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筆者學習近代音樂的歷程中,接觸從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

至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再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

等現代音樂重要作曲家及其作品探究,就聽覺經驗而言,備受饒具特色性與實驗 性的聲響吸引;但再進一步分析各學派之創作意涵時,即深感迷失在浩瀚無邊的 創作理論混沌中。直至由蕭慶瑜教授介紹平義(Taïra Yoshihisa, 1937-2005)後,

進而對現代音樂與創作再度燃起熱情。音樂並非一昧的計算與設計,在學習理論

3Angela Marechal ,〈「間」的建構者─與平義久的對話〉(Bâtisseur de MA – dialogue avec Yoshihisa Taïra),陳惠湄 譯。

http://www.ilke-angela-marechal.com/japon/batisseur-de-ma-dialogue-avec-yoshihisa-taira/ (accessed March 27, 2014 ).

2

筆者希冀藉由探索平義久的生命經驗、創作歷程與樂曲解析,分析隱藏在看 似非經由嚴密、系列性計算方式所構成的音樂之創作手法與意涵。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國內對於平義久的研究鮮少,目前關於探究平義久作品的碩博士論文4,僅有 兩位,並皆以分析其打擊作品《凝聚Ⅰ》(Convergence, 1975)為主,分別為:由 徐伯年教授指導的─〈柯若櫻擊樂演奏會(含輔助文件:從東方禪學和武士道探討 平義久的《凝聚I》)5與由鍾耀光教授指導的─〈平義久《凝聚Ⅰ》與三善晃《漣 漪》兩首木琴獨奏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6。除上述碩士論文,另有陳惠湄教授於

《關渡學刊》發表的〈論日本作曲家平義久的聲樂曲 Retour〉7、〈日本作曲家武 滿徹兩首長笛獨奏曲﹣Voice(1971)與 Air(1995)﹣之比較研究〉8與於《藝術 觀點》發表的〈西洋音樂傳入臺灣的軌跡:日據時代結束之前〉9。而國內演奏平

4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5sS0cQ/search#result (accessed October 10, 2013) 。

5柯若櫻,〈柯若櫻擊樂演奏會(含輔助文件:從東方禪學和武士道探討平義久的《凝聚I》〉

(國立交通大學,2006)。

6張可薇,〈平義久《凝聚Ⅰ》與三善晃《漣漪》兩首木琴獨奏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國立臺 灣藝術大學,2012)。

7陳惠湄,〈論日本作曲家平義久的聲樂曲 Retour〉,《關渡音樂學刊》(第十一期,2009):

159-174 。

8陳惠湄,〈日本作曲家武滿徹兩首長笛獨奏曲﹣Voice(1971)與 Air(1995)﹣之比較研究〉,

《關渡音樂學刊》(第十二期,2010):87-107。

9陳惠湄,〈西洋音樂傳入臺灣的軌跡:日據時代結束之前〉,《藝術觀點 ACT:搜聲記-臺灣 現當代音樂風景》(第四十九期,2012):8-15。

3

義久的音樂僅以長笛獨奏曲《神聖之音系列四》(Hiérophonie IV, 1971)10與《瑪 雅》(Maya, 1972)11、木琴獨奏曲《凝聚》12、大型打擊室內樂《神聖之音系列 五》(Hiérophonie V, 1974)13為主,由此可知國內對於平義久音樂的探究與展演,

較為罕見。 知識下,進一步對弦樂三重奏《折射》(Dioptase, 1972)一曲做更深入的剖析。筆 者之所以選擇此曲做為分析目標,係因在平義久的作品中,以內含長笛與打擊樂

4

長笛二重奏《同步》(Synchronie, 1986)、豎琴與長笛二重奏《雲層》(Stratus, 1972)…

等。其中,獨奏作品所呈現的語法皆相仿,故於分析上,較難從編制小的作品端 詳出平義久在不同音色的運用以及對於多聲部音樂的組織邏輯;另外,若以大型 打擊室內樂做為分析目標,如《神聖之音系列五》,其作品涵蓋大量圖像記譜,缺 乏音高設計與具體的音樂織度概況…等,綜合以上各面向之問題,弦樂三重奏《折 射》不僅包含明確的記譜法與實際指定音高,亦能從其三重奏的編制研究樂曲織 度發展狀況與弦樂器使用語法,故筆者擇其做為分析目標,並將研究所得,體現 於自我創作理念中。

5

相關文件