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平義久生平與重要作品概述

第二節 平義久重要作品概述

現代音樂的內涵兼容並蓄30

第二節 平義久重要作品概述

平義久的樂譜出版以 1980 年為界,劃分為前後兩期。1980 年前,樂譜皆由

Editions Rideau Rouge31發行;1980 年後,全數改由 É ditions musicales transatlantiques (EMT) 負責。平義久的作品編制小至獨奏樂器,大至管弦樂曲,皆涵括於內。其 中以長笛獨奏曲以及打擊作品最為人所熟知。在 1986 年 3 月,平義久的作品《神 聖之音系列一 ─為四把大提琴》(Hierophonie I, 1969)首演於「探索音樂節」

(Musique à découvrir Festival)時,他本人的說明如下:

「我經常在想,音樂之於我是什麼? 或許是直覺的、內在的祈禱驅使我創作

提琴》(Hiérophonie I, 1969)、《神聖之音系列二 ─為十五重奏》(Hiérophonie II,

30Judith Herd, Taïra, Yoshihisa,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9729?q=TAIRA&search=quick&pos

=1&_start=1#firsthit (accessed July 26, 2013).

31Editions Rideau Rouge 之後被 Durand-Salabert-Eschig (Univeral Mudiv Publishing Classical) 收 購。

32Helsinki Cello Ensemble, Yoshihisa Taira: Hierophonie I for 4 cellos, http://www.petals.org/Petal005-english.html (accessed September 04, 2013).

10

1970)、《神聖之音系列三─ 為管弦樂團》(Hiérophonie III, 1969)、《神聖之音系 列四─ 為長笛獨奏》、《神聖之音系列五─ 為打擊六重奏》係為平義久頗具代 表性的一系列作品33

在國內,對於平義久的作品展演中,《凝聚 I》、《瑪雅》與《神聖之音系列五》

係為在國內演出頻率較高之作品34,故筆者選擇以上三首樂曲做為重要作品介紹之 選曲。除了概述樂曲內容,亦將針對《神聖之音系列四》與若利維的《五首巫咒》

(Cinq Incantations, 1936),做簡要的分析並比較其中之異同,盼能藉此途徑,檢 視若利維對於平義久創作風格之影響。

壹、《凝聚 I》─為馬林巴獨奏

此曲完成於 1975 年,為技巧極高的木琴獨奏作品。此曲最初獻給日本木琴獨 奏家─安倍圭子35(Abe Keiko, 1937-),在第二版修正的過程中採納了席勒維斯特、

杜威(Jean-Pierre Drouet, 1935-)兩位擊樂演奏家的意見,故在樂譜第二版再版時,

改以題獻給上述三位擊樂演奏家,並擴展原曲音域與賦予音色更豐富之變化。

11

36Angela Marechal ,〈「間」的建構者─與平義久的對話〉(Bâtisseur de MA – dialogue avec Yoshihisa Taïra),陳惠湄 譯。

http://www.ilke-angela-marechal.com/japon/batisseur-de-ma-dialogue-avec-yoshihisa-taira/ (accessed March 27, 2014 ).

372007 在比利時所舉辦的木琴大賽(Universal Marimba Competition, Belgium 2007)中,第二 輪指定曲之一。

12

40Angela Marechal ,〈「間」的建構者─與平義久的對話〉(Bâtisseur de MA – dialogue avec Yoshihisa Taïra),陳惠湄 譯。

http://www.ilke-angela-marechal.com/japon/batisseur-de-ma-dialogue-avec-yoshihisa-taira/ (accessed March 27, 2014 ).

13 院(Théâtre Montansier),係受法國廣播電台「青年作曲家」(les Jeunes sont

musiciens)之節目委託創作,並於節目上做直播演出。此曲題獻給阿爾托,用以 紀念兩人之間的友誼。樂譜由 Editions Rideau Rouge 出版41。全曲共由五個樂章組 成,每個樂章皆附有標題,作品中使用了四類長笛家族樂器,給予高度對比性的

41Hondré Emmanuel, “Yoshihisa Taïra & Pierre-Yves Artaud,” Traversière Magazine, numéro special, no.3 (Oeuvres,1997): 51-56.

42《神聖之音系列四》中的五個樂章曲名意譯,為筆者自行翻譯。

43〈Stratus/ Sublimation/Maya/ Hiérophonie IV〉由阿爾托與 Sylvie Beltrando (豎琴演奏家)共同 錄製而成,於 1974 年由 Edici 於巴黎發行。

44Taïra Yoshihisa, Stratus/ Sublimation/Maya/ Hiérophonie IV, Paris: Edici, 1974.

14

在《神聖之音系列四》的五個樂章中,預示平義久對於日後關於長笛作品創 作的手法與風格。例如:中心音的使用、以寂靜的延長劃分樂句單元、長笛延伸 演奏技巧的開發…等,平義久更擷取樂曲其中某些部分的素材,加以發展與強化,

此手法因而成就《瑪雅》的一部分樂曲內容。此曲的靈感主要來自於日本傳統管 樂器的聲響,如尺八(shakuhachi)45,致使以高音、中音及低音長笛為作品編制,

不僅展現不同的音色與東方韻味,更反應來自東方傳統文化中,抽象的精神以及

15

【表 2-2-2】《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一樂章架構概述

特徵 段落 A B C

中心音

C

#

F C

#

音域

c

2#

- c

3#

d

1#

- f

2

c

2

- e

3b

特色 高力度長音、裝飾音 二度旋律音程 大跳旋律音程

【譜例 2-2-1】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一頁第一行

【譜例 2-2-2】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二頁第三行

在此,除了中心音之外,平義久在音域的選擇上,藉顯著的音域差異,以標 示前面兩個段落的不同。裝飾音除潤飾中心音外,尚能藉由不同的裝飾音模式,

強化段落間音樂素材的對比感,例如在音樂氛圍屬於較強烈的前段中,其裝飾音 以重音為主(如【譜例 2-2-3】所示);中間段落則是以游移性質、較為柔弱的裝飾 音,製造音高的飄移感(如【譜例 2-2-4】所示)。

【譜例 2-2-3】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一頁第三行

16

【譜例 2-2-4】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二頁第一行

最末段為了製造更強烈的張力,以突強音介入旋律,並且在三個樂句中,以突強 音級進向上攀升的方式,漸次累積張力,最末止於 C#,而此中心音(C#)與第五 樂章的中心音互相呼應。

(二)第二樂章

相對於第一樂章之長音震盪、富有聲量變化的特色,第二樂章始於一種類似 於朗誦、低吟的節奏與聲響,並以此做為主要動機(如【譜例 2-2-5】所示)。

【譜例 2-2-5】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三頁第一行

其音高設計採取中心音的手法,但此曲的中心音,不若第一樂章,以主要中 心音為段落目標;而是藉由中心音的轉移(如:G#-G-F-F#-Eb-D-Db-Bb)來劃分樂 句單元,並以不規則的節奏連結、變化(例如十六分音符的裝飾音),致使同音反 覆的線條張力建築在節奏變化之上(如【譜例 2-2-6】所示)。

【譜例 2-2-6】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三頁第三行

17

18

(三)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呈現清新並富有詩意性的氛圍。以中音長笛表現其溫暖的音色,描 繪寧靜冥想之意境,亦不失音樂的流動性。不同於前述兩個樂章以中心音與半音 走向為主之旋律架構方式,在此,平義久增加七度的大跳音程,將音樂的空間逐 漸擴張,使之與二度旋律音程,做音程距離上的對比(如【譜例 2-2-8】方框所示)。

【譜例 2-2-8】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六頁第二至三行

(四)第四樂章

此樂章與第二樂章相似,除了同為使用 C 調長笛之外,且再度使用第二樂章 中的朗誦節奏動機與第一樂章的長音(如【譜例 2-2-9】所示),並賦予長音於力度 與音高上伸縮性的變化。利用差距極大的音域與速度,展現段落間的對比,形成 衝突美感,做為銜接最終樂章前,對於先前樂曲素材的彙整段落。

【譜例 2-2-9】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七頁第一行

19

(五)第五樂章

維繫前四個樂章的中心音 C#,於此處再次出現,並大量分佈於樂曲之中,足 以顯示其重要地位(如【譜例 2-2-10】所示)。

【譜例 2-2-10】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九頁第一行

低音長笛的聲響效果與尺八十分相像,純淨渾厚的聲響,蘊含東方悠遠、神秘的 韻味。在其中,平義久隱約使用中國五聲音階調式,但他將主要的音,利用裝飾 音的角色弱化中心音的地位,以模糊五聲音階46的調感,且藉由半音的游移,使中 心音無法被明確的界定,用以呈現悠遠模糊的聲響(如【譜例 2-2-11】所示,圓圈 為所使用五聲音階之音高)。

【譜例 2-2-11】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九頁第四至五行

46此處使用的五聲音階係為 Db-Eb-F-Ab-Bb,其中平義久將前兩音以同音異名之 C#與 D#呈現,

並省略 Bb

20

第五樂章的長音,摒棄先前保有大幅度聲量與表情變化的表現,改以微弱、延長 的長音(如【譜例 2-2-12】所示),並藉由不同指法展現不同音色與特殊和聲(如

【譜例 2-2-13】所示),使其長音更富有詩意性。

【譜例 2-2-12】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十頁第六行

【譜例 2-2-13】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十一頁第二行

另外,在樂句的斷點上,皆較前些樂章長,筆者揣測,平義久有意營造最終 樂章趨於平靜之意象。在樂曲結束前,音樂在無聲蔓延之際,驟然以氣音吹奏一 連串上行的快速音群,緊接著是以花舌製造出紛亂緊湊的聲響以及氣音所營造的 突強,一陣紛亂中,以 ffff 吹奏中心音 C#,做為全曲的最末音,以延長後逐漸消弱 的方式結束全曲(如【譜例 2-2-14】所示)。如此出其不意的風格,將在日後更加 發展,成就平義久極具個人化的「神經質47」音樂風格。

【譜例 2-2-14】平義久《神聖之音系列四》第十一頁第六至七行

47來自陳惠湄教授對於平義久音樂風格的口頭描述。

21

48法國長笛演奏家。曾出版許多論述長笛吹奏技巧的相關書籍,如:Methode complete de flute.

49若利維的創作時期可區分為魔法時期、傳統時期與綜合時期。

50蕭慶瑜,〈若利維早期鋼琴作品探究─以五首儀式舞曲為例〉,《音樂研究》,(第十五期,

2011):8-9。

22 1 Pour accueillir les negociateurs - et que l'entrevue soit pacifique.

祈求迎接談判者,並和平會談

2’15’’

2 Pour que l'enfant qui va naitre soit un fils.

祈求即將降生的嬰孩是個男孩

3’30’’

3 Pour que la moisson soit riche qui naitre des sillons que le laboureur trace.

祈求農民努力耕作,收穫豐饒

2’15’’

4 Pour une communion sereine de l'etre avec le monde.

祈求人類與世界能和平溝通

3’40’’

5 Aux funerailles du chef - pou obtenir la protection de son ame.

在族長葬禮,祈求靈魂終得庇護

5’00’’

51Peter Szendy, “André Jolivet-Cinq incantations pour flute,”

http://brahms.ircam.fr/works/work/9577/ (accessed September 03, 2013).

52Jennifer Parker-Harley, Magic and evocation in the Cinq incantations pour flute seule by Andre Jolive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95): 11.

53Andrew Darlison, “Programme note,” http://www.andrew-darlison.co.uk/notes/joli.htm (accessed September 04, 2013).

54各樂章題名之法中對照翻譯由蕭慶瑜教授於「二十世紀法國現代音樂」課堂上所述。

23

備註:演奏時間係由若利維本人,親自標示於樂譜。

(一)第一樂章

包含兩個對比性的動機素材(動機 A 與 B)(如【譜例 2-2-15】中,方框與橢 圓形所示)。由不同的音域、音高、音色以及動機構成,形成「二元複音」 (Polyphony)

55,使兩者呈現近似對話的音樂型態。

【譜例 2-2-15】若利維《五首巫咒》第一頁第一行至第二行,動機 A 與動機 B

動機 A 的固定音高為:B,C,D,Eb(在不同的音域上發展),其代表的是一種較 為柔弱的音樂表現。三四拍子,節奏型態以長時值的音符居多,並賦予裝飾音,

使音符具有流動感。動機 B 包含九個音(以半音進行為主),節奏為九八拍,搭配 花舌的演奏技巧,使動機 B 呈現較為急促、焦慮不安的音樂狀態。

對比性的動機素材在最終段落逐漸融合,漸趨單一,兩者的音高合併為完整 的 12 音,象徵兩者的溝通最後達成協議,圓融結束。尾音為 d1,與開頭的 d3做呼 應,係為中心音再次強調的表現(如【譜例 2-2-16】所示)。

55即在音高、節奏或者音域上,有著顯著的對比性,形成同時存在的兩對立聲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