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證結果

第五節 實證研究之闡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本研究首先將調升金額之公司,依照「發生超額認購當年度」之平均市價/淨 值比上下,區分為投資機會較高之公司群,以及投資機會較低之公司群兩類別。

另外,本文尚加入不調整金額之公司、以及調降金額之公司,因此總共將研究對 象區分為四個類別,分別探討其公司資金流向。以下為各類型公司之實證結果闡 述:

一、成長機會低於平均值之調升金額公司

實證結果發現:投資機會相對較低之公司,在超額認購後並沒有增加其後續資 本支出,而是選擇將相超額認購所借來之資金以現金形式保留在公司內部。此外,

經理人之薪資及紅利均呈顯著上升,且公司無論有無財務限制均不會增加發放其 股利。由此可知,此類型公司在超額認購後,資金傾向於流向公司內部,使公司 之現金水位以及經理人薪資顯著增加;相反地,公司並不會將資金發還給外部投 資人。至於後續盈餘表現、以及前三大經理人持股方面,均呈不顯著有變化之情 形。

Bates(2005)中提到,當公司投資機會越高,越傾向將資金保留在公司內部拿 去做投資用,後續資本支出會呈顯著上升。也就是說,如果資訊不對稱假說成立,

此類型公司在成長機會很高時,會將資金投入於資本支出;相反地在成長機會很 低的時候,如果公司選擇不投資,應將多餘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實證結果卻 顯示:此類型成長機會相較較低之公司,公司選擇不要將資金投入於後續資本支 出上,同時卻沒有將多餘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反而選擇以現金形式保留在公 司內部,這個實證結果違反了資訊不對稱假說。

本研究認為此類公司應符合代理問題假說,因其選擇將資金以現金形式保留在 公司內部,增加了公司擁有大量現金流的時候,所產生的管理層與股東之代理問 題成本。Jensen(1986)中提到,如果要使公司效率以及股東價值極大化,必須把 這些閒置資金支付給股東;但是管理層為了個人私利,總是希望公司的閒置資金 盡可能地越多越好,而不願意將多餘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而實證結果顯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此類型公司寧願將資金保留在公司內部,也不願意將多餘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

說明管理者是不會從股東最佳利益出發的。

最後,此類型公司經理人薪資、紅利也呈顯著上升。如果前三大經理人薪資的 上升,是因為經理人生產力增加,或因為替公司投資、或是為公司做有利公司的 事情,後續盈餘表現應該更好。但實證結果卻顯示前三大經理人薪資紅利上升,

但是卻沒有伴隨著較好的盈餘表現,此結果更加深了公司更多的閒置資金,是能 夠滿足管理者追求自身的個人目標之疑慮。

二、成長機會高於平均值之調升金額公司

實證結果發現:投資機會較高之公司,在調升貸款金額後顯著增加資本支出,

且以投入研發支出為主。此外,經理人之薪資及紅利均呈顯著上升,且公司無論 有無財務限制均不會增加發放其股利。由此可知,此類型公司在超額認購後,資 金傾向於流向公司內部,使公司之資本支出以及經理人薪資紅利均顯著增加;相 反地,公司並不會將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在後續盈餘表現方面,公司 operating income 表現顯著變差;而管理階層對公司之持股在超額認購發生後 顯著下降。

此類型公司外部成長機會高,所以在超額認購後選擇向銀行多借一些資金,而 這些資金後續主要是投資在資本支出上。如果公司是將這些資金全部投資在 NPV>0 的計畫上,公司價值應該有所提升,但實證結果顯示公司後續盈餘表現顯 著變差,股價表現也不顯著有變化。這可能代表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代理問題,

經理人可能因為好大喜功,只選擇投資在對他有利、可以增加其功績或是擴大自 己控制版圖的投資計劃上,而不是單純選擇 NPV>0 的投資計劃上,才造成公司後 續盈餘表現不佳。

另外,此類型公司經理人薪資、紅利也呈顯著上升。如果前三大經理人薪資的 上升,是因為經理人生產力增加、投資在很多 NPV>0 的計劃,公司後續盈餘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或股價表現應該更好。但實證結果卻顯示前三大經理人薪資紅利上升,但是卻沒 有伴隨著較好的盈餘及股價表現,此結果正加深代理問題的疑慮。

再者,Lang 和 Litzenberger(1989)中提到股利支付的增加,可以降低公司過度 投資、或是公司保留閒置資金增加、使管理層追求自身利益的問題。實證結果顯 示,此類型公司均不會發還股利給股東,可見公司在股利政策方面也沒有解決公 司過度度投資的代理問題。

最後,前三大經理人的持股在超額認購後顯著下降,這更佐證了代理問題的存 在。管理層持股比率下降,代表了經理人在超額認購後,反而對自己的公司沒信 心,且經理人持股降低也削弱了經理人之利益與股東利益之連結,使經理人與股 東之代理問題變嚴重。

總結上述,此類型公司在超額認購後因投資機會較高,而進行調高其貸款金額,

同時使公司後續投資支出增加。但公司後續盈餘表現卻顯著變差,這代表公司並 沒有將資金投入於 NPV>0 之投資計劃上;另外,公司之股利發放不顯著有改變,

也顯示公司寧願將資金投資於 NPV<0、或是可增加管理階層利益之投資計劃上,

也不願意將資金發還給外部股東。前大經理人持股在超額認購後顯著下降,也更 加印證了公司存在著某程度的代理問題。

三、調降金額之公司

實證結果顯示:公司因外部成長機會顯著下降,所以在超額認購後選擇調降公 司借款金額,後續投資支出也隨之下降。資金流向公司內部方面,只有變賣資產 呈顯著上升;資金流向公司外部方面,在沒有財務限制的情況下,公司會選擇發 放股利還予股東。後續盈餘表現方面,超額認購發生後三年公司之盈餘表現顯著 變差。

本文認為此類型公司印證資訊不對稱假說之存在。資訊不對稱理論認為,當公 司在成長機會很高時,會將資金保留在公司內部並拿去投資;相反地,當公司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長機會很低的時候,如果公司選擇不投資,應將多餘資金發還給外部投資人。

實證結果指出,調降金額之公司決定是否向銀行多借資金的考量因素,是考慮公 司投資機會之變化,當公司投資機會下降時,管理層便選擇向銀行少借資金。由 此可知,管理層是視公司的需求來決定是否多借資金,而並不會希望公司的閒置 資金盡可能地越多越好。另外,在公司沒有財務限制的情況下,會選擇發放股利 給股東,發放股利減少了公司內部的多餘資金,使管理層追求自身利益的空間降 低。

關於公司後續盈餘表現,實證結果發現此類型公司盈餘表現反而變差,股價變 化也呈現不顯著情況。本文認為,雖然調降金額之公司代理問題不嚴重,但是因 公司外部投資機會的下降、公司未來前景不佳,且公司後續又沒有增加其投資,

最後連帶使得盈餘表現變差。

四、不調整金額之公司

實證結果顯示:此類型公司外部投資機會沒有顯著改變,公司後續選擇不調整 原先欲向銀行所借之金額。資金流向公司內部方面,只有管理階層的薪資上升;

資金流向公司外部方面,在沒有財務限制下,此類型公司會選擇發放以發放股利 之形式還予外部投資人。最後,後續盈餘表現方面,超額認購後盈餘表現並沒有 顯著變化。

此類不調整金額之公司之實證結果,同時支持代理問題假說以及資訊不對稱假 說之存在。此類型公司在外部投資機會沒有顯著改變下,選擇不調整原先欲向銀 行所借之金額,公司後續投資支出也沒有上升。而後續公司將其公司內部多餘資 金,以股利之形式發還給外部投資人,此結果符合資訊不對稱假說。即公司如果 投資賺得報酬低於股東自己投資所賺得的報酬,公司應把資金發還予股東,讓股 東自行投資其他標的。

另一方面,公司經理人薪資卻呈顯著上升,此結果符合代理問題。此類型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並無增加投資於資本支出上,而前三大經理人薪資之上升,並沒有伴隨著較好的 盈餘或股價表現。這結果代表經理人生產力並沒有增加,但薪資卻上升,加深了 公司是否存在代理問題的疑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