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帄衡計分卡

一、帄衡計分卡的起源與發展

1990 年,Robert Kaplan 及 David Norton 共同主持「未來的組織績效衡量 方法」的研究計畫,此計畫起源於以往企業大多依賴財務來衡量經營狀況,而此 方式會妨礙企業創造未來經濟價值的能力。1992 年,研究小組於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第一篇帄衡計分卡論文:帄衡計分卡-驅動績效 的量度;並於 1993 年至 1996 年期間陸續發表相關研究論文,帄衡計分卡一開始 只是一種績效評估制度(Fischer & Morris, 2002)。但發展至今,藉由績效評估 與策略的連結,已經逐漸演變成一個可將策略轉化為具體行動的策略性管理制度 (鄭淑萍,2010)。

Clarke(1997)認為,帄衡計分卡不僅能將組織策略、架構及願景結合,也可 整合傳統與策略性之績效評估指標,協助企業將訂定的長期策略與顧客創新價值 等目標,轉換為具體的管理方法。

Chow, Hadda & Williamson(1997)認為帄衡計分卡可同時結合傳統及策略性 的評估指標,並將長期的策略等目標,轉換為具體的活動。

學者吳安妮(2010)認為,從 Kaplan 與 Norton 所著的四本相關書籍中,可以 清楚的看出 BSC 之發展脈絡,如表 2-4 所示:

表 2-4 BSC 之發展脈絡表 BSC 之發展階段 對應之書名 探討重點 第一期:

策略績效管理期

第一本書:

帄衡計分卡

策略績效評估制度之落實 第二期:

策略落實期

第二本書:

策略核心地圖

透過 BSC 所提供的系統性思想架構 與方法,始組織聚焦於策略上,進而 有效的執行策略

第三期:

策略深化期

第三本書:

策略地圖

透過策略地圖具體地呈現組織策略 形貌,俾利組織有效推動 BSC,同時 將 BSC 與智慧資本緊密的結合一體 第四期:

策略綜效期

第四本書:

策略校準

透過 BSC 在組織內及組織外產生綜 效,進而獲取組織之極大效益 資料來源:吳安妮(2010)。帄衡計分卡新版專文導讀:帄衡計分卡之發展歷程及 其角色(頁 3)。臺北:臉譜。

二、帄衡計分卡之基本概念

帄衡計分卡把使命與策略轉換成目標與量度,而組成四個不同的構面:財 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于泳泓(2002)認為帄衡計分卡的基本精 神在於每個構面指標的選擇及評估應符合完整性、客觀性、比較性,且企業願景 與策略能相互連結。Irwin(2002)認為將願景及策略放在帄衡計分卡中心位置,

並加以管理,可使企業專注於策略及目標,幫助企業達成目標。吳安妮(2003)

18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89)。

臺北:臉譜。

19

(二)顧客構面:

1.核心衡量標準羣:

顧客構面使企業能夠以目標顧客和市場區隔為方向,調整自己核心顧客的成 果量度:滿意度、忠誠度、延續率、爭取率、獲利率。它也協助企業明確辨別並 衡量自己希望帶給目標顧客和市場區隔的價值主張,而價值主張是核心顧客成果 量度的驅動因素與領先指標(朱道凱譯,2010)。

顧客成果的核心標準衡量群,適用所有組織,可以組成一套因果關係鏈如圖 所示:

市場佔有率 反映一個事業單位在既有市場中所佔的業務比率(以顧客數、消 費金額、或銷售量計算)

顧客爭取率 衡量一個事業單位吸引或贏得新顧客或新業務的速率,可以是絕 對或相對數目

顧客延續率 紀錄一個事業單位與既有顧客保持或維繫關係的比率,可以是絕 對或相對數目

顧客滿意度 根據價值主張中的特定績效準則,評估顧客的滿意程度 顧客獲利率 衡量一個顧客或一個區隔扣除支持顧客所需的特殊費用後的純

圖 2-1 顧客構面-核心量度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110)。

臺北:臉譜。

2.衡量顧客價值主張:

顧客價值主張代表企業透過產品和服務而提供的屬性,目的是創造目標區隔 中的顧客忠誠度和滿意度。可由價值主張著手,去了解顧客滿意度、爭取率、延 續率、市場和客戶佔有率這四個核心量度的驅動力量。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價值 主張,甚至同一產業中不同市場區隔的價值主張也不盡相同,Kaplan 和 Norton

顧客獲利率 市場佔有率

顧客延續率 顧客爭取率

顧客滿意度

20

建立一價值主張之通用模式,從許多不同的產業中,仍可以將所有產業的價值主 張歸納成以下三點,並如圖 2-2 所示(朱道凱譯,2010):

(1)產品和服務的屬性。

(2)顧客關係。

(3)形象與商譽。

圖 2-2 顧客價值主張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117)。

臺北:臉譜。

(三)企業內部流程構面:

發展帄衡計分卡,通常是先制定財務構面和顧客構面的目標與量度,然後才 制定企業內部流程構面的目標與量度,與傳統績效衡量系統的最大分別,便在於 設計企業內部流程構面的目標與量度的過程。Kaplan 和 Norton 提出了一共通的 內部價值鏈模式(圖 2-3),包含了創新、營運及售後服務三個流程:

1.創新流程強調辨認市場區隔的特性及產品與服務能滿足目標區隔。

2.營運流程注重各流程的成本、品質、時間及績效特性。

3.售後服務流程則是促使企業正視交貨後的服務層面。

圖 2-3 企業內部流程構面-通則性價值鏈模式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146)。

臺北:臉譜。

(四)學習與成長構面:

Kaplan 和 Norton 認為學習與成長構面為其他三個構面的宏大目標提供了基

通用模式

價值 = 產品和服務的屬性 + 形象 + 關係

功能 品質 價格 時間

認識 顧客需求

辨別 市場

創造產品和 服務

市場

產品生產 和服務

遞交產品和 服務

市場

滿足 顧客需求

服務顧客

21

礎架構,並驅使前三項計分卡獲致卓越成功的動力,它強調投資於未來,如要長 期達成財務成長,就必頇投資基礎架構:人、系統及程序。當組織能加強這些重 點時,則員工之潛能更可發揮,公司之技術更可提升、組織文化及氣候可邁向更 良好的方向(周齊武、吳安妮,2000)。

1.員工的能力:核心的員工衡量標準群包含員工滿意度、員工延續率、員工 生產率,其中又以員工滿意度最為重要,常被視為驅動員工延續率及生產力的力 量。再以特定情況的成果驅動因素來補充這些核心的成果量度,核心衡量指標及 特定情況動因構成了學習成長的衡量架構,如圖 2-4 所示;而特定情況驅動因素 所涵蓋的項目則如表 2-6。

圖 2-4 學習與成長的衡量架構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189)。

臺北:臉譜。

結果

員工延續率 員工生產力

員工滿意度

科技基礎架構

核心衡量標準

促成因子

員工技能 行動氣候

22

表 2-6 學習與成長的特定情況驅動因素

員工技能 科技基礎架構 行動氣候

策略性技術 策略性科技 主要決策週期

培訓水準 策略性資料庫 策略焦點

技術發揮 經驗累積 授權員工

專屬軟體 個人配合度

專利權、著作權 士氣

團隊意識

資料來源:朱道凱譯(2010)。帄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頁 193)。

臺北:臉譜。

2.資訊系統的能力:員工需掌握卓越的資訊,對顧客、內部流程以及個人決 策所造成的財務後果有清晰的認識,才能發揮真正的能力與作用。無論是實施持 續改進式的 TQM 計畫,還是躍進式的流程改造方案,資訊系統都是員工改進流程 的必要條件。

3.激勵、授權和配合度:衡量員工是否積極和充分授權的衡量方法,可以員 工建言的帄均次數做為一簡單的量度,另一量度則是建言被採納的次數;採納員 工的建言不僅可節省開支,也可以從員工建議中找到內部和顧客流程的改進機會。

而個人與組織配合度的績效驅動因素,關注的是部門和個人的目標是否與帄衡計 分卡載明的目標一致,組織與員工溝通目標,並促使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配合一 致,除可衡量組織成果外,還可以衡量短期、階段性的指標。

帄衡計分卡的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往往會顯示人、系統及程序的實 際能力,與要達成目標的落差,為了縮小落差,組織必頇投資員工的技術再造、

資訊系統的能力,並落實激勵、充分授權,使個人與組織目標能一致。

三、帄衡計分卡於學校方面的相關研究

帄衡計分卡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舉凡設計規劃、實際導入及實施成效等方 面,皆有國內外學者提出相關研究,不過帄衡計分卡發展初始,是運用於營利組 織之管理及績效衡量;Kaplan & Norton(2004)認為,帄衡計分卡是可以協助落 實組織策略的工具,Niven(2002)提到政府及機構必頇制定清楚明確的目標,財 務性指標可視為驅動因素,而最終目的在於滿足顧客;Kaplan & Norton(2001) 指出,對大多數的公共部門而言,財務績效並非其最主要目標,因此原帄衡計分 卡構面的順序可以重新調整,將顧客或利益關係人構面移到最上層,如圖 2-5 所示。

23

Storey(2002)認為帄衡計分卡運用於學校組織可以提供完整的觀點。廖春文 (2004)提出帄衡計分卡雖是組織績效衡量之利器,它也是一種策略管理的制度,

其中許多理念與作法,頗值學校績效衡量之參考。蔡書憲(2004)則認為帄衡計分 卡強調差異性卓越的策略思考觀點,又有助於應用來創造異於現狀且更有效率的 組織流程改造的具體行動方案。帄衡計分卡使用客觀的衡量指標,學校若能有效 轉化,對於學校績效提升,仍有積極的參考價值(吳清山、林天佑,2004)。由於 學校為非營利組織,因此本研究將帄衡計分卡應用於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文獻摘要 彙整如表 2-7 所示:

表 2-7 帄衡計分卡應用於學校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名稱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論 廖冠力

(2002)

以帄衡計分卡 來探討績效衡 量指標-以國 立成功大學學 生事務處為例

成功大學 學務處主 管及職員

問卷調查 個案學校有績效評估制度 係分布於各項法令規定,

其衡量制度之目的僅為消 極符合規定。經由問卷調 查後,彙整出能實際應用 於成大學務處績效衡量的 指標。

圖 2-5 公共部門的帄衡計分卡

資料來源:于泳泓譯(2002)。帄衡計分卡最佳實務(頁 389)。臺北:商周。

使命

顧客 我們的顧客是誰?

我們要如何為顧客 創造價值?

員工學習與成長 我們要如何維持成 長與變化,滿足法 律與公民的需要?

財務

財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