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 結論與建議

5.3 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建議

5.3.2 對後續研究建議

1. 對後續研究者-以派遣企業對派遣人員之職涯規劃為調節變項:

本研究乃針對要派企業對派遣人員之職涯規劃,事實上派遣企業方為派遣人員 之實際雇主,故後續研究可以派遣企業對派遣人員之職涯規劃為調節變項,或是二 者共同對派遣人員之職涯規劃為調節變項,或是比較二者何者之職涯規劃對派遣意 願及工作投入效果較佳。

2. 對派遣人員之建議-不要期待要派企業能為你做些什麼,而是你應該為自己做些 什麼:

身為派遣人員,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涯規劃目標?是為了儲備跳槽實 力、期待轉正或只是過渡?值此全球景氣不佳、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除了更應把 握即使是派遣的工作機會為日後漫長的生涯舖路外,派遣人員不該以派遣公司或要 派企業未對派遣人員提供生涯規劃或其他鼓勵方式為由,成為阻礙達成工作目標的 藉口,反之面對較正職嚴苛的工作環璄、工作條件,應藉此訓練自己補強不足之性 格特質,為自己的生涯成績單留下好成績、建立好人脈。

3. 對派遣企業之建議-確實負起雇主之責:

派遣人員由派遣公司派至要派企業工作,而要派企業並非派遣人員實際雇主,

無論福利、薪資或奬金,要派企業之正職人員普遍優於派遣人員,因此派遣人員難 免產生比較心態,而派遣公司不應只是勞力的仲介者,須時時對他們施與關心和鼓 勵,成為要派企業與派遣人員良好之溝通橋樑,派遣公司為達成功派遣,亦可運用 完善之績效評估制度運用職涯規劃於績優派遣人員做為奬勵,讓派遣人員在心態上 不再有「職場孤兒」之憾。如此工作績效更得以彰顯,可謂「一魚三吃」之計。

4. 對要派企業之建議-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怎麼釣魚:

派遣之成功與否在於要派企業之投入,根據本研究結果,要派企業對派遣人員 之職涯規劃確實令派遣人員之派遣意願對其工作投入由原本之不顯著轉變為正向、

顯著性,一般實務較常使用於派遣人員的職涯規劃作法為:完善之績效評估制度、

轉任正職人員的機會、回任復職的機會、增進工作技能之進階教育訓練及職涯規劃 諮詢服務等,建議要派企業可由實施完善的績效制度評估派遣人員的工作績效後,

以其他職涯規劃作法為鼓勵手段,如此不但可達控制成本之目的,對派遣人員而言 亦為最實際之回饋,尤其是增進工作技能之進階教育訓練,讓派遣人員今後即使離 開現任工作崗位,仍能將訓練成果「可攜式」隨身帶走,不論對派遣人員或要派企 業皆可說是「互惠」之雙贏策略。

參考文獻 一、 英文部分

Anderson, J. C. & Gerbing, B.W., “Structural Equation Mod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 pp.411-423, 1988.

Bagozzi, R. P., & 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pp.74-94, 1988.

Browne, M. W., & Cudeck, R., 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 In K. A. Bollen

& J. S. Long (Eds.), 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Sage, Newsbury Park, California, 1993.

Campbell, D. T. and D. W. Fisk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by the 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x.”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6, 2, pp.81-105, 1959.

Carla Rapoport , CHARLES HANDY SEES THE FUTURE, “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er thinks you can survive -- even prosper -- in the tough new downsized world if you understand the forces that are shaping it”, Fortune, October 1994.

DeVellis, R. F.,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San Fransco, 1991

Ding, L., Velicer, W. F., & Harlow. L. L., “Effects of estimation methods, number of indicators perfactor and improper solutions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it indic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 pp.119-143, 1995.

Feldman, D. C., & Thomas, D. C., “Career Management Issue Facing Expatriat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 2, pp.271-293, 1992.

Fomell, C., & Larcker, D. F., “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and measurement error”, A com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3, pp.39-50, 1981.

Guielford, J. P.,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65.

Hair, J. F. Jr.,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 (3rd ed.), Macmillan Publising Company, New York, 1992.

Hu, L. T., & Bentler, P. M.,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 1, pp. 1-55, 1999.

Kanungo, R. N.,“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7, 3, pp.341-349, 1982.

Kim, H., J. Kim, Y. Lee, and I. Lee, Post-Adoption Behavior of Mobile Internet Users:

An Empirical Validation with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orking Paper, http://hci.yonsei.ac.kr/publications.htm., 2003.

Kristof, A. 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Personnel Psychology, 49, 1, pp.1–49, Spring 1996.

Leigh Buchanan,“The Things They Do for Lo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20-21, December 2004.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1st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67.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78.

Nunnally, J. C., & Bernstein, I. H., Psychometric Theory, 3r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94.

Rick Melchionno,“The Changing Temporary Work Force: Manageri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orkers in the Personnel Supply Services Industry”, Occupational outlook quarterly, pp.24-32, Spring 1999.

Robinowitz, S. and D. T. Hal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2), pp.265-288, 1977.

二、 中文部分

彼德‧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著,後資本社會主義,傅振焜譯,時報文化,台 北,1994。

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著,世界是平的,楊振富・潘勛譯,雅言文化,

台北,2005。

查爾斯﹒韓第( Charles Handy)著,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潘東傑譯,

天下文化,台北,2004。

陳湘芬,「丹麥與荷蘭彈性化勞動市場政策淺析」,台灣勞工,第14期,134-139 頁,

2008.07。

史書華,「2008 年求職指南-2008 年最新約聘潮流」,Cheers 雜誌,2008.04。

周瑛琪,人力資源管理,二版,全華科技,台北,2006。

史書華,「2008 年求職指南-關於派遣,你不知道的7件事」,Cheers 雜誌,

2008.04。

吳韻儀,「人才資源新動向:臨時才是永久?」,天下雜誌,第204 期,160-164 頁,

1998.05。

簡建忠,「台灣派遣員工對派遣工作看法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第9 期,99-124 頁,1999。

戴 妍 絜 ,「如何選對的人上車」,科技人文雜誌,2009.01。

戚樹誠,組織行為增訂版, 雙葉書廊,台北,2008.08。

劉佩貞,「個人特質、壓力處理方式、工作自我效能對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焦崩之影 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6。

104人才派遣中心作者群,訂做你的工作舞台,美商麥格羅‧希爾,台北, 2008.10。

蕭西君,「人力派遣:好工作的跳板」,就業情報雜誌,第379期,2007。

李嵩賢,T&D飛訊,第47期,2006.07。

醫護人員組織承諾、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之關聯分析,廖瑞原、唐國銘、

吳冠瑋、鍾莉容,2006 創新、整合與應用研討會,427-438 頁。

郭順成,趙必孝,王喻平,陳榮德,「政府組織再造策略對員工組織承諾與工作投 入影響之研究─以精省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四卷第一期,1-28頁,2004 春季號。

《派遣勞工權益參考手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民國95年3月。

李鴻文,潘鴻文,「高科技產業個人生涯規劃、組織生涯管理對海外派遣意願 關 係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第一卷第三期,106-122頁,民國九十六年九 月。

曹采華,員工特徵對工作滿意、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的影響-以派 遣人員為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2.06。

王至中,影響派遣勞工工作投入及離職傾向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2006.06。

孫忠凱,影響我國企業人員外派意願因素之探討-以台灣之T公司為例,中央大學,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2003。

余慶華,消費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薪酬福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 究-以高雄地區銀行為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1.07。

石銳,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涯發展,揚智文化,台北,2004。

周瑛琪,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三版,全華圖書,台北,2008.9。

祝康偉,派遣員工與正職員工在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差異之分析---以福利措施條件 為干擾變項,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6.06。

黃芳銘,結構方程式理論與應用,五南,台北,民國93 年。

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式—AMOS 的操作與應用,五南,台北,2007b。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台北,2006。

吳明隆,SPSS 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五南,台北,2007a。

俞洪亮、蔡義清、莊懿妃,商管研究資料分析:SPSS 的應用,華泰,台北, 2007。

黃俊英、林震岩,SAS 精析與實例,華泰,台北,1994。

網站部分

吳若萱,「招募好員工,從面試做起」,萬寶華人力資源雙月刊,

http://www.manpowerprofessional.com.tw/monthly/no35.pdf,2008.06。

行政院主計處新聞稿,http://www.dgbas.gov.tw,民國98年3月23日。

中 國 信 託 新 聞 中 心 ,

http://www.chinatrustgroup.com.tw/jsp/newsContent.jsp?pKey=96042301,

2007.04。

《 金 融 》金 融 業 所 需 的 人 格 特 質,首 重 抗 壓 能 力、學 習 及 未 來 潛 力,任 珮 云 , 時 報 資 訊 ,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80610_3_zq72,

2008.06.10。

附錄 研究問卷

二.派遣意願,請在適當的□中打V。

四. 工作投入,請在適當的□中打V。 非

10. 您的平均派遣期間:(若為初次派遣,請填寫截至目前為止之總派遣期間)

3個月及以下 3個月以上未滿6個月 6個月以上未滿9個月 9個月以上未滿1年 1年以上未滿2年 2年以上未滿3年 3年以上未滿4年 4年以上未滿5年 5年及以上 11. 擔任派遣人員工作年資共計:

1年及以下 1年以上未滿2年 2年以上未滿3年 3年以上未滿4年 4年以上未滿5年 5年以上未滿10年 10年以上未滿15年 15年以上未滿20年 20年及以上 12. 請問您的平均派遣月薪:

15,000元以上未滿20,000元 20,000元以上未滿25,000元 25,000元以上未滿30,000元 30,000元以上未滿35,000元 35,000元以上未滿40,000元 40,000元以上未滿50,000元 50,000元及以上

13. 擔任職位:

基層同仁 初階主管(副理) 中階主管(經理、部經理) 高階主管(處長及以上)

14.截至目前為止,您一共取得幾張專業證照? 張(尚未取得,請填"0“,勿 空白)

15.請問您的要派企業對派遣人員提供那些職涯規劃?(可複選)

完善之績效評估制度 轉任正職人員的機會

回任復職的機會 增進工作技能之進階教育訓練 職涯規劃諮詢服務 以上皆無

其他 (僅勾選此項者,請務必職涯規劃填寫內容)

~本問卷到此全部結束,請檢視是否有遺漏之處,謝謝您的協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