣.

(23) 7. 變。3.貯藏前經過 32℃、90%RH、7 天癒傷處理, 之後移入 15℃、90%RH 冷藏庫處理之樣品塊根表 皮受傷部位外觀維持較佳,但有催芽的情形。4.貯 藏前以 32℃、90%RH、7 天進行癒傷處理,之後移 入 15℃、60~70%RH 冷藏庫之處理,塊根表皮受 傷部位外觀不如以高濕度冷藏效果好。5.塊根於採 收後置於室溫下 7 天,之後移入 15℃、60~70%RH 冷藏庫之處理,進入冷藏庫前的室溫下 7 天,日溫 可達 25~30℃,夜溫約 15~20℃;白天中午最低 濕度僅 40%RH,夜間最高達 90%RH,塊根移入冷 藏庫後表皮受傷部位劣變且黑炭病發生嚴重。6.塊 根貯藏前經溫湯處理結果,55℃及 60℃水溫都會立 即對鮮藷表皮造成傷害,50℃水溫處理 15 及 20 分 鐘亦會對表皮造成傷害,以 50℃浸泡 5 及 10 分鐘、 45℃浸泡 5、10、15、20 分鐘處理表皮外觀較佳, 但置入冷藏庫後對黑炭病的發生並無改善效果。試 驗結果,台農 57 號甘藷塊根採收後經癒傷處理(32 ℃、90%RH、7 天)再移入冷藏庫貯藏對表皮外觀 的維持有較好的效果,而貯藏濕度條件試驗結果以 90%RH 優於 60~70%RH,但塊根有催芽的情形。 而不同甘藷品 種塊根之凍粉 一般成分於貯 藏期間 的變化仍須繼續研究。 食用及加工用落花生品種選育 本 試 驗 之 目 的係以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結合分具於兩親本之 優良農藝性狀,創育新雜交組合,進而培育雜交 後代、單株選拔及品系產量比較試驗等,以期育 成大粒、品質佳及抗莢果黑斑病之新品種,提高 落花生之產量與食用品質,並降低生產成本。 一、新品種繁殖:台農 8 號及台農 9 號共繁殖 0.5 公頃。 二、雜交:完成大莢果大籽粒、抗莢果黑斑病、 籽粒高甜度及深紫色種皮等 8 個雜交組合。 三、雜交後裔之培育:歷年雜交所得之 F1~F5 世代後裔皆採用混合法進行培育及春作選拔 520 個 優良單株。 四、各級品系產量比較試驗:選獲 2002F-BE、 2003S-RC-12、2001S-BA-07 等 112 個優良新品系, 皆較對照種台農 7 號及台南 14 號之莢果產量增產 及抗莢果黑斑病。 五、新品系區域試驗:在 2 地區進行試驗,春 作雲林北港試區由於莢果腐敗病嚴重,產量偏低, NAN-KAI-SI 182 等 2 個品系較對照種台南 14 號 ( 1,945 kg/ha ) 顯 著 增 產 ; 雲 林 土 庫 試 區 有 NAN-KAI-SI 182 等 1 個品系較對照種台南 14 號 (6,268 kg/ha)顯著增產。. 非糧食作物在生物能源的研究 台灣是芒草 種源中心,有五種原生的芒類,其適應性十分的廣 闊,特別是高山芒為芒類中所能適應最高海拔環境 的品種,其耐寒性是突破歐美國家芒草利用上低溫 限制的重要特性,本試驗旨在評估台灣芒草的農藝 性狀,藉由紀錄所收集到芒類品系,以其對台灣種 植芒草作為能源作物的可行性與否,提供農藝方面 的資料。 本年度採集到 4 個不同海拔的五節芒族群,分 別位於海拔 260m、500m、1,000m 及 1,500m 以及 11 個 芒 類 實 生 苗 品 系 進 行 增 殖 以 及 性 狀 調 查 工 作。生長調查期間為 7 個月,98 年 3 月移植到田間, 在生長已停滯的 10 月進行採收。不同海拔的五節 芒族群中,生育期間的植株高度紀錄結果,各族群 初期生長快速,種植第 4 個月後則生長速度減緩。 在種植 7 個月後,四個族群中以海拔 1,000m 處所 採 集 到 的 第 14 號 品 系 為 最 高 , 株 高 平 均 達 258.4cm。而分蘗數初期增加緩慢,第二個月後快 速增加。在種植 7 個月後,四個族群中以海拔 1,000m 處所採集到的第 14 號品系為最高,平均分蘗數達 112.7 株。葉片長度第 4 個月後大致固定。在種植 7 個月後,四個族群中以海拔 1,000m 處所採集到的 第 14 號品系為最高,葉片長度平均達 147.3cm。葉 片寬度約在種植後第 2 或第 3 個月便達最大值。在 種植 7 個月後,四個族群中以海拔 1,500m 處所採 集 到 的 第 15 號 品 系 為 最 寬 , 葉 片 長 度 平 均 達 4.5cm,明顯較其他三個海拔的族群平均葉寬來的 寬。 11 個芒類實生苗品系在不同生育期間的植株 高度隨著生育時間增加而增加,植後前三個月植株 高度增加較快速,之後生長速度便趨緩。在種植 7 個月後,11 個品系中以第 6 號品系為最高,株高平 均達 226.8cm。各個品系分蘗數隨著生育時間增加 而增加,在 10 月時各品系分蘗數達到最高。在種 植 7 個月後,11 個品系中以第 5 號品系為最高,分 蘗數平均達 105.3。各個品系葉片長度隨著生育時 間增加而增加,初期增加的速度快,到種植第 3 個 月後則葉片長度大致固定。在種植 7 個月後,11 個 品系中以第 8 號品系為最高,平均葉片長度為 101.4cm。種植第 2 個月後則葉片寬度大致固定, 11 個品系的葉片寬度大致能分為三群,分別為寬葉 品系、中等葉寬品系及窄葉品系,寬葉品系的葉片 寬度介於 2.77-2.98cm 之間,分別是編號 4、6、8 品系,中等葉寬的品系寬度介於 1.57-2.06cm 之間, 分別是編號 5、7、11 品系,窄葉的品系較多,葉.

(24) 8. 片寬度介於 0.68-0.78 之間,分別是編號 1、2、3、 9、10 品系。在種植 7 個月後,11 個品系中以第 6 號品系為最高,平均葉片寬度為 2.98cm。 芒草各品系的乾物產量如圖 2,五節芒族群的 平均乾物重產 量遠較芒類實 生苗品系的乾 物重產 量來的高。五節芒族群中,以海拔 1,000m 處採集 到 的 第 14 號 品 系 為 最 高 , 平 均 乾 物 重 產 量 達 38ton/ha。而五節芒族群平均乾重產量達 31ton/ha, 株高平均達 244 公分,其他芒類實生苗平均乾重產 量為 11.7ton/ha,平均株高為 193cm。五節芒採集 族群有較高的乾物產量,又以中海拔地區採集的族 群有較優異的表現,明年將近一步以此族群做為試 驗材料,進行更大規模及多種不同的栽種試驗,以 期能表現出最高的生質產量。. 特作 中 草 藥 之 優 質 生 產 與 安 全 利 用 研 究 計畫主 要目的,在建立一座國家級藥園,內含約 1,000 種 中草藥,同時建立一套中草藥資料庫,且藉由 GAP. 圖2. 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之建構,產製高品質無污染之安 全農產品。 本年引進中草藥種原共 110 種,建立中草藥資 料庫 250 種,繼續進行國家級藥園之整修及中草藥 植物種植 120 種。 建立白芷栽培技術,主要蟲害為蚜蟲,適當施用矽 藻土有助於控制蚜蟲危害,生長約 6 個月,根部乾 重約為 75.4~77.5 g/單株;香豆素含量:imperatorin (歐前胡素)的含量是白芷的主要成分,台中含量 1.448 mg/g 最高;oxypeucedanin(氧化前胡素)的 含量台中與霧社分別為 0.381 及 0.342 mg/g 最高; isoimperatorin(異歐前胡素)的含量三地門 0.620 mg/g 最高(表 1-6)。 桔梗 GAP 栽培制度建立,以 3 種基肥及 3 個 移植期(3、4、5 月)探討生育及產量之影響。結 果,台肥二號基肥對移植期之成活率無差異(75.0 ~78.6%) ,而木黴菌堆肥或牛糞堆肥由 71.4~100% (3、4 月)降至 25~35%(5 月),可能與適逢連 續梅雨季有關。根產量,也以早植者產量愈高之趨 勢。. 11 個芒類實生苗品系以及 4 個五節芒採集族群的乾物重產量。.

(25) 9. 表 1-6 地點. 白芷根的 3 種香豆素 imperatorin、oxypeucedanin 和 isoimperatorin 含量 Imperatorin. Oxypeucedanin. Isoimperatorin. (mg/g). (mg/g). (mg/g). z. 台中. 1.448 a. 0.381 a. 0.520 b. 霧社. 1.032 c. 0.342 ab. 0.432 c. 三地門. 1.339 a. 0.311 b. 0.620 a. 市售品. 1.220 b. 0.160 c. 0.466 c. z. 同一列英文字母相同者表示在 LSD(0.05%)顯著性測驗不顯著。. 台灣產三葉五加、黃芩與甘草生產的 GAP 栽 培與藥材成分 台灣產三葉五加、黃芩及甘草為歸 屬於不同科的藥用植物,本地均有小規模的生產, 甘草為中藥配伍不可或缺的一味中藥藥材,極具商 業化生產潛力。三葉五加及黃芩係分別在活血及清 熱藥之用,甘草為調合諸藥用,甘草在台灣的用量 甚大,與黃耆、當歸等列為中醫院使用量前三大之 中藥,然而目前之優良藥材供應量不足,因此,實 有必要進行三葉五加、黃芩及甘草優質生產技術與 活性成分研究,建立具有活性成分的藥材生產,以 研發初級產品作為藥用或保健用。本計畫進行具有 潛力之中草藥物種引種選育、種苗繁殖技術研究、 主要活性成分分析,並進一步研究其安全優質栽培 方法改進,以 提高成分含量 。三葉五加的 產量是 2,732 公斤/公頃,丁香苷含量 1.32 mg/g,五加苷含 量 0.98 mg/g,黃芩的產量是 3,427 公斤/公頃,黃芩 素含量 44.6 mg/g,漢黃芩素含量 23.2 mg/g,甘草 的 產 量 是 3,827 公 斤 / 公 頃 , 甘 草 酸 含 量 0.020 mg/g,甘草甜素含量 0.023 mg/g,以低溫 7℃和長 日照 14 小時處理 42 日可促進甘草開花採種。引進 不同基原的三葉五加、黃芩及甘草植物作為育種材 料,目標在選育出活性成分高且適合台灣栽培的品 系,以初步選育已得的材料,其中有產量高的品系 及活性成分高的品系,調查性狀,持續進行品系比 較試驗,期以育出台灣新品種。中藥植株活性成分 受到栽培土壤、光周期及開花反應的影響大,族群 中有對於光周期反應敏感與不敏感的植株,探討不 同的菌根菌等 土壤添加物及 光周期和溫度 效應對 於植株的產量和活性成分變化,了解栽培環境對於 活性成分的影響,以進一步改善栽培模式,從栽培 改進得到最好的成分。 甘草應用在藥膳及天然防腐劑 光果甘草(學 名 Glycyrrhiza glabra)是美國國家藥典與中國國家 藥典收錄的藥材,本所已得到活性成分含量較佳的 數個品系群。經過本所近幾年與中國醫藥大學良好. 的合作關係,開發甘草、黃耆、當歸與地黃,應用 在補氣血的秋冬藥膳。另外,為應婦女及長時間在 冷氣房工作者的需求,開發甘草、天麻、北柴胡、 與首烏,應用在四季輕食藥膳。甘草為豆科植物, 台灣平地可以栽培出優良的光果甘草,藥用部位為 根,甘草根部含有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甘草 酸(Glycyrrhizic acid)和多種甘草黃酮,選系中有 甘草甜素含量較市售品標準藥材高 20%,甘草酸含 量較市售品標準藥材含量高 27%,且含有市售品測 不出的黃酮類化合物,也有成分含量中等的品系, 農藝選系的成 分差異變化有 利於進行產品 的配方 調整。本所對於應用於食品且被認為安全之植物, 篩選具有抗菌效果者,例如大蒜、洋蔥等辛香類植 物,與中藥材植物,如甘草、肉桂、紅紫蘇、杜仲 葉等,複方應用於食品與飼料中以防止微生物作用 之腐敗。甘草具有抗發炎作用亦具抑菌作用,配方 產品對於麵包黴菌 Rhizopus stolonoifer 具有 76%的 抑制作用,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其樣態係以複方天 然植物藥材製成的天然化妝品、中草藥保健食品與 天然防腐劑,在作為藥膳及附加用途產品均具有相 當的發展潛力。台灣發展中草藥的利基係在優良的 GAP 農業栽培中草藥,當必需先建立幾種常用的中 藥規模量產,生產優良的藥材,以科技製成高單價 的產品行銷國際。 機能性作物生產模式與品質管控 本研究透 過適值期及最適採收期的探討,肥料的施用及病蟲 害調查,建立 GAP 栽培生產模式,同時也將進行 組織培養技術研究,探討藉由莖頂或莖節培植體離 體培養,大量繁殖及栽培高品質且產量穩定的自有 白芷種苗之技術,建立一套白芷組織培養苗株之繁 殖栽培與馴化出瓶之標準化流程,將可提升基原確 定之白芷原、物料品質。約有 20 種香豆素及其他 活性成分如歐前胡素、白當歸素在白芷植物中被萃 取出來,白芷的主要指標性成分是歐前胡素、異歐 前胡素及白當 歸素,這三種 成分一般也是 影響白.

(26) 10. 芷品質的因素,在不同溶劑如氯仿及甲醇可以得到 不同的活性成分,取樣不同生長期的白芷根及白芷 莖葉萃取成分,期以建立台灣生產白芷純化原料的 資料及預備作為開發保健產品。山藥 TA03 總膳食 纖維的含量是 52.72%較高。白芷根的成分中 3 種香 豆素含量,imperatorin(歐前胡素)的含量,三地 區生產的成分含量為 1.032~1.448mg/g,台中本所 種 植 的 白 芷 根 其 含 量 1.448mg/g 最 高 , oxypeucedanin(氧化前胡素)的含量,三地區生產 的成分含量為 0.160~0.381mg/g,台中本所與霧社 種植的白芷根其含量分別為 0.381 及 0.342mg/g 最 高,isoimperatorin(異歐前胡素)的含量,三地門 區生產的成分含量為 0.432~0.620mg/g,三地門種 植的白芷根其含量 0.620mg/g 最高。在台中本所種 植生育日數達 240 日(即 8 個月)以上的白芷,其 根部的 3 種活性物質明顯增加,表示白芷的收穫期 不可短少於 8 個月。紅藜之栽培需要適度施用肥 料,並以施用有機肥者產量最高,且明顯高於化學 肥料與照組者(P<0.05)。在抗氧化分析方面,以 不同溶劑萃取紅藜籽實時,發現在相同濃度下時, 均以甲醇所萃取者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成分與能力。. 作物生理與逆境 植 被 高 解 析 反 射 光 譜 利 用 於 評 估 水 稻白葉枯 病危害等級可 行性 白葉枯 病係水稻一重 要維管 束型病害。本研究以田間試驗之人為感染方式產生 不同感染等級,再量測兩參試稻種各等級近地面植 被高解析反射光譜,分析、篩檢有關之光譜特徵, 進而建立光譜特徵模式(組)於未來精準管理稻株 病害用途。秈稻台中秈 10 號係高感性,稉稻台農 67 號則係中感性。結果顯示,感病徵狀與光譜特徵 具高相關,因此所建立之光譜特徵模式(組)能夠 適當地評估白葉枯病感染等級。 表 1-7. 栽培季節氣象環境對水稻台農 71 號生產之影 響 本文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台農 71 號 品種為試驗材料,在本所利用按月在田間栽植一次 之週年栽培方式,探討栽培季節氣象環境對其生產 之影響,並以建立氣象變因估測產量之關係模式。 本文包括 95 年 12 月至 96 年 11 月等 12 個月份栽 培季節之試驗資料,惟其中 96 年 9 月及 10 月栽培 季節因生殖生長期長期低溫而無產量收穫,因此僅 10 個季節資料進行分析。氣象環境變因則篩檢栽培 季節計算之全生育期累積日平均氣溫(ADMAT )、 日射量(A IR)、日照時數(ADSH)、日降水(雨) 量(ADP)及日蒸發量(ADE)等五項。經由氣象變 因之間的相關矩陣分析(表 1-7),發現霧峰地區 之 ADMAT 與 A IR(r=0.976***)、ADSH(r=0.764**) 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ADSH 與 AIR(r=0.785**) 亦極顯著正相關,而 ADP 與 ADSH(r=-0.691*)則 顯著負相關。另鮮穀粒產量(fresh grain yield; FGY)、乾穀粒產量(dry grain yield;DGY)與氣 象環境變因之相關分析結果,因包含適栽與非適栽 季節,FGY 和 AIR、ADMAT、ADSH 等兩兩之間皆為 顯 性 負 相 關 ( r 值 分 別 為 -0.801** 、 -0.700* 、 -0.716* ) , 而 DGY 之 結 果 亦 同 ( r 值 分 別 為 -0.813**、-0.724*、-0.758*)。將氣象變因與生產 有 關 之 參 數 進 行 多 變 數 迴 歸 分 析 (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 包 括 生 產 指 數 ( production index; PI)、收穫指數(harvest index; HI)、FGY、 DGY 等四項,結果顯示影響生產指數及收穫指數之 主要氣象變因為 AIR 及 ADMAT,分別可解釋 82.2% (P=0.002)及 82.3%(P=0.002)之指數變異範圍。 鮮穀粒產量及乾穀粒產量則以 A IR、ADMAT、ADE 為 主要氣象變因,R2 分別可解釋 81.4%(P=0.013) 及 81.0%(P=0.014)之產量變異範圍,其影響比 重依序分別為 AIR、ADMAT、ADE。綜合上述試驗結 果,顯見在霧峰地區以日射量、氣溫及蒸發量為決. 氣象變因與水稻品種台農 71 號穀粒鮮產量、穀粒乾產量之間相關矩陣分析結果. Variable. FGY. FGY. 1. DGY. 0.995***. DGY. ADMAT. ADP. ADSH. AIR. 1. -0.700*. -0.724*. ADP. 0.576. 0.599. ADSH. -0.716*. -0.758*. 0.764**. -0.691*. 1. AIR. -0.801**. -0.816**. 0.976***. -0.376. 0.785**. 1. ADE. -0.336. -0.331. 0.272. -0.433. 0.185. 0.378. ADMAT. ADE. 1 -0.296. 1. 1.

(27) 11. 定台農 71 號水稻品種產量之主要氣象變因,藉由 量測這些氣象 變因輸入所建 立多元線性複 迴歸模 式即可粗估其產量高低。 不同栽植期對水稻台農 71 號米質之影響 本 研究以良質米稻種台農 71 號為試材,自 95 年 12 月至 96 年 11 月按月栽植一批水稻,於收穫時割取 稻穀 產量 來 探 討不 同栽 植 期 對台 農 71 號米質影 響。由穀粒大小與栽植期之分析,包括粒長、粒寬、 粒厚及千粒重等性狀皆隨著不同栽植期改變,且穀 粒長寬比與千粒重之間曲線相關。穀粒碾製成糙米 後可區分出青米粒、被害米粒、死米粒、心腹白米 粒及完整米粒等類別,以溫暖的 5-7 月份栽植所採 收稻穀具有較 低比例完整米 粒及較高比例 不良外 觀米粒,以 5 月份栽植者最差。反之,冷涼月份之 完整米粒比例較高,尤以 11-1 月份為然。將糙米碾 製成白米後,發現 1-6 月份收獲米粒白度高於 7-12 月份者,並以 5 月份栽植者最高。栽植期對白米透 明度之效應參差不齊,以 4-7 月份收獲白米較低,. (LN)、葉面積(LA)與葉面積指數(LAI)皆然, 且一般以一期作較高於二期作。由 50%抽穗時期所 量測之生長性狀間比較,除了 PH 似不受栽植密度 高低影響之外,LN、LA 及 LAI 等三性狀測值亦隨 著栽植密度升高而增加,約在密度 1.8~2.2×105hill ha-1 範圍達到高原,而一期稻作測值多大於二期稻 作。除了 PH 之外,LN、LA 及 LAI 等三生長性狀 最大值亦大致隨著栽植密度升高而增加,多在 1.8 ~2.2×105hill ha-1 栽植密度範圍達到高原期,然同一 性狀最大值在年份及期作之間存在差異。各栽植密 度之生長性狀最大值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除了 PH 之外,LN、LA 及 LAI 等三性狀低栽植密度之最大 值出現所需天數大多長於高栽植密度者,尤以一期 稻作最為明顯,且約在密度 1.8~2.2×105hill ha-1 範 圍趨近固定。在相同栽植密度下,此三生長性狀在 二期稻作達到 最大值所需天 數通常短於一 期稻作 者。又水稻葉面積持續期間(LAD)隨著栽植密度 的升高而增加,直至密度 1.8~2.2×105hill ha-1 時漸. 尤以 5 月份栽植者最低。由化學組成分析可看出糙 米之粗蛋白質、直鏈性澱粉及游離脂肪酸和白米之 粗蛋白質、直鏈性澱粉等含量皆受栽植期影響。糙 米與白米之粗蛋白質含量以 6-8 月份收獲者較高、 1-4 月份收獲者較低,直鏈性澱粉含量在糙米及白 米的高低不一,糙米與白米分別以 11 月份與 4-5 月份較低;糙米游離脂肪酸含量則以 4 月及 11 月 較低、6-8 月及 12 月較高。穀粒大小對糙米與白米 之化學組成效應,發現千粒重高低和糙米化學成分 變化無關,惟和白米之直鏈性澱粉與粗蛋白質呈曲 線關係,尤其與直鏈性澱粉關係顯著。由白米化學 組成與米粒白度及透明度之相關分析,顯示直鏈性 澱粉含量與米粒白度呈現反比,與米粒透明度則呈 現正比,蛋白 質含量高低和 米粒白度及透 明度無 關。本研究驗證了栽植期環境將造成碾糙率、碾白 率及完整米比例的差異,同時影響米粒大小及米粒 外觀,也改變米粒化學組成,此結果可供調整栽植 期或選擇合適栽植環境以提高稻米品質之參考。 水 稻 栽 植 密 度 對 生 長 行 為 與 穀 粒 產 量 之影 響 本研究以稉稻台農 67 號為試材,分別於 95-96 年兩 期稻作栽培期間進行田間試驗,以探討不同栽植密 度(由 0.28×105hill ha-1 至 2.78×105hill ha-1,計 8 種 密度)對水稻生長行為與穀粒產量之影響。綜合兩 年四期試驗資料,顯示稻株生長性狀在生育期間呈 現二次曲線變化,隨著單位面積栽植密度的升高各 性狀測值均呈增加趨勢,無論株高(PH)、葉片數. 趨和緩。分析穀粒產量與 LAD 之關係,發現穀粒 產量隨著葉面積持續期的延長而增加,兩期稻作表 現雷同。 暗期光中斷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生產之影 響 本研究選用較低感光性稻種台稉 2 號(TK 2)及較 高感光性稻種台稉 11 號(TK 11)參試,利用高壓 鈉燈(HPSL)、水銀燈(ML)及不照光(CK)等 三種光源進行夜間暗期光中斷處理(時程介於 23: 30 至 01:30,光照 2 小時),據以探討短期夜間 光照對不同感光性稻種生長、發育及產量之影響。 自插秧起至 50%抽穗及 50%抽穗至收穫之所需天數 均可能因為夜間光照而延長,顯示暗期光中斷可能 改變稻株發育進展及生育天數,而愈接近光源愈加 明顯。暗期光中斷對生長之影響,由收穫時之株高 (PH)、葉片數(LN)、葉面積(LA)及植株各 部位葉片(L)、桿(C)、穗(P)]鮮重(FW) 與乾重(DW)等性狀調查顯示,ML 光照對 PH 的 伸長效應低於 HPSL 光照,然僅有一期稻作近光源 (分別為≤2m 及≤4m)稻株有輕微促進,二期稻作 則幾無作用。此兩種光源處理在兩期稻作均可提高 近光源(≤4m)稻株之 LN 及 LA,且 TK 11 表現大 於 TK 2。另無論期作別,距離光源 4m 以內兩稻種 植體之葉重及桿重均增加,HPSL 之促進效果高於 ML。穗重則相反,光照將明顯降低 TK 11 收穫之 稻穗重量,特別是距離光源 4m 以內稻株具有較大 差異,HPSL 之抑制效果高於 ML;TK 2 亦有類似.

(28) 12. 現象,而以 HPSL 光照差異較明顯。由產量性狀分 析顯示,暗期光中斷減少 TK 11 之有效分蘗百分比 (PET)、稔實率(PFG)及千粒重(1000-GW), 且 以 距 離 光 源 小 於 4m 稻 株 受 影 響 最 大 , 然 對 1000-GW 影響較小。TK 2 受到夜間光照的影響相 對低於 TK 11,僅以距離 HPSL 光源 2m 以內稻株 受影響較大。由收穫指數(HI)變化可知,TK11 及 TK 2 均因暗期光中斷造成 HI 降低,尤以小於 4m 光源距離之稻株較明顯。 紅 葉 紫 蘇 植 株 生 長 及 葉 片 紫 蘇 醛 之 季 節變 化 本研究調查原產亞洲之唇形科(Lamiaceae)雙子葉 植物紅葉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植株 在 93 年至 95 年期間不同生同季節之生長性狀及葉 片紫蘇醛季節變化,其中生長性狀以株高、葉面積 指數(LAI)及植體地上部位(葉片、莖桿)鮮重 為主。以種子育苗至五葉齡期,分別於三月(Season I)、四月(Season II)、五月(Season III)、六月 (Season IV)及七月(Season V)將苗株定植於試 驗田間。葉片紫蘇醛濃度則以高效液相層析儀 (HPLC)分析。根據試驗結果,發現生長於相對 較為冷涼之 Season I 植株之株高、LAI 及植體地上 部位鮮重均高於相對較為溫暖之其他栽培季節 (Seasons II-V),似乎溫暖環境相對較不利於植株 生長。植株成熟時採收之種子生產量因栽培季節而 異,惟以 Season Ⅴ收刈之種子產量最低,然而其 單粒種子重量最高。無論年份或季節,主桿節位伸 出葉片之紫蘇醛濃度,以第 10 至第 15 節位之間為 高原期,高於其他節位葉片之紫蘇醛濃度,呈現凸 形曲線分佈。其等葉片之紫蘇醛含量,在各栽培季 節亦呈現類似凸形曲線變化。由 Season I 及 Seasons II 試驗資料,發現紫蘇醛含量於生育期間及不同栽 培季節在主桿葉片及分支葉片會有不等之變化,因 此考量兩者加總量後,建議以移植後 110-120 日期 間為獲得葉片紫蘇醛最大收取量之最佳時期。綜合 試驗結果,Season I 為紅葉紫蘇植株生長之最佳季 節,亦具有獲得葉片紫蘇醛最大收取量之潛力。.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 水 稻 抗 白 葉 枯 病 基 因 之 密 碼 子 使 用 偏性 密 碼子使用偏性分析對水稻白葉枯病抗病基因(Xa) 之抗性分子機 制之瞭解相當 重要,因此本 研究自 NCBI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公共資料庫下載已完全定序的 Xa 基因. (Xa1, xa5, xa13, Xa13, Xa21, Xa26 及 Xa27)及其 家族之 17 個編碼區序列(coding domain sequence, CDS)進行密碼子使用偏性分析。首先進行各 Xa 基因之同義密碼子相對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 RSCU)的集群分析和對應分析,可將 Xa 基因之 CDS 明顯區分成 4 群。進而再分別計算 各 群 基 因 之 同 義 密 碼 子 相 對 使 用 頻 率 ( relative frequency of synonymous codon, RFSC)以篩選出高 頻密碼子,結果發現蛋白質序列具有多白胺酸重複 (leucine-rich repeat, LRR)區域結構且 CDS 長度大 於 1000 bp 的 Xa1、Xa21 及 Xa26,其大多數胺基酸 並無密碼子使用偏好性,僅少數胺基酸偏好以 A 或 U 結尾的同義密碼子;而不具 LRR 區域蛋白質結構 且 CDS 長度較短的 xa5、xa13、Xa13 及 Xa27,則 幾乎所有胺基酸都偏好以 C 或 G 結尾的同義密碼 子。Xa1、Xa21、Xa26 及 Xa27 的表現蛋白質皆含 豐富之白胺酸(leucine, Leu),但 Xa1、Xa21 及 Xa26 的 Leu 並無偏好任何密碼子,亦即其表現蛋白 質的 Leu 可選擇任意同義密碼子轉譯,而 Xa27 的 Leu 則高度偏好使用 CUC。由此顯見,同樣對白葉 枯病菌產生抗性的不同 Xa 基因間,呈現出密碼子 使用偏性的多樣性。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表現蛋白質之多白胺酸 重複(LRR)的分布及胺基酸組成 目前已知多白 胺酸重複(leucine-rich repeat, LRR)為生物體抗病 基因蛋白質序列上的特有序列,因此本研究針對水 稻所有已定序之 Xa 基因,自 NCBI(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 及 KOME ( Knowledge-based Oryza Molecular Biological Encyclopedia ) 公 共 資 料 庫 內 擷 取 出 它 們 已 知 的 CDS(coding domain sequence)與全長 cDNA 序列, 將其轉譯的蛋白質序列利用 Pfam 蛋白質家族資料 庫尋找出各 LRR 片段,發現僅在 Xa1、Xa21 及 Xa26 基因之表現蛋白質結構中發現 LRR 存在。進而利用 生物資訊與統計方法,進行不同 Xa 基因蛋白質之 LRR 序列的分布及胺基酸組成之比較分析。結果顯 示 , Xa1 之 LRR 在 蛋 白 質 序 列 中 鬆 散 分 布 於 NB-ARC ( nucleotide-binding adaptor shared by APAF-1, R proteins, and CED-4)區域序列之後,而 Xa21 及 Xa26 之 LRR 則密集分布在 NB-ARC 或 P-kinase(protein-kinase)區域序列之前。Xa1 的蛋 白質序列中靠近 NB-ARC 區域序列的前一、二個 LRR 似乎較遠離其他 LRR,但 Xa21 和 Xa26 的蛋 白質之 LRR 區域結構並未有如此現象。三個 Xa 基.

(29) 13. 因表現蛋白質之 LRR 序列的胺基酸組成皆以親水 性胺基酸為最多且其中以白胺酸(leucine)出現頻 率最高,其次為不帶電荷之絲胺酸(serine)。Xa1. 蛋白 質 之 LRR 在 某 些胺 基 酸的 出 現頻 率 相異 於 Xa21 和 Xa26。這些結果有助於了解不同 Xa 基因間 表現蛋白質中特有 LRR 序列的結構變異情形。.

(30) 14. 園藝作物 月桃、福壽桃等,以採收尚未成熟的高酸果實為原 料配合醃漬鮮食,產期在 3-5 月,在市場有一定的 消費族群,具有相當的開發潛力。目前市面上所使 用的加工方法係以糖精與色素進行醃漬,稍加攪拌 後即可販售食用。然而糖精、人工色素有致癌的疑 慮;因此東勢地區果樹產銷班成員希望本所開發安 全衛生的醃漬產品,以期開發加工桃的市場潛能, 且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才能獲得保障。 本試驗以市場現有加工桃品種二月桃(台農選 系 7612)為供試材料,5-6 分熟青桃進行清洗後, 依果實重量以 2%鹽搓洗脫毛後以清水洗淨瀝乾, 以果重 0.5%鹽搭配不同濃度糖進行醃漬處理。結果 顯示於常溫下,以 0.5%鹽混合 25%白砂糖醃漬處理 3 小時,及果實縱切後在 5℃下以 20%糖水浸漬 2 天,再以 40%糖水 2 天之處理為最佳醃漬條件,可 分別提升果實糖度至 12.3 與 14.7°Brix(表 2-3), 並具備風味、外觀、口感等整體良好表現。將成品 進行真空包裝於 5℃冷藏可保存 2 星期並維持良好 品質。 重要落葉果樹(桃、李、柿及葡萄)品種改良 台灣平地水蜜 桃的育種目標 為育成低需冷 量、低 酸、果實生育日數短、大果、外觀鮮艷動人、品質 好、果肉白色、溶質、離核的毛桃與油桃新品種。 98 年通過新品種‘台農 3 號’命名審查,商業名稱為. 果樹 平地水蜜桃台農 3 號-‘春豐’之育成 台灣平 地水蜜桃的育種目標為選育低需冷量、低酸、甜度 高、果大及果肉白的毛桃。98 年通過新品種‘台農 3 號’的命名審查,商業名稱為‘春豐’(‘台農甜 蜜’בFlordared’)。新品種著果佳,果實發育日數 81-90 天,屬早熟種,盛產期比平地主要商業生產 品種‘台農甜蜜’早約 11 天左右。果重平均 122 公 克,較‘台農甜蜜’為大,屬大型果。果形圓,縫合 線淺,果實對稱性佳。有茸毛。果皮紅,底色乳黃, 易剝皮。果肉白色,近核處著色少,軟溶質,糖度 高(含可溶性固形物約 11.7°Brix),酸度低(可滴 定酸約 0.38%),風味甜(表 2-1),香氣濃。果實 採收時,果皮短絨毛密度較母本‘台農甜蜜’高出很 多;果皮較厚,具有耐雨水的特性,發生水傷的程 度較‘台農甜蜜’少。需冷量 150CU(表 2-2),適合 中部平地及淺山坡地區種植,深具發展潛力。已以 專屬授權方式由員農種苗公司生產、銷售及推廣。 醃 漬 加 工 桃 品 種 選 拔 及 不 同 果 實 採 收期對品 質之影響 台 灣脆桃傳統加 工方式以採收 尚未成 熟的脆桃為原料配合醃漬鮮食;平地栽培一定面積 的高酸水蜜桃品種如二月桃(台農選系 7612)、三 表 2-1. 桃新品種台農 3 號與台農甜蜜果實性狀表現之比較. 供試品種. 果重 z. 果核黏離. (g). 可溶性固形物. 酸度 y. (°Brix). (%). 質地. 果肉顏色. 台農甜蜜. 89. 半離核. 12.8. 0.39. 溶質. 白. 台農 3 號. 122. 離核. 11.7. 0.38. 溶質. 白. z. y. 每一數值代表 30 個果實的平均值,小果:42~62 公克,小中果:63~83 公克,中果:84~104 公克,大果:105~125 公 克,極大果>126 公克(Ivascu, 1998)。 酸度是以蘋果酸(malic acid)為滴定標準。非常低 0.20~0.40%、低 0.41~0.60%、中 0.61~0.80%、高 0.81~1.00%、非常 高 1.01~1.30%(Ivascu, 1998)。. 表 2-2. 桃新品種台農 3 號與台農甜蜜在台灣中部物候期比較. 供試品種. 低溫單位. 花期. 果實發育日數 z. 成熟期. (CU). 始花期. 盛花期. 終花期. 始產期. 盛產期. 終產期. 台農甜蜜. 150. 01.30. 02.12. 02.19. 05.06. 05.26. 06.09. 91-104. 台農 3 號. 150. 01.30. 02.12. 03.03. 05.12. 05.12. 06.02. 81-90. z. (天). 果實發育日數(FDP)極早熟種 FDP≤65 天,早熟種 FDP≤66~90 天,中熟種 FDP≤91~115 天,晚熟種 FDP≤116~140 天 (Wang and Lu, 199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刊“99年第3季(7~9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勞

01 綜合機械 3 陳俊嘉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業訓練 中心.. 01 綜合機械 4 王仲丞

一、 本職類檢定規範制定係依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台(八十 七)勞職檢字第 033372 號函辦理。.

404

(二) 民國 84 年爰經勞動部(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依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以下稱工程會)九十八年 八月二十七日工程管字第 O 九八 OO 三八二 O 四 O

同意委員意見,本試驗試驗期間為 3 個月治療期 及 9 個月追蹤期,因此不會有受試者進行到年滿二十

系統(粉刷) 5 陳唯瑄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南職業訓練中心 24 家具木工 1 黃俊翔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南職業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