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與回應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與回應之個案研究"

Copied!
3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鄔佩麗 博士. 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與回應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陳泓均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二月.

(2) 誌謝詞 經過七年多的時間,研究所的生涯終於告一段落,其間經歷當兵、結婚和工 作等重要的人生大事,也延長了學生的生涯。在最後一刻將論文完成,感受到如 釋重負的感覺,也終於看到了研究所的盡頭。論文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善於 撰寫的我,又得花比別人多的時間來產出。加上自己求好心切,總希望寫到自己 認為理想的樣子,這樣的歷程讓我時常遭遇困難與挫折,感到洩氣與灰心,甚至 一度自己都要中輟了!所以,要先謝謝自己沒有放棄,也要謝謝自己的用心與堅 持,沒有愧對我的論文。 再來我要感謝指導教授鄔佩麗博士。謝謝鄔老師當時在研究生額度已經額滿 的情況之下,願意加收我,讓我有機會跟您學習。即便一度改主題,鄔老師也是 給予鼓勵,給予我許多的參考書籍與資料,幫助我厚實理論的基礎。並且在論文 的分析與撰寫邏輯上,給予我許多的指導,讓我更能符合學術的要求。也感謝鄔 老師在我做這個主題時,給予我很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尊重我的想法,以及給予 我許多的肯定,這讓我在撰寫的過程,更感到安心。跟鄔老師的學習,讓我受益 良多,尤其在團體討論中,鄔老師不斷提醒的重點與細節,苦口婆心,總是希望 我們能少走些冤枉路;此外,鄔老師也不斷強調作為研究者與諮商人員應有的責 任與態度,這是我最大的學習。 我還要謝謝兩位口委老師,師大教育系劉美慧教授,以及台北大學犯罪學研 究所周愫嫻教授。謝謝劉美慧教授對於我的分析與理論架構的肯定,以及對我的 研究法提出的建議,幫我注意到研究的限制,讓我能夠將論文撰寫地更加完善。 另外,謝謝周愫嫻教授從實務的角度,提供給我許多寶貴的建議,讓我重新思考 研究結果中是否有遺漏的重點,也幫助我在輔導策略分析結果的呈現上,更為具 體與聚焦。. i.

(3) 論文能夠完成,還要感謝我老婆安瑀。沒有他的支持與協助,我應該沒有辦 法畢業吧!由於我的撰寫能力較為薄弱,常需要與她討論來整理我的想法。她總 是細心與耐心的聆聽,不厭其煩地與我討論,協助我確認邏輯是適當的,協助我 理出想要的字句,或是幫我修正與潤飾語句。謝謝她願意花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來 協助我,以及在最我無助的時候,給予心理上與經濟上的支持!非常感謝!此外, 也要感謝我的父母、弟弟、阿嬤和兩位阿姨,在這一路上給我的鼓勵與協助。還 要謝謝我家的小狗貝果與嘟嘟,讓我在寫到煩悶的時候,有個玩伴能夠放鬆心情。 在撰寫誌謝詞的時候,很遺憾的貝果剛好離開了我們。難過的同時,也有無比的 感謝,謝謝他常趴在我的腿上,陪我一起寫論文。 我也要謝謝兩位研究參與者,願意答應我的訪談,以及願意分享自身的經驗, 讓我能透過研究,告訴更多人單親子女不為人知的辛苦,以及能夠瞭解單親子女 的不容易。這篇研究的結果,可說是他們成長的血淚史,除了讓我更謙卑地看待 研究結果外,也學會更能以同理的心情,去看待那些相對弱勢,以及受到ㄧ般人 所貼標籤的學生。另外,也要感謝 A 老師、C 老師和雷大哥的分享,幫助我學習 到許多輔導的方式,也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要謝謝我的同學怡安,當遇到疑問和困難,她願意花時間陪我討論,為我 解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在無助中,找到方向和信心。另外要謝謝怡秀,分 享許多經驗,讓我能夠參照,以及給予我指引。也要感謝庭韶,在我休學的那幾 年,借我師大的帳密,讓我能夠下載文獻。另外要謝謝論文團隊的大家,分享自 己的經驗或是給予回饋與建議,其中又要特別感謝未遲學姐、詩敏學姐和學弟里 祥等給我的回饋與幫助,許多時刻都派上用場,協助我度過難題。還有要感謝許 多在此過程中,幫助我的學長姐和同學們。 最後要感謝服役學校的輔導主任協助我聯繫,以及感謝其他之前共事的夥伴 的鼓勵。也要感謝協會的星翔、又熙等人的協助、關心及給予我的支持。最後要 謝謝一位特別嘉賓,系圖小黑!.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方法的多個案研究設計,對單親中輟生的情感需求進行研究。 研究以立意取樣,邀請兩位曾在國中階段具有輟學經驗的單親學生為研究參與者, 以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深入主觀的經驗,蒐集資料。並以「基模治療」 (Schema Therapy)中情感需求的理論觀點,關注當事人的情感需求,探究情感 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分析當事人的情感需求,在家庭、學校與社區中受回應之經 驗,藉以探究其中輟之現象;並藉由蒐集曾輔導研究參與者的輔導人員資料,將 有關的資料與當事人主觀的輔導經驗,進行分析比對,以瞭解能有效回應情感需 求的輔導策略。 研究結果如下: 一、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的特殊性,包括: (1) 「陪伴與照顧」是關愛的基礎、 (2) 安全感的匱乏、 (3) 「同理與梳理情緒」的需求、 (4) 「追求自我發展」的動力 與實踐、(5)自由不受拘束,能為自己作主、(6)學習自我管理。 二、單親父親對子女情感需求的回應,受到家庭氣氛、親職功能的缺位、單親父 親養育子女的特殊性、家庭改變對父親情緒的衝擊和個人特質所影響。單親 子女的情感需求無法於家中獲得有效回應,造成適應不佳的狀況,促使他們 往學校和社區尋求回應。在學校中「陪伴與照顧」和「安全感」的情感需求 無法獲得回應,卻在社區中尋得友伴的回應。此情感需求回應的歷程,與單 親子女的中輟之間具有關聯。 三、回應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之輔導策略,包括:(1)以安全及真誠的互動建 立關係; (2)對「人」關懷,關心陪伴先於管教; (3)傾聽與同理,形成支 持的力量;(4)承接情緒,協助調適;(5)務實的管教。 根據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1)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特殊性,與建立安全 依附關係及追求自主和設立界線有關。 (2)家庭、學校和社區對於單親子女情感 需求的回應情形,及對個人造成的影響,彼此交互作用,促使單親子女的輟學, iii.

(5) 顯示學生中輟受到家庭和學校過程(process)因素的影響。 (3)中輟生輔導策略, 「以人為本」是基礎,著重建立關係,提供情感支持,彈性且保有原則的管教。 最後對於未來的研究及實務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中輟生、情感需求、單親家庭. iv.

(6) A Case Study on the Affectional Needs and Response of the Dropout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HUNG-CHUN CHEN.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the multiple case study design as an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Affectional Needs of the dropout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Based on purposive sampling, this study invites two single-parent students that had experience of dropping out in junior high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Meanwhile, this study conducts interviews based on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to obtain indepth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collect data. Also,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Affectional Needs in Schema Therapy, this study pays attention to the Affectional Need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explores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ir Affectional Needs and their experiences on responses of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o their Affectional Needs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a of their dropout. By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counselors who have counseled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ubjective counseling experience of the related parties to understand counseling strateg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respond to Affectional Needs. The research has found: 1. The particularities of single-parent dropouts, including: (1)"Company and Care" as the v.

(7) basis of love. (2) Lack of the Sense of Security. (3) The Need for "Sympathy and Sorting out Emotions." (4) The Mo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Pursuing SelfDevelopment." (5) Freedom without any Bondage and the Capacity to Make Decisions on One's Own. (6) Learning Self-Control. 2. A single father’s responses to Affectional Needs of his children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atmosphere in the family, the absence of parental functions,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way in which a single father raises his children, the impacts of the family structure on emotio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When effective responses to the Affectional Needs of single-parent children are deficient in their families, children may suffer from maladaptation, which pushes them to seek responses from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When responses to Affectional Needs for "Company and Care"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are deficient in schools, children tend to seek responses from their friends and companions in the communities. Parental responses to Affectional Need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ropout behaviors of single-parent children. 3. Counseling strategies that can respond to the Affectional Needs of single-parent dropouts include: (1)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ased on safe and sincere interactions. (2) Caring for "people" and caring before discipline. (3) Listening and giving empathy to form the supportive power. (4) Accommodating their emotions and helping them make adjustment. (5) Rendering practical disciplin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 (1) The particularities of Affectional Needs among dropout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are related to the building secure attachment, pursuing independence, and setting up boundaries. (2) Responses of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o the Affectional Needs of single-parent children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individuals would interact to make single-parent children decide to drop out, showing that the dropout behaviors among single-parent students are the effects of processes in families and schools. (3) vi.

(8) Strategies for counselling dropout students shall be "people-oriented." That is, the focus shall be placed on the building of relations,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rendering flexible and principled disciplines.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future research and real-world practices for further reference.. KEY WORDS: Affectional Needs, Dropout student, Single-parent family. vii.

(9) viii.

(10) 目次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ix 表次...............................................................................................................................xi 圖次.............................................................................................................................x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單親家庭的處境....................................................................................7. 第二節. 中途輟學現象探討..............................................................................26. 第三節. 情感需求理論之假說..........................................................................60. 第三章 研究方法......................................................................................................8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設計..................................................................................8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84. 第三節. 研究工具..............................................................................................87. 第四節. 研究程序..............................................................................................91. 第五節. 資料分析策略與步驟..........................................................................94. 第六節. 研究之信效度考量..............................................................................99. 第七節. 研究倫理............................................................................................101. ix.

(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103 第一節. 尋找陪伴與關愛的阿軒....................................................................103. 第二節. 需要理解、陪伴與自由的寶妹........................................................175.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2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49 第一節. 結論....................................................................................................2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265. 參考文獻....................................................................................................................271 中文部分............................................................................................................271 英文部分............................................................................................................276 附錄............................................................................................................................295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295. 附錄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296.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訪談大綱........................................................................298. 附錄四. 輔導人員訪談提綱............................................................................300. x.

(12) 表次 表2-1. 早期適應不良基模的五大類別.....................................................................70. 表2-2. 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分類比較表.....................................................................75.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87. 表3-2. 輔導人員基本資料.........................................................................................89. 表3-3.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與地點紀錄一覽表.....................................................92. 表3-4. 輔導人員訪談時間與地點紀錄一覽表.........................................................93. 表3-5. 本研究資料分析方法摘要表.........................................................................97. 表3-6. 個案研究設計品質準則.................................................................................99. 表4-1. 阿軒所述雷大哥之輔導策略分析...............................................................140. 表4-2. 阿軒與雷大哥輔導策略結果分析表...........................................................172. 表4-3. 輔導策略與阿軒情感需求對應表...............................................................174. 表4-4. 寶妹與C老師輔導策略結果分析表............................................................217. 表4-5. 研究參與者情感需求分析結果...................................................................218. 表4-6. 情感需求跨個案分析與模式匹配分析比較表...........................................220. xi.

(13) xii.

(14) 圖次 圖2-1. 2010年至2016年單親家庭戶數趨勢圖...........................................................9. 圖2-2. 102至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人數.................................................27. 圖2-3. 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生中輟因素分析...............................................27. 圖2-4. 106學年度全國中輟學生家庭背景分析.......................................................28. 圖2-5. 學生自願離校模式圖.....................................................................................32. 圖2-6. 學生表現概念化模式圖.................................................................................34. 圖2-7. 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個人成因分析...........................................48. 圖2-8. 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家庭成因分析...........................................49. 圖2-9. 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學校成因分析...........................................50. 圖2-10. 106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社會成因分析.........................................51. 圖2-11. 基模治療理論概念圖...................................................................................77. 圖3-1. 研究程序.........................................................................................................94. 圖4-1. 阿軒生命重要事件時間軸...........................................................................104. 圖4-2. 阿軒個人脈絡圖...........................................................................................160. 圖4-3. 寶妹生命重要事件時間軸...........................................................................175. 圖4-4. 寶妹個人脈絡圖...........................................................................................212. 圖4-5. 本研究中輟因素概念圖...............................................................................242. xiii.

(15) xiv.

(16)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單親的小孩比較容易中輟嗎?」這是研究者服教育替代役時,一直出現在 心裡的疑問。研究者服役時負責中輟生協尋與輔導的業務,在整理轄區中輟生的 資料時發現有三分之二的中輟生來自單親家庭。查詢當年度全國中輟生的統計資 料,結果亦顯示有近60%的中輟生為單親的學生。上述的資訊皆反映高達六成的 中輟生來自單親家庭,這樣的比例超出我的預期!甚至幾位與我接觸較多且關係 較深厚的中輟生,竟全是單親家庭的學生!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震驚,心裡不解為 何中輟生來自單親家庭的比例那麼高。這讓研究者想去釐清,單親子女究竟遇到 了哪些困難,才使得孩子無法正常出席學校。 過往有文獻對這個現象提供解釋。有學者指出,家庭結構本身就有重要的影 響(Viramontez Anguiano, 2004;章勝傑、林烘煜,2009),生長在家庭不完整的 孩子有較高的機會中輟。另外,經歷家庭結構的「變動」亦是一個可能的原因, 當孩子經歷父母婚姻的改變或家庭的衝突,心理會產生諸多的壓力或困擾,出現 學校的適應問題,甚至造成 輟學(王枝燦, 2009;Sandefur, McLanahan, & Wojtkiewicz, 1992)。此外,經濟弱勢亦是一項重要的因素。單親家庭常會遭遇 經濟的困難,不易供給子女充足的學習資源與環境,對學習的行為和表現造成負 面的影響(王枝燦,2009;游聖薇;2002;McLanahan & Sandefur, 1994)。再加 上單親父母忙於家計,能關心子女學習事務的時間與精力不足,不利於學生的學 業表現(黃敬傑,2011;Jeynes, 2002)。當學習資源不足又缺乏父母的協助,單 親學生容易遭遇學習上的挫折,進而與學校絕緣。這些研究反映出單親家庭面臨 許多困難,對子女的學習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進一步導致他們的中輟。 上述的文獻看似解答研究者的疑問。然而研究者發現,過往研究多半聚焦在 「家庭結構和環境的因素」進行探討,而忽略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是如. 1.

(17) 何受家庭經驗的影響。如同Rumberger(1995)指出中輟相關研究,過於強調從 家庭結構等描述性的因素做討論,而缺乏對家庭過程(process)的瞭解。因此, 孩子常被放在被動受影響的位置來看待,他們究竟經歷到了什麼,為什麼選擇中 輟,這些主觀的經驗未能獲得瞭解。王鍾和(1993)的研究指出,單親孩子主觀 上對自己的家庭結構感到不滿意,會出現較多的適應問題和偏差行為,學習表現 亦不佳。換句話說,若要充分理解單親學生中輟的現象,需要深入他們主觀的經 驗進行瞭解。若僅用家庭結構的因素來探討,不但無法看到全貌,對協助中輟生 的效果也有限。研究者在幫助中輟生的初期,即嘗試從改善家庭著手,但問題難 以撼動,學生的狀況依舊,常感到無力與挫折。 隨著與學生熟絡,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研究者逐漸觀察到,單親父母對子 女的關心是否充足,會影響著子女就學的狀況。譬如有學生說,「反正我爸沒有 在乎過我,要來不來無所謂」;又如「我希望我媽多關心我一點,但她都不在家, 或是跑出去喝酒,待在一個空房子裡幹嘛,我當然往外跑啊!」學生因而翹家在 外,沒來上學;又如「我媽沒有關心過我上課的狀況,每次我在學校出了問題她 才來唸我,很不爽,就跟她吵架。」學生因而與母親爭吵,憤而離家,用翹課來 跟媽媽賭氣。這些單親學生的家庭經驗常讓他們感到不滿和無力,親子關係緊張 或疏離,甚至發生衝突。周珮琪(2016)的研究指出,家庭支持的不足會對子女 產生向外的推力,進而與家人疏離,產生衝突,最終以輟學離家來解決問題。 研究者輔導中輟生的經驗中,也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許多同梯的替代役 男都遇過,「老師敲門學生都不開,但替代役一去他就開了」,是因為替代役花 了不少時間陪伴他,叫他起床、與他聊天、關心生活狀況等,這是他生活周遭的 人鮮少會做的事。另外,有一位學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總會跑來輔導處找我 或是輔導老師聊聊。有一次我問:「你都不常來上課,但為什麼願意那麼勤的跑輔 導處?」他回答:「因為只有你們比較會聽我講,不然我也悶了一堆情緒,很不 爽。」這位學生的回答,讓我體會到中輟生需要更多情緒上的陪伴和支持。還有 一位學生因常遲到和曠課,手機遭老師沒收,她用不吃午餐來跟老師賭氣。午餐 2.

(18) 時間她帶著臭臉走來,我問她:「你肚子餓了吼?」拿了一個麵包給她,她問: 「你怎麼知道我沒吃飯?」 , 「你的臉就寫著手機被沒收啊,幹嘛跟肚子過不去?」 她抱怨了幾句,心情變好地走出去。或是當她開心的來輔導處時,我總會虧她幾 句如「又去偷看帥哥了吼!」她露出喜孜孜地燦笑,滿意的回班上。有一天她走 出輔導處,大聲的留下一句:「我還會再來的!」還補充一句:「其他老師都跟你 們不一樣,你們比較懂我!」 上述的經驗都讓我感受到,當學生的情緒感受能被我承接,內心的需要能被 我看到,並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來回應時,彼此接起了情感連線,產生情感的共 鳴。對學生來說,他們的情緒獲得釋放,感到被瞭解、被支持,願意和我建立關 係,回來尋求慰藉與照顧。對我來說,能夠給予他們情感支持,用心的關懷和陪 伴他們,讓我感到付出的踏實,充滿著能量和熱情,覺得付出是有意義的。因為 有「中」他們內心的需要,學生反彈回來的力道倍增,增加的是他們對我的信任, 以及因為心靈獲得滋潤,自我價值感的提升,進而綻放出自信的笑容。 有了上述的體會,研究者認為學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能被滿足,或許才是 中輟問題的核心。輔導中輟生的歷程中,研究者發現若老師能照顧到學生的情感 需求,學生回來學校的機會提升。此外,研究者也從家族中單親親戚的家庭經驗 中,看見若子女在求學過程中,情感需求能獲得父親的照顧,能帶給她支持的力 量,有助於穩定學習及表現。因此,親戚的小孩不但沒輟學,甚至一路考上了北 一女和台大。她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因為平時能和父親討論自己的問題,父 親也能夠協助,情緒獲得的紓解,讓她感受到父親情感上的支持,幫助她度過學 習的低潮。的確,當父母能夠覺察孩子的需求並給予合適的回應,能夠為孩子營 造安全的依附感(Moretti & Peled, 2004),進而增進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及降 低中輟的可能(Ramsdal, Bergvik, & Wynn, 2015)。 可惜的是,研究者常聽到單親中輟的學生敘說未能獲得父母的關心和支持, 不被父母肯定及鼓勵;或是希望父母安慰情緒時,卻得不到同理的回應,屢屢遇 到挫折。此外,他們在學校中,認為老師對他們只有要求,缺乏理解,生活中的 3.

(19) 困難也無法獲得老師的協助,因此師生關係往往是對立與衝突的。他們在校園中 的同儕支持力量也顯得不足。然而有趣的是,他們卻往往能在社區的友伴中,獲 得在家庭和學校中得不到的陪伴與關心,甚而翹家逃學,依靠朋友。研究者認為, 或許單親學生的中輟,反映著他們的情感需求未能獲得良好的回應,而直接或間 接地影響著他們學習和就學的狀況。 綜合以上,研究者將從學生主觀的經驗出發,來探討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的 樣貌,瞭解父母回應情感需求的現象,和對學生帶來的影響,以及他們在學校和 社區中,情感需求受回應的情形,希望藉此能對單親家庭子女的中輟現象,有進 一步的認識。本研究期待能讓更多人瞭解單親中輟生的辛苦與不容易之處,撕下 單親小孩等於問題學生的標籤。進而,能以同理且關懷的態度,來和他們的互動。 另外,本研究也將探討回應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的方式,期能提供友善且有效的 中輟生輔導策略。 基於以上想法,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 瞭解單親中輟生的情感需求,提昇對單親中輟生的理解。 二、 瞭解單親中輟生的情感需求,在家庭、學校與社區中受回應之經驗,以釐清 情感需求對其中輟的影響。 三、 探討輔導人員如何回應單親中輟生的情感需求,以提供有效的輔導策略。.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一、 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的特殊性為何? 二、 單親中輟生情感需求,在家庭、學校與社區中受回應之現象為何? 三、 輔導人員進行中輟生輔導時,能回應學生情感需求的有效策略為何?. 4.

(2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單親家庭 本研究所指之單親家庭,採用學者楊瑞珠、林秀娟與李玉卿(2000)的定義 「由父母之任意一方,獨自一人擔負照顧自己以及照顧子女的責任」。過去國內 對於單親家庭的定義,是以「家戶組成」為出發點,著重的是「居住方式」。例 如徐良熙與林忠正(1994)與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皆以「由單一父或母親 和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做為定義。然而,周雅萍(2006)指出,西方國家 對於單親家庭的定義,會以父或母「獨自扶養」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為主要 概念。亦即單親家庭,除了家庭結構性的改變之外,應也包含了親職功能的成分。 因此研究者採用具有家庭養育和照顧功能之定義,以符合本研究所關心之焦點。 二、 中輟生 民國 106 年修訂「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未入學或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 導辦法」 ,對中輟生的定義為,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 未經請假、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2. 轉學生因不明 原因,自轉出之日起三日內未向轉入學校完成報到手續(教育部,2017)。」本 研究所指中輟生,依據上述第一項定義「未經請假、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 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之學生,且為曾在國中階段,至少中輟過一次,且受 到通報之學生。 三、 情感需求 本研究的情感需求理論依據,選用基模治療(Schema Therapy)理論中的核 心情感需求(core emotional needs) ,包含:1. 安全的依附,包含安全感、關係的 穩 定 性 、 養 育 及 接 納 ( secure attachments to others, includes safety, stability, nurturance and acceptance) ;2. 自主、能力與自我認同(autonomy, competence, and sense of identity);3. 自由表達需求與情感(freedom to express one’s needs and emotions);4. 自發性與玩性(spontaneity and play);5. 切合實際的規範與自我. 5.

(21) 控制(realistic limits and self-control)。 Young、Klosko 與 Weishaar(2003)指出,這五項情感需求是人類天生具有 的需求。個體早期與父母的互動經驗中,情感需求受回應的情形,對其具有重要 的影響。情感需求無法獲得良好的回應,會形成「早期適應不良基模」(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 EMS),為一種自我挫敗(self-defeating)的情緒與認知模 式,並以此來面對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對個體帶來困擾(Young, 1999)。 基模治療的學者指出,基模治療理論源自於認知治療學派,但因為關心需求 的滿足,又重視父母給予子女的養育照顧、溫暖與安全等層面,因此具有依附關 係理論的基礎(Rafaeli, Bernstein & Young, 2011) 。由於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即單 親父母教養與和子女互動過程,對子女情感需求的回應情形,呼應 Rafaeli 等人 的觀點,因此選用與依附關係相關的情感需求理論,做為本研究參考依據。. 6.

(22)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單親家庭的處境. 隨著社會的變遷,單親家庭的比例逐漸增加。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最新 的資料顯示,2017 年台灣單親家庭的比例為 10.04%,每十戶就有一戶為單親家庭; 未來的數量會持續上升(陳信木,林佳瑩,2017) 。由此可見,單親的家庭型態仍 會續存於台灣的社會,單親所潛藏的家庭問題值得更多的關切。尤其,家庭遭逢 劇變對父母與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許多困難與挑戰,甚而阻礙單親子 女情感需求的回應,影響身心發展。因此,本節將就單親家庭遭遇的困境與影響 進行探討,藉以對單親家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單親家庭的概念與意涵 單親家庭是現今社會常見的家庭型態,然而何謂「單親家庭」呢?學界已對 此家庭型態給予諸多相似的定義,但因為關注的角度不同,定義的內涵也略有差 異。以下就相關的定義進行探討。 有些單親家庭定義,來自人口調查的需要。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定義單親家庭為:「單親家庭是一個成年人與一個以上的依賴兒 童(不論其為親生或領養的關係)所組成的家庭為單位」 (引自郭靜晃,2015) ; 徐良熙與林忠正(1984)採用主計處的勞動力調查資料,將單親家庭定義為: 「由 單一父或母親和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行政院主計處人口普查的指標,亦 採取此定義。 薛承泰(1996)指出,徐與林兩位學者的調查,對單親家庭的定義是以「家 戶組成」為出發點,然而此定義未能顧及家庭因離婚、分居、離棄、喪偶後的弱 勢狀態,尤其是尚有依賴的子女需要照顧。因此,薛承泰認為單親家庭的定義, 需以「依賴的子女」作為必要條件,在探討單親家庭的議題時,才能觸及社會政 策所關注的焦點。薛承泰在 1996 年的調查,就以「目前非在婚的父或母和十八. 7.

(23) 歲以下未婚子女同住的住戶」做為單親家庭的定義,納入未成年子女需受照顧的 觀點。張菁芬與吳秀禎(2007)表示,後續關於單親家庭的研究,也將未成年子 女的條件納入,採以「由單一父親或母親和其未滿十八歲的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 庭」為定義。 因此,家庭養育和照顧的功能,也會成為定義單親家庭的重點。周雅萍(2006) 指出,西方國家對於單親家庭的定義,主要以父或母「獨自扶養」十八歲以下的 未成年子女者為研究對象。Dowd(1997)界定單親家庭的時,也強調單親父母 的養育責任。另外,國內學者楊瑞珠、林秀娟與李玉卿(2000)也將照顧的責任 做為定義的內容,為「由父母之任意一方,獨自一人擔負『照顧』自己以及『照 顧』子女的責任」。由此可見,單親家庭的意涵,不僅包含家庭結構性的改變, 也包含親職功能的成分。研究者認為,單親家庭亦是家庭,不僅是家庭型態的不 同而已,亦包含家庭照顧的本質,因此在定義時,須納入家庭養育和照顧的功能 才會完整。 單親的成因也受到關注。徐良熙與林忠正(1984)將單親的成因分為六類: (1)離婚或分居、(2)配偶死亡、(3)配偶遺棄家庭、(4)配偶因為特殊原因 居於外地,例如工作、坐牢、服役等、 (5)領養孩子、或非婚生子女、 (6)姘婦 或情婦。楊瑞珠等(2000)三位學者歸納出七種成因,包含:(1)父母任一方 死亡、(2)父母離婚、(3)分母分居、(4)父母任一方遭遺棄、(5)兒童由 單一養父或養母收養、(6)未婚媽媽所生養之兒童、(7)父母任一方服刑中。 上述可見,單親的原因除了常見的離婚、過世之外,包含了其他的原因。其中, 分居的單親家庭,近幾年有逐漸增加的現象(郭靜晃,2015)。 不同的成因,導致單親家庭成員不同的感受和調適狀況,個人或家庭所擁有 的內外在資源也不同。研究者認為,關心單親家庭的議題時,不同因素所帶來的 困難,值得受到關心和理解。 二、台灣單親家庭的數量與趨勢發展 國內對單親家庭數量的推估,首推徐良熙、林忠正(1984)的研究。他們對 8.

(24) 單親家庭的數量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以民國七十二年主計處的「台閩地區勞動力 調查」資料,計算出單親家庭的比例佔全體的8.09%。另外,根據最近一次(2010 年)全台人口普查的調查結果指出,2010年台灣單親家庭的比例佔9.82%,總戶 數約55.5萬戶,較2000年人口普查的數量多出18萬戶,成長約48%(內政部主計 總處,2013)。由此可見,台灣的單親家庭數量與比例皆有增加的趨勢,且在2010 年普查後仍持續增加(圖2-1)。. 圖 2-1 2010 年至 2016 年單親家庭戶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 。家庭組織型態。取自 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1675&ctNode=511&mp=4. 2010年人口普查的資料指出,單親父母以「女性」較多,為56.68%,高於「男 性」的43.32%。單親的原因以「離婚」為主,占82.45%,次因為「喪偶」占14.58%, 「未婚」僅有2.96%。居住型態的部分, 「與子女及父母同住」及「僅與子女同住」 之兩種型態最多,分別占47.83%與44.94%。其中由單親母親撫養的家庭占71.33%, 高於單親父親的28.67%。 2010年人口普查針對單親子女的調查顯示,全台單親家庭的子女有56萬7,086 人,其中未滿18歲者有48萬8,887人,又以「6~11歲」及「15~17歲」最多,分別為 29.57%及29.28%。性別的調查指出,男性占53.02%;女性占46.98%。當年也針對 9.

(25) 身心健康的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單親子女認為目前自己的健康與身心狀況 為「好」者占83.23%, 「普通」者占13.70%。就學狀況的調查則顯示,單親家庭子 女目前「在學中」為84.86%,「已畢業」(未在學)為5.75%, 「休學或中途輟學」 者為0.71%。 未來單親家庭的數量會如何發展呢?陳信木,林佳瑩(2017)推估台灣未來 家庭結構的變化,指出「單親家庭」的數量會持續上升,且預估單親家庭的數量 在2017年至2030年之間,會從2017年的741,196戶,上升至2030年的945,311戶, 成長率達28.35%。由此可見,單親家庭的數量呈現成長的趨勢,換句話說,未來 單親子女的數量也將持續的增加。. 三、單親家庭的困境 郭靜晃(2015)指出,單親家庭常見的困境為經濟困難、心理調適和子女的 教養。兒福聯盟於 2013 年針對「台灣弱勢單親家庭生活現況」的調查結果也指 出,這三項的困境是台灣單親家庭最主要的壓力。單親家庭的經濟資源不足與照 顧子女的人力缺乏,對家庭帶來影響。此外,研究者於服役期間發現,單親家庭 的親子關係,亦是家庭成員共同面臨的一項挑戰。雙方在關係中常無法達到各自 的期待,而感到洩氣。以下茲就「經濟的困難」 、 「心理的調適」 、 「子女教養與照 顧的困境」和「親子關係」四方面進行探討。 (一)經濟的困難 吳幸玲與郭靜晃(2003)指出,國內外的研究皆發現「經濟」是單親家庭最 大的隱憂。內政部統計處(2011)民國 99 年的「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發現,有 近八成的單親父母認為,當前生活中最困擾的問題為經濟狀況不佳。單親家庭中 近一年月平均收入約 26,528 元, 「未滿 17,280 元」占 35.75%,另有 71.28%的單 親家庭每月收入不足以負擔經常性開支。此外,陳信木與林佳瑩(2017)整理 20142015 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 ,分析各種家庭類型可支配所得在「全體家庭五等 分位組」的分布狀況。結果指出有 77%單親家庭的可支配所得落於第三等分之下。 10.

(26) 他們甚至推估低所得的單親家庭戶數將不斷攀升,由 2010 年的 77,512 戶增加到 2030 年的 150,760 戶,成長率高達 94%。由此可知,單親家庭的平均收入低,經 濟困窘,不易維持家庭開銷,也是貧窮的高風險族群。 為維持家計,單親父母外出工作,同時承擔工作與照顧家庭的責任,造成壓 力。Stack 與 Meredith(2018)指出單親父母常遭遇籌措餐費和生活開銷的經濟 困難,且對此感到無助與困窘。在經濟不足的情況下照顧子女,單親父母時常需 要自我犧牲,如自己挨餓,以確保孩子的基本需求能夠滿足,或省下自己的餐費, 支付其他家庭的支出。研究亦顯示經濟壓力造成他們健康的問題,單親父母身體 狀況較差,容易疲憊、下背疼痛,失眠與睡眠障礙也是常見的現象(Campbell, Thomson, Fenton, & Gibson, 2015; Stack & Meredith, 2018)。 經濟困難對單親父母產生影響外,也不利於子女的身心發展。經濟資源的匱 乏,降低單親子女能擁有的物質資源,生活品質受影響,甚至基本需求的滿足都 會遇受阻(吳幸玲、郭靜晃,2003;Henry, 2011) 。有研究指出,單親子女認為休 閒娛樂、社交活動和友誼的發展,受到家庭經濟困難所阻礙(Walker, Crawford, & Taylor, 2008)。家中能用的金錢有限,導致親子之間因為對於錢的使用,出現爭 執與衝突(Larson, 1984; Walker et al.,2008)。經濟的困難,也讓減少單親父母在 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限縮單親子女的學習機會(Huang, 2000)。為了解決家中 經濟的困難,有些子女被迫提早離開學校,出外賺錢(Burton, 2007; Entwisle et al., 2004),子女受教育的機會受到阻礙,不利於智能的發展。 由此可見,單親家庭的經濟困難,不僅為父母帶來壓力,也對子女的身心發 展造成影響。 (二)心理調適的困境 家庭的巨變對家庭成員的情緒造成衝擊,隨之而來生活的變動,也影響他們 的心理適應。單親家庭成員面臨著許多心理的不適與適應上的挑戰。以下分別就 單親父母及子女兩個層面的影響進行探討。 1. 單親父母的心理適應 11.

(27) 吳秀碧(2000)則指出,不論是喪偶或離婚的單親父母,都會出現失落與悲 傷的反應,或出現焦慮、憂鬱及情緒失控等狀態,另也會面臨注意力、睡眠和飲 食的困擾。國外也有許多研究顯示,單親父母會出現情緒與心理上的困擾,且心 理健康的程度較雙親家庭的父母低(Chanda & Pujar, 2018; Collings, Jenkin, Carter, & Signal, 2014; Kong, Choi, & Kim, 2017) 。例如單親父母罹患精神疾患的比例高, 會出現焦慮症、情感性疾患、物質使用疾患、飲食性疾患和自殺的比例高(Kong et al., 2017; Tobias, Gerritsen, Kokaua, & Templeton, 2009; Wade, Veldhuizen, & Carney, 2011)。 上述的研究也發現,社經地位會影響單親父母心理適應的狀況。研究結果顯 示,社經地位對於單親父母罹患精神疾患具有 25~50%的解釋力,尤其收入的多 寡是最具影響的因素(Kong et al., 2017; Tobias et al., 2009)。由此可見,經濟的 壓力對單親父母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影響(Ifcher & Zarghamee, 2014) ,導致他們 出現焦慮與憂鬱,感到孤立無援、無助與無望感,嚴重一點甚至會出現妄想與自 殺的想法(Stack & Meredith, 2018) 。除了收入之外,教育程度低和日常生活的壓 力,也會增加單親父母身心健康不良的危機(Hatcher, Rayens, Peden, & Hall, 2008) 。 更常見的現象是,單親父母必須在照顧孩子、打理家務,與自己的工作和休息之 間找到一個平衡,這是需付出較多的體力與精神,充滿挑戰,因此讓單親父母的 心理健康狀況不佳(Chanda & Pujar, 2018)。當生活中發生非預期的事情,更會 讓單親父母陷入巨大的壓力與悲傷(Stack & Meredith, 2018)。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也是影響單親父母心理適應的另一項原因。在成 為單親家庭後,單親父母的社會網絡改變,親友、鄰居隨著搬遷或回原生家庭居 住而分離,或是因家務繁忙而剝奪維繫關係的機會。Smith(1980)表示,單親父 母會感到孤獨及被孤立的感覺。由於社會支持是一種助於調適壓力的資源,它的 匱乏會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Heaney & Israel, 2008),會造成心理的壓力,甚 至罹患精神疾病,而無法提供子女好的教養(Miller‐Ott, 2015) 。有學者指出,單 親母親的社會支持不足,是造成他們罹患憂鬱症的原因之一(Cairney, Boyle, 12.

(28) Offord, & Racine, 2003)。 Lee(2013)研究台灣的單親父母發現,日常生活的壓力會受到能獲得社會 支持的多寡,而影響其健康的好壞。然而,Kong 等人(2017)的研究發現,社 會支持可能會有反效果。有些社經背景不佳的單親父母因經濟的考量,回原生家 庭居住。雖然自己的爸媽可以幫忙分攤照顧的責任,但因為經濟困難無法克服, 或是衍生出其他的需求,造成更大的負擔。使得回原生家庭居住,無法解決困難, 反而增加心理健康不良的風險。 單親父母心理適應上的問題,除了會出現上述的現象之外,不同的單親成因, 對單親父母的影響也具有特殊性。離婚與配偶的死亡,是常見的單親原因。吳秀 碧(2000)指出遭遇配偶死亡的單親父母,面臨不容協商的關係剝奪,因此死亡 事件發生時,會出現較明顯的悲傷反應,譬如哭泣、失眠、失去食慾、無法專注 或健忘等,尤其一個月內最嚴重(吳秀碧,2000) 。社經地位、配偶死亡的原因、 孩子的大小和生活的危機,會影響悲傷的歷程與復元的情形。 至於離婚的單親父母,學者認為離婚涉及的問題較為複雜,因此影響層面較 廣。例如心情上,單親父母感受到被拋棄,或是對另一伴的憎恨和敵意,並轉以 行動來表達這些感受;或是他們會面臨外在的異樣眼光,譬如被認為是婚姻失敗 者,或被認為家庭是有問題的等(吳秀碧,2000;Henry, 2011) ;離婚也使得單親 父母的自我認同改變,他們失去社會意義和價值,吳秀碧表示(2000)這是婚姻 改變中最具壓力的階段。上述的因素,讓離婚的單親父母遭逢更大的壓力,使得 心理的適應和調適出現困難。 2. 單親子女的心理適應 單親的子女會出現生活混亂,充滿壓力,並產生諸多心理上的不適應(Braver, Shapiro, & Goodman, 2006),甚而連帶造成行為的問題。以下進行說明: 單親兒童方面,過往的研究顯示,單親兒童心理健康的程度較低,出現心理 疾患的機率,較一般家庭的兒童高(Perales, Johnson, Baxter, Lawrence, & Zubrick, 2017; Sun & Li, 2002) 。也有研究指出,單親兒童在智力、認知功能、情緒發展和 13.

(29) 社會能力上的表現不佳(Falana, Bada, & Ayodele, 2012; Mabuza, Thwala, & Okeke, 2014)。此外,單親兒童的安全感需求較難獲得父母滿足,而出現缺乏安全感的 情況(Copland, 2010; Sun & Li, 2002),無助感與失落感也是他們較強烈的感受 (Brown & Amatea, 2000)。 單親青少年方面,研究指出,他們會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譬如憂鬱症、焦 慮症,或出現自殺的意念與行為(Abedini, Mirnasab, Fathi Azar, 2017; Sinha & Ram, 2019; Zeiders, Roosa, & Tein, 2011) 。缺乏完整的父母角色以及單親家庭的脆弱性, 也對青少年子女的自我覺察、自尊以及人際關係帶來不良的影響(Scott & Lilja, 2010)。 單親子女還會出現情緒的困擾,無法有效的調適情緒。吳秀碧(2000)指出, 壓抑情緒這是失親的青少年子女常會出現的現象,他們會限制自己失落情緒的表 達。國外的學者研究指出,單親子女內在抑制情緒的能力不足,辨別和理解自己 與他人的情緒,會出現困難(Amato, 2005; Amato, 2010)。 單親子女比較容易出現行為的問題。Brown 與 Amatea(2000)表示,學齡 期父母離婚的單親子女,受到父母爭執的影響,使他們對於與爭執有關的情緒較 為敏感。當面臨類似的情境時,他們較難去掌控自己的情緒,尤其受易怒的情緒 所囿,因而導致較多的行為問題。Symeon(2007)表示,單親兒童容易出現危險 性的行為,如抽菸、酗酒和暴力行為等(引自 Mabuza et al., 2014)。 至於青少年時期的單親子女,出現行為問題的比率,也較其他家庭結構的子 女來的高(Griffin, Botvin, Scheier, Diaz, & Miller, 2000),甚至有學者指出高出三 倍之多(Simons, Simons, & Wallace, 2004,引自 Hoskins, 2014)。過去的研究指 出,單親青少年的子女會出現對立行為、親子衝突,或是在學校的行為問題等狀 況(Jablonska & Lindberg, 2007; Lipman et al., 2002; Zeiders et al., 2011)。Griffin 等人(2000)的研究則發現,單親青少年出現物質濫用、攻擊行為和少年犯罪行 的比例較高,其中男生又比女生高。Brown 與 Amatea(2000)也同樣指出,單親 青少年的男性又比女性容易出現行為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因為青少年男性的心 14.

(30) 理調適能力,不如女生成熟,且傾向轉用憤怒來表達情緒所致。 為何單親子女出現行為問題的比例高呢?缺少父母的監督是一項重要的原 因(Griffin et al., 2000; Hoskins, 2014)。另有學者以依附關係的角度進行解釋。 Sokol-Katz、Dunham、Zimmerman(1997)的研究發現,家庭結構的因素對青少 年偏差行為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以依附關係進行預測,結果則顯示家庭結構 與偏差行為之間具有顯著的關聯,依附關係不佳,行為問題的出現率較高。換句 話說,單親的家庭結構下,親子關係和子女的教養,對子女問題行為的產生具有 影響。 單親子女可能出現親職化的現象。Bowen(1978)認為當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被剝奪後,會有其他的家人遞補該角色和功能。這個現象在單親家庭中更常發生。 吳秀碧(2000)表示,有的單親青少年,會為了照顧單親父母的情緒,自動留在 家,承擔照顧的任務。對青少年的子女來說,這些親職化的行為對他們個體化的 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侯南隆與李玉嬋(2012)則認為,青少年追求「獨立」的 發展任務,受到喪親的焦慮衝擊,迫使他們加速面對獨立生活的要求,扛起大人 的責任。國內的研究指出,單親家庭的孩童與青少年容易出現親職化的現象,如 承擔家庭的勞務、經濟和家人的照顧,或扮演情緒安撫劑和衝突的協調者。這個 現象又尤其會出現在經濟條件不佳、身心適應不良,及父母情緒受影響的單親家 庭中(張榕芸,2010)。 不同失親的原因,也對單親子女心理的適應狀況造成不同的影響。國內近期 的研究顯示,父母離婚的單親子女,兒少時期歷經父母離異,會經歷父母再婚、 家暴、被迫屢次搬遷等現象。另外他們也遇到人際與情緒方面的困擾,譬如無法 向同儕或身邊的人敘說家庭的煩惱、不易與他人建立穩定的人際與親密關係,以 及對自身家庭背景感到失落等困難(蘇連雅,2018)。在父母離異後,他們會出 現羨慕、忌妒、悲傷、難過、孤獨與尷尬等情緒,在特定節日感到心理的悶苦, 逃避面對家中的事情,或是內心感到寂寞等現象(郭芷菁,2015)。 因父母親過世的單親子女,則會出現悲傷與失落的反應。侯南隆與李玉嬋 15.

(31) (2012)指出,兒童面對悲傷失落的反應,錯愕不解多於悲傷難過。他們具有獨 特的悲傷反應,因為語言能力的限制,所以會以行為或生理反應來表達,如發脾 氣、攻擊行為或表現出生病的情況。因為害怕與照顧者分離,他們顯得焦慮不安, 容易緊張,過分哭鬧。或是出現退化、退縮的狀況,以及出現個性轉變,不愛說 話,不信任他人等現象。由於兒童獨特的悲傷反應方式,容易被大人忽略,甚至 遭受責怪,使兒童的悲傷沒有緩解的出口。 至於青少年的失落與悲傷,侯南隆與李玉嬋(2012)指出大致包括:震驚、 否認、憤怒、攻擊行為、罪惡感、退縮、對社交去興趣、難過、缺乏情感與無力 感等現象。青少年也容易出現延遲悲傷的狀況,因為在意他人的看法,他們在同 儕面前常隱蔽情緒反應,傾向壓抑,避免觸及悲傷的事情,或是透過破壞性行為 來逃避情緒。吳秀碧(2000)則指出,喪親的單親子女,會因擔心父母悲傷而壓 抑自己的情緒,或是害怕成人的指責,使得無法適度地表露自己的心情。有時候 青少年會藉由隱蔽受傷與痛苦,顯示自己已經長大、獨立和堅強,因此會拒絕他 人的支持(侯南隆、李玉嬋,2012)。 綜上,單親父母在家庭改變後,會遇到心理調適的問題,且得面臨生活許多 新的挑戰,需扮演的角色和應負的責任,與以往不同,承受不少的壓力,亦對他 們的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單親的子女也同樣面臨家庭改變的衝擊,出現情緒與心 理上的困擾,又因不同年紀與不同的失親因素,而有不同的影響。子女適應的好 壞,又受到單親父母的功能所影響(Worden, 2018) 。由此可見,子女遭遇在家庭 改變,會面臨多個層面的影響和適應上的問題,身心健康出現危機 (Waldfogel, Craigie, & Brooks-Gunn, 2010)。 (三)子女教養與照顧的困境 早期的研究指出,台北市的單親父母教養家中未滿十二歲的兒童,會面臨到 「教養子女的時間與精力不足」 、 「子女生病時不能好好照顧」 、 「擔心子女獨自在 家會不安全」等問題。此外,若是教養青少年子女,除了同樣會遇到時間與精力 不足的狀況外,也會因為「不清楚子女在家以外的活動情形」 、 「子女不聽管教」 、 16.

(32) 「不知如何與子女溝通」等困難,而感受到壓力(林萬億、秦文力,1992)。 近期衛生福利部委託的調查則顯示,台灣單親父母面臨單獨承擔親職任 務,並在工作和子女照顧之間形成拉踞,而產生教養的壓力,會遇到下列的困 難:「對獨自承擔子女教養缺乏自信」、「柔剛並濟教養態度的矛盾與混亂」、「無 法負擔安親課輔費用」、「缺乏替代性照顧人力的困窘(譬如難以應對臨時狀 況、居家安全難兼顧)」(王舒芸、鄭清霞、謝玉玲,2008)。 有學者指出,單親父母的教養,會出現父兼母職,或是母兼父職的情況,導 致他們出現「角色過度」 (role overload)或「多重角色」 (multiple roles)的狀況, 承受巨大的壓力,並造成教養子女的困難(林萬億、秦文力,1992;彭淑華,2006) 。 然而,也會出現角色缺失的狀況。王鍾和(2000)指出,過去的研究顯示離婚的 單家庭,單親的父母多採取「忽視冷漠」的教養方式。無法扮演起照顧者的角色。 也有學者以單親父母親職功能的下降,來探討教養的困境。Kelly(2003)指 出,單親父母在離婚後,受到個人情緒的影響,或是得因應家庭改變之後,隨之 而來的各種問題,導致他們的親職功能下降。Kelly 也指出,父母親職功能不彰, 是單親子女面臨最主要的壓力。Waldfogel 等人(2010)表示單親父母擁有的資 源不足;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或是離婚後面臨與前妻、前夫不良的關係等,影響 他們親職功能的展現,並對孩子身心健康帶來不良的後果。 前述提及的經濟困難,也影響單親父母對子女照顧的品質。經濟困難造成單 親父母的心理困擾,降低照顧子女的敏感度(McLoyd, 1998)。單親父母同時兼 顧工作與家務的狀況下,未能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提供孩子完善的照 顧,他們甚至接近耗竭的狀態,導致照顧變得粗糙,或是造成不一致的教養行為 (Breitkreuz, Williamson, & Raine, 2010; Miller‐Ott, 2015)。另外,有些單親父母 因從事薪水較低的工作,工作的形態不佳,讓他不易於提供完好的教養。Heinrich (2014)指出,低薪父母的工作環境通常欠佳,薪資不高、工作缺乏自主性和彈 性,時間長或日夜顛倒。這些不利的條件不僅提升工作壓力,也減少和孩子相處 的機會,和對孩子的照顧與監督。Amato(2005)表示,當父母遇到經濟困難, 17.

(33) 又缺乏他人的支持時,會降低親職的效能,給予孩子情感的支持也變得不足。 Amato(2005)也指出,單親父母不僅得面對經濟的壓力和憂鬱的情緒,還 要應對家中許多新的需要,譬如面對家庭成員情感需求的轉變,或是承擔與以往 不同的家務和教養責任。這些壓力,會破壞他們與孩子之間的安全感和親近的感 覺,也導致關係的模糊、沒有明確的規範,或是無法給予子女清楚的期待,不利 於子女的教養。 單親父母無法注意子女發展上的需求,也是妨礙他們提供良好教養與照顧的 原因。Goodarzi、Derakhshanpour、Sadr 與 Yasam(2003)指出,單親父母若教養 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教養的方式必須調整。若無法做調整,則會出現教養的 困難,並對子女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們的研究顯示,子女的困擾在量表上所測得 的結果,甚至會高出兩倍之多。 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與照顧,對於子女的發展與身心健康至關重要。Waldfogel 等人(2010)指出,教養的品質是影響「脆弱家庭」 (fragile family)子女心理健 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指出過去許多研究顯示,單親子女遭受虐待和忽視的風 險較高,使得子女受到傷害。也有其他的學者提出,單親父母的養育,與子女的 心理健康有關,如出現焦慮症、憂鬱症和行為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輟 學和健康不佳的狀況(Theodoritsi, Daliana, & Antoniou, 2018)。Copland(2010) 則指出,單親父母的教養和雙親家庭比起來,少與子女溝通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綜合以上,單親父母會遭遇到許多家庭改變後所產生的挑戰,面對不同的困 難,導致他們能夠提供給子女的教養和照顧,在質與量上都可能受到影響。進而 對子女身心的發展與福祉,帶來不良的影響,使子女未能得到充足的養分成長與 茁壯。 (四)親子關係 影響單親親子關係的發展具有許多因素,林素芳(2010)則指出,單親親子 關係的發展,受到原生家庭、父母婚姻關係、父母對離婚的適應,及親職教養的 態度所影響,家庭突然遭受重大事件發生,也是原因之一。葉毓峰(2008)的研 18.

(34) 究指出,青少年子女與單親父親的關係,在父母離婚前,知覺到父母的婚姻衝突 就已逐漸惡化。郭芷菁(2015)針對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進行研究,研究發現父 母離異會造成與單親子女之間互動不良,原因包含:1.單親父母忙於工作賺錢、 2.單親父母因失婚,情緒受到衝擊、3.單親家長將子女轉交他人照顧、4.單親家長 結交新對象。這些因素會造成親子關係逐漸疏離,然而隨著父母離異時間的增加, 或子女長大,獲得改善。陳若喬(2001)的研究則發現,單親父母離婚之後,因 害怕再度失去而緊抓子女,造成親子關係不佳。 單親父母因應新的責任與角色,也是影響親子關係的原因。學者指出,單親 父母面臨角色負荷的壓力,使得親子關係受到不良的影響,單親的親子關係較雙 親來的差,又尤其是青少年階段的子女,親子相處容易發生衝突、彼此之間缺乏 正向的溝通、家庭的凝聚力較低(彭淑華,2006)。陳若喬(2001)的研究也發 現,青少年身心急遽的發展,間接影響單親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 經濟的困難,也阻礙親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單親家庭經濟的限縮,親子 之間會因為金錢使用的問題,出現爭執與衝突(Larson, 1984; Walker et al.,2008) 。 再加上單親父母已因為經濟的因素,而面臨眾多的壓力,使他們更難提供子女充 足的支持與安慰,導致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品質下降(Allen, Boykin McElhaney, Kuperminc, & Jodl, 2004)。 親子互動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溝通,也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Miller‐Ott (2015)指出,單親父母親會遇到許多親子溝通的難題。例如缺乏教養子女的資 源,使單親父母分身乏術,甚至產生心理上的耗竭,而無法有效的溝通。單親父 母的角色與任務上有所改變,造成角色上的模糊,也進而造成溝通上的問題。單 親父母若有新的約會對象,或是再婚,也會影響親子的溝通。當新的伴侶共同教 養子女時,子女對於新的關係感到困惑,產生溝通上的困難。有研究指出,單親 家庭的親子溝通品質不佳,且溝通品質與子女的酗酒行為顯著相關(Tomcikova, Veselska, Geckova, van Dijk, & Reijneveld, 2015)。Hoskins(2014)表示,親子之 間的溝通與對於溝通的重視,能助於營造具有支持性的環境,並對青少年的發展 19.

(35) 帶來助益。 有學者以情感連結的界線(boundary) ,說明單親親子關係情感親密的程度。 Guttmann 與 Rosenberg(2003)指出,單親家庭成員面臨新的生活情境和情感需 求,而影響親子之間的親密程度,會造成有距離的親子關係,或是造成關係過度 糾結的現象,即無法維持健康與合適的界線。甚至,單親父母親會因而無法良好 地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並提供指導和支持。Guttmann 與 Rosenberg 的研究也發 現,單親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低於雙親的家庭。他們認為是因為單親母親陷入 在離婚所造成的影響,讓她與子女產生距離感。國內的研究則發現,單親子女所 知覺得父親行為是疏離或控制,此時對父親的情感狀態趨於負面與疏離(葉毓峰, 2008)。 Guttmann 與 Rosenberg(2003)的研究另外指出,疏離的情感連結,可以預 測子女在心理的適應、人際和學業的表現不良的結果。另有研究發現,在疏離關 係中成長的單親子女,出現行為問題的機會較高(Taanila, Laitinen, Moilanen, & Jarvelin, 2002)。 綜上所述,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面臨到許多的挑戰,如:親職角色、溝通品 質、結交新伴侶等,皆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品質。Carlson、Sampson 與 Sroufe(2003) 指出,安全依附關係的建立,需要仰賴親子互動中良好的情感連結。因此,單親 子女是否能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形成情感的連結及互動,將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 展。 四、單親父親的家庭 由於本研究的參與者,皆來自父親為照顧者的家庭,因此研究者也在此說明 單親父親的家庭會遇到的處境。 究竟單親父親與單親母親之間對子女的教養,是否有所不同呢?過往相關的 研究對此問題具有不同的觀點。Coles(2015)回顧過去的文獻,整合不同的論點, 並提出綜合的看法。她表示,以互動論的觀點來看,單親父親和母親之間沒有不 同,社會對於單親教養的期望、要求和機會,將抵消或超越性別差異。單親父母 20.

(36) 的性別角色較不明顯,不像在一般雙親家庭中,父親、母親的角色職責可能有所 差異。單親父母都必須要花時間與精力在子女的養育和家務上,社會上也期待單 親父親能夠扮演好像似母親的照顧者角色。 因此有研究顯示,單親父親和單親母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或是每週陪伴 孩子吃飯的次數,並沒有顯著的差異(Hall, Walker, & Acock, 1995) 。單親父親與 母親也都會面臨相似的困難,都會遇到時間規劃的衝突,承擔過多的任務,以及 在照顧子女與工作之間難以取得平衡的問題(Coles, 2009)。 然而,若以性別的角度來探討,單親父母之間則呈現差異。Coles(2015)表 示,父母因人格特質和生理因素的不同,或是受早期社會化過程的影響,而塑造 父母親具有性別上的教養特性。因此在不同的教養情境中,父親之間具有相似的 特徵,且與母親有所差別。母親多為日常中的主要照顧者,負責餵養孩子,打理 穿著和情緒照料,以及家務工作;父親則是負責經濟上的供應,規範和管教,以 及陪孩子玩樂(Coles, 2015; Dufur, Howell, Downey, Ainsworth, & Lapray, 2010)。 Hall 等人(1995)則表示,單親父親在「男性化」的任務(例如,戶外工作, 汽車保養)上花費較多時間,與孩子一起參與戶外休閒活動的時間,也比單親母 親多;相較之下,單親母親花在與孩子談話的時間,以及在整體家務上花費的時 間略多,即投入較多的時間與心力在「女性化」的任務上。Hook 與 Chalasani(2008) 的研究也顯示,單親父親用在子女照顧和在生理上照料的時間,比單親母親少, 也較少陪伴子女寫功課。因此過去的研究多半顯示,父親較少投入養育小孩的工 作(Riina & Feinberg, 2012)。 過去研究還指出,單親父親與母親的差別包括,單親父親與子女親近的程度 較低,缺少情感上的表達(Dufur et al., 2010);對子女的監督和管束也比單親母 親少,較少會去關心子女交友和學校學習的狀況(Coles, 2015) ;比較能夠允許子 女獨自跟朋友出去玩,或是獨自去做自己的事(Hilton & Devall, 1998,引自 Coles, 2015) 。Hook 與 Chalasani(2008)指出,單親父親比較少監督子女,可能是因為 工作時間比單親母親長的原因。然而,Dufur 等人(2010)卻也發現,單親父親 21.

(37) 對於日常的活動,如看電視、就寢時間等,有較嚴格的規定,且缺乏能夠避免產 生親子摩擦的管教技巧。 與單親母親不同的地方,還包括單親父親在教養女兒上較容易遇到困難。 Cascio(2008)指出,教養不同性別的子女是單親父親的挑戰,如幫助女兒面對 青春期的轉變,處理女兒感情的事情,或自尊方面的問題,是單親父親感到較棘 手的事情。具體的困難包括不知如何幫助女兒處理生理期,對於女兒的穿著打扮 較不嫻熟,以及面臨情緒上與生理上的性別差異。Thompson(1983)表示,父母 比較能夠瞭解同性別小孩的需求,因此單親父親教養女兒,會遇到性別角色的困 難(引自 Coles, 2015)。 Burgess(1988)提到, 「單親父親照顧孩子遇到困難,主要是因為他過去沒 有獲得教養角色的制約學習(p. 72)。」因此,單親父親感到自己天生不具備情感 或養育能力,在照顧子女的過程,要尋找到平衡的方法讓他們感到掙扎(Coles, 2002; Coles, 2009) 。和子女之間的溝通也會遇到困難,因為過去多半是母親在和 子女溝通,因此單親父親突然之間要自己扮演溝通者的角色時,會感到焦慮,覺 得缺乏效能(Cascio, 2008) 。但這並不表示單親父親就因而無法照顧子女,他們 仍可以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只是會比較吃力一些(Burgess, 1988)。 有學者也指出,單親父親也被期待同時扮演好母職的角色,又能兼顧傳統父 職的職責,使其面臨雙重角色的壓力(Hook & Chalasani, 2008) 。Ingram(2006) 表示,社會對於男性角色的期待,是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當單親父親因為照顧 孩子,而不得不早點離開或錯過工作時,會因此感到沒有達到社會對他們的標準, 這導致他們對於要投入多少時間給孩子感到衝突(引自 Coles, 2015) 。Coles(2009) 也指出,單親父親努力地達到社會對於「父親」的角色認同,但同時也要證明自 己有能力扮演傳統對於「母親」的照顧者角色,備極辛勞。國內的研究也發現, 由於受到文化以及社會賦予的角色期待迥異,父親在子女養育的過程,大多處於 「次要」的家庭角色。男性在成為單親父親之後,其家庭角色,從次要轉為「主 要」,此轉變造成單親父親親職壓力增加,並對他們的生活型態帶來衝擊,進而 22.

(38) 影響對自我角色的認知(林莉菁,2000)。 因此,對單親父親來說,養育子女遇到最明顯的困難是,他們必須調整為全 職照顧者的角色,且在缺少另一位照顧者的協助與分攤責任之下,他們對子女的 照顧,在許多方面皆會遇到困難與困惑,使其感到不知所措或超過負荷;要適應 與接受這樣的角色轉變,需要經歷一段掙扎的過程(Coles, 2015; Dufur et al., 2010) 。 在這個過程當中,單親父親需要增加耐心,學習新的溝通方式,需要在新的責任 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以及得習慣獨自決定孩子教養和管教的事情(Coles, 2002; Coles, 2009)。 國內的調查則顯示,單親父親遇到的困難是,需要重新學習建立親子情感連 結的方式,設法「強化親子生命的共同體」;以及要去適應有別於過往的家務分 工型態,尤其是性別角色上的差別,並在「家務與孩子照顧的再學習」(王舒芸 等人,2008)。葉毓峰(2008)則指出,單親父親在離婚後會面臨的適應問題, 包括八個面向:親職、家務處理、角色負荷、工作與經濟壓力、個人適應、親密 關係、與前妻的關係和支持網絡。這八個面向之間會相互影響,而忽略對子女的 關心,或造成親子關係轉變。 周雅萍(2006)針對新北市七名經濟弱勢的單親父親進行研究。研究發現, 這些單親父親獨力扶養子女所面臨的困境,與經濟問題有關。由於他們多半處於 貧窮或貧窮的邊緣,經濟弱勢,使其陷入工作與子女照顧的兩難困境。此外,他 們從親屬那邊獲得的支持程度都不高,甚至完全沒有,更是讓他們孤立無援。此 外,這些單親父親在過去的子女照顧經驗不多,親職知識不足,獨力照顧子女時, 面對子女各種的行為或情緒反應,顯得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因應。 這些壓力,讓單親父親對於子女的養育,出現負面的感受,又尤其是養育較 小年紀的子女,因為這讓單親父親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給予大量的照顧。在情 緒上,單親父親感到壓力與孤獨,覺得生活被犧牲。他們也過度擔心失敗,譬如 擔心教養的方式與態度不正確,或是做出錯誤的決定等(Dufur et al., 2010)。 Cascio(2008)指出,單親父親因為獨自承擔養育子女的工作,會讓他們感到缺 23.

(39) 乏自信,覺得不足以勝任照顧者的責任;再加上生活的改變和經濟受到影響,也 成為單親父親的壓力源。因此,有研究顯示,單親父親出現心理疾患的機率高, 心理健康的程度較雙親家庭的父親低(Janzen, Green, & Muhajarine, 2006)。 至於有哪些原因會對單親父親的教養產生影響呢?正向因素方面,Coles (2015)從過去的文獻發現,單親父親比起母親的教養優勢在於,收入較高,教 育程度較佳,擁有的社會支持較多,以及他們撫養的小孩較少,且會選擇撫養較 大的小孩和撫養男孩。Coles 也指出單親父親家中有其他成人一同居住的比例, 較單親母親高,因此照顧的人力資源稍較充足。Coles 也表示,多數的研究發現, 單親父親在獨自承擔教養的責任時,從事家務和子女照顧的工作,都比成為單親 家庭之前多,即願意花費心思在子女的養育上。林莉菁(2000)的研究則指出, 單親父親「在婚姻中高度涉入親職」 、 「爭取監護權的動機高」和「擁有足夠的親 職資源」,在親職角色的轉換上會比較成功;除此之外,單親父親能夠同時在工 作和家庭親職上勝任,需在離婚前投入親職工作的程度就比較高,且具有爭取監 護權的動機,擁有親職托育的協助,能獲得職場善意回應,或具有彈性性質的工 作等因素。 負向的因素方面,Cascio(2008)發現,單親父親與母親比起來,當面對養 育的問題時,比較不知道可用的資源,亦缺乏取得的管道。社會對於單親母親的 支持系統較多,單親母親能夠獲得較多的幫助,單親父親則相對較少。王鍾和 (2000)表示,對許多單親父親而言,原先已參與管教孩子工作,但在缺少配偶 之後,管教的工作範圍未做調整,未能意識到單獨扮演父母的角色,使得原來的 管教不但無法達到成效,甚至連原本己建立的職責都無法履行,讓孩子失去管教 與關愛。 在 單親父親家庭 成長的子女,身心適 應的狀況是如何呢? Bramlett 與 Blumberg(2007)指出,單親父親撫養的子女,身心的健康狀況比單親母親撫養 的子女來的好。然而,可能的原因是,單親父親通常會撫養健康狀況較好的子女; 或是會撫養子女的單親父親,通常有較高養育的動機,以及被法院評估為較有能 24.

(40) 力與資源撫養小孩。Bramlett 與 Blumberg 也認為,不同失親原因具有差別。他們 表示,因為母親過世而成為單親父親的比例較離婚的多,他們認為喪偶的父親較 能夠提供子女生理上的照顧,然而同時其子女情緒的健康程度卻較差,他們推測 是受到母親過世的影響。 Lin、Hsieh 與 Lin(2013)也指出單親父親養育的子女,會出現情緒的困擾。 他們針對台灣的單親家庭進行研究,結果指出單親父親養育的子女,出現憂鬱症 的比例較單親母親的家庭來的高。然而,Coles(2015)指出,最近的研究顯示, 不論是單親父親或母親家庭的子女,出現憂鬱症、焦慮症或是低自尊的情況並沒 有差異;甚至,單親父親養育的子女,情緒的健康程度較佳。 Coles(2015)指示,行為問題的出現率,單親父親家庭的子女較高。有研究 發現,由單親父親撫養的子女,他們出現酒精與藥物濫用、酒醉、攻擊性行為的 比例較高(Ganesh & Venkatesan, 2012: Jablonska & Lindberg, 2007) 。Eitle(2006) 的研究也指出,來自單親父親的國高中子女,出現酒癮的比例高,且女兒涉入少 年犯罪的行為較高。Demuth 與 Brown(2004)指出,單親父親撫養的子女,參 與少年犯罪的比例較高,與家庭過程的因素有關,將較之下在單親母親的家庭中, 因為親子親近的程度佳,又有較多的監督與管教,因此出現少年犯罪的機率比單 親父親的子女低。 綜上所述,單親父親在子女的教養上,當成為主要照顧者時,須負起全部的 照顧責任時,會因為性別的因素或是過去在教養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面臨到許 多的困難。然而文獻多半指出,他們投注在子女照顧的時間都比以往多,且需要 一段時間調適和學習,以達成平衡。由單親父親所撫養的子女,過去文獻中對於 他們身心健康研究的結果不一。然而,較有一致性的是,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的 狀況,較為明顯。.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ol personnel of DSS schools in operating their schools smoothly and effectively and to provide new DSS schools a quick reference on the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

資 料 來 源:Green Paper: On the Practical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ngle Currency (Luxembourg: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anham,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b) An Assistant Master/Mistress (Student Guidance Teacher) under school-based entitlement with a local first degree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will be eligible for

For the primary section, the additional teaching post(s) so created is/are at the rank of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nd not included in calculating the

If using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is needed,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children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Parent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