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生活適應及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生活適應及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少年是國家社會未來的中堅,但是,現今社會環境變遷快速,道德價值解離, 許多少年朋友,受到各方面不當的誘惑、感染,進而離開學校、行為偏差、陷入 犯罪。每一個少年行為偏差、甚至涉入犯罪,對於少年本身、少年的親人、家庭、 甚至社會全體,都將造成許多的負面影響。惟放眼今日社會,處處皆是對於青少 年產生不良影響的事物:網咖、電子遊藝場、撞球場、PUB……。這些場所,雖 然提供了民眾休閒的選擇,但對於自制能力較低的青少年朋友,往往卻造成沉迷 其中、荒廢學業、使用毒品、竊盜財物、出賣身體、疏離人際、人格失調的結果。 從各個統計指標來觀察台灣地區少年犯罪人口率的成長,依據法務部(2006) 所出版之「犯罪狀況及其分析」指出(表1-1-1),台灣地區各地方法院審理少年犯 之犯罪人口率,近10年來,少年之犯罪人口率,略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以86年最 高,每萬人中有99.66人犯罪,至94年,降為萬分之39.23人,為近10年來最低。 而95年開始少年之犯罪人口率又略為上升,這是值得廣大社會注意的。.

(2) 2. 表1-1-1 少年犯與兒童犯之犯罪人口率統計表 年. 兒 童 犯. 少 年 犯. 別. 人口數. 犯罪人數. 犯罪人口率. 人口數. 犯罪人數. 犯罪人口率. 86. 3,746,412. 543. 1,45. 2,263,095. 22,553. 99.66. 87. 3,547,647. 397. 1,12. 2,175,364. 19,082. 87.72. 88. 3,785,640. 349. 0,92. 2,083,263. 17,559. 84.29. 89. 3,751,124. 285. 0,76. 2,027,945. 15,563. 76.74. 90. 3,700,255. 263. 0,71. 1,962,266. 14,619. 74.50. 91. 3,611,832. 231. 0,64. 1,932,701. 13,590. 70.32. 92. 3,517,927. 201. 0,57. 1,912,023. 11,451. 59.89. 93. 3,413,894. 199. 0,58. 1,931,153. 9,367. 48.50. 94. 3,294,247. 238. 0.72. 2,256,225. 8,851. 39.23. 95. 3,176,997. 239. 0.75. 1,930,184. 8,834. 45.77. 資料來源:司法院統計處. 至於再犯的情形,近十年來犯罪少年犯罪之再犯率約為18.76%~27.64%之間 從表(1-1-2)的資料顯示,近10年來少年兒童犯罪之再犯率呈現上升現象,況且刑 事案件比保護事件再犯率高,但保護事件再犯率則有增加趨勢。此外,少年再犯 嚴重化也可從學者的研究獲得證實。許春金(2003)曾經以縱貫研究設計,追蹤 犯罪少年,他們發現在409位樣本中,再犯次數為1,093次,其中曾經犯罪次數達 五次者計有59人,這些人追蹤的犯罪次數高達385次,平均犯罪次數為6.5次,佔 了全部再犯的35%。不論是官方統計,自陳報告研究,少部分的少年犯了大部分 的犯罪案件的事實是存在,且在台灣這種「慢性習慣犯」(chronicoffenders)逐年上 升。慢性習慣犯,通常會成為明日的成人犯,矯正或治療工作也最為困難,是未 來解決少年犯罪問題對策最具有挑戰性的一環。.

(3) 3. 表1-1-2 歷年少年兒童犯罪再犯人數統計 年. 總. 計. 刑 事 案 件. 保 護 事 件. 別. 人 數. 再犯數. 再犯率. 人數. 再犯數. 再犯率. 86. 22,434. 4,209. 18.76. 1,127. 310. 27.51. 87. 19,445. 5,038. 25.91. 992. 404. 88. 17,903. 4,748. 26.52. 876. 89. 15,850. 4,138. 26.11. 90. 14,922. 3,970. 91. 13,822. 92. 人數. 再犯數. 再犯率. 21,307. 3,899. 18.30. 40.73. 18,453. 4,634. 25.11. 384. 43.84. 17,027. 4,364. 25.63. 534. 213. 39.89. 15,316. 3,925. 25.63. 26.61. 482. 188. 39.00. 14,440. 3,782. 26.19. 3,821. 27.64. 510. 185. 36.27. 13,312. 3,636. 27.31. 11,652. 3,183. 27.32. 476. 161. 33.82. 11,176. 3,022. 27.04. 93. 9,549. 2,487. 26.04. 365. 145. 39.73. 9,184. 2,342. 25.50. 94. 9,063. 2,297. 25.34. 372. 116. 31.18. 8,691. 2,181. 25.09. 95. 9,064. 2,262. 24.96. 336. 105. 31.25. 8,728. 2,157. 24.71. 資料來源:司法院統計處. 由前述政府犯罪統計資料顯示,少年犯罪在數量上雖然有逐年下降之趨勢, 但是其再犯比率持續升高,而犯罪類型趨於暴力化、多樣化,可見少年犯罪之嚴 重性確實值得重視與探討。由於少年正值血氣方剛的時期,易衝動或被誘惑,自 制力薄弱,加上此階段的身心發展未臻成熟,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影響,容易 產生思想或行為上的偏差,故少年常在無知、一時衝動或失控、同儕壓力等狀況 下發生犯罪行為,此與成人犯罪的性質迥異。 周愫嫻(1996)曾對照國內有關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相關研究指出:自我控制 力不足、低社會經濟地位、單親家庭、家庭管教不當、家庭遭遇突變、學習成就 低、學習興趣低、學校依附力低、升學主義、學校管理主義、標籤作用、不良同 儕、扭曲價值觀、不良休閒活動、不良大眾傳播媒體、貧富差距等都是大部分犯 罪學家認為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當少年出現犯罪行為後,在歷經警局筆錄、檢調偵查及司法審判等歷程,多 少帯給少年受刑人一定程度之壓力與痛苦,對少年受刑人之身心狀況自然也會因 此而產生不同程度之影響。高源令(1992)指出成年人對壓力的掌握都不是很容 易,更何況是少年。當少年受刑人進到矯正機關後,會帶給其失去自由之痛苦,.

(4) 4. 被強制與家庭、社會隔離,斷絕與外界之關係,身處封閉之環境,整日面對著舍 房,生活管理嚴謹,行動隨時受監視,被要求絕對服從校規,與一群品類複雜, 偏差程度不一之其他受刑人相處,人際關係不固定且短暫,頓時失去自我控制、 安排生活之權利,其內心所產生之恐懼、焦慮、無助、壓抑、挫折、屈辱等壓力 與痛苦自不言可喻,而導致生活適應上的不良。 蘇東平、卓良珍(1981),俞筱鈞(1984)等研究生活壓力事件指出,牢獄之災之 生活壓力指數排次居前,往往造成個人重大之生活改變,個人因此必須承受莫大 之生理緊張與心理壓力(引自高千雲,1999)。少年受刑人正值青少年時期,一般 而言,青少年本身不論是面對壓力,或是應付挫折與處理負向情感之能力,都仍 在磨練與培養當中,一旦處理方式不當,就更容易因無法承受而出現沮喪、憂鬱、 甚至是自我傷害、自暴自棄等行為(莊豐榮,2005)。 方 進 隆( 2005)指 出 當 一 個 人 有 沮 喪 症 狀 時,不 但 會 降 低 生 活 品 質, 在 工 作 與 社 交 等 情 境 皆 會 造 成 不 安 與 困 擾。規 律 運 動 或 增 加 身 體 活 動 量 不 但 可 以 提 升 體 適 能,也 有 助 於 全 人 健 康,像 人 際 互 動 與 心 理 與 情 緒 的 改 善 。 Bouchard and Shephard(1994)指出個人身體活動、體適能及健康狀況會 受到遺傳基因之先天性影響,同時亦會受到生活型態(個人行為和習慣、飲食 等) 、個人態度(如個性與情緒因應方式) 、自然環境(如居住環境、氣溫、空氣 品質等) 、社會環境(如工作與社經地位等)後天因素之影響。(引自沈連魁,2004)。 Strand、Scantling & Johnson( 1997)亦 指 出,長 期 處 於 壓 力 環 境 中 , 會 使 人 漸 漸 疲 勞,消 耗 精 力。而 在 生 活 適 應 的 因 應 策 略 中,有 些 人 採 取 較負面的因應方式,包括怨恨、憤怒、暴飲暴食、酗酒、逃避等方式。 有 些 人 採 取 較 正 面 的 因 應 方 式,包 括 運 動、各 種 放 鬆 方 式、積 極 面 對 問 題、尋 求 資 源 等 方 式。謝伸裕( 1997 )指出,經常運動可使人體感到更有活力, 更有自信心,更容易勝任日常工作,睡得更好。當一個人開始從事運動或已持續 規律運動一段時間後,便會在自我形象、自尊、自信、自我認同、自我滿足以及 社交活動顯得較正面、積極,且在日常生活、工作、學業中所產生的壓力,需有.

(5) 5. 一正當途徑加以轉移或淡化減輕,否則會導致許多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 盧俊宏(1998)認為參與運動能夠提高個體本身的自信心、安全感、増進正 面思想、提高身體自我概念、增進情緒穩定以及變得更樂觀。所以薛 宗 煌 (1996) 研 究 發 現 國 中 學 生 的 學 校 適 應 愈 佳 者,其 生 涯 發 展 也 愈 好。陳 婉 容 (2002) 研究結果建議青少年偏差行為防治單位將健身運動納入犯罪矯正及治 療的工作上,藉其參與喜好的運動來減少青少年防衛的心理與排斥感, 提 供 發 洩 過 剩 精 力 與 尋 求 刺 激 的 管 道 和 方 式,並 能 從 其 中 建 立 自 信 心 與 成就感,進而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的問題。 依據聯合國「在監人處遇最低標準規則」第二十一條和第七十八條規定;為 增進在監人之身心健康,矯正機關應提供各種康樂和文化活動。非從事戶外工作 之在監人,如氣候許可,每人每日應作適宜之戶外活動一小時。青少年犯及其他 在適當年齡而體格適合者,做戶外活動時,應受體育及康樂之訓練。因此,我國 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第六十二條規定,定期實施作文、演講、歌詠、壁報、書法、 繪畫、體育或技藝競賽,並舉辦有益於收容人身心及文康活動。 但是,監獄係對受刑人作「矯正教育」為主要工作,以培養第二專長,以利 日後回歸社會能適應社會,所以「作業」重於「運動」,長期作業,坐式生活型 態造成受刑人運動量不足,久而久之體位亦隨之直線上升,曾有受刑人一個月內 增加約20%體重,造成肥胖。少年受刑人正值青少年時期,長期監禁於狹隘之空 間,活動量少,“吃得正常,動得少"於是,與從事日常生活以及與身體活動的 品質或能力有關的體能,即體適能,便逐漸衰退。運動確實可以增進身心健康改 善生活品質,養成規律運動行為,並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課題。 由於國內對於少年受刑人體適能研究,幾近於無,有鑑於此,研擬可行適合 少年受刑人體適能的運動計畫是有必要的,期望透過有規律的運動,增進體適 能,降低少年受刑人日常生活焦慮、沮喪等,使其增強在校生活適應能力幫助有 效學習,改過遷善,順利成長,以便假釋(期滿)出校後能適應社會生活,是本研 究之主要動機。.

(6)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分述如下: 一、探討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健康體適能的影響。 二、探討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生活適應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接受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在健康體適能上有顯著提升。 二、接受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在改善生活適應有顯著效果。 三、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參加或未參加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 健康體適能和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法務部少年矯正學校明陽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他地區及不 同之學生則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僅以法務部少年矯正學校(明陽中學)學生40名為研究對象, 樣本只能推估本母群體,不可以用來解釋其他樣本。 (二)、因研究時間及資源的限制,因此僅選擇明陽中學學生為主,故無法 做到完全隨機取樣。 (三)、影響健康體適能和生活適應能力的因素眾多,本研究僅以有無實施 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健康體適能和生活適應能力的影 響,作為比較受試者實驗前後的差異探討,其他因素不列入本研究 中。.

(7)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太極拳 太極拳訓練內容為二十四式簡易太極拳。本套路係為配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 節奏,研發為一套易學且可有效達到健康養生效果之太極拳。由掤、捋、擠、按、 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等二十四個太極拳最精要基礎式組合而成, 適合對太極拳有興趣之初學者作為入門的第一套拳法。. 二、體適能 本研究健康體適能的測量方式,乃依照教育部頒訂的體適能護照測量方式測 量,測驗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坐姿體前彎(公分)、 立定跳遠(公分)、1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次數)、及800公尺或1600公尺跑走(秒) 等五項,其測量值的高低可顯示身體的健康體適能狀況,身體質量指數越高表示 體脂肪越高,坐姿體前彎成績越高表示柔軟度越好,立定跳遠距離越遠表示肌力 越好,1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次數越多表示肌耐力越好,800公尺或1600 公尺跑走 完成秒數越少表示心肺適能越好(方進隆,1997)。. 三、少年受刑人 「少年」之定義,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二條之規定:「本法所稱少年者, 為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惟因「刑法」第十八條第一項及「少年事件處 理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訂有未滿十四歲不受刑事處分之限制規定,故本研究所 稱「少年」為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而「受刑人」之定義有廣狹之分,廣 義之受刑人泛指一切受刑罰之執行者,包括生命刑、自由刑(徒刑、拘役)、財 產刑(罰金、沒收)、資格刑四種刑罰之受執行者;狹義之受刑人則專指受自由.

(8) 8. 刑(徒刑、拘役)之執行者而言(李清泉,1998),本研究所指之「受刑人」係 採狹義之受刑人定義。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稱之「少年受刑人」,係指觸犯刑罰法律之犯罪行為終 了時,為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少年,而其犯罪行為經少年法院(庭)依調查 後之結果,認係合乎「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二十七條第一、二項之規定,應以裁 定移送或認為得以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並經起訴後被判處 徒刑或拘役者而言。. 四、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乃指個人為了與其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張春 興,1989)。在本研究中,係引用許瑞蘭(2001)「學校生活適應量表」,其中 包括師生關係、同儕互動、自我心理適應、自我行為適應四個層面,此四個層面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適應得越好。.

(9) 9.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少年受刑人生活適應和健康體適能的影 響之研究相關文獻。全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太極拳訓練相關研究;第二節生活 適應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健康體適能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太極拳訓練相關研究 太極拳乃是以太極為中心,歸納八卦方位五行生剋之理法於拳術、步法之 中,是動靜相依、剛柔並濟、由技入道的一種武術。其原理源於老子,萌芽於漢 唐,肇造於宋代張三豐,集成於王宗岳,宏揚於陳家溝,光大於楊露禪父子。由 此可見,太極拳的種類很多,若按架勢的大小來區分,大體上分為大架式、中架 式與小架式等三系;若依拳式特點和風格來分,可分為楊式、陳式、吳式、武式、 孫式和鄭子等六種(張永賢,1994),其中陳式太極歷史最久,而楊式太極流傳 最廣。楊式太極拳除架式較複雜運動量較高的108式老架楊式太極拳外,為因應 潮流趨勢,便於推廣又分64式、37式、24式及13式(楊玉振,2000),而此傳統 均衡性運動被認為更具備有健康體適能要素(藍青等,1999)。. 一、太極拳的體育價值 體育運動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直接以人類為對象,通過身體活 動的形式來改善體質,創造經驗和提昇人性。更進一步地說明白,也就是體育 運動的本質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人本身的能力, 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發展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 對於體育運動,我們可以分別從人體科學和人體文化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 探討其內涵。前者揭示體育運動的身體技術方式和身體運轉機制,後者則揭示 這技術方式和運轉機制背後的文化精神。就人體文化的角度來看,它包含了人 類共同的生理生化、生物物理、生物力學、體質遺傳以及心理演化種種規律。.

(10) 10. 就人體文化的角度來看,體育運動則明顯地受制於各個民族各身的獨特生存方 式及其歷史演化,並由此而形成一系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徵(謝秉中, 1992)。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身體文化的一個突出的表現,而太極拳又是武術中一 門內涵極為豐富的學問。它從強身、健體、袪病、延年,逐步過渡到防身、應 敵、制人、取勝,最後上昇到修心、養性、怡情、悟道,近代更成為國際體育競 賽的活動項目。所以,太極拳不僅是一種高超的體育技術和技擊技巧。在一定意 義上,它還是一種思維方式、人生態度和人格修養。 我們可以確認太極拳融匯了中國的哲學、醫學、兵法、技擊、教育、美學 等等,在一個特定的角度集中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其不僅符合人體科學 中種種嚴格的要求,同時也充份展現了人體文化中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徵。因此, 太極拳在體育上的價值可以說是身、心、技三方面充份且高度統合表現(詹明樹, 2000)。. 二、太極拳運動與體適能相關的研究 太極拳運動是一種傳統的運動方式,採用腹式呼吸法,動作具韻律性,緩慢 協調移動,增加身體活動。多數研究已證實太極拳對生理、心理和疾病方面等有 所助益,更能提升生活品質。近幾年來太極拳更是透過各項生理、心理及醫學等 研究,而確定具有多種療效。根據文獻報告,太極拳訓練可以增進身體柔軟度、 肺活量,降低血壓、血脂肪,對於免疫功能也有良性的作用(Zhang,1990;Li 和 Shen,1995;Cheng,1999;王曉軍,2001;馮美雲,2001;王忠山,2001)。. (一) 心肺功能方面 太極拳是屬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打完一套楊式太極拳,心跳率大約最大 心跳率的58%,最大攝氧量大約是55%VO2max(Lan等人,1998),符合美國ACSM.

(11) 11. 對心肺適能所建議的運動強度(ACSM,2000),根據 Lan等人(1996)的研究 顯示,練習太極拳兩年的中年人,可以增加15.6~26.8%的最大攝氧量,老年人可 以增加18~19%的最大攝氧量。 賴金鑫與藍青(1994)以 9 位平均年齡為 44 ±10 歲男性與 10 位平均年齡為 48 ± 8 歲女性為研究對象,實施 1 年太極拳訓練,訓練頻率每週三次以上,訓 練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率的 75%。結果在 1 年的太極拳訓練後,受試者的最大攝 氧量、肺活量皆有顯著地提升。其中男性受試者的最大攝氧量增加 22%,肺活 量增加 4.2%。女性受試者的最大攝氧則增加 34%,肺活量增加 3.9%。 蔡錦雀(1993)研究指出 64 式太極拳對中老年人的運動強度在輕度與中度 之間。運動中心跳率相當穩定,不會有太大的起伏。運動後心血管與換氣反應在 運動後三分鐘時已大致恢復至安靜水準。中老年人在練習太極拳時的心跳率平均 為 113 跳/分,約為最大心跳率的 64﹪或最大心跳範圍的 39﹪。李惠蘭(1998)發現 鄉村老人的血壓與呼吸方面,在太極拳運動介入後,舒張壓及呼吸都有顯著降 低。賀天蕙(2000)報導太極拳運動訓練能顯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活動及說 話時呼吸困難。林麗蓉(2002)發現對輕度高血壓患者之血壓、血脂肪濃度都有明 顯下降。 Lan, Lai,Wong &Yu(1996)指出,太極拳參與者比長期坐式生活的人擁有較 佳的柔軟度、肌力、心智思考能力和較低百分比的身體脂肪。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1986)也指出:太極拳運動適合所 有人作為心血管訓練的一種運動。 張瓊丹(2002)顯示在太極拳運動訓練後,老年高血壓及心肺耐力顯著進步。 由上述的文獻可以看出從事太極拳對中老年人的心肺適能改善有一定的效益。. (二)、肌力與肌耐力方面 肌力是指單位時間內所產生的力量,而肌耐力是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 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肌力可說是肌肉適能的一種,人體若具有相.

(12) 12. 當的肌肉適能,較不會產生局部性的貧血及疲勞的現象,而適當的腹肌力量和耐 力可以減少或避免下背痛的毛病(Shephard & Bouchard,1994;王敏男,1998)。 Lan 等(1998)以 38 位年齡 58 至 70 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實施 12 個月的 太極拳訓練,其中 20 位(9 位男性與 11 位女性)為太極拳組,每週練習 4 .6± 1.3 次;另外 18 位(9 位男性與 9 位女性)為控制組。結果在 12 個月的太極拳訓練 後,太極拳組在肌力方面有顯著地提升,其中太極拳組男性膝伸肌肌力增加 18. 1 %,膝屈肌肌力增加 15.4%。太極拳組女性膝伸肌肌力增加 20.3%,膝屈肌肌力 增加 15.9%。控制組則無顯著改變。藍青、賴金鑫、連倚南(1993)以 14 位平 均年齡為 47 歲初學太極拳者為研究對象,訓練 108 式楊式老架太極拳,訓練頻 率為每週三次以上,每次訓練包括暖身運動 20 分鐘、太極拳訓練 30 分鐘及暖和 運動 10 分鐘。訓練關節伸展的肌肉收縮力增加 18.1﹪、膝屈肌力增加 15.4﹪。 女性老人在最大攝氧量增加 21.3﹪、身體柔軟度增加 8.8 度、膝關節伸展的肌肉 收縮力增加 20.3﹪、膝屈肌力增加 15.9﹪。. (三)、柔軟度方面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2000) 指出,在人體上的柔軟度,以下背部及後 大腿較為重要,若缺乏柔軟度,會增加長期慢性下背疼痛的危險,降低日常生活 及活動能力的表現。他可以透過身體伸展來改善柔軟度。柔軟度的好壞關係到關 節的僵硬及肌肉收縮情形。 影響柔軟度的因素有:肌肉、肌腱、年齡、性別、肌肉溫度、肌力、協調、 關節結構等。在健康體適能的五大要素中,柔軟度具有很高的特殊性,柔軟度並 非僅止於身體的某一特定部位而已,對任何一個關節而言,其可動範圍都是非常 特別的,也就是說,肩關節的柔軟度好並不能保證髖關節的柔軟度也會很好。而 柔軟度在體適能中的重要性,近年來也慢慢受到重視。良好的柔軟度,可使肢體 的活動範圍較大,避免關節僵硬及肌肉縮短,所以身體的活動能更靈活,也可減 少肌肉緊張所帶來的提早疲勞與疼痛。好的柔軟度也能夠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13) 13. 因為肌肉的延展性好,就可以避免突然動作時發生肌肉拉傷的情形,關節也較不 容易扭傷。另外,藉由柔軟度的增加,也可改善下背痛的症狀 (田麥久,1997)。 賴金鑫與藍青(1994)以 9 位平均年齡為 44±10 歲男性與 10 位平均年齡為 48±8 歲女性為研究對象,實施 1 年太極拳訓練,訓練頻率每週三次以上,訓練 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率的 75%。結果在 1 年的太極拳訓練後,受試者的身體柔軟 度有顯著地提升,其中男性受試者的軀幹前屈角度增加 9 度。女性受試者的軀幹 前屈角度增加 9 度。 Lan 等(1998)以 38 位年齡 58 至 70 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實施 12 個月 的太極拳訓練,其中 20 位(9 位男性與 11 位女性)為太極拳組,每週練習 4 .6± 1.3 次;另外 18 位(9 位男性與 9 位女性)為控制組。結果在 12 個月的太極拳訓 練後,太極拳組在柔軟度方面有顯著地提升,其中太極拳組男性軀幹前屈角度增 加 11 度。太極拳組女性軀幹前屈角度增加 8.8 度。控制組則皆無顯著改變。. 三、太極拳與生活適應 Kutner、Barnhart、Wolf、McNeely &Xu(1997)指出,練習太極拳之後老年 人增加了平衡感和運動的自信心,並且太極拳影響了他們每天的活動和每天的生 活,許多參與太極拳運動的人,改變了過去的身體活動方式,而且太極拳是中國 武術廣為流行的運動,它不但可發展人體的平衡感和協調性,還會加強情緒和心 理的健康。林旻君(1998)研究太極拳運動與太極拳意象對額葉α波非對稱性及 狀態焦慮的影響。結論如下: (一)、太極拳運動前後對額葉α波具有非對稱性,其中控制組產生較為負向的 情緒和情感狀態。 (二)、太極拳意象前後對額葉α波具有非對稱性,其中控制組產生較為正向的 情緒和情感狀態;實驗組產生較為負向的情緒和情感狀態。 (三)、太極拳運動前後與太極拳意象前後,狀態焦慮沒有顯著改變。 藍孝勤(2000)表示太極養生功訓練對「特質性焦慮」 、 「狀態性焦慮」及「憂.

(14) 14. 鬱」有改善的實驗效果,同時表示太極養生功訓練對改善憂鬱有持續的效果。 許存惠(1996)研究太極拳運動者之A型行為組型及壓力知覺的調查,研究 結果太極拳運動者在「特質焦慮」與「特質生氣」上顯著低於一般成人。 洪聰敏(1988)探討太極拳及慢跑對焦慮減低之效果。經分析得到結論: (一)、太極拳運動與慢跑運動皆具有減低狀態焦慮的作用。 (二)、慢跑運動在減低狀態焦慮的作用上比太極拳運動大。 (三)、太極拳運動與慢跑運動對減低狀態焦慮的作用是短暫的。 詹明樹(2000)指出久習太極拳之後性情日漸改變,心境趨於平靜、性情轉 為溫和,不恃才傲物,不輕易發怒,雖遇逆境亦能處之泰然,這就是習太極拳改 變一個人氣質的結果。再者,太極拳是主靜的,所以能訓練人永遠處於一種心平 氣和的狀態,不偏激、蓄而不發、捨己從人、處處謙讓,所以遇事不衝動而精神 也就得到平衡。因此,太極拳可以養成樂觀的情緒、健全的人生觀。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太極拳運動可以促進健康體適能,維持其獨立生活的能 力,進而改善生活品質增進生活適應的能力。因此,在符合效果與安全原則下, 太極拳是適合在矯正機構大力推廣的一項有氧性運動。而本研究因考量研究對象 為少年受刑人,故選擇 24 式簡易太極拳作為運動訓練計劃主要課程,以有組織 的循序漸進方式達到運動訓練的效果。.

(15) 15. 第二節 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一、生活適應的基本概念 據Lazarus(1976)指出「適應」(adaption)一詞最早源自於生物學家 Darwin 於1859年所提出「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 汰」的生物學觀點,他強調當環境改變時,生物體必須改變其組織結構與功能, 以因應外在的環境變化,才能繼續存活下去,是為適應的原始概念。一般而言, 適應的概念可區分為adapation(順應、適應)與adjustment(適應),依據張氏心 理學辭典(張春興,1990)的解釋,adapation 意指(1)個體為求利於自身生存, 在生理機能上或心理結構上產生改變的歷程。(2)指感官接受刺激的時間延長, 其敏感度減低的現象。視覺、味覺、嗅覺、溫覺等,都有明顯的適應現象。(3) 根據皮亞傑(J. Piaget)氏的認知發展理論,適應乃是個體因環境限制而不斷改變 認知結構以求其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經常保持平衡的歷程。 按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在適應時包括調適(accommodation)與同化(assimilation) 兩種彼此互補的歷程﹔而adjustment 意指(1)個體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 足其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2)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環境(社會環境外也 包括自然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3)除環境中的人、事、物 之外,個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所表現的一切內在(如態度、觀念等)改變歷程。 Adjustment 與adaptation 雖意義接近,但前者比後者涵有較多的主動性。adaptation 重在說明個體的彈性,能改變自己以適合環境的要求,而adjustment 重在強調個 體能主動運用技巧以增加自己與境的和諧關係。另依社會工作辭典(2000)指出 適應是指內心的自己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和諧狀態。適應的歷程是人為了滿足 成長中各種需求,朝向目標而產生行動的一個過程。 當朝向目標進行一連串活動時,會遇到阻礙和衝突,但人會循求各種可行途 徑來化解這些阻礙和衝突。因此適應是人們持續的,趨向改變的,認知的,知覺.

(16) 16. 的行為歷程,使人們能維持個人和環境的協調﹔也可以說是人在困境時的行為和 成就表現。綜此可知,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動態的過程,無時不刻 地進行著,個體必須藉著調適(accommodation)與同化(assimilation),以滿足環 境的需求,並維持彼此的均衡關係。 在研究適應的學者中,以Arkoff 對適應所下定義常為其他研究者所採用。 Arkoff(1968)對適應所下之定義為「個人與環境之交互作用」。他指出個人不 斷的尋求滿足自身的需要,以達成目的,同時也承受著環境中的壓力。適應包含 個人與環境雙方要求達到和諧的狀態。Arkoff 強調交互作用亦為個人與環境之間 相互忍受(bearing)與影響(influence)。在成長的過程中,人會改變,環境也 會改變,因而環境與個體之間不停的適應、再適應。因此Arkoff 認為適應是雙向 的(two-way),也是動態的(dynamic)。 Maslow(1970)強調適應是一種和諧的狀態和關係,他認為當個人與環境間 建立了美滿關係時,即為適應。國內學者詹馨(1984)、吳新華(1993)均持此 類看法。 洪冬桂(1986)蒐集多位學者對適應的解釋,將適應定義為:個人和環境間 一種交互作用關係,從動態的方面來說,是指個體為了滿足其社會的以及生理、 心理的基本需求,而在力求與環境保持和諧的情況下,適當的解決困難問題,並 朝著自我實現的目標,做一連串有系統、有意義的行為表現的歷程;以靜態的方 面來說,適應是一種個人的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 從醫療的觀點來看,莫藜藜(1998)將適應定義為協助病患處理疾病或治療所 引起的各種問題;使病患無論在生理、心理,或社會各方面都能達到最佳的良好 狀態。從精神動力學的觀點來看,簡翠薇(1998)將適應定義為每一個人經常為滿 足自身的需求和達成生活的目標而努力奮鬥或戰戰兢兢,他必須在各種環境的壓 力之下尋求一些可行的途徑。 綜合上述各種說法,我們可以對生活適應下一個定義,即適應就是個人與他 人及外在環境間,彼此交互作用並產生一種和諧關係的生活歷程。也就是個人經.

(17) 17. 歷各種外界之壓力與危機後,均能成功克服並達成目標,而使自己與外界均能保 持一個和諧之關係,並能自在的生活。. 二、生活適應的內涵 一般學者認為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個人適應強調個 人需求的滿足及其與環境的滿意關係,社會適應則指人際關係的和諧(路君約, 1981;林清江,1983;詹馨,1984)。但劉焜輝(1985)則認為生活適應包含個 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等的適應。個人生活適應是指個人能瞭 解自己的能力、條件,而且還瞭解自己的情緒與動機,不但欣賞自己、接納自己 且能體認自己的價值,既能對別人施予感激,也能欣賞並接受他人的感情;家庭 生活適應包括處理家庭問題的成功、快樂的程度等;學校生活適應則包括學業成 就及個人成長兩方面;社會適應指個人生活在現實社會裡,與其周圍的人、事、 物交往接觸,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別人以及社會對自己要求些什麼,而且也 能妥善的處事待人,以達成現實環境對自己的要求。 廖榮利(1986)認為適應是個人與他人或其與所處環境之間的規律性與和諧 化的狀態,此種狀態乃建立在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上。 張春興、林清山(1989)認為適應是指個人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事物的 反應。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方面改變自己內部的心理狀態,一方面改變外 在環境,以維持和諧而平衡的交互作用。 朱敬先(1995)認為適應是指有機體想要滿足自身的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 和作用的過程。它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不僅是單向的,而且 是雙向的,或多向的歷程。. 三、生活適應的分類 由於研究設計與研究對象之不同,國內外學者對於生活適應之分亦有所差 異。因此以下是我們分別敘述不同學者對適應的不同分類情形。Arkoff(1968).

(18) 18. 將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與婚姻適應。劉明芬(1985) 以身心適應、學習技能、學校適應及家庭社會適應分類,表示生活適應。陳貴龍 (1987)以接納自我、與他人相處及適應環境代表生活適應。大部分學者林清江 (1983)、路君約(1981)、簡茂發(1978)等均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與社 會適應兩類。黃月美(1996)、黃玉臻(1997)及劉焜輝(1985)等人之分類方 法,將生活適應的架構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人際適應等四方面 來代表生活適應,其內涵包括:一、個人適應:包括對自我的接受與情緒的感受、 表達。二、家庭適應:包括對家庭的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家中的生活情形。 三、學校適應:以學校裡的生活為主,包括對教師、教室常規及學習的適應。四、 人際適應:以同儕、師生間的人際關係為主,包括和同學、朋友和老師的相處情 形。周新富(1999)研究父母教養與國小學生生活適應的關係,發現父母以「高 關懷、高權威」及「高關懷、低權威」的教養態度時,學生的適應較佳,而以「低 關懷、高權威」及「低關懷、低權威」的教養態度,學生的適應較差。葉季森(2000) 探討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繫程度和學生的生活適應的關係,發現父母與學校間的 緊密聯繫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感、人格適應等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趙富年(1980) 的研究指出,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國中男生,有較佳的人際關係,女生則有較強 的自尊心,其生活適應也較佳。 綜合上述學者的分類,有將生活適應分成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 也有將生活適應分成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應。由於本研究之 對象為明陽中學內之犯罪少年,主要是想了解犯罪少年在少年矯正學校內之生活 適應狀況,較無涉及社會的廣大層面以及家庭生活之適應,且由於少年矯正學校 所設立之目的、收容之學生屬性與一般各級學校亦有差異存在,因此本研究並無 針對全面性的適應作探討,僅以師生關係、同儕互動、自我心理、自我行為,做 為本研究中生活適應之內涵。.

(19) 19. 四、受刑人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犯罪人當被判刑確定,通知入監執行那一刻起,身分搖身一變成為受刑人, 而其入進監獄執行第一個首要面對的問題,即是如何在這複雜的封閉機構中把刑 期執行完畢或提早獲得假釋出獄。也就是要如何適應監獄的生活。監獄具有剝奪 (deprivation)及身分貶抑(status degradation)的特性,因此受刑人在監服刑之 生活適應問題亦格外引人注意。某些受刑人可能退縮至自己的世界完全與其他受 刑人隔離;部分受刑人亦可能在犧牲友伴的利益下,擷取私益換取生存;另外之 受刑人則可能完全投入受刑人組織之團體,經由團體凝聚力及物質聲望的的分 配,以減輕禁之痛苦(楊士隆,2003)。可見受刑人之在監獄生活適應問題的複 雜性。 根據學者John Irwin(1970)的看法,其將受刑人之適應監獄型態分為下列 三種: (一)、Doing Time:這一類型的受刑人認為監禁對個人生涯而言只是一段小插曲, 通常尋求最舒適的服刑環境,以免監禁之痛苦。 (二)、Jailing:對外界社會缺乏認同感之受刑人,傾向於在監獄中形成自已的世 界。這種受刑人大都為從小即在少年矯正機構鬼混之常客。因此他們大都 熟悉監獄之環境及運作規則。因此他(她)們極易適應監獄環境。 (三)、Gleaning:這一類受刑人可能利用服刑機會尋求「自我改善」、「心靈的 淨化」及「尋找自我」。以徹底改變原有的生活型態。 Garbedian(1963)的研究:他將受刑人分為老實型(Square John)、江湖型 (Ding)、政客型(Politician)、惡棍型(Right guy)邊緣型(Outlaw)等五類受 刑人。其結果發現:在三個服刑階投中,不同型受刑人,其服刑情形有所不同, 老實型與江湖型,其遵守規範以U型變化,受監獄化的影響不大。惡棍型遵守監 獄規範依次遞減,受監獄化的影響較大;政客型三個階段皆遵守規則,受到監獄 化的影響極輕微;邊緣型受刑人在三個階段,遵守規範依次有很大進步,表示矯 治對這類受刑人產生效果。.

(20) 20. Cohen與Taylor(1972)研究發現,服刑期間愈長,愈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 外顯行為(outgoing behavior)逐漸減少,對機構的依賴也越強。 在國內研究中,有關在監受刑人之生活適應的研究不多,蔡田木(1998)調 查受刑人之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的研究發現,身體健康與拘禁時間成正比,拘禁 越久,身體健康越不好,有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及生病的感覺;拘禁越久與家人 的互動也越不好。 黃徵男與賴擁連(2003)抽樣女性受刑人253名,了解其在監之生活適應, 發現服刑未滿一年之女性受刑人適應最佳,適應最低者二年以上三年未滿之女性 受刑人。 吳培綺(2002)以輔導工作對不同拘禁經歷及不同基本特性的犯罪少年生活 適應成效之相關研究,結果證實其在生活適應上之自我適應、心理適應及行為適 應有顯著差異。其研究發現,刑期在十二年以上至十五年未滿的犯罪少年,對於 自我適應狀況較刑期在一年以上至三年未滿者為佳,愈認同學習輔導及生活輔 導,則心理憂鬱及焦慮的程度會減少,心理適應會愈好,行為適應方面,顯示生 活管理的輔導會影響犯罪少年的行為適應,認同生活輔導的犯罪少年,違規行為 會減少,行為適應會有傾向良好的趨勢。 任全鈞(2004)在受刑人在監適應變化情形之研究中發現,在其1549份有效 問卷中發現,受刑人在監禁壓力、焦慮、憂慮、困擾問題等變項上,與服刑時間 之差異達顯著水準,換言之監禁時間越長,監禁壓力越大。由以上之研究中可以 了解,受刑人在監之執行期間其因為類型的不同,在監生活適應亦有所不同,惟 大部分之研究均指出,執行時間越長,適應越不好,壓力也越大。. 五、運動和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 健康目標包括促進理想的身體成長和發育,開拓對生活方式的興趣並掌握其 技巧、減少疾病的發生,以及培養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Haskell,Montoye,& Orenstein,1985)。生活適應良否則與個人心理健康有著緊密的關聯。.

(21) 21. 根據研究指出,運動有助於建立人格、道德發展、競爭與團隊精神、提昇領導 能力、增進社會適應以及影響自我形象等正面的個人特質(Frey & Eitzen,1991)。 運動能消除因服用高血壓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減緩因緊張生活所帶來的頭痛、 舒緩因懷孕所帶來的不舒服、克服戒菸上的困難、克服時差、減少醫療保健費用、 提高熱的忍受力、更有效的應付生活壓力、適應寒冷的氣候和環境、克服濫用藥 物的習慣、放鬆身心、減低一些因月經所帶來的疼痛、預防和舒緩因壓力所帶來 的手腕關節疼痛、享受大量美食而仍保持身材、提供更多活力和能量應付日常生 活及處理突發狀況、減緩和預防因停經後產生的一些症狀、短時間的減低胃口、 舒緩和改善因罹患骨關節炎所產生的疼痛和情緒、減低因生病而曠職的機會、維 持獨立生活起居的能力、維持整體的健康概念和改善整體的生活品質(盧俊宏, 1998;方進隆,1997;王登方,2000)。 根據文獻證實學童參與運動對於提昇心理機能具有顯著的效果,從事規律的 身體活動可以獲得心理以及人際等各方面的利益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以下即針對運動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做說明: (一)、情緒 情緒的穩定是影響生活適應的心理因素之一,Tattersfield,(1971)的研究 指出,在成熟期前參加運動對人格的發展有顯著的影響。它以縱貫式(longitudinal) 的研究,連續五年觀察一群參與游泳訓練的兒童,發現受試者在個性上很顯著的 變得比較外向、情緒穩定和獨立。 (二)、提昇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了解的總和,其中包括個人對 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瞭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對處理事物的 經驗,以及對生活的目標和評價等(張春興,1989)。Sonstroem(1984)針對自我 概念相關研究進行評論,在「準實驗(quari-experimental)類別的七項實驗中, 其研究結果證實從事運動方案後,自我概念能夠獲得提昇。(藍等,1999)從健 康促進的觀點而言,持續而規律的運動,可以延緩老化、促進老年人的健康體能、.

(22) 22. 維持其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並改善生活品質。 有一篇評論針對兒童方案的各項研究(Gruber,1986),結果發現,自我概 念的變化與參加具指導性的遊戲或體育方案有關。Gruber分析了84項研究,其中 包括多項經過控制的實驗性研究,之後得到的結論指出參加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方 案,可以促使國小學童培養自尊心。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發現,對於發展自我 概念而言,健身活動優於小學體育課程的其他成分。. (三)、減輕壓力 過去的研究中對於運動能夠紓解學童的壓力具有正面的效果(Brown,1991; Calfas & Taylor,1994)。 Brown(1991)的發現支持運動能夠提供人們應付生活中的壓力事件這項假設。 Brown使用一項設計測試生活中的壓力事件、運動狀況和在兒童時期曾有痛風、 糖尿病、癌症等身體疾病的關係。結果顯示當運動量增加時,身體疾病症狀下降。 換言之,規律運動緩和兒童與壓力相關的疾病。 Calfas & Taylor(1994)為了探討有關青年以及青少年(11-21歲)的心理因素 與身體活動之間的相關性,檢閱20篇有關於沮喪、焦慮、壓力、自我尊重、自我 概念、敵意、生氣、智力的功能及精神病學中失序的文章。結果發現身體活動與 自我尊重、自我概念、沮喪現象、焦慮及壓力的改善,其相關是一致的,並沒有 負面的效果被提出。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得知運動對於心理健康以及壓力的改善或幫助是無庸置疑 的,而心理健康幾乎等同於生活適應能力(吳新華,1996)。因此,運動對於影 響生活適應也應具有一定正面的效果。有鑑於此,研究者冀以針對太極拳訓練對 於提昇少年受刑人生活適應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

(23) 23. 第三節 健康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一、體適能的緣起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興起源自美國,體能訓練在歐美各國,向為學校 教育主流;尤自1950年代以來,美國人發現其召募之兵,因身體不良而被摒棄於 外的竟高達半數。1954年,克勞斯韋伯(KrausWeber)之體能測驗結果進ㄧ步顯 示,當時美國青少年之體能狀況遠比歐洲各國落後,令全國上下極為震驚。1956 年,美國總統艾森豪率先舉辦「體能與運動之總統諮詢會議」,並在會上針對美 國青少年體能水準之低落提出嚴重警告。翌年,美國健康體育休閒活動協會 (AAHPERD)進ㄧ步提出「青少年體能測驗計畫」(The Youth Fitness Test Project)。並於1957~1958年間在密西根大學的Paul A. Hunsicker博士的主持下,進 行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壘球擲遠、折返跑、50碼、600碼等7項全國 性的第一次體能普測;並於1958年9月公佈該測驗結果與青少年的體能常模。其 後,世界各國爭相倣效,更進ㄧ步證實美國青少年體能狀況確實遠不如歐洲各 國,尤其以心肺耐力與上肢肌力為甚。是故,艾森豪總統之後的甘迺迪、詹森、 尼克森、福特、卡特⋯ 等總統,對於美國青少年體能訓練之重視與推展皆不遺餘 力;其中尤以甘迺迪與詹森總統影響最為深遠。1966年詹森總統更頒授「總統體 能獎」給予每ㄧ項測驗成績皆在85%以上之參加者。AAHPERD為引起青少年體 能訓練之動機,亦頒布下列辦法以資鼓勵。 1.參加者授予等級證書。 2.每ㄧ項測驗成績皆在50%以上之參加者頒予獎狀。 3.每ㄧ項測驗成績皆在80%以上之參加者頒予鍍金盾牌。 4.參加測驗之學校團體頒予參加證書。 1965年,美國健康體育休閒舞蹈協會(AAHPERD)舉辦第二次全國青少年體能 普查,並將女子引體向上,修改為屈臂懸垂,結果發現美國青少年男女大部分體.

(24) 24. 能皆有顯著的進步。1975年第3次全國青少年體能普查結果則發現,13歲女子之 600碼、立定跳遠;14歲女子之600碼、立定跳遠、屈臂懸垂;15歲與17歲女子之 600碼等項比10年前進步(達0.5顯著水準)。男子在這10年之間體能沒有進步, 立定跳遠在14歲時則有退步的趨勢。 1958年~1963年間,耶魯大學的海軍研究中心(The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at Yale University),亦針對美國45個城市,20000個12~18歲的男女青年實施全國性 的體能普查。該項普查的測驗項目計柔軟、握力、抬腿、跳繩、平衡、折返跑、 600碼、引體向上等項目。 上述青少年體能測驗大多以競技運動為導向。1979年美國體育健康休閒舞蹈 學會(AAHPERD)公佈另ㄧ種以健康為目的的青少年體能測驗方法。此為健康 體適能之由來。 二、體適能的定義及分類 體適能為身體適應能力之簡稱;從生活面而言,它是人類對於現代生活的一 種身體適應能力;從機能方面,它係指人類身心特質中的全體機能,表現為運動 能力、工作能力或疾病抵抗之能力;以結構方面而言,體適能包括型態、機能、 運動適應能力(體育大辭典,1984)。 Physical fitness 在國內常見有「體適能」、「體能」兩種譯名,也有說「體 適能」簡稱「體能」(王順正,2003)。 王順正也指出,國內對physical fitness的譯名,1980年以前出現過「體能」、 「適應能力」和「身體適應」;1986年張至滿所寫「體育測驗與評價」一書中, 譯為「體能」又稱為「體適能」或「身體適應能力」;教育部出版的「國民體育 季刊(1969 年創刊)」中,「體適能」名稱最早出現在1989年卓俊辰發表的「論 全民體適能」專論文章與專刊。 卓俊辰(1992)指出,好的體適能就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及肌肉組織等 都能發揮相當有效的機能,也就是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 又可以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其將健康體能(或稱健康體適能)的要素.

(25) 25. 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軟性、心血管循環耐力及身體脂肪百分比等五大 要素。而敏捷性、平衡感、協調能力、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則被列為運動體 能(或稱競技體適能)的要素。 方進隆(1993a)認為體適能就是指一個人每天在工作之餘,還可參與隨性發 起之活動,或有能力足以應付偶發事件而不會感到力不從心。如(表2-3-1)。 方進隆(1995b)闡述體適能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體能所組成,而 這些體能與從事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的品質或能力有關, 因對象和需求不同, 又可以分為:1、競技體適能(又稱運動適能)往往是體能狀況優異者或運動員 所追求的體能,是需要高強度的訓練。2、健康體適能,是與一般人想要促進健 康、預防疾病並與增進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所需的體能,然競技體適能與運動體 適能有相同的詮釋內容,健康體適能則包括有:有氧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與 身體組成,其解釋如下: 身體組成:(body-mass index 簡稱BMI) 指身體內肌肉、脂肪等組織所佔的 比例。 有氧適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 又可稱為心肺適能,指身體肺部吸入氧氣, 心、肺循環系統攜帶、運送氧氣和肌肉利用氧氣產生能量的能力。 肌肉適能:(muscular fitness) 肌肉所具有的功能與特質,如從事某一負荷或 活動的最大肌力或長久反覆收縮的肌耐力。 柔軟度:(flexibility)身體於一關節或多關節內所能移動的最大範圍。 林正常(1997)定義體適能為身體適應的能力,即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 效率運作的能力,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完成每天的活動而不致過渡疲勞,且尚有足 夠體能應付緊急況。體適能可分為與運動技巧有關的體適能, 包括有敏捷性、 協調能力、速度、反應時間與瞬發力。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其基本要素為肌力、 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與身體組成。如(表2-3-2)。 陳定雄等(2000)「體適能」英文叫physical fitness,德國人稱之為「工作 能力」(leistungs-fahigkeit),法國人稱為「身體適能」(physical aptitude),日.

(26) 26. 本人稱為「體力」,國人則習慣以「體能」稱之。 Jensen and Hirst(1980)認為個人的適能是指外在與內在的活動能力,而運 動適能為其中的ㄧ部份,又名為體適能。內容則包括:個人的特性及運動能力表 現的特徵,如:肌力、耐力、柔軟度、動力、敏捷性及速度等。然而,如果專為 運動適能而言,通常強調的是肌力、耐力和柔軟性等三項。良好的健康體適能, 是指身體各生理系統的狀況,能在有效率的能力表現上承擔部份的任務,但絕不 是包含所有的要素。. 方進隆(1993)將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做的比較 表2-3-1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 項 目. 目 的. 體能項目. 身體感受. 健康. 促進健康及. 肌力. 自在. 體適能. 預防疾病. 肌耐力. 舒適. 心肺耐力. 愉快. 柔軟度 身體組成 競技. 增進運動競賽. 除健康體適能外,亦強 激烈、呼吸感. 體適能. 之體能. 調:速度、協調性、敏 到困難艱苦、 捷及協調反應. 肌肉常會酸痛. 摘自方進隆(1997):健康體適能的理論與實務.

(27) 27. 林正常(1997)將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做簡單的比較。(表2-3-2) 表2-3-2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 健康體適能. 競技體適能. 目 標. 健 康. 勝 利. 對 象. 大 眾. 選 手. 屬 性. 一 般. 特 殊. 要 求. 適 度. 嚴 格. 時 間. 終 身. 短 暫. 收 穫. 容 易. 困 難. 摘自林正常(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

(28) 28. 謝錦城(1998)則依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對象、目的、要素、訓練量 與感受的不同,將二者作更近一步的比較(表2-3-3)。 表2-3-3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 項目. 目的. 對象. 要素. 訓練量. 感受. 健康. 健康促. 學生. 心肺耐力、. 1.訓練的值與. 1.感覺快、自在. 體適能. 進與預. 大眾. 身體組成、. 量較低。. 舒暢、無力。. 防疾. 肌力、肌耐. 2.偏重低強度. 2. 肌肉不會酸. 病。. 力、柔軟度。. 的有氧訓練。 痛、呼吸不會 困難、無乳酸 堆積。. 競技. 提升體. 運動員. 除健康體適能. 1.訓練的值與. 體適能. 適能與. 外,亦強調:速 量較高。. 困難、急促。. 比賽得. 度、協調性、敏 2.有氧、無氧. 2.會乳酸酸堆. 獎。. 捷及協調反應。 與高強度的. 積、肌肉常會. 交互訓練。. 1.呼吸常感覺. 酸痛。. 註:摘自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 Gallahue(1996)指出體適能是指存在的身體相關狀態,而不是指一種才能、 技巧或能力,其發展與維持,是一種身體對外在增加的超負荷,所產生的生理適 應功能。,因此,健康體適能是會隨著使用或廢棄而產生變化的。其對體適能的 廣義定義是指:能勝任日常工作而不勞累,並有餘力從事休閒活動或應付緊急所 需。而對體適能的狹義定義是指:因所從事的規律且充足的身體活動及均衡營養 與遺傳體格等的影響,而呈現出來的健康愉快的狀態。其將肌力、肌耐力、柔軟 度、心肺耐力、身體組成歸為健康體適能的基本要素。.

(29) 29.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論述可知,體適能是指個人對於生活中活動的能力, 其發展目的在維持健康、改善健康,並將健康提升到很好的水準,並能勝任日常 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可以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而本研 究之體適能定義,是指本研究的受測者在接受身高、體重、BMI值、坐姿體前彎、 一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800/1600公尺跑走等項目測驗所測得的成績而言。. 三、體適能對健康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的變遷,人們靜態的生活型態取代了過去動態的 生活方式,使得身體活動的機會減少,而導致體適能水準下降、體重上升、體型 趨於肥胖等問題,甚至健康問題也受到莫大的威脅。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與 健康之間的關係早已獲得證實(郭慧龍、林威秀,2000)。透過體育運動及休閒 活動,不僅可促進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維持充沛活力,並可調整情緒、展現自 我能力、提升自信心、豐實人生(林晉榮,2002)。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及健康體育休閒(AAHPERD)與舞蹈聯盟 Pate(1995) 的報告中顯示,由於身體活動量的不足,導致有 40﹪的六至十二歲男學童及 70 ﹪的六至十七歲女學童無法完成一下引體向上;有 50﹪的六至十六歲女學童及 30﹪的六至十二歲男學童無法在十分鐘內跑完一千六百公尺;有 40﹪的五至八 歲學童至少有 1~3 個帶有冠狀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Cobin(1991)理想的身體組成可以減少罹患成人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Tipton(1991)的研究中發現:健康體適能較佳者患高血壓的機率比健康體適能較差 者低。而平日運動並保持較佳健康體適能的人除了較健康外也比較不會受到疾病 的侵襲在罹病率(morbidity)和死亡率(mortality)上都較低(Paffenbarger, Kampert, Lee, Hyde, Leung &Wing, 1994)。同時也會帶來106 種的好處(盧俊宏,1998)。 陳定雄(1998)指出體適能不足的人,容易產生其機能衰退,例如:腿部退 化無力、內臟機能衰弱、腰腹功能不彰、運動能力低落、抵抗力減弱、身體發展.

(30) 30. 不勻等現象。鄭心嫻(1999)的調查報告發現,由於營養過剩而且身體的運動量 不足,台北市男女學童血液生化值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均偏高,超過正常參考 值範圍者佔50﹪以上,可見身體活動和體適能及危害身體健康的危險因子的關係 非常密切。Kenney & Carlberg(1995)以9位35-59 歲缺乏運動的中年人,實施為 期2年,每週3天,每天60分鐘,每次平均578卡之走路或跑步訓練,兩年平均每 人走跑距離為1180公里,結果發現淨體重減少1.6公斤,脂肪亦減少1.7公斤,身 體型態有顯著的改善,值得我們留意的是,第1年進步顯著,第2年則變化不大。 林秀卿(1992)以18位男子壘球隊員,實施為期8週,每週4天,每天3組6次 反覆,並以最大負荷2/3為強度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壘球選手之體脂肪由11.87± 3.56%降為10.93±3.88%,達.01顯著水準。此等研究結果顯示,肌力訓練足以減少 體脂肪,因而改善身體組成。 方進隆(1997)指出,美國於 1996 年公佈的官方報告「身體活動與健康」中 提出:國家應如何鼓勵民眾積極規律參與適度運動,及提昇體能,促進健康和預 防疾病。可見運動與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四、青少年健康體適能概況之相關研究 青少年時期是正值青春期發展的重要階段,而生長中的青少年若能進行適當 的身體活動,將對身體的發展有明顯的幫助。且此時期的青少年若能培養運動興 趣,建立終身喜好的運動習慣,將對青少年的健康與發育有相當大的幫助。但是 近年來台灣地區由於工商發達及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的生活型態有了很大的改 變,一些父母甚至認為運動是浪費讀書時間而加以壓制,導致體適能的衰退,孩 子長大後,大大增加了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機會。有鑑於此,教育 部(1997)與行政院衛生署,將健康體適能要素中的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 肺耐力、身體組成及競技體適能的瞬發力,定為我國高中、國中、小學體適能的 檢測項目要素。90年並設計「體適能護照」,對於表現優異的學生並有金、銀、 銅質獎章與運動參與的獎勵。此外,教育部設置「教育部體適能網站」,行政院.

(31) 31. 體育委員會則設置「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能常模網站」;教育部頒行「教育 部體適能護照」,體委會則頒行「國民體能檢測實施辦法」。 盧焰章(1992)針對國中學童體能教育的研究指出,台灣地區由於人口 過於集中和都市化急遽的發展,加上建築高樓化的影響,使得兒童日常活動的空 間相對變小,常常導致兒童無法到達室外遊戲場所活動,因而大大的減少了學童 身體活動的機會。 林貴福(1993)學者對台北市中小學生所做的健康體適能常模比較,結果發 現,無論男生或女生,體適能的各因素之水準皆屬於偏低範圍。由此顯示出國內 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明顯呈現隨著性別的不同及年齡的增加而有下 降的趨勢,更顯示出國內國中學生無論男女其體適能水準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日 漸衰退的現象,因此教育當局應該給予重視,並加強輔導。 其次學者黃彬彬(1996)曾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地區 (12-18歲)之青少年其在1988年至1999年間的身高呈現不再成長的現象,可是在 體重方面卻有繼續增加的趨勢,而1980年以後的日本青少年之身高與體重已超越 我國。另外,我國青少年的腹肌耐力有降低的跡象,且不如美國、加拿大的同齡 青少年。教育部(1999)委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對50所大專院校抽樣進行體適能 測驗,以三分鐘登階評量心肺適能,結果亦顯示國內17歲男性指數為59.41,日本 為67,17歲女性指數為52.57,日本為62。 根據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七年七月所公佈之「台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檢測 資料處理--常模研究」中顯示,我國中、小學生之健康體適能均比鄰近日本、大 陸等國家差(洪嘉文,2000)。 教育部於94學年度學生體適能檢測與護照實施績效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目 前中小學學生不管在BMI值、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立定跳遠與心肺耐力成績 均停滯不前,甚有退步落後之情形,顯現中小學男女學生體適能之柔軟度、肌力 與肌耐力、心肺適能均沒有顯著的進步。.

(32) 32.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目前的文獻大多呈現出我國學生的體適能水準,不如日 本、大陸等鄰近國家,如此一來,「運動不足」較易罹患的疾病將隨著年齡的增 長而一一顯現,不但影響個人生活品質,增加社會醫療經濟負擔,也阻礙了國家 整體競爭力。學校從事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學生能透過身體的活動,養 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使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健康體適能活動帶來的樂趣,與獲得其 所帶來健康上的效益,並發展良好的全方位體適能,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這 是各級學校體育教師及主導體育教學主管機關,必須深思的問題,也頗值得我們 來探討並改進。.

(33) 33. 第四節 本章總結 經由以上文獻探討,可歸納下列幾點結論: 一、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對每一個人的身體與心智均有相當的利益,而且 應該被視為日常生活型態中的必要條件,生理影響心理,要有良好的生活品 質,必須要擁有健康的身體,而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從日常生活做起,在監 禁的生活中規律的作息是最好的起點,身心健康可幫助少年受刑人在矯正機 構的情緒紓解、增進同儕關係、生活適應良善,進而有效學習。. 二、太極拳運動不只是老年人的運動,而是一項適合各年齡層的運動:尤其是青 少年正處於活潑好動,血氣方剛之青春期,太極拳訓練具備優良的條件,可 以善用此一人生精華階段,使之性格趨於穩定成熟。太極拳的經論要義,旨 在「以柔剋剛」、「以逸待勞」、「以靜制動」等,若能將其哲理實際的應 用於日常生活中,使青少年直接感受「捨己從人」、「吃虧即是佔便宜」的 逆向思考原則,是最好的教育模式。. 三、透過長期有規律的太極拳運動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提昇身體各項生理機能,更 能增進自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下重新找回自我存在的價值,導正偏差行為少 年不當的運動觀念,待假釋出校後減少涉足不良場所,降低少年出校後之再 犯率。. 四、良好的訓練教學方案可提供給矯正單位作為參考,可從少年矯正單位開始例 如:少年觀護所、少年輔育院,定期做體適能檢測及制定常模,如成效良好 可擴展至成人監獄、女子監獄、戒治所等。培養規律的運動訓練可幫助受刑 人減輕焦慮、沮喪、增進人際互動,達到囚情穩定之效果。.

(34) 34. 五、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根據97年4月底法務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各矯正機 關收容人共44269人,由於有許多的收容人,在入獄之前生活習慣並不好, 包括吸毒,抽煙、喝酒、精神緊張等,甚至有些收容人本身的心理狀態並不 健全,因此這一群人的生活型態更是不佳,對於健康與醫療的需求可能比一 般社會大眾更為需要,健康體適能的提升會減少全國監獄受刑人的醫療資源 浪費。.

(35) 35.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本章針對研究對象;研究架構;研究方法及步驟;研究工具與實施方式;資 料處理與統計分析。個別分節加以敘述。.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法務部矯正學校少年受刑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介於16-18歲之男 性學生將其分成實驗組(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和對照組(無規律運動組)兩組。 實驗組20名實施十二週每週三天的太極拳訓練;對照組20名在實驗期間保持日常 作息不做規律運動。 本研究之所以用新生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原因: 新生班學生均為犯案後於檢警調查期間,羈押至看守所或少觀所中,等待司 法之判定,待判定確鑿後,發監執刑,一段時間後再從各監獄移至少年矯正學校 服刑,這一段時間相當漫長,坐式生活型態導致少年受刑人之日常生活習慣改 變,身體活動量減少,體能減退。當少年受刑人移至少年矯正學校後,編入新生 班接受基本學科學習、基本禮儀訓練、可說是矯正教育新生活的開始,各項身心 處遇亦是均等的。研究者希望在起始條件相同狀況下,研究能以公正、客觀的論 述得到實驗結果,是本研究選定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

(36) 36. 第二節 研究架構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與參考相關文獻之後,本研究之架構如下所示(如圖3-2-1):. 少年受刑人. 實驗組. 對照組. 體適能、生活適應問卷前測 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 數、一分鐘屈膝仰臥起 坐、坐姿體前彎、立定 跳、1600公尺跑走. 體適能、生活適應問卷前測 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 數、一分鐘屈膝仰臥起 坐、坐姿體前彎、立定 跳、1600公尺跑走. ①接受為期12週每週3天每 次50分鐘之太極拳訓練. ①12週不實施規律運動 ②依照平常的作息. ②除太極拳訓練外,概依照 平常的作息. 體適能、生活適應問卷後測. 體適能、生活適應問卷後測. 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 數、一分鐘屈膝仰臥起 坐、坐姿體前彎、立定 跳、1600公尺跑走. 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 數、一分鐘屈膝仰臥起 坐、坐姿體前彎、立定 跳、1600公尺跑走. 兩組進行比較 圖3-2-1 研究架構圖.

(37) 37.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實驗法與問卷調查法,在實驗前對實驗組20名和對照組20名少年受 刑人分別進行健康體適能與生活適應問卷前測,之後實驗組少年受刑人從事為期 12週之太極拳訓練,每一週訓練的時間為3天,每天50分鐘。實施基本功操、站 樁、步法、手法、身法、呼吸法、養生操作法、套路演練,對照組少年受刑人則 維持原來的生活作息。擔任本研究的太極拳教練為簡易太極拳協會屏東分會會長 林宗慶,有太極拳教學二十年經驗,十二週訓練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再接受健康 體適能與生活適應後測。太極拳訓練計劃內容及課程表如(表3-3-1)(表3-3-2): 十二週太極拳訓練計劃內容如下(表3-3-1) 項目 基本功操 鬆靜站立及站椿. 訓練內容 揉、壓、擺攀、開、後、搖、側、聳 、 刷熱身法學習。 輔助動作學習: 轉腰、左右揉,、前後揉,步法、手法、 眼神之基本。. 步法 手法. 進、退、顧、盼、定。 各式拳、掌、勾等手法之變化互換(結 構、用力方式、效果等) 。 (棚、履、擠、 按、採、列、肘、靠) 。. 身法. 虛靈頂勁、垂脊正身、涵胸拔背、沈肩 墬肘、鬆腰、揉胯、分虛實、氣沈丹田、 內外相合、週身一家、用意不用力等。 吐納、導引介紹、腹式呼吸、拳式呼吸 及各呼吸法之異同。對動作、強度、頻 率、持續時間及呼吸要求。 保健運動十法(梳頭、擦面、運目、舔 舌、叩齒、彈耳、摩腹、搓腰、搖肢、 擦足心等)。如何診視及欣賞自我動作, 凝神、養氣,以達強身卻病之效果。 二十四式基本動作分解、組合練習。. 呼吸法. 養生操作法. 套路演練.

(38) 38. 表3-3-2 十二週太極拳訓練課程表 週次 第1週. 課程主題 1.課程介紹 2.功操介紹. 課程內容 1.二十四式太極拳簡介及功法介紹。 2.拉筋法、九大關節鬆身法、基本功架 、站,功法、拳架(太極起勢)。. 第2週. 1.手型及手法介紹. 3.拳、掌、勾。棚、捋、擠、按、採、 肘、靠、抱掌、分掌、雲手、貫拳、 打拳、排掌、插掌、推掌。. 第3週. 1.步型介紹 2.步法介紹. 1.步型:馬步、弓步、虛步、仆步、獨 立步、併步。 2.步法:上步、退步、根步、側行步、 蹬腳。. 第4週. 1.拳架介紹. 第5週. 1.課程介紹 2.基礎太極椿功介紹. 第6週. 1.課程介紹 2.主要太極拳架介紹. 第7週. 1.課程介紹 2.主要太極拳架介紹. 第8週. 1.課程介紹(口訣應 用) 2.太極拳套路分解練 習. 3.攬雀尾、棚、捋、擠、按、單鞭。提 手、靠、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 琵琶。 1.太極拳於體適能運動之運用(柔軟 度)。 2.無極勢(松靜椿)、太極勢(起落椿)、 虛實椿、調息春,氣灌頂(此等基本 太極椿功大多有調息運氣,集中意念 及放鬆精神的作用,可用作結束活動 的內容)。 1.太極拳運動醫學理論、太極拳於體適 能運動之運用 (平衡力)。 2.分,勢、摟,勢、琵琶勢、卷,勢、 攬雀尾勢。 1.輕鬆柔和、連貫均勻、圓活自然、 協調完整。 2.單鞭勢、雲手勢、貫拳勢、 穿掌下勢、獨立勢。 1.口訣: 意為統帥,氣為主導,虛領頂勁 尾梠中正,涵胸拔背,氣沈丹田 沈肩墬肘,鬆腰垂臂,分清虛實 重心中定,重在用意,輕靈自然 動中求靜,內外俱鍊 2.套路: 起勢→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 摟膝橈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紘(6 式)。.

(39) 39. 第9週. 1.太極拳套路分解練 習. 左攬雀尾→右攬雀尾→單鞭→雲手 →單鞭→高探馬(6式)。. 第10週. 1.課程介紹 2.太極拳套路分解練 習. 1.得陰陽協調和虛實分明的美態、潤育 出經常練習太極拳的意欲和興趣、培養 刻苦鍛鍊的精神意志。 2.套路 右蹬→雙峰貫耳→左蹬→左下勢獨 立→右下勢獨立(6式)。. 第11週. 1.太極拳套路分解練 習. 左右玉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轉身 搬攔搥→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6 式)。. 第12週. 1.太極拳套路總複習 練習. 1.套路總複習練習.

(40) 40.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流程分為五個階段,整個步驟如下(如圖3-3-1所示):.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確定研究目的 相關文獻整理 確定研究範疇 生活適應量表編制 健康體適能前測 生活適應問卷前測. 12週太極拳訓練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 健康體適能後測 生活適應問卷後測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結果分析與討論 論文撰述及修正 完成論文報告. 圖3-3-1 研究步驟圖. 三、研究時間 本研究訓練時間,自民國97年1月起至97年4月止。 四、研究地點 高雄縣燕巢鄉法務部(明陽中學),活動中心和操場為受測地點。.

(41) 41. 第四節 研究問卷與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測驗項目及方法,是依據教育部教師體適能護照檢測辦法 中,所使用的項目與使用器材如下: 一、生活適應問卷編制 (一)、生活適應量表 量表主要係引用許瑞蘭(2001)「學校生活適應量表」,其參考黃保勝 (1997)的「學校生活適應量表」、黃玉臻(1997)的「國校學童適應量表」、 蔡俊傑(1999)的「國民中學學生生活適應問卷」、賴靜瑩(1999) 的「學校 生活適應量表」、洪儷瑜(2000)的「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等人量表,和參 考相關文獻編擬而成。共有四個層面包括師生關係、同儕互動、自我心理適應、 自我行為適應。就構念效度而言,經因素分析法,四個因素達到的解釋量為 44.42%,顯示本研究具有不錯的構念效度。 (二)、量表的信效度 量表效度,以斜交轉軸之「直接斜交」進行轉軸,因此經因素分析後,決 定保留38題,四個因素,分別為「師生關係」、「同儕互動」、「自我心理適應」、 「自我行為適應」。「師生關係」因素負荷量為.773~.432間,解釋變異數為 8.436%;「同儕互動」因素負荷量為.736~.437間,解釋變異數為19.637%; 「自我心理適應」因素負荷量為.722~.451間,解釋變異數為10.071%;「自我行 為適應」因素負荷量為.700~.476間,解釋變異數為6.279%。量表之總解釋變異 量為44.423%。量表的信度分析以Cronbach a係數考驗學校生活適應量表的內部一 致性,各分量表之a值在.8406~.7392之間,全量表的a值為.8814,顯示本量表有 穩定的信度。而原量表是施用於青少年階段的學生,矯正學校學生正值青少年階 段,故適用此量表為本研究之工具。.

(42) 42. (三)、填答及計分方式 本量表採Li k e r t 五點量表方式填答及計分,依據其在校生活適應感受程度 分為完全不符合(1)大部分不符合(2)偶符合(3)大部分符合(4)完全符合 (5)等五等,故得分越高者,表示在校生活適應良好,得分越低則反之。 二、健康體適能檢測 在健康體適能檢測前,為了顧及安全,請受試者事先填寫「簡易身體檢查 表」。如(附錄二).

(43) 43. 檢測項目及流程( 如圖3-4-1)如下:. 資料填寫. 健康篩檢 不通過 謝謝參加 通 過. 熱身操 第一站量身高體重. 第二站坐姿體前彎 第三站立定跳遠. 第四站一分鐘屈膝 仰臥起坐. 第五站 1600 公尺跑走. 資料建檔 回收記錄卡 謝謝參加. 圖3-4-1 健康體適能檢測流程圖.

(44) 44. (一)、身體質量指數(BMI) 器材設備:身高器、體重計。方法步驟: 1.穿最少衣物(脫鞋)於體重計測量體重。 2.測量身高時要脫鞋,受測者雙腳跟併攏身體挺直,兩眼保持平視。 3.得知體重(公斤)與身高(公尺)後,便可知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二)、坐姿體前彎 器材設備:布尺、膠帶 測前準備: 1.將布尺貼於平坦之平面上,零公分那端朝向受測者,將膠帶貼在25公分 處。 2.在測驗時,未保持膝蓋伸直,可請一個人協助測驗,但不能妨礙測量。 方法步驟: 1.測驗前先做適度的熱身活動,包括腹背肌群。 2.坐在地板上兩腿分開置於布尺兩側約25至30公分左右,雙腿腳跟底部 與25公分記號平齊,須脫鞋。 3.受試者吸氣後,低頭雙手掌相疊(兩中指互疊)後,向前慢慢伸展,但 不得急速來回抖動,儘可能向前伸,然後暫停片刻,以便記錄。 4.測驗兩次,取較佳之成績,記錄單位為公分。. (三)、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器材設備:碼錶或手錶、墊子 方法步驟: 1.受試者在地面或墊上平躺,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膝彎曲成90度,腳底 平貼於地面,施測者以雙手按住受測者的腳背,以協助維持動作時的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tage 6 syllabus.. New South Wales: Board of Studies New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Wi-Fi Suppor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loud-ba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 Most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s can enjo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