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關注社會使用 3D 動畫有無對新聞可信度的影響,故採取實驗研 究法,藉由操縱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即 3D 動畫有無,從而觀察依變項

(dependent variable)即新聞可信度的變化,並測知變項之間是否存在差異的因 果關係與交互作用。

第一節 實驗法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頁260)定義的實驗研究法是一種 能夠確立因果關係之研究方法,在控制其它干擾因素的同時,研究自變項變化如 何引起因變項變化,能夠確立一個事物是否為另一個事物發生的原因。王文科、

王智弘(2012,頁299)認為實驗研究法是唯一能真正考驗有關因果關係之假設 方法,在實驗研究中,研究者至少操縱一個自變項,控制其它有關變項,以及觀 察一個或多個變項的結果。

若以之間的關係來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六種型態(王文科、王智弘,2012,

頁34、299、302;吳明清,1991,頁201-202):

1、自變項:

由研究者特意操弄、測量或選擇的變項,此變項又可稱為實驗變項

(experimental variable)、因(cause)或處理(treatment)是足以造成差異 的活動或特徵。

2、依變項:

操縱自變項而造成團體的變化或差異,此變項又可稱為標準變項

(criterion variable)、果(effect)或後測(posttest)是研究的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中介變項(intervening variable):

介於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 它是研究者在實驗期間無法觀察、測量,

以及掌控的現象與因素,例如焦慮、疲勞。

4、調節變項(moderator variable):

本質上也是一種自變性,研究中會影響自變項與依變項關係的變項,如 智力水平、先備經驗、教育程度等。

5、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由研究者決定會影響結果的另一種類自變項,例如決定男女之間的差異 會對依變項產生影響,則個別的性別是控制變項,亦為機體變項。

6、無關變項(extraneous variable):

與實驗處理無關,但因與實驗同時出現、不能隨機選擇,且可能對依變 項產生重大影響,卻未被控制好的自變項。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頁261-263)指出,實驗研究法具 有以下優缺點。優點包括:1、實驗法能夠確立一種現象是否由於另一種現象所 引起;2、實驗研究對自變量、試驗環境和其它干擾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3、

實驗研究有助於提高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回顧實驗研究的定義,實驗 研究能夠很有效地保證研究結果的內在效度;4、實驗研究有助於研究結果的複 製;5、實驗研究法的花費相對來說較少,一般來說,實驗研究中每個組有二十 五至三十人就夠了。缺點包括:1、實驗研究者操控自變量的變化,渲染了人工 的色彩;2、實驗研究法的覆蓋範圍較少,往往採用二十五到三十人為一組,所 以一項實驗結果常建立在幾十人到一百多人的基礎上,研究對象數目有所侷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6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參考褚瑞婷(2005)針對社會新聞的次類型分類法,將自變項之社會 新聞,進行操縱分為「突發」、「犯罪」新聞,再將自變項之 3D 動畫有無,分 為「有」使用 3D 動畫,以及「未」使用 3D 動畫等,也就是自變項共計分為 4 組,再將閱聽眾對 3D 動畫的態度、收看電視新聞的時間、人口學變項視為調節 變項,而新聞可信度則為研究中唯一的依變項,如圖 3-1-1 所示。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繪製

綜合以上,本研究遂依自變項之 3D 動畫有無、社會新聞次類型,分為實驗 組與控制組,分別為突發新聞使用 3D 動畫、突發新聞未使用 3D 動畫、犯罪新 聞使用 3D 動畫、犯罪新聞未使用 3D 動畫等 4 組,如表 3-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表 3-1-1: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組別設計

實驗組 控制組

有 3D 動畫 無 3D 動畫

社會新聞 次類型

突發

新聞 突發新聞使用 3D 動畫 突發新聞未使用 3D 動畫 犯罪

新聞 犯罪新聞使用 3D 動畫 犯罪新聞未使用 3D 動畫 本研究自製

二、研究假設

進一步,本研究提出 13 個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 1:社會新聞次類型在新聞可信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 2:3D 動畫有無在新聞可信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 3:「社會新聞次類型」、「3D 動畫有無」在新聞可信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 4:閱聽眾認同 3D 動畫的態度,與社會新聞次類型的不同,對新聞可信度 具有影響。

假設 5:閱聽眾對新聞 3D 動畫的態度與 3D 動畫有無,對新聞可信度具有影響。

假設 6:閱聽眾收看電視新聞頻率愈高,對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可信度愈高。

假設 7:閱聽眾收看蘋果日報【動新聞】的頻率愈高,認為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 畫的新聞可信度愈高。

假設 8:同意因 3D 動畫而看蘋果日報【動新聞】程度越高,認為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新聞可信度愈高。

假設 9:閱聽眾在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新聞可信度評估上有年齡差異。

假設 10:閱聽眾在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新聞可信度評估上有教育程度差異。

假設 11:閱聽眾在社會新聞使用 3D 動畫的新聞可信度評估上有性別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0 

突發、犯罪新聞使用 3D 動畫有無,為本研究重要自變項,因此在製作實驗 文本有以下說明:

1、文本差異僅在 3D 動畫有無:

突發新聞板橋車禍之「無」3D 動畫版,由研究者取出原始新聞帶,僅 由研究者重新進行配音,其餘新聞畫面、訪問皆與原始新聞帶相同,總帶長 為 1 分 11 秒;突發新聞板橋車禍之「有」3D 動畫版,也僅由研究者重新進 行配音,其餘 3D 動畫使用、新聞畫面、訪問皆與原始新聞帶相同,總帶長 為 1 分 11 秒,包括 14 秒 3D 動畫的畫面。犯罪新聞校園暴力之「無」3D 動畫版,由研究者取出原始新聞帶,僅由研究者重新進行配音,其餘新聞畫 面、訪問皆與原始相同,總帶長為 1 分 01 秒;犯罪新聞校園暴力之「有」

3D 動畫版,研究者也取出原始新聞帶,僅由研究者重新進行配音,其餘 3D 動畫使用、新聞畫面、訪問皆與原始新聞帶相同,總帶長為 1 分 01 秒,包 括 14 秒 3D 動畫的畫面。

2、電視台名稱不會出現:

民眾透過電視看見的新聞帶,都會有標題、電視台名稱等,這些都是由 電視台副控室添加,本研究的文本不會有標題、電視台名稱等,也因為已經 由研究者重新配音,故已去除新聞台慣用可供辨識的記者台呼(即壹電視 XXX 台北報導)。

3、訪問字幕仍會保留:

受訪者的字幕由研究者重新製打,所有格式皆採相同字體、大小、顏色,

並非是壹電視目前使用規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