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根據研究發現及結果提出一些普通物理實驗教學上的建議,期能提供日 後普通物理學實驗教學的參考;另外也針對後續研究提出研究者的淺見。

壹、對普通物理實驗教學的建議:

一、實驗教學設計:

整合式實驗教學在本次研究中有顯著的教學成效,主要在於對教學做一完整 的重新檢視,以有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改變現有實驗教學模式,發展出整 合式實驗教學。因此以整合式實驗教學過程中的發現,提出下列建議:(1)針對 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實驗教學課程。(2)課程的規劃可以更有整體性,而不是各 次獨立的主題。(3)必須有儀器學習課程讓學生先熟悉儀器操作。(4)課程的內 容難易度需符合學生先備知能,份量也要適當。(5)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應該以 循序漸進的探究式教學法進行。(6)較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實驗教學進行,可以有 較佳的學習效果。(7)在定量概念的學習方面,可以利用課後討論或練習補足實 驗教學過程中不足。

二、學生方面:

學生的學習受既有教學模式影響甚大,因此若能將科學探究教育更早落實於 中小學實驗教育中,則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有幫助的。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主題:

本研究針對RC/RL 基本交流電路實驗進行研究,未來研究可擴及其他實驗主 題。

二、教學模式:

本研究提出了兩種整合式實驗教學模式,未來可再發展出其他有效的整合式

三、研究對象:

在本研究中指出,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喜歡不同的實驗模式,未來可以研究 不同教學模式對不同學生學習類型的學習成效影響。另外,因為學生常受舊有學 習經驗影響,因此可以探討整合式實驗教學對不同階段學生(例如中小學階段)

的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 林陳涌與童麗珠(2000):生物實驗教學能力重要性評估比較研究。

師大學報

45(2)

,21-38。

2.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

3. 傅昭銘(2006):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思維。物理雙月刊,28(3),573-579。

4. 洪姮娥(1984):實驗室在科學教學上的功能。中等教育,35(6),25-27。

5. 蘇懿生和黃台珠(1999):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7(4),393-410。

6. 楊鍾鳴(1995):探究式實驗教學與驗證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探究能力、

過程技能、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林秀蓁(1995):一位國中理化教師實驗室之教學與經營。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 王世宏(2003):探究導向教學對國三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電化電池」

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陽季吟(2007):探討電腦模擬實驗和動手操作實驗對概念學習之影響—以 八年級「透鏡成像」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 碩士班碩士論文。

10. 李銘崇(2007):國內大專院校「普通物理實驗」教學實驗項目之現況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學位暑期在職進修專班 碩士論文。

11. 劉得光(2009):探索問題與同儕討論在普通物理實驗教學的運用。國立臺 灣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楊文金、許榮富(1987):物理教育中實驗的角色。科學月刊,18(2),103-105。

13.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

科學教育學刊,13(3),289-315。

16. 林麗惠(2003):建構主義教學觀之剖析與應用。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27。

17. 羅慶璋(2004):國中網路虛擬物理實驗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 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18. 林誠謙(1989):物理教學之電腦使用。物理會刊,11(1),44-49。

19. 張自立(2005):適合師院使用之物理教材與教法之發展初探。國立台北教 育學院學報,18,1-28。

20. 江武雄(1997):國民中學化學科教師教學困難及問題之調查研究(二)。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75-0111-S-018-06)。

21. 吳仲卿(1999):大學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準與評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8-2511-S-018-22)。

22. 邱韻如(2006):主題式系列教學活動之設計與實施—以大一普物實驗的示 波器教學為例。2006物理教學及示範研討會。

23. 黃政傑(1997):教學的意義與模式。教學原理,1-26。台北:師大書苑。

24. 蔡執仲、段曉林、靳知勤(2006):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 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2),119-144。

25. 傅昭銘、石明豐、孫維新(2009):國立臺灣大學普通物理實驗手冊序言。臺 灣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

26. 李宗薇(1997):教學設計。教學原理,67-116。台北:師大書苑。

27. 方炳林(1974):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

28. 王秀玲(1997):主要教學方法。教學原理,145-152。台北:師大書苑。

29. 梁志平、余曉清(2005):建構主義式的網路科學學習對國中生力的概念學 習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5),493-516。

30. 林麗惠(2003):建構主義教學觀之剖析與應用。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27。

31. 許榮富、趙金祁(1987):科學實驗教學目標之確認之客觀性評量分析研究。

國科會報告 NSC76-0111-S003-24。

32. 劉宏文和張惠博(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 題的形成與解決。科學教育學刊,9(2),169-196。

英文部分:

1.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 (1989).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Washington,DC:AAAS Press.

2.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Dick, W. & Reiser,R.A.(1989).Plan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4. Friedler, Y., & Tamir, P. (198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laboratory classes in Israel. Review on Science Education,15,p86-96.

5. Gagne,R.M.(1985).The condition of learning.New York: Holt,Rinehart,&Winston.

6.

Gagne,R.M.,Briggs,L.J.&Wager,W.W.(1992)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Fort Worth,TX: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7. Gibson, H. L., & Chase, C. (2002). Longitudinalimpact of an inquiry-based scienceprogram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towar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86, 693-705.

8. Hegarty-Hazel, E. (1990). The student laboratory and the science

curriculum.London: Routledge.

9. Hodson, D. (1990). A critical look at practicalwork in school science. School

Science Review,70(256), 33-40.

1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2. Roth, W.-M., & Bowen, G. M. (1994). Mathematizationof experience in a grade 8

14. Taconis, R., Ferguson-Hessler, M. G. M., & Broekkamp, H. (2001). Teaching science problem solving: An overview of experimental wor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8(4), 442-468.

15. Tamir, P. (1976). The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science teaching. (Tech. Rep. 10).

Iowa City, IA: The University of Iowa, 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16. Tobin , K. G.(1990).Research on science laboratory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betterquestion and answers to improve learn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0(5), 403-418.

17. White, R. T. (1996). The Link between the Laboratory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8(7),761-774.

<附錄一>第一次前導教學探討手冊及記錄

實驗記錄(小組記錄單)

實驗名稱: 分壓器 日期: 月 日

組別: 組員:

【研究問題】將兩個電阻串聯並接上電源,則兩個電阻的電壓及電源電壓有何關 係?

【器材】請小組討論,要解決問題需要哪些器材及儀器,並記錄下來。

【步驟】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步驟,探討研究問題。(實驗步驟可以用條列式 的文字敘述,也可以用流程圖說明)

【記錄】請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測量的結果。

【小組討論】進行數據分析,藉由小組的討論,寫下你們的結論。

實驗記錄(個人記錄單)

實驗名稱: 分壓器 日期: 月 日

組別: 座號: 姓名:

【研究問題】將兩個電阻串聯並接上電源,則兩個電阻的電壓及電源電壓有何關 係?

【討論心得】經由實驗及小組討論,你(妳)的學習心得與結論:

【分享心得】當別組報告時,你的感想與心得:

【應用】

1.已知有一固定電壓為 10V 的電源,請設計一個電路以得到 4V 的電壓。

2.生活中有哪些電器產品使用分壓器?這些產品是如何設計的?

【實驗心得】請寫下你在本次實驗所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及心得感想:

實驗記錄(小組記錄單)

實驗名稱: RC電路的充放電特性 日期: 月 日

組別: 組員:

活動一

【研究問題】

1.RC 電路的充放電曲線圖形為何(以電阻電壓、電容電壓為例)?

2.充放電曲線(以電容電壓為例)與 R、C 的值有何關係?

【器材】請小組討論,要解決問題需要哪些器材,並記錄下來。

(注意:C<10μF 、R<1kΩ)

【電路圖】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步驟】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步驟,探討研究問題。(實驗步驟可以用條列式 的文字敘述,也可以用流程圖說明,並注意本次實驗的變因)

【記錄】請將實驗結果的圖表記錄下來。

【小組討論】分析圖表的意義,藉由小組的討論,寫下你們的結論。

活動二

【研究問題】

1.方波頻率與充放電特性曲線有何關係?

2.電容電壓曲線與電阻電壓曲線關係為何?

【器材】請小組討論,要解決問題需要哪些器材,並記錄下來。

【電路圖】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步驟】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步驟,探討研究問題。(實驗步驟可以用條列式 的文字敘述,也可以用流程圖說明,並注意本次實驗的變因)

【記錄】請將實驗結果的圖表記錄下來。

【小組討論】分析圖表的意義,藉由小組的討論,寫下你們的結論。

實驗記錄(個人記錄單)

實驗名稱: RC電路的充放電特性 日期: 月 日

組別: 座號: 姓名:

活動一

【研究問題】

1.RC 電路的充放電曲線圖形為何(以電阻電壓、電容電壓為例)?

2.充放電曲線(以電容電壓為例)與 R、C 的值有何關係?

【討論心得】經由實驗及小組討論,你(妳)的學習心得與結論:

活動二

【研究問題】

1.方波頻率與充放電特性曲線有何關係?

2.電容電壓曲線與電阻電壓曲線關係為何?

【討論心得】經由實驗及小組討論,你(妳)的學習心得與結論:

【分享心得】當別組報告時,你的感想與心得:

活動一:

活動二

【應用】

1.本實驗的電容、電阻大小為何限定範圍?

2.RC 電路的充放電曲線有另一種測量方式,即是使用直流電源、開關、伏特計、

碼表進行實驗。請問你該如何選擇實驗器材(需注意什麼)?

【實驗心得】請寫下你在本次實驗所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及心得感想:

實驗記錄(小組記錄單)

實驗名稱: RC電路的濾波性質(頻率響應) 日期: 月 日

組別: 組員:

【研究問題】

1.對RC 電路輸入正弦波,電容(電阻)的電壓曲線為何?

2.不同的正弦波頻率對電容及電阻的電壓曲線有何影響?

【器材】請小組討論,要解決問題需要哪些器材,並記錄下來。

(注意:C<10μF 、R<10kΩ)

【電路圖】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步驟】請小組討論,設計出實驗步驟,探討研究問題。(實驗步驟可以用條列式 的文字敘述,也可以用流程圖說明,並注意本次實驗的變因)

【記錄】請將實驗結果的圖表記錄下來。

【小組討論】分析圖表的意義,藉由小組的討論,寫下你們的結論。

實驗記錄(個人記錄單)

實驗名稱: RC電路的濾波性質(頻率響應) 日期: 月 日

實驗名稱: RC電路的濾波性質(頻率響應) 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