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魯姆教育分類理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1-45)

第二章 相關研究

2.4 布魯姆教育分類理論

IF weight(PATHi) ≥ δ THEN PATHi IS A CRITICAL PATH.

根據上述之算法可以得到以下之結果:weight(PATH1) = 0.64,weight(PATH2) = 0.82 若δ = 0.7,則關鍵學習路徑為 PATH2。

步驟五:學習障礙分析

再一次觀察補救的學習路徑:

PATH1:C3ÆC6 PATH2:C3ÆC7

觀察上述的路徑可以得到以下兩點解釋:

1. 學生對於C6這個概念的認知或瞭解程度不夠,是導因於學生對於C3這個概念的認知 或瞭解程度不足。

2. 學生對於C7這個概念的認知或瞭解程度不夠,是導因於學生對於C3這個概念的認知 或瞭解程度不足。

綜合上述之分析可知,學生對於C6、C7的學習成效差,其根本原因與問題癥結在於 學生對於C3的認知或瞭解程度不足。因此,可以找到改善學習成效之根源在於C3這個概 念。而每條路徑的根節點(root)即可視為造成學習障礙的根本原因。

介紹完以概念為基礎的學習診斷的方式後,此方法在於學生學習每個概念時候,每 個概念分配不同的權重,而且學習的概念順序也都息息相關,再經由演算法精密計算而 求得補救學習路徑、關鍵學習路徑。以概念為基礎的學習診斷的方式將有助於學生克服 學習盲點。

間經過不斷的討論與修正,終於在1956年由布魯姆﹙B. S. Bloom﹚所領導的教育研究團 隊提出了一套教育目標的分類系統(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 Handbook1:

Cognitive Domain )[1][2][20][22][25][26][27],此分類系統被廣泛的使用在檢視教育理 論、測驗編製、各科教材教法等課程 的教科書。

此分類系統將認知領域分為知識(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應用

(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與評鑑(evaluation)等六個階 層,Bloom的教育目編分類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的版本,世界許多教師及教育相關領域 專業人士都非常熟悉且經常應用。然而歷經多年的使用以及越來越多學術的檢證,在認 知心理學方面,有若干論者針對此教育目標分類架構提出了相關質疑,包括了使用行為 目標將對教師造成限制、忽略了無法明確陳述的重要目標、視個別目標為獨立的目的將 缺乏邏輯上的關聯性、分別類別的區分性不足容易造成混淆,等需要檢討的呼籲。

由於近年來對於學習的研究重心,主要著重於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即培養學習者主動(active)、認知(cognitive)、和建構歷程(constructive processes)

的概念,強調學習者「知」(know,指knowledge)和「如何思考」(how they think,

指cognitive process)的探討,故經由多年的討論終於在2001 年由Anderson等學者將教 育目標分類系統重新改版(Anderson & Krathwohl, 2001)[12][13]。

Anderson 在2001 年所發表的修正版與舊版主要的差異在於由原來的動詞改為名 詞,並將原先的單一向度分為二個向度分別是知識向度(knowledge Dimension)和認知 歷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tion)。知識向度指知識的分類,分為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概念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程序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後設認 知知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在於代表了學生學習成果的累積與協助教師區分「教 什麼」(what to teach)。認知歷程向度主要分成六類,分別為記憶(remember)、了解 (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評鑑(evaluate)和創造(create) [2],代表了學生 在學習時思考的方式與過程與促進學生保留(retention)和遷移(transfer)所習得之知 識,如圖2.15解釋認知領域間的關係。

圖2. 15 Bloom 認知領域關係表

圖2.16代表認知歷程向度與知識向度之間的關係,而且每個向度底下還有細分成很 多屬性,記憶的代號就是1,了解的代號就是2,事實知識的代號是A。

圖2. 16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圖

記憶 了解

應用

分析

創作

評鑑

後設認知知識D 程序知識

C 概念知識

B 事實知識

A

創造 6 評鑑5

分析4 應用3

了解2 記憶 1

認知歷程向度(思) 知識向度(學)

分類法差異內容與結構改變情形如2.17圖所示:

修訂版(Anderson ,2001)

舊版(BLOOM,1956)

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

概念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

程序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後設知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知識(knowledge) 記憶(remember)

認知歷程向度

了解(understand)

理解(comprehension)

應用(application) 應用(apply)

分析(analyze)

分析(analysis)

綜合(synthesis) 評鑑(evaluate)

評鑑(evaluation) 創造(create)

知 識 向 度

圖2. 17 Bloom 教育分類法新舊關係圖

1. 新版強調不同年級的老師都能適用,著重實用於課程、教學、評量。

3. 新版內容增加了許多評量工作範例,加強分類法的應用。

4. 新版主類別名稱為動詞語態,而舊版為名詞語態。

5. 新版的了解主類別更改於舊版的理解主類別。

6. 新版強調次類別的應用,不同於舊版著重於主類別。

7. 新版知識次類別經更名與重組,為分為四個類別,不同於舊版的名稱與內容。

8. 新版將目標分類分為兩個向度(知識向度和歷程向度),不同於舊版只有一個向度。

9. 新版各類別採用漸進複雜性階層(increasingcomplexity hierarchy),而舊版採用累積 性階層(cumulative hierarchy)。

10. 新版交換舊版的「綜合」與「評鑑」的順序與名稱,改為「評鑑」與「創造」

布魯姆分類在學習診斷上的運用,可以得知兩個資訊,一個是代表了學生學習成果

的累積與協助教師區分「教什麼」,另一個則是學生在學習時思考的方式與過程與促進 學生保留(retention)和遷移(transfer)所習得之知識,參考布魯姆教育分類法制定出 相對應的試題標準將對學生非常有幫助。

依照布魯姆的想法,考試並非解決教育問題的辦法。然而考試確實是會影響教學,

雖然考試領導教學是一個事實,但這並不代表是正確的事實。那原因也絕對不是考試本 身而已,而是將考試與評量的目標與教學的目標明確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