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比較

第六節 實驗後實驗組生活適應前後測之差異

第八節 實驗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比較

本研究以所測得的訓練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體適能測驗結果之間是否有 顯著之差異,經SPSS for windows 12.0版中之共變數分析比較後,結果顯示由迴歸 係數同質性考驗結果得知,BMI、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一分鐘仰臥起坐、及 1600公尺跑走,F值皆未達顯著水準(p>0.05),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之假設,

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由共變數分析摘要表得知,兩組在BMI、坐姿體前彎、立 定跳遠、一分鐘仰臥起坐、及1600公尺跑走(如表4-8-1至4-8-5)所示,確有顯著 差異,F值皆達顯著水準(p<0.05),顯示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健康體適能 確實有顯著影響。

表4-8-1 BMI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共變數 329.73 1 329.73 1419.3 BMI 3.70 1 3.70 15.9 * 誤差 8.59 37 .230

*代表 p﹤0.05

表4-8-2 坐姿體前彎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共變數 2000.7 1 2000.7 855.8 坐姿體前彎 128.2 1 128.2 54.8 * 誤差 86.4 37 2.3

*代表 p﹤0.05

表4-8-3 立定跳遠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共變數 7225.4 1 7225.4 333.2 立定跳遠 151.8 1 151.8 7.0 * 誤差 802.2 37 21.6

*代表 p﹤0.05

表4-8-4 仰臥起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共變數 30.9 1 30.9 4.60 仰臥起坐 304.5 1 304.5 45.2 * 誤差 248.9 37 6.72

*代表 p﹤0.05

表4-8-5 1600公尺跑走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共變數 101962.6 1 101962.6 1212.2 1600公尺跑走 1594.3 1 1594.3 18.9 * 誤差 3112.0 37 84.1

*代表 p﹤0.05

一、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

太極拳訓練後以後測BMI在排除前測BMI的影響因素後,兩組在後測BMI是 否有顯著差異分析,經共變數分析結果F=15.9(p<0.05)達到顯著性差異(如 表4-8-1所示)。實驗組BMI低於對照組BMI。

二、坐姿體前彎方面:

訓練後實驗組以後測坐姿在排除前測坐姿體前彎的影響之後,兩組在後測坐 姿體前彎是否有顯著之差異分析,經共變數分析結果F=54.8(p<0.05)達到顯著性 差異(如表4-8-2所示)。實驗組坐姿體前彎優於對照組的坐姿體前彎。

三、立定跳遠方面:

訓練後實驗組,以後測立定跳遠在排除前測立定跳遠的影響之後,兩組在後 測立定跳遠跳是否有顯著之差異分析,經共變數分析結果F= 7.0(p<0.05)達到 顯著性差異(如表4-8-3所示)。實驗組立定跳遠優於對照組立定跳遠。

四、一分鐘仰臥起坐方面:

訓練後以後測仰臥起坐在排除前測仰臥起坐的影響之後,兩組在後測仰臥起 坐是否有顯著之差異分析,經共變數分析結果F=45.2(p<0.05)達到顯著性差 異(如表4-8-4所示)。實驗組仰臥起坐優於對照組仰臥起坐。

五、1600公尺跑走方面:

訓練後以後測1600公尺跑走排除前測1600公尺跑走的影響之後,兩組在後測 1600公尺跑走是否有顯著之差異分析,經共變數分析結果F= 18.9(p<0.05)達 到顯著性差異(如表4-8-5所示)。實驗組1600公尺跑走優於對照組1600公尺跑走。

由以上可知,太極拳訓練後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健康體適能項目包括身體 質量指數(BMI)、坐姿體前彎之柔軟度、立定跳遠之爆發力、一分鐘仰臥起坐 之肌耐力、及1600公尺跑走之心肺耐力等均有顯著之差異,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訓 練後健康體適能皆優於對照組。

太極拳強調穩定律動、注意力集中、平衡感,體重轉移,肌肉放鬆和呼吸調 控。太極拳訓練過程中,以緩慢的肢體動作單腳站立,彎曲身體,轉身推手,等 動作,可以增強肌肉的力量,亦可放鬆身心,舒緩情緒。受試者接受 12 週太極 拳訓練,每週訓練三天,每次 50 分鐘,可達成促進健康體適能的效果。

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00)所建議持續 20~60 分鐘之中低強度的運動,有助於提高 心肺適能與減少體脂肪。本研究實驗組進步的原因可能是每次訓練的持續時間達 50 分鐘,訓練過程中,肢體不斷的活動,經過訓練後肌肉質量增加導致,基礎 代謝率的增加,配合訓練時呼吸吐納,身心放鬆肌肉變結實,使身體質量指數下 降有顯著的效果。此研究結果與(張瓊丹,2001;賴聲德,2003)的研究相同,

但與(石芳綺,2004)的研究不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 12 週太極拳訓練 後,對少年受刑人身體質量指數有顯著效果。

在坐姿體前彎方面: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2000)指出,在人體上的柔 軟度,以下背部及後大腿較為重要,若缺乏柔軟度,會增加長期慢性下背疼痛的 危險,降低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的表現。他可以透過身體伸展來改善柔軟度。柔 軟度的好壞關係到關節的僵硬及肌肉收縮情形。本研究實驗組進步的原因可能是 太極拳訓練時暖身操充份的伸展拉筋,及基本功的訓練中身體各部份關節不同方 向的轉動,帶動肌肉韌帶伸展,對於柔軟度的提升可以有很好的幫助與效果。此 研究結果與(蔡麗華,2006;蕭亞馨,2006;林志祥,2005;張瓊丹,2001;陳 清欽,2003;賴金鑫與藍青,1994)等人研究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 12 週太極拳訓練後,對少年受刑人坐姿體前彎柔軟度的提昇有顯著效果。

在立定跳遠方面:Bouchard(1994)指出人體若具有相當的肌肉適能,較不 會產生局部性的貧血及疲勞的現象,本研究實驗組進步原因可能是每次太極拳訓

練時需練習「站樁功」,站樁時肌肉處於等長收縮,能有效地增加下肢肌群的力 量。對肌肉舒縮感知能力的提高,能改善運動中樞對各部肌群的支配能力,提高 肌肉的隨意活動性,使肌肉達到運動訓練的效果。此研究結果與(Lan,1998;

蔡麗華,2006;黃泰諭,2005;賴聲德,2003)的研究相同。但與(石芳綺,2004)

的研究不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 12 週太極拳訓練後,對少年受刑人立定 跳遠爆發力方面的提昇,有顯著效果。

在一分鐘仰臥起坐方面:肌耐力係依據肌肉運動的反覆或持續的次數,距離 和時間來計算工作量。易言之,肌耐力係指一定時間的肌肉工作量或未達到疲勞 以前的最大工作量(體育大辭典,1984)。本研究實驗組進步的原因可能是太極 拳訓練時整體套路,拳架的練習,步型,手型移動,全身的肌肉重複不斷的持續 運動,肌耐力在每次漸進的綀習中得到有效的進步。此研究結果與(藍青、賴金 鑫、連倚南,1993;蔡麗華,2006;林志祥,2005;賴聲德,2003;石芳綺,2004)

等人的研究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 12 週太極拳訓練後,對少年受刑人在仰 臥起坐,肌耐力能力方面的提昇,有顯著效果。

在 1600 公尺跑走方面:陳朝煌(1992)指出心肺耐力是現代人最重要的適 能,促進心肺耐力對於慢性病的防治、壓力紓解、活力增進和心理健康等都有相 當的助益,是解決現代生活缺陷的良方。本研究實驗組進步的原因可能是,在經 過 12 週的太極拳訓練,頻率每週三天,每次 50 分鐘的練習,從伸展拉筋,站樁 功,基本拳架等的操練,對於長時間處於監禁生活,且身體活動受限制之下,缺 少運動之少年受刑人應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此結果也與(張瓊丹,2001;蕭亞馨,

2006;賴金鑫和藍青,1994;石芳綺,2004;賴金鑫、籃青、黃美涓、張春琴及 連倚南,1992;賴聲德,2003)等人的研究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 12 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的心肺能力的提昇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