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寫作理論之探究

寫作活動可以由不同領域、層面探討,而有不同的定義及觀點。每個定義及 觀點都有其價值。因此在探討華語寫作教學前,對於寫作本質定義進行探就,並 對於寫作產生過程了解,以進一步探究現今華語寫作教學法,並規劃及設計具體 可行之教學課程與教學方案。

一、 寫作本質的定義

11

從陸機《文賦》提及「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意」即意旨、情志,

「意不稱物」即構思中的意旨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文不逮意」即寫出的 文章不能如實地表達構思中的意旨。其表達了寫作過程中從物到意,由意轉成文。

根據徐振宗等(1995)指出,任何文章內容都來自社會生活,但是現實生活在文章 中的表現,並不是直錄或搬演,它總是首先反映在作者的頭腦中,通過作者的觀 察和體驗,通過自己的判斷和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然後才有可能成為 文章的立意和思想內容。寫作的本質是客觀事物通過作者的主觀意識用恰當的文 字形式正確反映出來,寫作的過程就是正確處理生活─思想─文章(作品)之間關 係的過程。

Zamel(1983)認為寫作的本質包含在過程中發掘靈感與構想,也就是「找出 並釐清究竟想說的是什麼」,以及選擇最能精準表達作者原意的適當語言形式。

Bizzell(1986 )將寫作分為「構思」(composing)與「書寫」(writing)兩個部分。

前者指的是審題、蒐集材料、產出觀念、組織想法的所有過程,著重在創造與傳 遞訊息;後者則是將寫作材料轉為書面文字,強調語言形式的完整與達意。達仆、

賀陽和董小玉(1999)在談及漢語寫作實踐理論時也有類似的見解,他們認為文章 的寫作包含著兩個相互連繫的階段,其一為文章的設計構思階段,這是作者根據 生活中的啟示和需要將現實物象轉化為觀念和意識的階段;其二為文章的傳達製 作階段,這是作者通過語言材料的運用把構思的觀念形態的表象外化為語言文字 形態的階段。前者是一種在觀念中發生的內在認識活動,後者是一種將構思轉化 為文章的傳達製作活動。

綜合上述文獻,羅青松(2002)將「構思」細分為「思維能力」和「表達能 力」,與「語言能力」作為寫作活動最主要的三個組成部分。「思維能力」即提 取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內容及經驗,作為文章內容之依據;「表達能力」即將文章 內容有架構、邏輯,清晰傳達給讀者;「語言能力」即透過正確的文字、辭彙、

語法等語文能力撰寫出文章。寫作的目標即是達成三者之間的平衡,講求文章內

12

容言之有物,架構文章之內容並清楚的表達,使用準確的語言書寫。

二、 寫作模式

有關寫作歷程模式發展有相當多的研究與討論,從早期「階段模式」理論,

將寫作為一個線性的過程,規畫出寫作的程序,寫作者依序完成每個步驟,而完 成作品。而隨著近三十年來心理學的發展,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學者開始探討寫 作過程中所牽扯到複雜認知心理歷程。以下將分別介紹階段模式、認知歷程循環 模式兩種寫作模式做一概要闡述。

(一) 階段模式

階段模式主要是利用直線方式描述寫作的過程,將寫作歷程劃分成幾個階段,

這幾個階段為獨立的,在寫作過程中依循此些階段進行。而各個學者從不同觀點 分析,列表說明如下:

表 二-1 階段模式寫作

學者 階段數 內容

Elbow(1974) 二階段 1.勾繪心中意念2.將意念轉換為 文字

Roman(1965) 三階段 1.寫作前2.寫作階段3.改寫階段 Applebee(1979) 三階段 1.寫作前2.寫作階段3.修訂 Brittion(1978) 三階段 1.預備2.醞釀3.下筆為文 King(1978) 三階段 1.寫作前2.下筆為文3.寫作後 Legum & Krashen 四階段 1.形成概念2.計畫3.寫作4.修改 Draper(1979) 五階段 1.寫作前2.構思3.起草為文4.再

構思5.編修

資料來源:整理自張新仁(1992,p.6)

13

綜合上述學者們論點,可統整為寫作前,包含構思、計畫,寫作時,包含起 草為文及再構思,完成文章後,進行編修。在階段模式中,按照每個階段依序完 成文章,為直線進行,較著重在外表的寫作活動。然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牽扯 許多變項,例如:學習者先備知識、教學環境、語言程度等,此模式過於簡化描 述寫作經驗。張新仁(1992)指出寫作期間會受多少項因素之影響(例如:情境、

寫作者的知識和經驗、教學方法及寫作策略等),而階段模式太過於關注完成後 的作品(written product),忽略了個體心智內的選擇決定等運作歷程缺乏心 理層面的意義以及「寫作歷程」(written process)的分析與了解。

(二) 認知歷程循環模式 (The Cognitive-process Model)

有鑑於上述階段模式過於簡化寫作的過程,寫作的焦點轉移到寫作的認知歷 程。其中以 Flower & Hayes (1981)最受重視。寫作認知歷程循環模式提出以原 案分析(protocol analysis)的研究方法探討寫作者進行寫作時的思考過程,他 們認為寫作涉及到三個層面:寫作環境(the task environment)、寫作者的長期 記憶(the writer`s long-term memory)以及寫作歷程(the writing process),

三者之間存在著交互影響作用的關係,如圖所示:

14

圖二-1 寫作認知歷程

資料來源:引自張新仁(1992,p.7)

Flower & Hayes(1981)認為實際的寫作歷程並非依序直線進行,是由寫作 環境、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歷程三種活動交互影響進行,詳述如下:

1、 寫作環境:指寫作者以外的其他與寫作相關的事物,包括題目、刺激、教師 對任務的指示、讀者對象以及部分完成的文章等。

2、 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者對於題目儲存在長期記憶內相關的主題、讀者和 寫作知識,如:目的語的文化背景、目的語語法、辭彙等。

3、 寫作歷程:此可分為「計畫」(planning)、「轉譯」(translating)和

「回顧」(reviewing)三個階段,詳述如下:

(1) 計畫:此歷程主要為「目標設定」、「產生想法」和「組織想法」。從寫

15

作環境及長期記憶中提取有用的材料,「目標設定」是根據寫作的目的和 讀者對象,設定撰寫的方向;「產生想法」和「組織想法」即如寫作中的

「構思內容」和「文章佈局」。計畫可能發生在寫作前,寫作過程中,甚 至於初稿完成後。

(2) 轉譯:指將計畫中所構思的文章內容及文章佈局轉換成相應的語言形式寫 成草稿。此過程,有許多工作需要同時考慮,如:擬訂的目標、內容的構 思、已完成的文章內容、以及用字、遣詞及文法規則等,個人的工作記憶 能量將會擴展到極限。

(3) 回顧:藉由閱讀和校正,檢視作品是否完整以及不足之處,加以修正,提 高文章的正確性及流暢度,亦可評估是否達成寫作目標。

三、 小結

綜合上述,寫作源自於社會生活經驗,將這些體驗透過自己的觀察及思考,

並運用適當的語文表達而成,即為「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

組合而成的表現,此三方面的能力須均衡,否則缺乏任何一項,便難以完成文章。

透過寫作認知歷程循環模式,寫作過程涉及到三個層面,寫作環境、寫作者 的長期記憶以及寫作歷程,教師可透過此階段教導寫作者增進其在寫作過程中的 知識和技巧。在寫作環境上,因為課程時數限制,加上資源有限,教師確立題目 後,多以口述的方式,給予學生相關的範例及引導段落大意,便讓學生自行完成 文章,再進行批改,而口述教學僅以聽覺傳達,缺乏具體事物觀察,學生多以憑 空想像。莊雅茹(1996)在其研究中指出人們在進行學習時,如果接觸到兩種以 上的媒體(例如:影像、語音和文字)等相互配合使用時,會使內容的學習,回 想與檢索有較正面的幫助。影片同時具有兩種媒體,因此,本研究在進行寫作教 學時,依據寫作認知歷程循環模式,在寫作環境上,透過觀賞影片的外在刺激,

提供具體之事物觀察,並循序漸進提出引導性問題進行討論或口頭鼓勵寫作者,

16

有助於訓練學習者思維能力,進而幫助學生在寫作歷程中對於寫作的計畫。進一 步幫助學生從長期記憶中,提取與題目相關的經驗,計畫如何組織選擇的內容,

並將其轉譯成文章內容,在此階段中不僅需要思考與題目相關之題材,亦需要將 文章佈局轉換成相應的語言形式寫成草稿,有許多工作需要同時考慮,為了降低 學習者工作記憶負荷過量,因此應循序漸進引導,可以透過學習單等方式,幫助 學習者訓練表達能力及語文能力,將計劃階段中與作文題目相關問題以簡單的句 子寫出作為文章主要內容,再透過學生口述架構或教師教導段落架構,形成一篇 文章。有系統地引導學生,產出文章內容,以達到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