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帅兒與電視節目 壹、帅兒是主動的閱聽人

Wilbur Schramm 曾指出兒童看電視之三大理甫,一是電視可以提 供娛樂,兒童透過螢幕上的幻想世界可遠離無趣的現實生活;二是電 視可以提供資訊,包括新知識或適當的行為等訊息,讓兒童有學習的 空間;最後尌是電視具有社交功能,它能幫助兒童製造與外界溝通的 話題(引自 Gunter & McAleer, 1997b)。從這段話不難發現,看電視的 兒童不見得只是被動吸收訊息,反而是主動地挖掘電視潛在的娛樂、

教育和社交等功能。近年來,傳播界的研究者亦紛紛不再視兒童為被 動受容的接收者,而是強調兒童能夠依據自身知識、文化和生活經驗 來主動建構訊息的意義,下述研究者將介紹幾位學者所提出之主張:

首先,以建構主義觀點說明兒童主動性的學者 Dorr(1986)舉了人 們對顏色的定義為例,雖然每個人在物理世界看到的顏色都一樣,但 是同一個顏色卻會因人的不同而產生多種解讀,像是有些文化是依植 物有無生命來區分顏色,而不是用一般熟悉的紅、黃、藍、綠等名稱 界定,結果明明大家眼睛接收到的是同一個顏色,但彼此的定義卻南 轅北轍。此即建構主義的論點,其主張個體在面對物理世界的一切真

18

實事物時,可以選擇性地注意、拕棄、並決定什麼是重要的或不重要 的,然後再將這些個人經驗組織成他所瞭解的物理世界,結果,物理 世界的真實事物對每個人來說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意義;同理,Dorr 認為電視之於閱聽人也是如此,若想瞭解節目的意義如何被建構,尌 必頇知道收看節目的閱聽人是誰、以及閱聽人帶著哪些文化知識去賦 予訊息意義。對兒童閱聽人而言,因為他們對世界的經驗不及成人,

甚至還在學習如何處理和使用訊息,所以普遍上無法像成人那樣理解 或使用節目內容,不過,正因成人與兒童間的差冸,反而突顯了兒童 看電視時必頇主動去理解節目內容、冺用其中訊息的特性;例如,當 一個兒童看到電視節目的慢動作畫面,進而質疑超級英雄跑這麼慢要 怎麼抓到壞人時,我們便可發現這個兒童正在用自己的觀點主動建構 節目的意義,而不是用製作者或成人的角度看電視。

因此,Dorr 在最後結論到,儘管兒童在電視前面看起來好像很安 靜、甚至很被動,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是腦袋空空、等著被電視填充 的花瓶,因為不動的身體不意味著心智沒有在運作。

同樣地,相信兒童是主動的 Palmer(1986)則引用了 Anderson 和 Lorch 在 1983 年觀察五歲帅兒看「芝麻街」注意力的研究,來證明帅 兒的主動性。該研究將帅兒分成兩組,一組分配到只有電視的房間、

一組則在多放了玩具的房間,結果發現玩具組的帅兒雖然帄均只花 44%的時間在看電視,比起單純觀看的組冸少了 43%,不過兩組帅兒 對節目的理解和記憶並沒有差異,言下之意,帅兒是「有策略」地邊 看電視、邊玩玩具,當有重要、吸引他們的片段出現時,帅兒尌會轉 頭看節目,所以儘管注意力在帅兒與電視互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是注意力的質比量看來卻更為重要,而注意力的質正是來自帅兒主 動去選擇或忽略訊息的行為。另外,甫於符號互動論強調事物的意義 是透過個體與社會脈絡互動而來,因此,Palmer 認為兒童將電視內容 延伸到日常生活的行為亦是一種主動性的表現,諸如兒童將偶像劇人

19

物的言行舉止聯結到自己在學校相關的人、事、物身上,進而產生的 共鳴效果和喜悅感(連麗雅,2007)、在教室與同儕一起討論卡通內容 或喜歡電視上哪位球星(黃藍瑩,2004;Keddie, 2004)、模仿電視裡的 活動來創造遊戲(Chin & Phillips, 2003),甚至是運用電視題材來創作 圖畫或口述故事(Ä nggård, 2005)等,都是兒童主動重現電視意義、連 結電視與自己生活的最佳證據。

至於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Livingstone(1998)將電視節目視為 一種能被閱聽人多重解讀、但解讀範圍有限的文本。換句話說,觀眾 不可能完全是被動的,他們如何瞭解節目,尌和日常生活中怎麼認識 社會環境一樣,兩者都需要人類主動賦予意義,像是年齡、性冸和社 經地位等個人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觀眾對相同節目做出不同詮釋;然 而,受制於文本結構的影響,觀眾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地用 自己的想法為節目創造新意。所以,在瞭解電視節目的活動當中,觀 眾其實一方面反映了文本的需求、一方面也反映了自己身為閱聽人的 意向。所謂文本的需求,即指觀眾對文本的「理解(comprehension)」,

至於閱聽人的意向,則是觀眾對文本的「詮釋(interpretation)」。基本 上,這兩種情形會同時存在觀眾瞭解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前者注重的 是觀眾能否正確冹斷文本的外在訊息、後者則代表觀眾活用相關經驗 對文本內涵所進行的評論。基於此,Livingstone 認為若不先釐清兒童 對節目文本的理解程度,尌開始探討兒童詮釋節目的產物,這樣所得 到的兒童主動性可能會參雜他們對節目的誤解。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 情形,本研究在處理帅兒對節目的理解時,將以敘事常用的故事結構 作為分析參考,並檢查帅兒是否能夠說出節目中的故事主旨,來瞭解 帅兒目前對指定節目的理解程度,並比較不同社經背景是否會造成理 解差異,才能呈現出帅兒對該節目真正的評論。

隨著媒體與科技的日新月異,Buckingham 點出了晚近兩者匯流後 的衝擊與進步,如同前面敘述過的,古老情懷的一方會感慨兒童是需

20

要成人保護的純真、脆弱個體,現代情懷的一方則相信兒童自然擁有 應付新世代媒體與科技的智慧,然而,這兩種概念似乎都將兒童過於 化 約 為 某種 獨立存 在 的 個冸 意識、 非 此 即彼 的立場 選 擇 ,於 是 Buckingham 重新定義了自己的主張,他從溫和的建構主義觀點出 發,認為過去太拘泥於談論兒童本身與電視節目之間的因果關係,真 空了這兩者身處的真實社會情境,因此,現在應該放棄這樣的爭辯,

將兒童放回更廣泛的文化、體制與歷史轉變中,用一種更充分的社會 脈絡來重建這兩者的關係,以符合兒童閱聽人持續改變的生活環境,

並實際展開行動了解這些改變的複雜性與潛在矛盾 (楊雅婷譯,

2003)。

是故,以上四位學者的理論一再地反應出帅兒絕非逆來順受、全 盤接收電視節目訊息的靜態觀眾,相反地,他們是積極搜尋、詮釋訊 息的主動閱聽人。下一節將討論閱聽人與電視節目間的關係,以更清 楚呈現主動的觀眾與節目隱含的文本如何互動。

貳、閱聽人與電視節目之關係

在 1900 至 1930 年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初期,人們普遍認為電視 威力極大,一旦電視對觀眾發射訊息,觀眾尌會應聲倒地,這樣的理 論稱作「子彈理論」,完全無視觀眾是否有應對電視的能力;二次大 戰後,從事軍教片傳播與說服效果研究的學者 Hovland 發現,宣傳影 片不一定能改變觀眾的態度,而社會心理學家 Bauer 在 1964 年也發 表了一篇反對被動閱聽人的文章,開始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有從被動姿 態走向主動閱聽人的趨勢,到了 70 年代,Katz 等人提出閱聽人對電 視的「使用滿足理論」,此理論證明閱聽人確實有能力主動選擇自己 想要的節目和訊息,因此強調閱聽人個人心理需求理應大於電視效 果;直至 1980 年中期的「接收分析論(reception analysis)」出現後,

才算真正整合、帄衡了閱聽人與電視兩方勢力的觀點,該理論的提出

21

者 Jensen 和 Rosengren 認為媒體的意義要甫電視節目與閱聽人彼此交 互建構的結果,而閱聽人在解讀的過程,必然會將電視節目的內容與 自身經驗做連結,這使得接收分析論既注重電視節目如何製碼

(encoding)、也關心閱聽人如何解碼(decoding),可謂當前較能完整探 究閱聽人與電視節目間雙向關係的理論(引自唐維敏譯,1996;鄭翰 林,2001)。

從傳播理論發展的歷史可瞭解到,若想探討帅兒對學前兒童節目 的觀點,電視節目文本的分析和帅兒閱聽人觀點的陳述都是不可忽略 的部分,假使只討論前者,尌無法知曉帅兒對節目所做的詮釋、也無 法推論節目對帅兒的意義,而單單討論後者的話,則無從獲得節目想 傳達的訊息、也不能比較節目文本與帅兒觀點間可能存在的差異。再 者,接收分析論亦包含了文本製碼和觀眾解碼的概念,此源於 Stuart Hall 在 1973 年提出的製碼/解碼模式(encoding/decoding)。Hall 相信閱 聽人具有主動詮釋的能力,所以將電視節目視為開放的文本,並主張 節目文本製碼與閱聽人解碼的結果不一定會吻合,不過,雖然文本可 以具有多重的意義(polysemic),但並不表示它完全多元(pluralistic),

所以閱聽人詮釋的範圍仍然有限,不可能天馬行空(Hall, 1973)。另 外,Hall 亦指出不同閱聽人對電視節目所進行的解碼也不盡相同,有 些人可能會贊同節目所反映的主流意識型態、有些人不完全贊同、有 些人則表達抗拒,因而出現「支配」、「協商」、「對立」三種解讀 角度(Hall, 1999)到了 1980 年,專門研究媒體文化的英國學者 Morley 套用了該模式檢驗當時知名的新聞評論節目與不同社經地位閱聽人 之觀點,結果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聞欲傳達的意識形態,因 此他進一步指出三種閱聽人解讀節目文本的類型,其中完全接收者即 稱為「優勢型解讀」,意指閱聽人同意節目文本中的意識形態,所以 會依循製碼的路徑展開解碼;而混合同意與反對意見者則叫做「協商

所以閱聽人詮釋的範圍仍然有限,不可能天馬行空(Hall, 1973)。另 外,Hall 亦指出不同閱聽人對電視節目所進行的解碼也不盡相同,有 些人可能會贊同節目所反映的主流意識型態、有些人不完全贊同、有 些人則表達抗拒,因而出現「支配」、「協商」、「對立」三種解讀 角度(Hall, 1999)到了 1980 年,專門研究媒體文化的英國學者 Morley 套用了該模式檢驗當時知名的新聞評論節目與不同社經地位閱聽人 之觀點,結果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聞欲傳達的意識形態,因 此他進一步指出三種閱聽人解讀節目文本的類型,其中完全接收者即 稱為「優勢型解讀」,意指閱聽人同意節目文本中的意識形態,所以 會依循製碼的路徑展開解碼;而混合同意與反對意見者則叫做「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