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尋找陪伴與關愛的阿軒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尋找陪伴與關愛的阿軒

本節是研究參與者「阿軒」的案例陳述。研究者首先以時間軸,標示出阿軒 成長中的重要事件,對阿軒的生命歷程建立初步的印象。研究者接續撰寫阿軒的 單親家庭經驗及家庭帶給他的影響;另外敘述他在安置機構中的受輔經驗,著重 於和輔導員(雷大哥)互動與相處的事例,及阿軒的感受與體會。研究者也將描 述阿軒在國中時,學校輔導老師的輔導,阿軒認為這段經驗是在求學階段難得的 關懷。最後,研究者將分析阿軒的情感需求,以及分析阿軒有效的輔導方式,並 對於阿軒中輟的現象,提出解釋。

一、阿軒的重要生命經驗

阿軒大約五歲的時候,父母因為父親外遇而離婚。離婚後,父親的女友住到 家中,會照顧阿軒。後來她自殺未遂,和父親分手,離開家裡。父親而後又交了 一任女友,會負擔阿軒的照顧。分手後,家中的照顧者僅剩父親,未再有父親的 女友同居。換言之,阿軒在國小的低年級左右,成為單親的小孩。

國小高年級時,阿軒開始出現中輟的現象,被學校通報中輟,少年隊曾找到 家中,把阿軒帶回學校。國中時期,父子關係惡化,阿軒開始翹家依靠朋友,或

是到母親那邊居住。阿軒此時,中輟的頻率增加,並開始接觸到社區中的不良少

現得錯怪媽媽,而能夠反過來同理媽媽所言:「她對這段婚姻,對這個家庭,對 我們家絕望(S1-016-1)。」

後來,阿軒的父母決定離婚,孩子監護權的問題,讓阿軒的母親陷入兩難。

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源,能夠撫養阿軒和比她大一歲多的姊姊長大,但 又捨不得放棄。然而,最後考量對孩子的照顧比較有利的抉擇,在無奈之下,決 定放棄監護權。

「所以她認為說,我們家那時候至少還可以讓我們兩個上學,她就決定把監 護權讓給我爸,……,那我媽那時候跟我說他捨不得,但他沒辦法(S1-016-2)。」

即便已經做這個決定,但是母親在監護權官司上,還是試圖拿玩具賄賂孩子,

「放在桌子底下賄賂我們」。然而沒想到竟然成功了!在法官問阿軒和阿軒的姊 姊希望跟誰的時候,阿軒選擇了媽媽!最終,法院判定媽媽是監護人之一,和父 親共同監護。然而因為母親那時沒有工作,難以獨自照顧阿軒,因此父母協議平 日阿軒由父親照顧,假日由母親負責。然而不幸的是,這樣的生活型態,是阿軒 夢靨的開始。

(二)阿軒眼中的父親

父母離婚之後,阿軒多半的時間都是和父親相處。阿軒與他的互動,受到許 多父親個人在離婚之後的情緒或特質的改變所影響。阿軒自覺這些因素讓他深受 其害,讓他無法獲得父親的關心與照顧;此外在親子互動中,父親無法友善相待。

這使阿軒對父親形成負向的觀感,也導致與父親的關係逐漸惡化。

1. 自大

阿軒眼中的父親,是一個「自大」的人。阿軒表示,父親很喜歡炫耀做了什 麼了不起的事情,敘述豐功偉業,希望能獲得讚賞。阿軒也曾經認為父親是個厲 害的人。然而,後來他觀察到父親所言,跟實際的樣子時常有落差,譬如,父親 自誇是微積分高手,但教阿軒算數學幾乎全錯,被老師罵。這次事件,讓阿軒對 父親如神一般的印象幻滅,且很難再相信父親所說的話。

「就小時候讓我跟我姊姊以為就是神的樣子,他很厲害,什麼都會這樣子,

我還一度相信他會飛,他是超人。然後後來長大之後我就發現,他其實不是我想 的那麼厲害,他甚至很爛(S1-121)。」

「然後他說他會微積分,他很厲害這樣子,他可以數學教到我高中,好我就 相信他。我就問他這題除法我不會,他就每題就教我,……,突然想要表現一下,

然後我寫十題錯八題!(S1-122)」、「就是從那個時候算是轉捩點,喔其實他不 是我想的那麼神!(S1-124)」、「……,越來越不相信他說的話,到現在也是,他 說的話就聽聽而已(S1-126)。」

2. 愛面子且不能得罪

阿軒認為父親也是個「愛面子」的人,給人一種「別人不能得罪他」的感覺。

使得和父親的互動,有所顧忌,需要時時避免踩到地雷。

阿軒舉例,某一天因為好奇而問父親為什麼沒去工作。然而這看似平凡無奇 的問題,卻讓父親覺得沒面子而打阿軒。阿軒表示,在問之前因為害怕父親不高 興,所以再三確認父親不會生氣才詢問。儘管父親答應不會生氣,但最後仍覺得 面子掛不住,出手打人。

「我有一次不知到哪根神經斷掉了,我竟然跑去問他,我說爸爸我問你喔,

你不能生氣喔,他說好。我說你為什麼不去上班?他就打!呵呵!我說你不行生 氣喔,他就打我……。他說沒關係你問啊,還很仁慈,你可以問,你可以問,沒 關係……。他可能覺得我在質問他為什麼不工作吧,然後感到很沒面子,才打我

(S1-088~S1-090)。」

當阿軒和父親互動時,若讓父親自覺有失面子、覺得被質疑的情境,父親會 用帶有情緒的方式來回應。這也讓阿軒和他的互動,往往處在害怕與緊張之中,

得「畢恭畢敬」,用「卑微」的態度和父親互動,小心應對。

阿軒舉另外一個例子。有一次家裡遙控器沒電,打電話要父親幫忙開門,但 是都沒回應,在警察的協助下才回到家。阿軒想瞭解父親究竟是什麼原因不開門,

即便自己被關在門外,經歷一番折騰,受盡委屈,但他仍然害怕自己的探問會讓 父親認為是在指責,因而,阿軒用卑微的態度詢問,且保持緊戒,隨時準備逃跑。

「就說為什麼剛我打電話給你都沒接,就不是質問的方式,就不是讓他覺得 說我好像要追究為什麼他不開門,就很卑微的問他,為什麼我剛打電話你都不 接?……(S1-167-2)」

「……。然後後來上去的時候我就跟我爸說,而且那時候每次我跟我爸講話 都是,……。就是門一打開我就關起來,貼在門上面這樣子跟他講話,就保持距 離(S1-166-2)。……。準備就隨時可以反應這樣子,每次就我覺得會遭殃的時候,

就是會這種反應(S1-167-1)。」

然而阿軒提到,如果真的逃跑,可能會讓父親覺得不被尊重,面臨激怒父親 的風險,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如果說跟他在互動的當下,然後他爆炸了,那勢必就是我不能離開。因為 離開他就會覺得說你不尊重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這樣子,所以就只能硬著頭皮 把這段撐完。然後如果走錯一步,完蛋了,像下象棋一樣走錯一步,啊!被吃掉 了!就被打,完蛋了(S1-189)。」

阿軒表示,有些時候父親理虧在先,阿軒知道自己並沒有做錯,站得住腳,

因而向父親爭辯。然而,即便父親發現是自己站不住腳,但因為拉不下臉,出手 打阿軒。這使得阿軒受到父親的委屈或誤解,卻難以為自己伸張正義。

「所以我只要做錯事情就會被打,但中間有的時候可能不會直接打,可能會 你一句我一句,但我知道是站的住腳的,理由是正確的,是他站不住腳,他不知 道怎麼反駁我,站不住腳,就動手去打(S2-051-2)。」

「他就覺得自己沒面子,然後我又是小朋友,然後一開始命令又是他下的,

就他自己站不住腳,他就覺得很沒面子(S2-052)。」

3. 權威

阿軒認為父親是個權威的爸爸,離婚後個性轉變,變得自我,常會用「命令」

來要求,必須服從,沒有商討的空間。當阿軒想瞭解父親為何對他做這樣的要求 時,父親卻嚇阻發問,命令照做。若阿軒不服反駁,則會挨打。

「他會命令我們去(S1-073)」、「一定是被命令的,沒得商量(S1-074)」、「可

是就是比較少不服從,因為不服從下場就是被扁(S1-129)。」

「……。因為他常就是灌輸我們這種概念,不要問這麼多做就對了,然後叫 你幹嘛就幹嘛(S1-119)」、「那他既然都這樣講我也不好去反駁,啊反駁了又會被 扁,那就只好相信他,就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情(S1-077-2)。」

此外,父親的權威性讓阿軒和父親之間幾乎無法溝通,因為父親不講道理,

壓制阿軒表達自己的想法,又以威勢妄斷是非,強詞奪理,並用兇悍的態度喝止 阿軒繼續說下去,造成親子之間的溝通受阻。

「就怎麼那麼不講理阿,不搞清楚,不分青紅皂白,就打罵,沒有想知道我 在想什麼(S1-223)。」

「他的溝通都是強詞奪理,就所以勒、所以勒(S1-222)」、「所以勒?啊關我 什麼事?啊所以勒啦?就很兇的樣子,很像流氓的樣子,他只敢對比較弱勢 的,……(S1-170)。」

4. 情緒化

阿軒認為父親離婚前就已是一個情緒化的人,除了是他本身的個性之外,喝 酒也是一個原因。另外阿軒也提到,在父親離婚之後,情緒化變得更加嚴重。

「……,因為他會喝酒,然後就很情緒化(S2-002-1)」、「通常都是沒有喝醉 的情況下,他還是清醒的情況下,脾氣很暴躁,然後會打人(S2-004)。」

「他一開始的個性會那麼情緒化,不會那麼嚴重。那後來轉變是在我爸跟我 媽離婚,然後我爸那時因為劈腿有小三,帶回家,後來那小三自殺,但是未遂還 活著。那就是這件事情讓他改變,讓他情緒更進一步惡化,這是轉捩點。 ……(S2-054)。」

此外,阿軒認為父親處理情緒的能力不佳,無法有效調節內心負面的感受。

當遇到事情時,情緒就會亂成一團,心煩意亂,最後都以生氣的來表達。

「他遇到是事情的時候,情緒就亂成一團,當很亂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覺得很 煩,很煩的時候他就會生氣,所以他很容易就生氣,他幾乎都是用生氣來表達情 緒,……(S1-184)。」

「……,但他就是沒辦法去『平衡那個感覺,他就會生氣』。因為他其實內 心自己知道是他的錯,他不負責任,但當對方認錯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說,好像 被插了一刀。……。他就覺得說他是不是真的很不負責任,就懷疑自己,懷疑自 己的過程他就會生氣(S1-172-2)。」

5. 不願負責任的

5. 不願負責任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