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拉姆斯「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 77

第二章 ︾演奏音樂會樂曲解說

第二節 ︾布拉姆斯「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 77

ㄧ、作曲家生平簡介  

        1833 年 5 月 7 日,約翰內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誕 生於德國漢堡(Hamburg)。在窮苦的環境中成長地布拉姆斯,從小由父親約翰・

雅各・布拉姆斯(Johann  Jakob  Brahms,  1806-­‐1872)41教他小提琴、大提琴與基 本音樂常識,但他在父親參加的音樂協會裡聽到了鋼琴。從此對鋼琴產生了興趣,

拒絕學習其他的樂器,只要求學習鋼琴。因此,7 歲的布拉姆斯來到奧托・費德利 希・卡索(Otto  Friedrich  Cossel,  1813-­‐1865)42   門下學習鋼琴。1843 年,奧托把 布拉姆斯介紹給自己的老師愛德華・馬克森(Eduard  Marxsen,  1806-­‐1887)43。 馬克森不斷的要求布拉姆斯練習與研究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以及巴哈的作品

存留他最早的第一首作品《降E 小調詼諧曲》(Scherzo  in  E  flat  minor)45。           1851 年,布拉姆斯結識了愛德華・雷曼尼(Eduard  Reményi,  1830-­‐1898)46。 雷曼尼的演奏充滿著匈牙利音樂中的熱情奔放與民族色彩,這使個性保守的布拉 姆斯印象深刻並且深深引響他之後樂曲上的創作。1853 年,兩人在德國東北部展 開巡迴演出。當巡迴演出至漢諾威(Hanover)時,雷曼尼去拜訪了他的老友約瑟 夫・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47,也因此布拉姆斯結識了姚阿幸,他 們成了終身的朋友攜手合作。1853 年經由姚阿幸的介紹,布拉姆斯認識了弗朗茲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48與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49、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50夫婦。布 拉姆斯與舒曼夫婦的會面,是音樂史上重要的一刻,而他與克拉拉之間的情感糾 葛更是音樂史上著名的故事。1853 年,布拉姆斯創作了《C 大調第一號鋼琴奏鳴 曲》、《F 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隔年,完成了《B 大調鋼琴三重奏》51、《舒                                                                                                                

45 保羅・荷密斯(Paul Holmes)著,王婉容譯。偉大作曲家羣像:布拉姆斯(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rahms(台北:智庫,1995),1-42。

46 愛德華・雷曼尼(Eduard Reményi, 1830-1898),匈牙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與李斯特為好 與音樂評論家。1834 年,舒曼與友人創辦了《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50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德國鋼琴家與作曲家。一生中有長達 61 年 的演奏生涯,為浪漫時期傑出鋼琴演奏家之一。克拉拉與丈夫-羅伯特˙舒曼都非常推崇布拉姆斯,

她也首演過許多布拉姆斯的作品,例如:《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曲》等。

51 此曲是為了紀念舒曼充滿感性、幻想的世界,1855 年首演於美國紐約時,布拉姆斯覺得太

不像他自己的風格且浪漫成份過重。1889 年時將樂曲重新修改,於隔年在布達佩斯發表。

曼主題變奏曲》與《四首敘事曲》。此時他也開始譜寫《D 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

・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 1825-1899)53,兩人的交情可說是音樂史上最長的 友誼。同年,布拉姆斯的母親54逝世。1868 年,他完成了《德語安魂曲》55獻給他

(Allmyer)整理之前創作的章節與創作未完成的部分,於 1868 年完成全曲。布拉姆斯的《安魂曲》

有別於其他「安魂曲」採用拉丁文歌詞,而是選自路德翻譯的聖經經文。

56 1870 年,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 1815-1898)謀劃之下,

以西班牙王位繼承製造爭端,並發送「埃姆斯密電」(Emser Depesche),引起法國與德國兩個民 族之間的仇恨,使法皇拿坡崙三世於1870 年 7 月 19 日對普魯士宣戰。普魯士為團結德意志民族,

進擊攻打法國。於1871 年 5 月 10 日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普魯士贏得戰爭,建立德意志帝國

(Deutsches Kaiserreich)。

納「樂友協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三個音樂季的指揮、藝術指導與 鋼琴獨奏的工作。離開了維也納「樂友協會」,他參加過許多城市所舉辦的音樂 會,例如波昂「貝多芬音樂節」、「舒曼音樂節」、「科隆音樂節」等。1876 年,

他完成了寫作時間長達21 年的《C 小調第一號交響曲》,在此年也獲得英國劍橋 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頒贈的博士學位。隔年,完成了《D 大調第二號 交響曲》。1878 年,布拉姆斯開始至義大利旅遊。同年,他也開始創作並完成《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879 年,德國布雷斯勞(Breslau)大學因布拉姆斯的音樂 成就,頒發名譽博士給他,於次年譜寫《大學慶典》回贈表示感謝。1883 年,布 拉姆斯創作了《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並發表了《F 大調第三號交響曲》57。隔兩年,

他接續完成了《E 小調第四號交響曲》,在此交響曲完成後,布拉姆斯的創作以室 內樂、藝術歌曲居多。1886 年,布拉姆斯獲得維也納音樂家協會(Viennese Society for Musical Artists)總裁的榮譽職位。1896 年,布拉姆斯接到了克拉拉病逝的消息。

之後,布拉姆斯的身體狀況日益衰退。1897 年,布拉姆斯因肝癌去世於家中。

奏曲》。

三、樂曲解說

【譜例2-2-2】

【譜例2-2-3】

獨奏小提琴華麗的導奏有如洪水般宣洩著剛剛所堆疊的情緒,整個導奏有 46 個小節,而布拉姆斯利用節奏的變化,從六連音、五連音、十六分音符、三連音 至八分音符將情緒慢慢的緩和帶出第二呈示部(獨奏小提琴的呈示部)優美如牧 歌般的第一主題(譜例2-2-4)。

【譜例2-2-4】

之後,布拉姆斯一直運用第一主題的節奏動機做過門素材,將調性從 D 大調 慢慢往A 大調移動。第 198 小節的過門,由木管銜接給獨奏小提琴,引導出在第

一呈示部中並未出現過的第二主題(譜例2-2-5)。

【譜例2-2-5】

布拉姆斯在 3/4 拍子的節奏裡以 2/4 拍子的寫作方式呈現第二主題,使抒情 優雅的第二主題有Hemiola 節奏的風格,這樣的寫法讓第一次出現的第二主題更 使人印象深刻(譜例2-2-6)。結束局前的過門樂段,布拉姆斯在獨奏小提琴的旋 律上運用10 度音程的音型來進行轉調,從 A 大調緩緩走向同名 A 小調(譜例 2-2-7)。

【譜例2-2-6】

【譜例2-2-7】

隨後,獨奏小提琴突如其來地拉奏出強而有力及帶有馬祖卡舞曲風格的激動 結束句(譜例2-2-8)。而整個呈示部有別於傳統奏鳴曲式調性的發展60,結束在 A 小調上。

【譜例2-2-8】

進入發展部,樂團先奏出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的動機。接著,獨奏小提琴拉 奏由第一主題節奏動機所組成的旋律。之後,第一主題節奏動機接給了樂團,獨 奏小提琴以固定的音型助奏著(譜例2-2-9)。

【譜例9】

在 348 小節,進入發展部的高潮,也是整個第一樂章最使人印象深刻以及最 具有特色的樂段。連續12 個小節,獨奏小提琴演奏著上行與下行的大跳 9 度音程,

將調性轉回原調的屬調(譜例2-2-10)。接著經過一連串強調原調的屬七和弦琶                                                                                                                

       60   傳統的奏鳴曲式調性發展,在呈示部結束時通常為屬調(主調為大調)或關係調(主調為 小調)。  

音後,再次將樂曲推向高峰,回到再現部。

【譜例2-2-10】

再現部,由樂團直接奏出燦爛的第一主題。其後,大致與呈示部相同。只有 在和聲、調性及配器上略有變化,直到再現部的結束句後接入了一段獨奏小提琴 的裝飾奏。在裝飾奏之後,進入第一樂章的尾奏。此時音樂有如回到第二呈示部 的第一主題氛為,由獨奏小提琴拉奏著安靜優美的第一主題(譜例2-2-11)。最 後,布拉姆斯利用節奏的變化,將樂曲往尾奏的高潮前進結束第一樂章。

【譜例2-2-11】

第二樂章:慢板,F 大調,2/4 拍,三段體(ABA)。

寧靜優美的第二樂章,由低音管法國號在樂章一開始先吹奏的兩個小節長音 和弦製造寧靜的氣氛。接著,雙簧管在管樂的合奏中吹奏出安靜、優美的A 段主 題(譜例2-2-12)。

【譜例2-2-12】

第 30 小節開始,原本為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形式轉變成絃樂合奏。弦樂的長音 撫平了先前管樂的情緒,引領獨奏小提琴拉奏出變奏的A 段主題(譜例 2-2-13)。

進入B 段時,調性轉為 F#小調。情緒激動的B 段,獨奏小提琴有著許多裝飾性的 旋律並且與管樂及弦樂有著許多相呼應的對唱(譜例2-2-14)。

【譜例2-2-13】

【譜例2-2-14】

在第 78 小節,樂曲回到 F 大調的 A 段旋律。由雙簧管先吹出 A 段主題,之 後獨奏小提琴在兩個小節後與雙簧管對唱(譜例2-2-15)。隨後,獨奏小提琴拉 奏變化的A 段主題並將樂曲推入此樂章的最高潮。最後,第二樂章結束在獨奏小 提琴寂靜的長音中。

【譜例2-2-15】

第三樂章:戲謔的快板,但不過分活潑,D 大調,2/4 拍子,不規則輪旋曲 式。  

帶有匈牙利吉普賽舞曲風格的第三樂章,與前面兩個樂章形成了明顯的對 比,這樣的樂章風格安排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有所相似。樂章一開始,獨奏 小提琴開門見山的拉奏出輪旋曲式的A 段主題(譜例 2-2-16)。之後,輕快的 A 段主題會一直被獨奏小提琴與樂團反覆多次。經過一連串獨奏小提琴的快速音群

後,出現激昂高亢的B 段主題(譜例 2-2-17)。

【譜例2-2-16】

【譜例17】

在 108 小節,樂團為 A 段主題的動機伴隨著獨奏小提琴的分解和弦。將情緒 慢慢轉化至120 小節,進入柔美且搖擺的 C 段【譜例 18、19】。其後,A 段主題 一直沒有明確的出現,直到第267 小節的尾奏,A 段主題才一直被強調。

【譜例2-2-18】

【譜例2-2-19】

小急版的尾奏,布拉姆斯一直將音響堆疊,獨奏小提琴的旋律很明顯的在樂 團之上(譜例2-2-20)。

【譜例2-2-20】

整個樂團與獨奏小提琴在尾奏的演奏,有如突然爆發的火山一樣,一直不停 的爆發。在最後,充滿匈牙利色彩的節奏音型與強而有力的三個和弦,結束整首

《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三章︾普羅高菲夫�第二號 D 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樂曲詮釋分析

S. Prokofiev《Violin and Piano Sonata No. 2 in D Major, Op. 94a》

Analysis and Interpitation

�發表於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

摘要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