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探討內容包含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實驗教學的功能與目標、實驗教學的 類型、探究式實驗教學及練習教學法。

壹、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實驗室教學的重要性,早在 1892 年Griffin 就提到:「實驗室教學活動在學校 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它被用以改革教育,學生將從我們的實驗室教學中獲得觀 察及操作的能力。」因此,實驗室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助益就受到許多學者的重視

(引自蘇懿生和黃台珠,1999)

Tamir(1976)綜合學者意見提出支持實驗活動的四大要素:(引自許榮富、趙 金祁,1987)

一、科學概念包括高度抽象及複雜的主題,初級及一些未達形式操作期的中 學生,在沒有具體事物操作機會時會無法瞭解其含意。

二、實驗室的工作可以給予學生鑑賞科學之方法及精神。

三、實際之經驗增進技能的發展,連帶則有廣泛的類化效應。

四、學生一旦喜歡實驗活動,將更有興趣於科學的研習。

實驗活動能提供學生真正瞭解的學習方法,藉著做科學工作從事建構知識的 過程,透過實驗活動可以提供學生建構知識的機會,並且可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 科學態度及科學過程技能(Tamir,1976;Tobin,1990)。實驗室提供學生進行彰 顯、演示與驗證已知概念與定律的場所,實驗室教學不但能發展科學實驗過程技 能,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科學態度、理解科學本質與發 展更高的認知能力(許榮富、趙金祁,1987)。Ausubel 於1968 年時指出實驗教學 提供學生機會接觸科學精神與方法,促進解決問題、分析與推演的能力,以及提 供學生了解科學本質的機會;老師也可藉此瞭解學生學習目標與成效之間的差 異,幫助學生構建其知識(蔡執仲、段曉林,2005)。

物理是一門重視實驗實證的科學,物理學本身及相關應用科學的發展和創新

富,1987)。

國內外科教學者多認為實驗活動是科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普通物理 實驗除了可以幫助學生瞭解科學家探索和發現物理規律的過程外,還可以實際的 讓學生印證生活周遭的物理法則,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激盪 出新的想法,發展並培養學生對於物理強烈的好奇心和邏輯思維,透過實驗還能 增強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科學概念的發展,並且培養科學態度、過程技能和解題 能力,因此「普通物理實驗」實為一門基礎且重要的入門學科(李銘崇,2007)。

綜合上述言論可知,實驗教學在科學教育上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實驗教 學能培養學生具備未來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並對一般學習者在科學概念、態度、

方法、能力的學習及養成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物理實驗教學與物理教育的關係就 如同實驗教學對於科學教育的關係。普通物理實驗教學更是各項物理實驗教學的 基礎。因此,如何改進普通物理實驗教學現況的缺失,更是刻不容緩。本研究擬 設計新的整合式實驗教學模式,並以RC/RL 基本交流電路實驗為主題進行研究,

期能改進一般普物實驗教學法的缺點與不足,以達成實驗教學目標。

貳、實驗教學的功能與目標

Simpson & Anderson(1981)曾將實驗室之功能綜合歸納如下:(引自洪姮娥,

1984)

一、教導認識科學和技術的本質—幫助學生瞭解科學與技術之不同及唇齒相 關之特性,以及科學內涵與本質。

二、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藉由學生對物質的處理,培養其解決問題及思考 技術等能力。

三、學習操作技巧—藉由實驗活動接觸處理真實材料的機會,正可訓練操作 技巧。

四、學習主要觀念和原理—幫助學生組織事實及現象,且經過實驗室踏實的 訓練和經驗,使學生較能掌握觀念、原理及原則之關係。

五、發展興趣、態度和價值觀—在實驗室充滿刺激與挑戰的環境中,可使學 生發展科學興趣,以及處理科學與人生的科學態度和人生觀。

許榮富和趙金祁(1987)整理國外學者的理論如下:

(一)發展技能:操作、探究、探討、組織及溝通等技能。

(二)灌輸概念:如假說、理論模型與分類等概念。

(三)培養認知能力:批判思考、解決問題、應用、分析、綜合、評鑑、決 策、創造力等。

(四)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領域、科學家彼此間的工作、科學方法的多樣 性、各種學科中的科學及相關的技術。

(五)強化科學態度:好奇心、興趣、冒險性、客觀性、精確性、成就感、

負責、一致性、合作及喜愛科學等。

二、Klopfer(1971)認為實驗教學具有下列功能:

(一)傳播科學知識與理解科學。

(二)培養操作技能。

(三)發展科學探究技能:1、觀察與測量。2、解釋數據。3、辨認問題 4、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鑑賞科學方法。

(五)強化科學態度與興趣。

(六)應用科學知識及方法。

根據前述實驗室的各項功能,許榮富和趙金祁(1987)整理實驗教學的目標 有下列特點:

一、學習科學概念 二、發展認知能力 三、學習科學過程技能 四、理解科學本質

五、培養正面的科學態度 六、發展良好社會態度 七、引起對科學的興趣 八、學習如何應用科學原理

學的態度、探究的精神與方法,利用儀器及既有知能,思考及解決各項實際問題,

建構科學概念,引起學習興趣。為達成如此目標,教學設計決定教學的成效。欠 缺教學設計或設計不佳的教學活動不但無法達成教學目標,更會製造相反的效 果,例如:降低學生學習興趣。

各個實驗教學目標包含不同的面向,各個目標達成與否,又存在有關連性,

例如:學生對儀器操作不熟練,會影響實驗進行,對學習成效及態度方面就有連 帶影響。因此,實驗教學設計需以整體實驗教學目標為依據,並瞭解各個目標的 本質,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完整且有效的教學設計。

參、實驗教學的類型

綜合Simpson & Anderson(1981)、洪姮娥(1984)、許榮富、趙金祁(1988)、

張惠博(1993)及 Roth(1994)之分類方式,將實驗室教學類型分成下列七種(引 自林秀蓁,1995):

一、驗證式實驗—驗證式實驗大部分安排在教學課程之後,主要目的在驗證 課程中的原理原則,使學生獲得實際之體驗,使課程與實驗進行相配合。

二、歸納式實驗—學生由實驗觀察及數據綜合歸納自然現象的規律。

三、演繹式實驗—由已知科學定律引導實驗活動,將一般化的原理原則,應 用至特殊的問題或事件上。

四、科學過程技能式實驗—培養學生具備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中所需的思考 過程之方法能力。

五、精熟技術式實驗—幫助學生學習一些儀器之基本技術,而達到精確熟練 的程度。

六、探究式實驗—要求學生必須經歷發現問題、指出變因、形成假設,並根 據控制變因的原則自行設計實驗、執行實驗以驗證假設,猶如科學家探 討過程。

七、建構式實驗—以小組共同進行實驗,藉由討論、協商與詮釋而完成實驗。

從上述分類中可以知道不同的實驗教學會有不一樣的學習成果,亦跟實驗教 學的目標有相對應關係。。整合式實驗教學即是將實驗活動重新規劃,在架構上 融入各種實驗類型,發展一套新的教學模式,達成實驗教學的目標。因此,在訓

上則採取驗證式實驗及探究式實驗。

肆、探究式實驗教學

一、探究式實驗教學的內涵與功能

Gibson 和 Chase(2002)與 Hodson(1990)指出科學教育在教學上的改變,

是將以往在一般上著重事實記憶的學習,轉為以探究為主的學習,學生能在此過 程中尋求問題的解答,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是更有效的科學學習方式。NRC(1996, 2000)和 AAAS(1993)亦提出科學是一種探究的過程,探究必須成為課程內容 中的中心元素(element),經由教學的方法及學生參與課室內的探究任務,發展 出一系列的相關技能。

探究式教學是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發展出的教學方法,探究式實驗教學將探究 式教學的精神融入實驗教學中。Resnick(1989)提出探究式教學具備三項原則:(一) 學習是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不是吸收與記憶片段資訊;(二)學習必須基於先前 知識做為新知識產生的主要工具及基礎;(三)學習與所處的情境有密切的關係。

許多關於中學與探究相關的科學活動研究指出,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學生在科 學成就、認知發展、實驗技巧、科學過程技能以及對於科學知識的整體性理解,

遠較一般上著重於記憶的教學為佳(蔡執仲、段曉林、靳知勤,2006)。

二、探究式實驗教學的階段與分類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出版之《探究與國家科學教育標準》(2000)提 出探究式教學的五個共同階段如表2.2.1所示。

表 2.2.1 探究式教學的共同階段

階段一 使學生接觸科學問題、事件或現象,連結到他們的先備知識,藉機製 造與他們想法的衝突,促使他們學習。

階段二 學生經由動手做的經驗探究他們的想法,形成並測試假說,解決問 題,對觀察結果提出解釋。

階段三 學生分析及詮釋實驗數據,綜合他們的想法,建立模型,與他們的教 師及其他科學知識來源澄清他們的概念與解釋。

探究式實驗活動分類依據內容開放的程度而分,開放性層次的界定是依據研究問 題、使用器材、研究過程及答案等四個項目是由教師給予或者開放由學生自己決 定。Hegarty-Hazel(1986)根據文獻及其研究,將探究實驗層次區別如表 2.2.2(引 自楊鍾鳴,2006)。應該讓學生進行哪一個層次的探究實驗,則必須依學生平時學 習的狀況來決定。如果學生的先備知能不足,在一開始就實施高層次的探究實驗,

探究式實驗活動分類依據內容開放的程度而分,開放性層次的界定是依據研究問 題、使用器材、研究過程及答案等四個項目是由教師給予或者開放由學生自己決 定。Hegarty-Hazel(1986)根據文獻及其研究,將探究實驗層次區別如表 2.2.2(引 自楊鍾鳴,2006)。應該讓學生進行哪一個層次的探究實驗,則必須依學生平時學 習的狀況來決定。如果學生的先備知能不足,在一開始就實施高層次的探究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