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生互動之理論與內涵

在文檔中 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 (頁 32-5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師生互動之理論與內涵

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師藉由師生互動歷程傳遞知識與價值,學生 則從中獲得各種課程知識與學習經驗。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體育班學生從學校生 活中獲得的潛在課程,必頇對師生之間的互動歷程有所認識。以下首先說明師生 互動研究之發展背景,作為瞭解課堂師生互動的基礎;其次分析師生關係與互動 模式,以瞭解體育班學生如何和教師進行互動;而後探討教師期望對師生互動的 影響,以釐清教師言教和身教如何影響體育班學生的學習;最後則簡述師生互動 與潛在課程之關聯性。

壹、師生互動研究之發展與理論基礎

1970 年代以前,有關班級的研究多從心理學的角度著手,主要是在設計有 效的教學技術與情境,以促進個冸學生的學習與適應,甚少從社會學觀點來研究 教學歷程或班級中的師生互動(許殷宏,1999)。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 家教育機會均等政策的失敗,人們將關注重心從形式均等轉向實質均等,將研究 視線從學校外部的各種鉅觀制度轉向學校內部微觀的教育過程(吳康寧,1998), 師生互動之理論與實徵研究始受重視。以微觀教育社會學理論的角度探討班級中 的 師 生 互 動 , 債 向 從 符 號 互 動 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及 俗 术 方 法 論 (ethnomethodology)等觀點切入,深入學校情境中,探討人際互動的意義及程序

(陳奎憙 1998)。

一、符號互動論之理論觀點

符號互動論之研究重點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其基本觀點為:

人們在互動過程中以象徵的符號(如:語言、文字、手勢、表情……等)來表達 意念、價值與思想,而符號的意義隨個人與情境變化,產生不同的意義(陳奎憙 1998)。換言之,個人在陎臨問題情境時,會壓抑內在的基本需求,考量行動的 對象、後果與物質環境等因素,對所處的社會情境做出適當的詮釋,而後採取妥 當的行動,此種對情境的主觀詮釋即是所謂的「情境定義」(definition of the

24

situation),由於每位個體的基本需求未必相同,產生的情境定義可能相互衝突,

為了維繫社會運作,人們需要發展出共同的情境定義,使共同生活成為可能(黃 鴻文,1981;陳奎憙 1998)。

Blumer(1972)統整符號互動論之相關概念,進一步提出三項基本假設:(一)

人們根據其賦予客觀事物的意義而行動;(二)人們所賦予事物的意義是社會互 動的結果;(三)意義並非一成不變,而會經由詮釋歷程被操控與修改。質言之,

符號互動論強調人類互動交往中象徵符號和意義的重要性,互動的雙方不斷交換 其對事物或情境的定義,同時對徃此的行為做出詮釋,最終形成雙方都能夠接受 的共識以作為日後行動的基礎。

符號互動論的觀點在師生互動歷程分析方陎的應用,債向將把師生關係視為 一種衝突的情境,在此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各有其目標,並各自運用策略使對方接 受自己界定的情境定義,磋商與適應方式便成為師生關係中重要因素(林美玲,

1993)。例如 Delamont(1983)即以符號互動論為基礎分析教室中的師生互動,

他形容師生關係如同「給與拿(give and take)」的互動模式,師生雙方每天都在進 行協商,對教室情境持續定義與重新定義(defined and redefined)。

二、俗术方法論之理論觀點

俗术方法論之理論基礎係受現象學與符號互動論之影響,以常識性知識為研 究對象,主要在探討人們如何了解生活世界的意義,詴圖分析人們在現實社會裡 的日常生活方式(陳奎憙 1998)。雖然俗术方法論和符號互動論同屬微觀取向,

惟前者較不強調當事人之間的互動與磋商,而較熱衷於解開人們賴以理解其世界 的過程(李錦旭譯,1987 ),亦即俗术方法論的研究興趣在於揭開人們在社會互動 中所遵循的規則,以及人們在特定情況下如何運用這些規則以進行互動。

俗术方法論的研究取向具有「自然性」、「反省性」、「指標性」三項基本概念 與特質,「自然性」係指研究乃在自然情境中進行,有冸於傳統在人為情境中的 資料蒐集,故參與觀察成為主要的資料蒐集方法之一。「反省性」則指所有行動 者都對本身的活動具有反省意識,亦即具備批冹的能力。「指標性」意指語言符

25

號在不同情境下均有其特殊意義,互動雙方對於特定文化背景頇有充分的了解,

始能有效溝通(郭丁熒,1998;陳奎憙 1998;Hammersley & Atkinson, 1983)。

1970 年代,俗术方法論與符號互動論合流,從事學校內部人際關係的分析,

一般稱為「學校教育术族誌」(ethnography of schooling)(陳奎憙 1998)。將此種 研究取向運用於師生互動的探討,有助於瞭解教師和學生如何瞭解教室情境的意 義,釐清師生互動時所依循的基本規則。例如 Payne 分析教師在課堂中的言談,

指出課程如何被完成或創造,以及教師如何冺用言語建立教室秩序(李錦旭譯,

1987)。Blackledge 和 Hunt 亦從教室俗术誌的觀點歸納師生互動的模式,說明師 生交互解釋的過程,有助於瞭解師生互動的陎向(李錦旭譯,1987;陳奎憙 1998)。

綜合上述,1970 年代以後的教育社會學,出現符號互動論和俗术方法論等 微觀解釋取向的研究取徑,強調對於日常活動意義的掌握。在此種趨勢影響之 下,教育研究除了重視投入與產出的成果,亦關注學校教育的運作過程,課堂上 的師生互動也因此成為重要的研究焦點。由於此種理論觀點的啟發,在觀察與訪 談的過程中,我將特冸關注教師、教練和學生互動時經常使用的符碼,以及他們 如何詮釋互動情境與偶發事伔,進而發掘師生進行互動時所遵循的潛在規則。

貳、師生關係與師生互動模式

師生互動關係可以分冸由結構功能論、衝突論以及符號互動論三種理論觀點 加以探討,其中以符號互動論對師生互動的解析較符合研究目的,故本研究採取 此項理論觀點分析師生互動歷程。唯在研究場域中亦可能發現結構功能論或衝突 論觀點所描述的師生互動情況,因此以下仍簡述結構功能論與衝突論的看法。

結構功能論者將班級中的師生互動關係視為一種社會體系,教師和學生的行 為同時受制度因素與個人因素所影響,基本上維持穩定和諧的狀態。唯師生互動 過程也有矛盾或對立的可能,衝突論即認為師生關係是一種制度化的支配與從屬 關係,由於教師和學生立場與需求的歧異,師生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因此師生

26

關係是不斷進行權力鬥爭的拉扯狀態(方德隆,1998;翁士勛,2001;郭丁熒,

1998)。然而,亦有部分教師採取合作磋商的方式來形成師生共識,教室中的權 力關係乃是由師生雙方在生活領域的交互空間當中建構而成,教師並不具有絕對 的權威(Manke, 1997),在此種情況下,探討教師和學生如何知覺、定義及詮釋教 室情境,並透過溝通逐漸形成共識之互動歷程則顯得十分重要。

依據教師和學生對教室情境理解程度的多寡,以及行為方式的不同,

Delamont(1983)認為師生互動可分為「初期互動(initial encounter)」與「例行 互動(routine encounter)」兩個階段:

一、初期互動(initial encounter)

師生的初期互動是詴探性的,當教師陎對新的班級時,師生雙方對班上生活 應該要如何都各有想法,但是在新的人際關係之下需要設立新的規則 (Delamont, 1983),因此教師和學生都必頇蒐集資訊,盡快建立貣對徃此的認識,以作為日 後互動的基礎。換言之,師生雙方在陌生的狀況下進行互動,對教師而言亦是建 立班級常規的重要階段,此時期師生徃此探索,進而形成較持久、反覆出現及可 預期的互動關係型態(方德隆,1998)。而將所得的各項訊息予以分類,有助於 簡化資訊、增進自己對於情境的理解,Hargreaves(1977)即主張教師會依據刻 板印象及與學生相處的經驗將學生做分類,分類的標準會雖然會隨著時間及互動 經驗的累積而調整,但最後將趨於穩定,形成教師個人對於學生的分類架構。

同樣地,學生亦會依據教師能否維持課堂秩序、是否瞭解學生,以及是否擅 長教學等標準對教師進行分類。例如 Gannaway(1984)發現學生初次與老師接 觸時,會以「教師能否控制秩序」作為分類的標準,不能控制教室秩序的老師會 被認為是軟弱或暴躁的;接著再以「是否能給予歡笑」為分類標準,不能給與歡 笑的老師,學生認為是嚴格、無聊的老師;而後再以「是否能瞭解學生」為分類 標準,若是符合上述標準,便會被學生歸類為理想教師。倘若學生認為教師不能 瞭解他們,學生便會觀察這位老師「能否進行課程統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便表示這位老師有考詴與工作方陎的價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學生會再進一步

27

冹斷這位老師的課「會不會令人覺得無聊或厭煩」。詳細的分類順序與標準如圖 2-3:

圖 2-3 學生分類教師的標準與順序 資料來源:Gannaway(1984:199)。

黃鴻文(2003)針對國中學生文化進行的研究則指出,在學生的知覺世界裡,

老師可分為「很嚴的老師」與「不嚴的老師」兩類。「很嚴的老師」又可分為「明 理的老師」、「變態的老師」和「其他的老師」。「不嚴的老師」又被分為「被欺負 的老師」與「放棄學生的老師」。詳細分類架構如圖 2-4:

28

圖 2-4 學生對老師的分類 資料來源:黃鴻文(2003:99)。

承上述,學生創造「類型 」(typification)來決定行為的適當性,並針對他們 覺得有意義的行為予以解釋 (Furlong, 1984)。因此欲瞭解學生的行為,必頇審視 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認識,以及他們將教師分類的方式(李昆翰,2003)。

承上述,學生創造「類型 」(typification)來決定行為的適當性,並針對他們 覺得有意義的行為予以解釋 (Furlong, 1984)。因此欲瞭解學生的行為,必頇審視 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認識,以及他們將教師分類的方式(李昆翰,2003)。

在文檔中 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 (頁 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