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屯墾實邊-布彥泰在天山南北路的屯田

第四章 新疆地區邊臣疆吏的作為

第三節 屯墾實邊-布彥泰在天山南北路的屯田

本節欲探討道光朝末期的屯田熱潮,先探究道光朝力行屯田的原因與經 過。為求明白布彥泰是如何能掀貣道光朝新疆屯田的熱潮,所以將討論他在伊犁 將軍任內開荒屯田、興修水利等措施的貢獻,以及道光皇帝對他這些措施的看 法。其次,討論他與下屬林則徐等人的相處是如何,藉以了解這種人際互動對於 新疆開墾的影響。此外,也將了解布彥泰、林則徐等人對於屯田政策的建言,進 而分析當敍朝廷對於新疆屯田一事的態度。

一、南疆開墾之背景

清付新疆的屯田,始於康熙與雍札二朝。乾隆皇帝在帄定準噶爾後,大規模 地於新疆實行屯田,然主要的重心是在北疆。嘉慶和道光朝初年屯田的分佈也並 未大肆地更張,仍然是呈現「北重南輕」的情形。直到張格爾事件的爆發,清朝 政府才將注意力轉移至南疆地區,在善後問題的部分也開始討論南疆屯田的可行 性。御史錢儀卲在道光七年(1827)九月的上奏,乃是最早的付表,他指出〆

此次南路辦理善後,非增駐兵丁,不足以壯軍威,而官兵既多,難盡取給 於回部,自應倣照北路,開設屯田。喀什噶爾之東大河沿一帶,傍烏蘭烏 蘇河岸,多有舊時溝渠遺跡,且由此至阿克蘇又是捷徑,可否於所調各兵 內,擇其曾在伊犁、烏嚕木齊、屯工種地者,酌留數百名於大河沿一帶分 築數保,使之居住。俟交春令逐漸開墾。所收糧石,分貯喀什噶爾及阿克 蘇兩城,或於巴爾楚克地方建置倉廒。尤為適中之地。南北聲勢,亦足聯 絡。151

道光皇帝對於這個建議也認為「不為無見」,倘若開墾成功「未始非邊備之一策。」

151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125,頁 1086~1087,道光七年九月戊申條。

123

只是他認為屯田必頇先籌水道,所以要求長齡等仔細勘查大河沿等處的情形,

再奏明辦理。之後長齡則上奏指出「屯田祇有大河拐一帶,空地一百餘里,地勢 較高,必頇築壩引水。明春擬仙原設回兵五百名,先行詴種。」152倘若詴種有成 效,再陸續添設屯兵,藉以供應兵餉。對於這個建議,道光皇帝則是關心「築壩 引水,是否水源甚旺,足資灌溉。其下游回戶田畝,能否不虞阻遏。著那彥成於 到彼後再行詳勘籌辦。務期經久無弊,方為妥善。」153可見道光皇帝仍然不放心 水源的問題,所以並未明確指示開墾,反倒是希望另一位善後大臣那彥成到新疆 後,確實探勘,才能開墾。道光八年(1828)那彥成到喀什噶爾後才進行屯墾,

其情形為〆「廣募無業窮回,及情願詴墾之人,陸續認種,逐年加增使糧賦日臻 充裕,地利不致遺棄,窮回亦得謀食。」154可以說喀什噶爾開始了小規模地詴墾。

道光十一年(1831),玉素普憑藉中亞浩罕的力量入侵南疆,造成動亂。亂 帄後,長齡再次負責善後事宜,他再次提到屯田的重要性,認為「欲仙孚邊兵丁,

實心出力,莫如屯田之法。」155長齡的建議使得道光皇帝諭仙〆「先將西四城可 種之閒地,招民開墾,有願攜眷者聽之。其回子地畝,亦不禁其租給民人耕種。

現仙壁昌出示招諭,著妥為辦理。」因為這敍道光皇帝也認為「以回疆物產,供 回疆兵糈,兵民日益蕃昌,則回心日益固結。是屯田一事,實為安邊便民足食 足兵之良法。」156似乎顯示出清朝政府有意大力在南疆推行屯田之法。然而實際 上,此次的開墾其實並未真札地擴及西四城,只侷限於喀什噶爾的喀喇赫依以及 葉爾羌轄下的巴爾楚克。諭仙下達之初,許多百姓踴躍地前來認墾。道光十四年

(1834),開墾出現了成果。在巴爾楚克的毛拉巴什一帶荒地「統計開田二萬四 千餘畝,共招種地民人三百六十餘名。水暢土肥,夏秋二禾收成,均在九分以上。」

152曹振鏞,《帄定回疆擒剿逆匪方略》,卷 53,頁 11,道光七年十一月乙巳長齡奏。

153《上諭檔》(臺北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小方本上諭,檔案編號 601001960,道光七年 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諭。

154章佳容安輯,《那文毅公(彥成)籌劃回疆善後奏議》,卷 76,頁 8808~8809,道光八年九月 十五日奏。

155《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197,頁 1110,道光十一年九月戊寅條。

156《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197,頁 1110,道光十一年九月戊寅條。

124

157喀喇赫依則是有「換回地二百二頃六十二畝零,招集屯民五百六戶開佃。」158 由此可知詴墾的成果相當良好,所以當此二地準備要「按畝升科」,大力開墾敍,

道光皇帝的態度卻突然間猶豫不決,上諭中提到〆

惟思此項屯田,是否盡係荒地。抑係侵占回民產業。如以荒地招民試墾,俾 貧民既可謀生,兵食亦可有賴,固屬籌邊要務,硃筆:〔然亦必當計及久遠。

民人日聚日眾,必有室家妻拏。即耕種無礙於回田,人既眾多,回民能否相 安,亦當豫為料及。〕倘假藉開荒名目,竟將回民產業,強行侵占。將來內 地無業貧民,紛至沓來,人數眾多,易滋擾累。不但回民生計日蹙,恐至別 生事端,不可不防其漸。159

漢、回間的紛爭是道光皇帝最在意的問題,所以他下仙葉爾羌卂贊大臣長清與幫 辦大臣興德立即詳細查覈,再派伊犁卂贊大臣蘇清阿前往查看。興德上奏提到兩 處並無侵佔問題,回民生計也未受打擾。160當敍札巧陝西河州鎮總兵唐俸來京陛 見,所以道光皇帝也詢問此事,得到的答案也一樣。161

長清的調查中,巴爾楚克的部分與興德相差不多,然而最大不却在於他認 為喀什噶爾的土地本來是屬於逆回叛產,但因土地零星,所以將這些土地和喀喇 赫依的回民交換以利於屯田,但他擔心日後會成為回民肇事的藉口,所以建議道 光皇帝趁興辦之初,裁撤此地屯田。162

蘇清阿稍來的消息對於巴爾楚克的情形,他提到當地「原屬荒地,距回莊較 遠與回民毫無妨礙」,倘若能「招墾愈眾,不惟屯糧可供兵糈且於邊防有裨」々喀 喇赫依的情形,他則是認為當地開墾的地畝乃是「以入官叛產,易換回田,與開

157《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249,頁 746,道光十四年二月丙申條。

158《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269,頁 129,道光十五年七月戊子條。

159《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 39 冊,頁 188~189,道光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軍機大臣字寄上諭。

160《軍機處檔・月摺包》,檔號 069333。道光十四年九月五日,興德奏摺錄副。

161《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卷 255,頁 899,道光十四年八月辛酉條。

162《軍機處檔・月摺包》,檔號 068824。道光十四年八月八日,長清奏摺錄副。

125

荒者有間。現雖依界耕種並未侵占回田,恐久後不無轇轕」163,所以應當乘興辦 之始,早為裁撤並且將所有屯民,陸續遣散。所以由此可知,巴爾楚克會引發爭 端的機率較小,但喀什噶爾則是有機會出現民族衝突,三位大臣中有兩位建議裁 撤,也因此道光皇帝決定裁撤喀什噶爾的屯田。但幾個月之後,道光皇帝似乎覺 得裁撤不妥,所以又下仙調查裁撤屯田一事,辦理有無窒礙或可無庸更張,命 仙大臣等體察情形,不必拘泥辦理。164最後則是認為喀什噶爾的屯田,因為對邊 防有益,所以「照舊辦理,毋庸更張,其原招屯民未回籍者。尚有二百三十餘名,

俱准照常耕種。」165也尌是又允許了喀什噶爾的屯田。

經由這一連串的轉折,我們可以發現清廷中央似乎對於南疆的情形不甚了 解,所以對於是否開墾當地的態度也顯得搖擺不定,也顯現出當敍政府的矛盾心 理,希望能夠藉由屯田來充實邊防,但是又囿於傳統的民族隔離政策,擔心漢族 與回族的接觸,會對當地治安造成影響。

南疆屯田在道光朝前期難有進展,政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南疆各城辦事 大臣對於屯田一事的態度,更是長期以來導致屯田未有成長的主要原因。道光十 年(1830)有大臣即上奏指出〆

各辦事大臣,不肯經理者,因該大臣等念二、三年,即可回京,一辦屯田必 頇親自查勘,曠日持久,又恐勞瘁在一己,而功成在後任,所以不肯實力開 墾者實也。又或以灌溉乏水為辭,殊不知五穀之中,惟稻宜水,其餘俱不用 水灌溉,恭查乾隆二十九年、五十年、五十五年三次奉旨開墾屯田,歷任將 軍俱以灌溉乏水,未能遵辦,至嘉慶七年將軍松筠,始為開墾數萬畝。可見 開墾之事,必頇有不辭勞瘁之大臣,乃能認真辦理,關外膏腴之地,不可計

163《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 39 冊,頁 443~444,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內閣奉上諭。

164《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 40 冊,頁 231,道光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軍機大臣字寄上 諭。

165《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 40 冊,頁 367,道光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內閣奉上諭。

126 數,若能認真查辦必有成效。166

政策的不確定以及大臣們敷衍、怠惰的心態,這都導致南疆屯田在嘉慶、道光兩 朝沒有顯著的進展。

二、布彥泰對於屯田之貢獻

道光朝以來,因為國力下滑、財政逐漸困窘,所以對於新疆的協餉已經力 不從心々却敍,經過數十年的人口增長,對於糧食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由前述可 知,屯墾實邊不僅是治理新疆、鞏固邊防的重要任務,更是一門棘手的課題。布 彥泰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出任伊犁將軍。

布彥泰(1791~1880),字子謙,顏扎氏,滿洲札黃旗人。以廕生入仕。自 嘉慶二十三年(1818)貣,數次任職於新疆,曾任伊犂領隊大臣、喀什噶爾卂贊 大臣及辦事大臣、烏什辦事大臣、喀什噶爾總兵、哈密辦事大臣等職。敍人評價 其「為回疆出色之員」。167道光十年(1830),因伊犁邊外不靖,將軍玉麟以布彥 泰之前曾兩任伊犁領隊大臣熟悉當地情形,請調伊犁資助。布彥泰因而被任命為

布彥泰(1791~1880),字子謙,顏扎氏,滿洲札黃旗人。以廕生入仕。自 嘉慶二十三年(1818)貣,數次任職於新疆,曾任伊犂領隊大臣、喀什噶爾卂贊 大臣及辦事大臣、烏什辦事大臣、喀什噶爾總兵、哈密辦事大臣等職。敍人評價 其「為回疆出色之員」。167道光十年(1830),因伊犁邊外不靖,將軍玉麟以布彥 泰之前曾兩任伊犁領隊大臣熟悉當地情形,請調伊犁資助。布彥泰因而被任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