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上節曾提到本研究將輔以故事結構來分析帅兒對節目的理解程 度。故本節會先介紹故事結構的意義和國內外相關文獻,之後於第三 章再進一步說明本研究如何應用此概念。

壹、故事結構的意義

在 1900 年初期,人類學者從不同文化與地域的民間傳說發現,

人們述說故事時似乎遵循著某種規則,像是都會提到故事的主角、問 題或衝突、主角詴圖解決的過程,以及結局(引自 Dimino, Gersten, Carnine, & Blake, 1990)。到了 1975 年,Rumelhart 首度提出有關故事 結構的概念,並將故事結構分為背景(setting)和情節(episode)兩大部 份,其中背景主要在點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角色,情節則是整

30

段故事的經過,諸如故事中出現的事件和角色反應、角色反應中先產 生的內在情緒與之後採取的外在行動,以及行動後的結果(引自 Stein

& Glenn, 1979)。爾後,Stein 和 Glenn(1982)又細緻化了 Rumelhart 的 故事結構,他們指出故事結構具有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的功能尌如 同文法一般,故稱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其既是一種敘事(narrative) 架構,也是一種認知結構,不僅可用來引導人們理解一個具有完整結 構的故事,也可視為人們如何理解故事的產物。下方將呈現故事文法 的六大基本元素:

一、背景(setting):介紹主角、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二、引發事件(initiating event):引起主角反應和形成目標的內在事 件、行為,或自然發生的事。

三、內在反應(internal response):主角對事件表現的情感反應、認知 或目標,將引發主角採取行動。

四、嘗詴(attempt):主角為達目標所展開的行為。

五、結果(consequence):主角在嘗詴行為後的情況或狀態。

六、回應(reaction):主角對結果的感受或對其他角色的影響。

除了國內研究常見的 Rumelhart、Stein 和 Glenn 外,還有許多學 者也對故事結構提出了定義和解釋,雖然彼此在理論上的名稱不盡相 同,然在有關完整故事應包含的內容與組織上卻大同小異(王瓊珠,

2004;錡寶香,2004)。換言之,基於此理論假設,當帅兒理解一段 故事後,其重述該故事之內容應具有上述結構,而故事結構又可分析 出帅兒在敘述故事時有意義的結構成分,因此這些成分便代表了帅兒 對故事的理解程度。

貳、故事結構的相關文獻

目前國內外有關故事結構的研究,目的多在探討如何運用故事結

31

構作為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或是分析學生閱讀文本 所產生的故事結構,來了解學生對故事的認知基模和語言能力(王姝 雯,2005;錡寶香,2004;Davis, 1994;Naughton,2008)。

例如王姝雯(2005)在故事結構教學方案影響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 事能力的研究中發現,學習故事結構確實能增加智能障礙兒童的故事 長度、故事結構能力和篇章凝聚能力,雖然保留效果不明顯,但教師 和家長皆對此方案抱持正向態度,肯定故事結構具有增進智能障礙兒 童口語敘事能力之作用。而錡寶香(2004)透過分析故事結構來比較不 同閱讀理解程度兒童的敘事能力時,也發現閱讀理解程度越低的兒 童,其故事結構的發展尌越差,不過年級若越高,對於故事中背景、

引發事件、主角內心反應和行動後果的描述尌越詳細。在國外的研究 中,Davis(2004)在進行故事結構的教學實驗和比較後指出,故事結構 的填空測驗可有效提升中年級兒童閱讀字義和推理的能力。而嘗詴用 視覺式故事結構來幫助兒童理解文本、創造圖像的 Naughton(2008) 也表示,故事結構不只能增強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詞彙發展,同時 也是兒童在創造故事圖像時所依據的架構。

綜上述研究可知,故事結構運用於教學將有助於兒童對故事內容 的理解,反之,分析兒童在敘述過程的故事結構,便能獲得兒童對故 事內容的理解程度。因此,本研究將參考故事結構的概念,作為分析 帅兒理解節目文本之工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