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療癒性環境導入高齡者居家室內空間之應用與推廣

第五節 專家座談會

本研究亦就研究內容於臺南與臺北分別舉辦座談會,邀請老年學、醫護、社 工等背景的專家學者(表 5 - 2 專家座談會與會一覽表)針對本次研究成果提 出建議與討論,歸納整理如下:

表 5 - 2 專家座談會與會一覽表

場次 編號 專家委員 專長

臺南

1 教授 老人護理、社區護理、另類療法、失智症照護 2 教授 社會工作教育、老人活動設計與規劃、老人服

務事業概論

3 醫師 腦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帕金森氏症、失智 症)、一般神經疾患

4 教授 運動科學 、呼吸循環生理學、神經生理學、健 康體適能

5 醫師 神經退化疾病、失智症、帕金森症 6 護理師 護理照護、高齡照護

臺北

1 建築師 老人及通用研究設計 2 秘書長 老人照護、社會工作教育

3 教授 輔助科技政策與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政策 與需求評估、早期療育、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 障礙分類系統(ICF)

4 教授 住宅環境與健康住宅、醫療建築、室內健康環 境、營建專業管理

5 建研所代表 建築設計、法規 6 建研所代表 建築設計、法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壹、未來檢核地點之選擇

本研究此次僅至全臺六家團體家屋進行療癒性環性環境參訪,在長照 2.0 的 推廣下,未來將有更多的團體家屋開辦,建議可增加研究樣本數以提升資料的豐 富度及完整性。另外,社區式照顧設施除團體家屋外尚有小規模多機能,建議可

118

參考將此類型居住單位納入未來檢核對象內,以期能更全面的落實療癒環境的運 用。

貳、「居家環境」與「居住環境」之差異

一般而言,居家環境係指個體所私人擁有的長期居住空間。可依其功能性區 分為進口處、客廳、餐廳、廚房、臥室、衛浴、儲藏室等不同空間。而居住環境 之所有權則不一定為使用者所擁有,其可能為租賃的房舍、靜養的機構或醫院等 場所,當個體處在「居住環境」時,個體的活動自由度並不比處於居家環境中,

大多需配合團體或機構的作息表。而當空間的所有權屬於使用者本身時,使用者 可藉由依照自由意志的傢俱擺設與從事各項行為活動進而滿足心理層面的自我 實現並增進自立能力,達到療癒的功效。

參、於不同空間尺度的運用

現階段國內外療癒性元素之應用大部份皆導入於較大尺度的空間範圍,例如 機構、醫院等空間,或是經濟上有餘裕者方能將自宅改造為具療癒性的環境,普 遍較少見於一般人家家庭。然而臺灣高齡人口逐年快速的成長,妥善照顧高齡者 的需求及重要性愈發受到重視。因此如何將這些療癒元素適當、適性地導入一般 高齡者的居家或居住空間,建議未來研究可進一步的針對不同的空間尺寸做深入 探討。

肆、使用者主觀評估

各個個體對療癒性環境所產生之效益感受皆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於入住療 癒環境之前與後進行前後測評估,並進一步分析個體的生長背景、使用習慣,以 及社經地位等可能影響因素。倘若評估對象無法妥善回答問題(如重度失智症患 者),則可考慮以照顧服務員為替代施測對象,評估受托者於入住環境的前後之 差異。

第六節 小結

為使療癒性環境導入高齡者居家室內空間之設計概念可以更易於為社會大 眾想像與理解、研究成果對於實務應用有所助益。藉由訪談過程得知,現階段仍 較少有相關產業將療癒因素運用於高齡者的居住環境。雖然在實務上將療癒性環 境因子導入新建建築並非過於困難,但囿於熟齡市場在國內建築與室內空間設計 領域尚未成熟發展,實為可惜。

本章利用檢核表進行療癒性環境居家室內空間的模擬,針對客廳、廚房、餐 廳、臥室、衛浴廁所、陽台等生活空間,導入不同的療癒性環境因子。客廳、餐 廳、廚房為公共空間,有鑑於人際交流有助於人與人間彼此溝通與關懷,設計重 點應著重在提供可增進社會互動之設計、無壓力的生活環境以及五感刺激。臥室 與廁所為私密空間,亦是高齡者在晨起與夜間如廁時最常發生跌倒的地方,故設 計上首重安全。這些空間可結合科技與智慧化的設施,使其能全方位守護高齡者,

讓高齡者在安全的環境下便利並且舒適地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臥室是休憩、放鬆 的地方,更是障礙期高齡者最常待處的地方,故設計重點應給予佈置的主導權與 環境控制權,結合美學與色彩計畫,輔以提供高齡者能有良好睡眠品質與心靈沉 澱的環境,以保障自尊與歸屬感。

本章歸納整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應用學理與專業見解的建議,以及建築師、

室內裝修設計師在實務上提供的經驗分享,並將學術理論所建立的療癒環境檢核 要素應用於居家空間示範。前述研究結果顯示,現階段臺灣大部份建築形態仍有 待轉型與提升-無障礙設施的導入、通用設計的應用仍有進步與改善空間。欲使 高齡者有更好的居住環境,應積極探討目前既有建物所面對不足高齡者在地生活 的需求與改造困難的問題,讓無壓力的健康環境成為基本且必要居住條件,串連 利用各個空間產生通透的視覺,提供視、聽、嗅、觸、味各種感官的刺激,連接 室內與戶外的自然元素,讓使用者能在空間中輕易獲取各種刺激元素,方能發揮 療癒元素的最大效益。

120

本研究的目的在欲讓社會大眾能更加輕易的了解並將之導入於自己的生活 環境中,因此提出三大應用建議,避免過多或多種不同類型的刺激同時存在,反 而造成干擾,降低了環境的療癒功效。

療癒環境的運用並不困難,選定所欲導入的主題構念,搭配數個相關元素加 以輔助,不需要過多或過高的投入成本即能使周邊環境即刻充滿舒適放鬆的紛圍。

藉由讓高齡者親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居家療癒空間,進而保有自尊、自信與自 立的能力,使其即便身體機能退化也不會因此失去對自我的信念,方是療癒環境 的最終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