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9 布拉姆斯,第七首〈奇想曲〉,第 74-92 小節

第五章 結語

譜例 3- 29 布拉姆斯,第七首〈奇想曲〉,第 74-92 小節

59

60

61

過門(170-175 小節)

為此曲最高峰以及情緒最為激動的地方,雙手在彈奏和絃時要同時下去,並 運用手臂的重量去彈奏。雙手的節奏要平均,在第 173 小節可作些微漸慢,直到 聽到半終止。

A2樂段(176-207)

第 176 小節動機與樂曲開頭一樣,重音依舊在第三拍,演奏上要想成從第三 拍帶入下一小節的第一拍,才不會聽起來有斷掉的感覺,也比較會有韻律感。第 182 小節第三拍的動機 2 不斷地出現,樂曲氛圍逐漸向前漸強行進,將 A2樂段 帶入另一波高潮,直到第 186 小節,節奏分法突然改變,將原先三拍轉變為兩拍 的韻律,樂曲情緒越來越激昂,像是在述說樂曲即將結束。第 192-207 小節,左 手延續開頭的動機,並且在右手加入卡農的形式,演奏者要掌握住後起拍到正拍 的動力,清楚地將每小節第一拍的八度音強調出來,在速度上可以作些微漸快,

將音樂充斥緊張感的情緒表現出來,來預告樂曲即將結束。

62

連貫圓滑的(molto piano e legato)方式來彈奏,並且在每一樂句的結尾都可作 些微的漸慢。將 B 樂段分為三大樂句,第一樂句第 19-23 小節、第二樂句第 24-34 小節以及第三樂句第 34-50 小節,這三大樂句建議演奏者應要先去設想適合的音 量以及層次的變化,建議要將每一樂句的音量及音色,都想像成因海水漲落而形

63

成的起伏波浪,讓這三大樂句一層一層地慢慢推高,並且要如海水般的流動性,

使得整樂段聽起來是非常具有表現力的。

C 樂段(51-65 小節)

C 樂段的拍子又轉變回 3/4 拍,樂譜上也標示回到行板,C 樂段的一拍等同 於 B 段的三拍,在演奏上要注意節奏的變換,同時調性也轉到 A 大調,曲風變 得不再憂鬱,充滿陽光溫暖的氛圍,所以在第 51 與 52 小節這兩小節上,建議在 右手變換音的時候跟著換踏板,才會呈現乾淨不混濁的音色,而在彈奏上要更以 溫柔、甜美、柔和(dolce)的心境去詮釋此過渡樂段。第 61-65 小節,每一個八 分音符都要換踏板,以淺及短的方式更換。在第 64 小節樂譜標示加緊、加速地

(string. ),演奏者在此可以作些許漸快,並在第 65 小節漸慢及漸弱下來。

A1樂段(66-86 小節)

又回到 A 段,建議在彈奏上要比開頭的 A 段來的更深刻,觸鍵要更加深沉、

寬厚,音樂情緒上彷彿如晚期布拉姆斯恬淡平實的心境。

64

第三節 第三首 g 小調〈奇想曲〉(Capriccio)

第三首〈奇想曲〉為熱情的快板(Allegro passionate),此曲 A 樂段為熱烈 激昂,但在 B 樂段轉換為莊嚴且充滿溫暖地,屬於樂段相當分明的樂曲。 著。在第 24 小節除了樂譜上標示要十分連貫圓滑(molto legato)的彈奏以及漸 強(cresc. )之外,建議速度上可以慢慢加快一直衝刺到第 28 小節,藉由半音 往上推進讓樂曲情緒越來越高漲,直到樂曲出現兩個二分音符將高漲的情緒凝結

65

66

A1樂段(71-104 小節)

音樂的織度變得更寬廣更深厚,建議在彈奏上要比前面 A 段的音色要更加 厚重、深沉,並且再要持續給予更寬廣的張力。第 79 小節與前面第 9 小節不同 的是,布拉姆斯將左右手音型在第一拍改為反向,但在第二拍又回到同向來進 行,使得音樂激昂的情緒持續不間斷,才能將最後即將結束的氣度呈現出來。

67

68

的素材,應將此素材表達出來,並且要注意內外聲部之間的層次,以及雙手之間 音色平衡的掌控。第 26-32 小節,演奏者可將之想成一大樂句,第 28 小節譜上 標示要有表現力的(espress. )去彈奏,且在音量上要逐漸增強,必須具有音樂 性地去表達,在第 31 小節譜上標示漸慢、漸弱以至逐漸消失(smorzando),接 回到樂句 a 的素材,此時右手跨越左手彈奏時要注意兩手之間的平衡,勿從空中

69

第五節 第五首 e 小調〈間奏曲〉(Intermezzo)

第五首〈間奏曲〉為優雅且充滿內在深刻感情的行板(Andante con grazia ed intimissimo sentimento),此曲旋律線條並不明顯,充斥著詭異、猶疑和迷離的特 性,也是在《幻想曲》作品 116 中篇幅最小的曲子。整體來說,彈奏上不適合過

70

唱性。第 25-28 小節,B 樂段要結尾進入 A 樂段時,不斷重複的音型逐漸漸慢、

漸弱以至逐漸消失(smorzando),演奏者要製造出漸行漸遠的情境來結束 B 樂 段。

A1樂段(28-39 小節)

第 28 小節回到 A1樂段,樂譜上標示極其柔和的(dolcissimo),在此音色上 的處理要比 A 樂段更加地細膩謹慎,做出段落間的層次感,與 A 樂段呈現不同 的色彩。第 36 小節譜上依然出現以柔和的(dolce)情緒來結束樂曲,最後使用 皮卡第終止,音樂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緩緩結束。

71

第六節 第六首 E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第六首〈間奏曲〉為溫柔地小行板(Andantino teneramente),甜美溫暖般的 樂曲,彷彿人聲四部合唱般的情境。

72

的方向感。在第 52 小節出現一連串的下行音型,在音樂表現上可以生動誇張些,

最後由一連串的琶音音型漸行漸遠,逐漸歸於平靜來結束。

73

74

情緒上要保持適度的緊張,讓音樂彷彿毫無空隙的接回 A1樂段。

A1樂段(62-75 小節)

A1樂段在情緒上要比 A 樂段更加地飽滿堅定,和絃觸鍵要果斷集中,彈奏 出銳利明亮的效果,跳音要有爆發力並富有彈性。

Coda(76-92 小節)

拍號又轉變為 3/8 拍,音樂的進行如快馬加鞭地奔向終點,譜上標示要以非 常用力、強調的(ben marc. )力度去彈奏,在此的速度還不建議加快,應該以 加強拍點強調節奏上的特性為主。之後在第 82 小節由三個音的節奏型態轉變為 兩個音,如此急切推近,音域不斷爬升,速度也變的越來越快,使音樂變得緊湊 更加壓迫感,因此要不斷地凝聚內心的力量,保持高度的緊湊感,持續音樂的張 力,並且要想像成交響式的音響,推疊出層次感。第 76-81 小節,踏板方面建議 以左手的八度持續音(D1-D)為基準,每一小節換一次踏板,增加和弦之共鳴,

累積音量的堆疊,並且要特別強調左手八度的持續音,營造出聲勢浩大的情景。

並在第 90 小節又再度轉回 2/4 拍,要做出極大的漸強來迎接最後的情感釋放,

以華麗燦爛的音響為整套作品畫下亮麗的結尾。

75

「發展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的觀點。由簡單的動機開始,逐漸發展出形 貌迥異,各具風格的不同主題,交織成整部作品。第一首 d 小調奇想曲前四小節 的主題動機,布拉姆斯在第二首到第七首將此動機不斷地發展變奏來貫穿全曲,

運用同音重覆和下行三度音等素材來發展擴大。在《幻想曲》作品 116 中的每一 首皆有不同的特色與性格,布拉姆斯卻能運用第一首的主題動機,藉由調性、節 奏、織度、音程的特性來改變,展現七首截然不同的個性,卻又不失整體的連貫

76

77

參考文獻

一、外文書目

Geiringer, Karl. Brahms: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Oxford Unirversity Press, 1982.

Gillespie, Jo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an historical survey of music for

harpsichord and piano.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2.

Gordan, Stewart.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music for the piano and its

forerunner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6.

Kirby,F. E. Music for piano :a short history. Portland, Or. :Amadeus Press, 1995.

MacDonald, Malcolm. Brahms. London: J. M. Dent, 1993.

Machlis, Joseph.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Music. 2nd ed. New York: Norton, 1979.

Musgrave, Michael. Brahms : Biographical, Documentary, and Analytical Stud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A Brahms reader. New Haven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ahms. Cambridge, U.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The music of Brahms. Oxford : Clarendon Press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ascall, Robert. Brahms : biographical, documentary, and analytical studie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Sadie,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Oxford:

Grove, 2001.

Todd, R. Larry. Nineteenth-century piano music.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78

二、中文書目

史坦利‧薩迪、艾莉森‧萊瑟姆(Sadie, Stanley, and Alison Latbam)主編。《劍 橋音樂入門》。孟憲福主譯。台北:果實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

李近朱。《布拉姆斯─德奧古典主義的晚鐘》。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2001。

李哲洋。《名曲解說全集 16 獨奏曲 3》。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3。

邵義強。《浪漫派樂曲賞析(三)》。台北新店:錦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保羅‧荷密斯(Paul Holmes)著。《偉大作曲家羣像─布拉姆斯》。王婉容譯。

台北:智庫文化,1995。

哈爾曼(Carter Harman)。《西洋音樂史入門》。黃家寧、許懷楠譯。台北:世界 文物出版社,1999。

79

陳樹熙、林谷芳著。《音樂欣賞》。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

麥格羅‧希爾(Roger Kamien)。《音樂 認識與欣賞》。王美珠、洪崇焜、黃瑞芬、

陳美鸞、楊湘玲翻譯。台北:麥格羅希爾,2005。

湯瑪斯‧馬克(Thomas Mark)。《千萬不要學鋼琴》。盧秋瑩譯。桃園:原笙國 際,2005。

菲爾‧古爾丁(Phil G. Goulding)。《作曲家排行榜:古典音樂入門》。雯邊、鄭 朔、柯玲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3。

鄔里希(Homer Ulrich)著。《音樂欣賞》。康謳主譯。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1986。

赫洛德‧荀伯格(Harold C. Schonberg)著。《浪漫樂派》。陳琳琳譯。台北:九 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8。 譯館館刊》,第三十卷第一、二期合刊本(2001):391-468。

四、中文論文

周枻佐。《布拉姆斯《幻想曲》作品 116 之詮釋報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蕭依婷。《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寫作風格之研究以 Op. 116 為例》。東吳大學

80

音樂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五、電子資源

牛津線上音樂資料庫。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

拿索斯線上音樂圖書館。Naxos Music Library.

〈http://nttc.naxosmusiclibrary.com.〉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

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Grove Online.

〈http://www.grovemusic.com.〉

81

附錄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演奏組 洪湘寧碩士學位鋼琴獨奏會曲目 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六) 14:00 地點:音樂樓音樂廳 指導老師:陳幸利教授

馬水龍 雨港素描

Ma Shui-Long A Sketch of the Rainy Harbour

1. 〈雨〉Rain

2. 〈雨港夜景〉Harbour Views in Rainy Nights 3. 〈撿貝殼的少女〉The Girl who Picks Seashells 4. 〈廟口〉At the Temple Gate

貝爾格 鋼琴奏鳴曲,作品 1

Alban Berg Sonata, op. 1

德布西 為鋼琴的

Claude Debussy

Pour le Piano

1. 〈前奏曲〉Prelude

2. 〈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 3. 〈觸技曲〉Toccata

~Intermission 中場休息~

法雅 西班牙小品集

Manuel de Falla Piezas Espanolas

2. 〈古巴娜〉Cubana 4. 〈安達盧西亞〉Andaluza

布拉姆斯 幻想曲,作品 116

Johannes Brahms Fantasien, op. 116

No. 1 d 小調〈奇想曲〉Capriccio in d mi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